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登录
中国诗歌流派网 返回首页

委鬼走召的个人空间 http://www.sglpw.cn/?56813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情节叙事”·“语言叙事”·“文本潜意识”》

已有 588 次阅读2014-5-8 16:57 |个人分类:“中国微小说诗”理论与研究| 微小说诗美学

——关于“中国微小说诗”的三重审美范畴

评判一首诗是不是微小说诗,是优秀还是欠佳的微小说诗,这是构建“微小说诗美学”的核心命题。本文认为,微小说诗,“情节叙事”是显在标志,“语言叙事”系本体特征,“文本潜意识”为深层蕴涵。在审美判断上,“语言叙事”为前提和核心,“情节叙事”为参照和辅助;“文本潜意识”,是在前二者成立的前提下,一个文本可以提供更多诗学内外意义的附属尺度和砝码。

 

一、“情节叙事 

“情节叙事”主要指微小说诗小说化的一面。由于微小说诗的本质,我们反复强调:“微”,为体式,为风格(Minimalist);“小说”,为小说化(Factionalized);诗,才是真正的旨归。以此,我们对微小说诗的判定是宽泛的。即:具有故事性或情节性,但不一定完整;可以是一个场景,是一个心理片段,也可以是一个“叙述圈套”式的虚拟情节。试看孙成龙的《低保》(原标题《一场车祸,丢了低保》):

 

张三一身好力气

干活卖力

村民组长随叫随到

直到去年

一次车祸

弄丢一条腿

吃了5年的低保

被村民组长

伺机调给

鞍前马后的李四

 

通过卖力丢腿””丢低保三个极简叙事的情节,组成了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小故事。再看走召《非转基因》:

 

赶上车后

饿得慌

“玉米  玉米”

一个女人叫卖着:

“非转基因的……”

老王吃了一半

扔了

他想来想去

实在是想不出

就竟用什么办法

弄清它的基因是转的

还是非转的

 

赶上车,买玉米,吃玉米,几个人物动作,一个心理活动,如是而已。谈不上“故事”,更说不上完整。

其它如《重点》《死刑》《补天》,虽然是以“叙述动作”串联的“情节碎片”,无疑,也是微小说诗小说化特征的特定表现。

以上简叙了“情节叙事”的形态。至于其艺术技巧和叙事手法,在《转益多师是我师》和《极简叙事•颠覆叙事•魔幻叙事•话语叙事》等文中,我们征引了大量文本进行分析说明,这里不再赘述。

也就是说,判断一首诗是不是微小说诗或优劣与否,是否运用了“情节叙事”,其手法和技巧运用如何,将是我们最直观的理论工具。

   

二、“语言叙事 

一切叙事的文学都是“语言叙事”。我们特地在这里提出这个范畴,主要是针对前文的“情节叙事”。就是说,如果说微小说诗的“情节叙事”是我们的审美目的之一,那么,语言本身之美,则是我们更为基本、严苛的审美话语范畴。即,不管情节是惊悚、曲折、完整,还是平淡、直接、破碎……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和技巧——都不是重要的和根本的,问题的前提和关键,在于用什么样的语言来表达。这种表达的语言本身,就是我们的审美对象。这近乎那句著名的“诗到语言为止”了。那么,诗要到什么样的语言为止呢?我们认为,好的语言,首先是有质感的口语。如魏博的《看》:

 

广州很少有河

我住的地方却有一条

这日忽觉无聊

就站在河桥上

看肮脏的河水

河水呈灰色

时不时还有些

鱼儿发出的泡泡

我颇有兴趣地看了良久

回过神发现我周身站了很多人

也如我一般在看

于是

我走了

买好东西再回来的时候

我发现有更多的人在那里看

我也好奇了

凑过头看了一眼

跟我第一次看到的差不多

只是好像鱼儿发出的泡泡多了些

 

该诗的情节非常平淡,仅勾勒了两个活动场景,几乎可以归为“废话微小说诗”。这样的“废话叙事”有何意味?我们认为,意味就在于叙事语言本身:生活化,口语化,去情绪化;不切割,不芜杂,不堆砌;平淡、自然、柔韧、舒适。

 

其次,好的语言,也可以是“肉感”的语言。即诗人茅草所概括和提倡的“融叙事、口语、语言形象于一体”的“语象”语:

 

《尾  巴》

 (走  召)


   多年了

我的尾椎还是非常疼痛

那时候

人人都长尾巴

可我的尾巴

偏偏和别人的不很一样

一群长着羊尾巴的人将我死死地按住

一个牛尾巴手里拿着一把锈迹斑斑的镰刀向我走来

(也许,说是一把锯子更合适吧)

他的手抖动得很厉害

我是从他在我的尾椎上割了三下的时候

敏锐地感到了这一点

 

原则上,我们反对偏重抒情和象征的“意象语言”。因此,我们认为,好的语象用语,首先还是要具有生活气息,具有亲切自然的质地;意象,可以根据情节设置的需要在这种口语气息中自然地带出。在《尾巴》中, “尾巴”,具有一定荒诞、隐喻、超现实特征,但通过“我”不动声色讲出来,语气却像讲一个指头那么平淡。

顺及的是,通常,初学者或修为火候不到者,会嘲笑废话诗人和口语诗人的语言平淡。其实,我们认为,正如古人所说:“作诗无古今,唯造平淡难”。淡而有味不但是一种技巧的境界,更是一个诗人“内功”(人文底蕴)修为的境界。世间之事,不看穿、看透,如何能淡?以此,我们认为,抵达语言微妙境界的叙事,是先于和高于情节叙事的。这也是我们专题提出“语言叙事”范畴的缘由。从这个意义上,“语言叙事”≥“情节叙事”。

 

三、“文本潜意识 

从我们的观点看,诗的确是可以“到语言为止”的。譬如,《非转基因》《看》和《尾巴》,虽然你感到故事要么过于平淡,要么荒诞离奇,而且有头无尾——近乎莫名奇妙,但只要这个故事的叙事和语言让你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到舒适有味——审美已经发生了,并且可以就此结束。然而,根据我们对微小说诗“微言大义”的提倡和鼓励,微小说诗诗人在取材时一般有一定的深刻性和严肃性。只不过,为充分维护诗性,我们以语言为中心,一定程度上,以“语言中心主义”解构了情节和“主题”。让情节、尤其让语言在舒展的过程中将“主题”遣散隐身为文本的“潜意识”,仅仅为读者提供一些似是而非的线索——如果他(她)愿意或有契机、有能力,他可以通过这些线索去感受或寻找。《非转基因》是不是可以勾带起读者对相关问题的思考?《看》中肮脏的河水和无聊的人群是不是让人有所触动?《尾巴》,如果读者敏感,是不是会想到某个年代的 “割资本主义尾巴”?“资本主义尾巴”是不是又可以象征个人的隐私权或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的“自留地”?而作者写作之初的本意或者如是,或者不是;只是文本为读者留下了充足的解读空间。再如《肿瘤》(走召):

 

1、皇上16

患肿瘤了

消息传出来

举国震动

 

(中间29节略)

 

10、皇子皇孙们

衣着都很光鲜

除了长到脸上的

都活得很体面

——其实事实上

长到脸上的

也活得很体面

 

11、然而

老皇帝还没有死

仍然每晚翻牌子

(即使是刚出生的女婴)

——其实事实上

白天他也照翻

但至今没有人知道

老皇帝的肿瘤

究竟长在什么地方

 

在貌似荒诞,又不乏现实隐喻意味的叙述中,读者是不是可以引发一些思考、一些联想?

 

总之,我们强调,文本,应保持矜持,不轻动声色。它的“潜意识”的深度,是作者的深度,是技巧的深度,也是读者的深度。如果作者有心,读者也有意,文本的“潜意识”——是可以解读出中国微小说诗所致力的“微言大义”的。虽然,我们并不赞同一个诗人和一个文本着意去表现某个“主题”,但作诗,叙事,用语,归根结底,是一个诗人的一种“讲话”,一个有深刻思想和进步理念的诗人,他所关注的对象、角度,所作出的有意无意的暗示,总会决定其文本是否具有更加深沉、丰厚的“显意识”或“潜意识”。也就是说,文本“潜意识”的有无、多少、厚薄,与前文所述的语言境界一样,别无他途,取决于一个诗人内外功的修行。

 

当然,不论是“情节叙事”,还是“文本潜意识”, 仍然必须以“语言叙事”的成立和优异为前提。从这个意义上,“文本潜意识”≤ “语言叙事”。只是,在“语言叙事”成立和优异的前提下呢?出彩的“情节叙事”,尤其是“文本潜意识”,却也将成为判定一首微小说诗和一个微小说诗诗人处于哪个层面的重要尺度和砝码。

 

要之,通过以上建构和解析,我们看到,三个审美范畴,有一定的并列性,也有一定的层次性;合理地运用它们,我们相信,一定会对我们评价一首微小说诗的成立或优劣与否起到很好的工具作用。

 

 

                                                                                         

 

 

 

 

 

 

 



 


路过

鸡蛋

鲜花

握手

雷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4-27 23:38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