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流派网

标题: 异样的消息:几个诗人的短评 [打印本页]

作者: 于贵锋    时间: 2013-3-26 18:33
标题: 异样的消息:几个诗人的短评
《异样的消息:几个诗人的短评》


之所以不愿在这群诗人的前面冠以甘肃或西部,是因为我觉得,他们的诗歌所指,已经超出了地域及其文化背景。放在一个更大的范围,他们亦都强有力地表现出各自的独立性,并构成了文本的多样性。有的,像古马、叶舟、娜夜、李志勇、阿信等的声音已被听到并传颂,而像杏黄天、李继宗等还需要我们透过迷雾静心辩听。

在云南黄昏,娜夜和朋友谈论着女人与母亲,放下缺憾中,承认了阴影,也确认了阴影中的美,有点残酷,但“完整性”让生命本身的自足性彰显。从深情的歌吟,到近几年那种带着思想裂痕的撕扯,娜夜的声音紧密中变得宽阔,那种一开始就存在的尖锐,似乎成长为“带着疼痛的成熟的灵魂”。《向西》这样的“发现”拓宽了视野,和生命之间形成一种互生关系;而在优美中,不易觉察地加入了沉厚。娜夜的声音在变,但引领她发声的依然是她的内心。好像在外观,实际是内视:她的心扩大了。

叶舟一直以其独特节奏对自己心中西域风情和天空的摹写,引起诗坛持久的关注和赞誉。我从开始的痴迷,到通过其作品对“诗”与“歌”不同以及现代诗理想范式的思考,到逐渐的热情减却。多年未见其诗作,《甘南消息》却令我大吃一惊。适度控制的节奏,和叙述的延展,构成一种令人称羡的诗歌样式,不同于自己,也不同于别人。但或许,如同“九场雪”是“一场雪”,“一场雪”是“九场雪”一样,叶舟只是把原先隐藏在快中的东西,通过慢镜头展示给我们?无论如何,这是一个新的开始。

甘南来的消息还有李志勇和阿信。阿信沉默几年后,一出手就再次被“围观”。其实阿信的声音还是那么沉静,诗歌在自足中日趋“精致”,却星空辽阔。他的语言,和自然是那么恰如其分。“就算没有人看见”,没有人听见,但高原荒寒的金石之音依然存在。而李志勇是另一种独特的“动物”。“语言就是一部分现实”,当今诗坛又有多少人做到了?起码,李志勇用语言对应了自己的内心,对应了自己的生活节奏,甚或用多线交集的方式对应着我们的诗歌命运。安静地,李志勇和他心中醒来的人说着话,说着过去,说着现在。或者,李志勇用诗歌唤醒了它们,让它们在死亡后还“活着”。同样,“死去的女人的奶汁/冰凉,慢慢滋养着我们”,李志勇也从中获得了观察的独特视角。我们常听到“深度意象”,那么,如同对“梨花”的再度命名一样,李志勇创造了多少深度意象?而更为难得的是,在表面的纷繁、复杂、缠绕中,我读到了“干净”。或许李志勇真的拥有一把用瓜蒂擦净异味的刀。李继宗在本质上和阿信、李志勇接近,由于对自身生活在诗歌中的诚实,以及坚持不懈的“感觉挖掘”,加上乡村事物以及一种古旧的书卷气,他的诗歌触角正在蓬勃地生长;《重复之事》亦透出思想挖掘欲和写作的自觉。

高凯完成华丽的转身,“回到诗道”。《老照片》也是一种“纸茫茫”吧。诗歌风格大体未变的情况下,“我注视着我们”这样的诗句,带给我们一种自我审视的味道,而这,恰恰是在“关注现实”一类诗人身上,一种难得的现代质素。梁积林这几年是风生水起,朋友们常说他在“比喻”的大道上一路狂奔,奇,险,得慢慢琢磨才能获得其中三味。比如“月光下我像一把二胡”,开始糊涂,如果加上“二胡”后面的音乐、风和摇曳,这种被帕斯捷尔纳克等用得纯熟的方式,就会显出其魅力;何况,梁积林,我确实听过他唱歌就像是一把“哼哼咛咛”的二胡,也就是说,梁积林也在分辨着自己的声音,且听清了,那是《弱水谣》。相比而言,从劳动热情被异化的工业时代走出的杏黄天,几乎不用比喻,直接叙述,风格冷硬,诗歌的形式不断地和分离出的一个又一个“异己者”契合,直面人性种种。他的诗歌在尖锐中透出一份庄严,在谴责中有深刻的自省,在静止中有一种奔走,在哭泣中不忘赞美。这是一个被低估的诗人。

如果《沉默的邮戳》是古马的诗歌文本异数,那《幻象》就是古马“澄明”诗学主张的典范。而在《浴室》和《故宫鸦影》中间,雪,那“砒霜的表妹”,毒如疼痛,感觉到在“翅膀告别手风琴”以后,沉默偏偏加深了“黑暗”。澄明和黑暗之间的矛盾,俨然成就诗歌的张力基础,在美学的支撑上已形相具足。记得有人说过,诗歌基本有两大类,一类是关注自身生命、生存等,立足当下,通过问题、矛盾、悖论等的力量以期达到与终极命题的相通;另一类是适合于任何年代的诗歌,更具美感,通过大自然等思接千载和永恒。显然古马更趋近于后者,但正如古马一再强调的内心现实一样,我们的生活让我们的诗歌,要找到这两者之间的结合点。古马曾从怀里给我们掏出“黑暗的红糖”,现在是什么?难道是“砒霜的表妹”吗?亦或是“赤裸的明月雪莲”?无论如何,我们该感谢这矛盾的严寒,它让古马寄给我们的“诗歌包裹”,仍旧新鲜。

恰逢春日,我又做回《闲人》。无事发一微博,大意说某某写得好,无人应;又说,某某写得不错,人说“某某”是谁啊;刚又要说,人说“你谁啊”。友,及我,隔空大笑。

                                2013年3月2日

(已发2013年3月14日《深圳特区报》)


作者: 筷子    时间: 2013-3-26 18:54
欣赏,学习{:soso_e157:}
作者: 于贵锋    时间: 2013-3-26 19:58
筷子 发表于 2013-3-26 18:54
欣赏,学习

谢谢。春天快乐!
作者: 杨立    时间: 2013-3-26 22:20
来读。学习。
作者: 宫白云    时间: 2013-3-27 08:23
相比而言,从劳动热情被异化的工业时代走出的杏黄天,几乎不用比喻,直接叙述,风格冷硬,诗歌的形式不断地和分离出的一个又一个“异己者”契合,直面人性种种。他的诗歌在尖锐中透出一份庄严,在谴责中有深刻的自省,在静止中有一种奔走,在哭泣中不忘赞美。这是一个被低估的诗人
作者: 宫白云    时间: 2013-3-27 08:24
诗歌基本有两大类,一类是关注自身生命、生存等,立足当下,通过问题、矛盾、悖论等的力量以期达到与终极命题的相通;另一类是适合于任何年代的诗歌,更具美感,通过大自然等思接千载和永恒。
作者: 宫白云    时间: 2013-3-27 08:24
评得好。。学习于老师!
作者: 于贵锋    时间: 2013-3-27 09:09
杨立 发表于 2013-3-26 22:20
来读。学习。

问好杨立。
作者: 于贵锋    时间: 2013-3-27 09:14
宫白云 发表于 2013-3-27 08:24
评得好。。学习于老师!

都是感性的印象而已,宫白云见笑。为你推荐我而带来的小不快致歉。就像本拙文的后面所说,由于我的文本不过硬,没有影响,人总会问“你谁啊”。这还是老问题。
祝春天好。
作者: 西沈    时间: 2013-3-28 17:09
学习,问好{:soso_e181:}
作者: 于贵锋    时间: 2013-3-30 19:22
西沈 发表于 2013-3-28 17:09
学习,问好

谢谢西沈。问好
作者: 汤胜林    时间: 2013-3-30 19:29
娜夜的诗不错!
作者: 于贵锋    时间: 2013-3-30 19:39
汤胜林 发表于 2013-3-30 19:29
娜夜的诗不错!

问好。娜夜、古马、李志勇、阿信、叶舟、杏黄天.......
实际上,甘肃有许多好诗人,许多放在全国也非常优秀的诗人。

祝愉快!
作者: 汤胜林    时间: 2013-3-30 20:28
于贵锋 发表于 2013-3-30 19:39
问好。娜夜、古马、李志勇、阿信、叶舟、杏黄天.......
实际上,甘肃有许多好诗人,许多放在全国也非常优 ...

是的,最出名的是八骏吧?
作者: 于贵锋    时间: 2013-3-30 21:29
汤胜林 发表于 2013-3-30 20:28
是的,最出名的是八骏吧?

不说不说。
好的不一定出名,出名不一定好。
诗的好与不好,对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判断。
祝周末愉快!
作者: 西沈    时间: 2013-3-30 21:37
于贵锋 发表于 2013-3-30 21:29
不说不说。
好的不一定出名,出名不一定好。
诗的好与不好,对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判断。


呵呵,辩证论{:soso_e181:}
作者: 于贵锋    时间: 2013-3-30 22:37
西沈 发表于 2013-3-30 21:37
呵呵,辩证论






欢迎光临 中国诗歌流派网 (http://www.sglpw.cn/)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