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流派网

标题: 黄恩鹏:散文诗的“野”与“暗” [打印本页]

作者: 方文竹    时间: 2013-3-24 10:32
标题: 黄恩鹏:散文诗的“野”与“暗”
耿林莽先生多年前就提出:散文诗在坚守诗性的基础上“再野一点”。这个主张,一语中的。恐怕是我迄今为止听到的最为精到的“创作谈”。这个“野”在我看来,应是一个非常有价值和长远眼光的“探索”理念,即要求散文诗人不拘泥写法,在文本上有所突破。

无独有偶,去年在北京召开的一次某散文诗创刊研讨会上,张清华先生的发言不长,他说,散文诗创作“应再暗一些”。这个“暗”,我想不是表象的灰暗,而是批判现实的意思。

耿林莽和张清华二位先生关于散文诗创作的“野”和“暗”的主张,结合一处,就是一个相当完美的理念。我为这样的创作理念拍手叫好。

近年来散文诗研讨会及笔会搞了不少,诸多刊物拉扯得架子很大,人也很多。但效果如何实在不敢恭维。诸多论者,还在讨论“身份”和“起源”这些老掉了牙的问题。这些文学常识对于创作者来说还有多少用处?一些论者学者们,动不动就以贝尔特朗或波德莱尔或鲁迅来说散文诗,都懒得听了。全是废话。一群人的发言,长而无当,胡说八道,唾沫横飞,把空气质量弄得极其糟糕。我曾参加过几次这样的研讨,真是受罪。

最能记住、最能给我启发的,不是那些长篇大论,而是这简短的:一“野”一“暗”。

“身份”不重要,“怎么写”才至关重要。建议今后散文诗创作研讨会,谁若再显摆什么《夜之卡斯帕尔》或《巴黎的忧郁》或《野草》这些,就让谁站墙角!我们要提倡“一句话”的创作主张,响应习总有关精简会议内容的指示。

我想,散文诗创作研讨,不要再拘泥那些毫无用处的“身份”争论了。创作要根据个人的“感觉”走。因为自己擅长烹煮什么风味的“拿手好菜”,只有自己知道。


(转自黄恩鹏博客)
作者: 戴永成    时间: 2013-3-24 11:03
拜读深邃的散文诗理论,再慢慢咀嚼内涵。问好!
作者: 埙羽    时间: 2013-3-24 23:06
“我想,散文诗创作研讨,不要再拘泥那些毫无用处的“身份”争论了。创作要根据个人的“感觉”走。因为自己擅长烹煮什么风味的“拿手好菜”,只有自己知道”。

作者: 子青悠然    时间: 2013-3-25 16:00
最能记住、最能给我启发的,不是那些长篇大论,而是这简短的:一“野”一“暗”。

谢谢分享{:soso_e176:}{:soso_e160:}{:soso_e163:}
作者: 白炳安    时间: 2013-3-25 22:59
拜读了。
作者: 棠棣    时间: 2013-3-30 16:29
拜读学习。
作者: 胡有琪    时间: 2013-4-5 09:31
身份”不重要,“怎么写”才至关重要。

学习!
作者: 汤胜林    时间: 2013-4-11 18:06
散文诗在坚守诗性的基础上“再野一点”。——诗、散文诗、其它文学品种的出路。{:soso_e179:}
作者: 紫灵儿    时间: 2015-5-17 21:35
【“身份”不重要,“怎么写”才至关重要,我们要提倡“一句话”的创作主张,创作要根据个人的“感觉”走,因为自己擅长烹煮什么风味的“拿手好菜”,只有自己知道。】这段话太精辟了!




欢迎光临 中国诗歌流派网 (http://www.sglpw.cn/)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