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流派网

标题: 一首难得的真情之作 [打印本页]

作者: 吴投文    时间: 2013-3-25 20:50
标题: 一首难得的真情之作
一首难得的真情之作
      吴投文

    写父亲的诗很多,出新不易,唐诗的这一首《父亲有好多种病》是用心之作,写得别致而富有新意。这首诗有一个诗眼,那就是“病”,通过写父亲的病,表达对父亲的爱。诗中写父亲的好多种病,写父亲的病痛,诗人并没有直接端出病历,而是采用间接的方式来写,诗人把父亲的病转化为具体可感的“形”“声”“色”:“父亲,您身上/有红高粱发烧颜色,有水稻灌浆胀感/有屋后风中老核桃树的咳嗽”,“红高粱发烧颜色”写病之色,“水稻灌浆胀感”写病之形,“老核桃树的咳嗽”写病之声,突出父亲病情的严重和诗人对父亲病情的牵挂,写得非常感人。
    “病”不仅是全诗的诗眼,也是诗歌的叙述线索,联接着全家人的情绪波动。父亲之病使“我感到,遍体的石头都在疼痛”,“石头”的出现在这里并不突兀,既给人一种暗自心惊的感觉,也使人感到诗人内心的无奈和焦虑,具有极好的表达效果。遍体的石头之痛,同时也具有可触摸的感觉,把诗人的心境写得真切入微。诗人进一步写道:“当看到您眼中黯淡的灯盏,我就像您身上掉下的/一根骨头,坐卧不安”,由石头到骨头,不仅具有诗意延伸的陡峭感,也是悲剧感的强化,诗人深藏在心中的对父亲的爱得到进一步的呈现,使人感到一种裸露的疼痛。诗中写到弟弟和母亲对病中父亲的陪护和担忧,也写得非常感人,写出的是人间的亲情至爱。“瘦弱的弟弟,把痛苦压低10公分”,变卖家里最后那头老水牛为父亲买药,守着昏迷中的父亲,“母亲哭得默不作声”, 这一切在诗人的笔下,尽管带着忧伤的底色,但读者感受到的却是爱与亲情的宝贵,是留在心中那一份挥之不去的美好的情感。
    唐诗的这首诗最大的特点是朴实真挚,丝毫没有那种伪饰性的呻吟与夸张,看似写得比较冷静,实际上有一种内在的热力。这种热是发自诗人内心深处的,感染到读者,也是触及到人的内心深处的。因此,这是一首真情之作,是一首值得品味的诗歌。
                           2013年3月25日



作者: 肖振中    时间: 2013-3-25 21:09
学习。问好吴老师!
作者: 唐诗    时间: 2013-3-26 08:59
分析独特!感谢投文兄!问好!
作者: 西沈    时间: 2013-3-26 11:00
来读,学习
作者: 胡不归    时间: 2013-3-26 12:11
听马明奎老师说起过投文老师,问好
作者: 风之子    时间: 2013-3-26 13:06
这首诗有一个诗眼,那就是“病”,通过写父亲的病,表达对父亲的爱。
——诗之眼,乃真也。赏读,欢迎新朋友!
作者: 张无为    时间: 2013-3-27 03:54
欢迎吴投文君!
这首诗有一个诗眼,那就是“病”——独特的切入

诗人把父亲的病转化为具体可感的“形”“声”“色”
“病”不仅是全诗的诗眼,也是诗歌的叙述线索,
朴实真挚,触及到人的内心深处





欢迎光临 中国诗歌流派网 (http://www.sglpw.cn/)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