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流派网

标题: 发个散文拜山门吧。 [打印本页]

作者: 杜国庆    时间: 2012-2-25 00:30
标题: 发个散文拜山门吧。
借书
8 d& \. l/ q# ^
    借书是爱书人的噩梦。
0 e2 A$ r  @! J3 O( N. D% _' a; X
  G( n( c( I3 t6 m; c    那本书,在自家的书房里乖乖地,没招谁没惹谁,可是偏偏他就发现了,两指一掐从书架上抽出来,对你扬一下,说,“这本书借我看看,可使得?”你舍不得,但你说不出口,即使你硬着头皮说不借,朋友无招胜有招, “我们这样深的交情,便送了我,又怎地?”,你已经接不住了,别急,还有余波荡漾,“何况我是借,难道你不相信我会还吗?”,你顿时觉得自己面目如此可憎。是啊,朋友只是跟你借本书而已啊。
" m5 k/ c9 N; F 3 W3 Y+ T1 z. F+ u2 `3 z
    但是,可是,真是舍不得啊。多少有点言不由衷地,你热情地推荐另外几本书,试图转移他借书的目标,但那只是徒劳。他顺流而下,把你后来递过去的书,和你原本想以之替换的宝贝并在了一起,在桌上重重的跺齐,紧紧夹在腋下。一望可知他下了决心要全部借走了,承你的好意,他敬过一根烟,点上,你还想再瞟一眼那些书,烟雾缭绕着,他已神仙般跟你道别,笑眯眯飘飘然地远去了。
# a1 J+ x4 g9 V8 ?- g% ?' Q / M/ Z/ ]. f( i% p) Z
    回到书房,你看着书架上醒目的空档,才想起那些书自己还没怎么仔细看。有人说,凡地球上某处某人逝去了,那么你的一部分也在死去。话说的有深度。早先不太懂,但现在你突然明白了,因为连一本书都会给你这样的感受。  Z+ V+ l. n, p* R: A# }% P4 e, Q

# G/ ~8 `% ^# p+ q0 f/ i4 e# i6 m    朋友怎么会知道,你为了得到那本书所历经的煎熬,又怎么会知道你带它回家时的欣喜。你念念不忘,在许多书店的许多角落里不死心的找,终于找到了,付钱时心都在跳。回家的客车上你一直把它放在膝盖上,怕跌脏了,怕挤坏了,怕别人错拿了,怕自己给弄忘了。就是这样来到书房的那本书,就这样被借走了。" r3 C! L" T5 W% ^' I; q4 |
; V; r+ c# F2 w2 F0 ~
    他会无意的拿来垫茶杯吗?他会救急的在上面掸烟灰吗?你不能再想了。阿弥陀佛,能还回来就行了。1 ~+ O9 N; s, b- i
" b& c- H2 J& G- \" w+ D
    什么书非借不能读也,谬论!你鼻子里哼了一下。需要好好读的书一定是要买的,试问哪所学校哪个学生的课本是借来的?可是当你站在书架前,却茫然了,这些书,你都打算象读课本一样的读完吗?
1 ^$ p1 S1 B$ ]& ?  U' S, x - Y0 v* Y/ \- \
    朋友来借书,我通常会交代两条:一是我借给你的书你不要转借给别人,二是下次再借,务必将上次借的还来。有了这两条,借出去的书能顺利回归的,终于渐渐多了起来。
) e4 j* M4 a/ }4 F5 M# K0 F ( q0 Y! K* V$ L9 d1 J
    众所周知,书被转借几乎是没有指望再回来的。数月后,你漫不经心的提道:怎么样,那几本《追忆似水年华》看好没?这几天我正好想翻一翻了。对方极抱歉的说,哎呀,我借给谁谁谁了,过几天我去要回来。过几天,他更抱歉的来说,谁谁谁弄丢了,谁谁谁到外地了。你本来还心存念想,现在一下子冰凉。6 C* _' j0 X4 }/ l" w9 j
8 C9 b0 U; r2 |+ S! C4 v0 P; {' Z
    还有的,上次借的没还,这次又来借了。滚雪球一样,你的书在他那里越来越多,你都不记得他借过哪些书了,他自己当然更不记得了。而且,即使你记得,如果他不记得了,完了,一样白搭。有借有还,局面在控制之中,你多少还踏实点。
: j% h! Y- S- l1 X  K8 X 8 n0 U5 R8 p5 k
    书总是要给人看的。
. }7 n& \6 i* j! h  k5 t 9 D3 P# J: a6 E
    书怕水、火、虫、尘,保管不易,仅仅为了收藏,书不见得是最佳的选择。任何作者都希望别人读他的书,而不是收藏。书未必值钱,也没有人真的会有意跟你借书不还,书没还,不能就说是人品有问题,谁家的书架上,没有借了别人却没有还的书呢?借书的朋友多半也是喜欢书的,说来比借钱的朋友似乎更可爱些。问题是有些书是过了日子就再也买不到了,有些书陪你度过许多日夜,你曾在书边写下了当年的心得,建立了友谊,这些都是不能复制的啊。  c2 ~! @* }- A$ U; c

. J; o$ Q# d. U/ e    如果说书房是书的家的话,那么,书就是家里的孩子。经年累月,你一本一本把他们带回家,看他们相安无事,你会感到满足。借书之所以是爱书人的噩梦,是因为任何一个孩子出远门,都会让这个小家不再完整,因为你不能确定他还会不会回来,回到你的灯下,满面风霜一言不发。
0 @5 V& S+ e8 o8 k& ^* B1 p$ F( @0 a6 T' C4 F. Z0 y
% v% G% P0 J" Z
9 K0 S6 M' _) r6 t  m# X

作者: 深海之蓝    时间: 2012-2-25 14:37
热烈欢迎杜编辑加入深蓝色!多多支持啊!
作者: 深海之蓝    时间: 2012-2-25 14:39
看了这散文有勾起了回忆,学生时代的很多书被同学借走没还回来,很是想念那些书呢!




欢迎光临 中国诗歌流派网 (http://www.sglpw.cn/)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