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流派网

标题: 鸟说【备注:修改后的】 [打印本页]

作者: 林国鹏    时间: 2013-6-7 22:53
标题: 鸟说【备注:修改后的】
本帖最后由 林国鹏 于 2013-6-8 12:20 编辑

《鸟说》
有时,天上的鸟越飞越矮
从一根树枝跳到另一根树枝
发出不同的声音
把自己从秋天里救出来

它或许再也飞不高了
疑惑和期盼
本是相依为命的一对
叶落下来,把它埋深

我一厘米一厘米挖着
成了那棵
它最初居住的老树

作者: 横塘    时间: 2013-6-7 23:03
一排首席{:soso_e182:}
作者: 一夫    时间: 2013-6-7 23:08
诗歌还是要注重语言的凝练好, 散文化和口语化是五四以来就落下的病根。影响了整整一代人。
作者: 林国鹏    时间: 2013-6-7 23:12
一夫 发表于 2013-6-7 23:08
诗歌还是要注重语言的凝练好, 散文化和口语化是五四以来就落下的病根。影响了整整一代人。

我的语言已经够传统了。我的诗,也很注重内敛和质地。不然也不会到现在也无法收到推荐(外刊)!
作者: 一夫    时间: 2013-6-7 23:16
林国鹏 发表于 2013-6-7 23:12
我的语言已经够传统了。我的诗,也很注重内敛和质地。不然也不会到现在也无法收到推荐(外刊)!

只要认为对的,就坚持。不随波逐流更好
作者: 一夫    时间: 2013-6-7 23:17
{:soso_e181:}
作者: 羲戎    时间: 2013-6-7 23:25
有一句:发出不同的声音,把自己从秋天救出来,我个人觉得很好的,总体我不会评价。问好。
作者: 书剑飘零    时间: 2013-6-7 23:29
我一厘米一厘米挖着
成了那棵
它最初搬迁的老树

转换之美。{:soso_e100:}
作者: 郑智得    时间: 2013-6-7 23:31
发出不同的声音
把自己从秋天里救出来

作者: 杨景文    时间: 2013-6-7 23:31
比较难懂,还在参悟中……不过很有画面感。。
作者: 杨景文    时间: 2013-6-7 23:33
好像有种难言的孤独,鸟和树都是很孤独的,还有一种孤注一掷的感觉……
作者: 绝不收兵    时间: 2013-6-7 23:52
断句是我思维短路 嘿嘿{:soso_e160:}{:soso_e176:}
作者: 谷宁    时间: 2013-6-8 00:20
首首精彩。{:soso_e181:}
作者: 仕零    时间: 2013-6-8 00:22
是鸟的心思,是人的孤独。
作者: 仕零    时间: 2013-6-8 00:22
叶落下来,把它埋深
——好句。
作者: 五谷之子    时间: 2013-6-8 00:24
林国鹏 发表于 2013-6-7 23:12
我的语言已经够传统了。我的诗,也很注重内敛和质地。不然也不会到现在也无法收到推荐(外刊)!

附议,我的就更传统。。。
作者: 李庆贺    时间: 2013-6-8 01:24
诗意深刻,有内质,拓展的较好!欣赏
作者: 静本信灵    时间: 2013-6-8 02:00
深邃的文字……
作者: 汤斌昌    时间: 2013-6-8 05:58
有功底!
作者: 鹤鸿    时间: 2013-6-8 05:58
关于鸟,有着自己特殊的理解和内涵!问好!{:soso_e160:}
作者: 王法    时间: 2013-6-8 06:16
林国鹏 发表于 2013-6-7 23:12
我的语言已经够传统了。我的诗,也很注重内敛和质地。不然也不会到现在也无法收到推荐(外刊)!

还是有点绕。你的基础相当不错。我有很长时间注意你的诗,还差一点点——质朴、明朗、和思想的深度。琢磨一下(以诗为证)和90后被推荐的诗。【诗一定要有(时代痛点和痛感)的内质】
作者: 云淡淡    时间: 2013-6-8 07:02
风格和以前不一样了,有点口语诗歌的倾向,还是喜欢你原本的风格。口语诗注重语言的提炼和深度的掘进,哲思、启迪。呵呵,交流
作者: 秦时月    时间: 2013-6-8 07:32
沉稳,内敛,不错的一首。
作者: 左银涛    时间: 2013-6-8 08:14
富于哲理
作者: 海子    时间: 2013-6-8 08:37
一夫 发表于 2013-6-7 23:08
诗歌还是要注重语言的凝练好, 散文化和口语化是五四以来就落下的病根。影响了整整一代人。

十分同意,但是淬炼文字是内功,得下苦功夫、高人指点、武功秘籍和内在禀赋呀!
作者: 林国鹏    时间: 2013-6-8 08:50
王法 发表于 2013-6-8 06:16
还是有点绕。你的基础相当不错。我有很长时间注意你的诗,还差一点点——质朴、明朗、和思想的深度。琢磨 ...

一语惊醒梦中人!以后我会朝这方面的努力!或许现在功力还不够。
作者: 西玉    时间: 2013-6-8 09:07
我一厘米一厘米挖着
成了那棵
它最初搬迁的老树{:soso_e182:}
作者: 蠖蛇之度    时间: 2013-6-8 09:16
我一厘米一厘米挖着
成了那棵
它最初搬迁的老树

欣赏!
作者: 天露    时间: 2013-6-8 09:26
我一厘米一厘米挖着
成了那棵
它最初搬迁的老树

欣赏
作者: 富林子    时间: 2013-6-8 09:41
慢品吧。
作者: 晴天    时间: 2013-6-8 09:41
林国鹏 发表于 2013-6-7 23:12
我的语言已经够传统了。我的诗,也很注重内敛和质地。不然也不会到现在也无法收到推荐(外刊)!

我倒是认为,口语化不是病根。名词或意象被过多、过华丽的修饰词修饰反倒不好。口语写出的好诗,常常让我有惊艳的感觉。
作者: 风铃雨    时间: 2013-6-8 09:52
叶落下来,把它埋深


作者: 囚肉    时间: 2013-6-8 10:12
越写越好,
作者: 胡有琪    时间: 2013-6-8 10:23
发出不同的声音
把自己从秋天里救出来

{:soso_e163:}
作者: 湘澧    时间: 2013-6-8 11:51
我一厘米一厘米挖着
成了那棵
它最初搬迁的老树

转换的很精彩,留有想象空间。没有哪一首诗是没有缺陷的,但只要我们发现了其中的亮点,就是不错的诗了。
作者: 林国鹏    时间: 2013-6-8 12:01
湘澧 发表于 2013-6-8 11:51
我一厘米一厘米挖着
成了那棵
它最初搬迁的老树

不错的诗。远不是一首好诗,所以。还要花很大的努力!谢谢鼓励
作者: 周塬    时间: 2013-6-8 12:09
不错,坚持打一口深井,终会有水的,支持!
作者: 风果子    时间: 2013-6-8 12:34
我一厘米一厘米挖着
成了那棵
它最初居住的老树

喜欢这节,深入了解之后,便成了它。
作者: 风之子    时间: 2013-6-8 12:41
这首有点白了,还是王法老师说的好:“诗一定要有(时代痛点和痛感)的内质”;时代痛点和痛感——来自对社会深度认识和体验,得慢慢来。口语诗是由外向内逼近,直抒胸意;而意象诗是由内向外倾斜而出,表达的诗与思呈现于象征、隐喻的背后。前者多观察、后者多想象。
作者: 王磊    时间: 2013-6-8 12:41
第一段很好,写得很好,后面稍微弱了些!
作者: 冯计生    时间: 2013-6-8 12:44
拜读,学习
作者: 林国鹏    时间: 2013-6-8 12:50
风之子 发表于 2013-6-8 12:41
这首有点白了,还是王法老师说的好:“诗一定要有(时代痛点和痛感)的内质”;时代痛点和痛感——来自对社 ...

老师一语中的!让后生学习到很多。十分感谢两位对我莫大的帮助。我会好好揣摩,找到一个点,让自己突破一下!
作者: 贵州张世德    时间: 2013-6-8 12:51
很喜欢!拜读,学习{:soso_e181:}
作者: 荒原猛士    时间: 2013-6-8 13:26
{:soso_e156:}{:soso_e160:}
作者: 光明使者    时间: 2013-6-8 14:11
兄弟有才啊。学习了。
作者: 吴红铁    时间: 2013-6-8 14:12
我一厘米一厘米挖着
成了那棵
它最初居住的老树


深刻的感悟!
作者: 张智文    时间: 2013-6-8 14:22
很有感悟 {:soso_e160:}
作者: 李明利    时间: 2013-6-8 14:36
我一厘米一厘米挖着
成了那棵
它最初居住的老树
作者: 汤胜林    时间: 2013-6-8 15:05
把自己从秋天里救出来——很有灵气的诗句!


作者: 王法    时间: 2013-6-8 15:11
林国鹏 发表于 2013-6-8 12:50
老师一语中的!让后生学习到很多。十分感谢两位对我莫大的帮助。我会好好揣摩,找到一个点,让自己突破一 ...

期待。
作者: 王法    时间: 2013-6-8 15:14
林国鹏 发表于 2013-6-8 08:50
一语惊醒梦中人!以后我会朝这方面的努力!或许现在功力还不够。

不是功力的问题。是思想的厚度和思考的深度,以及对社会的透视度。。期待佳作。
作者: 王法    时间: 2013-6-8 15:15
晴天 发表于 2013-6-8 09:41
我倒是认为,口语化不是病根。名词或意象被过多、过华丽的修饰词修饰反倒不好。口语写出的好诗,常常让我 ...

高见。同感。问好。
作者: 秋风    时间: 2013-6-8 15:18
疑惑和期盼
本是相依为命的一对

{:soso_e182:}
作者: 黑帝    时间: 2013-6-8 15:37
喜欢 但是没什么内容{:soso_e181:}
作者: 如花    时间: 2013-6-8 16:52
精于意象,囿于意象。
作者: 冻雨    时间: 2013-6-8 19:01
发出不同的声音
把自己从秋天里救出来
诗也一样,发出不同的声音!
作者: 孙成龙    时间: 2013-6-8 20:20
意浓,深刻。
作者: 筷子    时间: 2013-6-8 20:38
赏读!
作者: 肖振中    时间: 2013-6-8 20:53
不错的。寓指环境的恶化。含蓄。
作者: 守望秋天    时间: 2013-6-8 20:53
发出不同的声音
把自己从秋天里救出来
{:soso_e181:}
作者: 那年那月    时间: 2013-6-8 23:10
晴天 发表于 2013-6-8 09:41
我倒是认为,口语化不是病根。名词或意象被过多、过华丽的修饰词修饰反倒不好。口语写出的好诗,常常让我 ...

小生也这么认为,嘿嘿
作者: 周旋    时间: 2013-6-9 01:09

作者: 风影汗    时间: 2013-6-9 05:06
一页一页的评论翻下来,我也收获颇多,谢谢各评论老师。此作显得仓促,立意不够清晰,思维跳跃的跨度把握得不够精准。介于朦胧,口语之间,读来不太舒服。个见!
作者: 晴天    时间: 2013-6-9 09:58
王法 发表于 2013-6-8 15:15
高见。同感。问好。

问好王老~
作者: 王法    时间: 2013-6-9 10:14
晴天 发表于 2013-6-9 09:58
问好王老~

谢谢 祝福。
作者: 西泠弋人    时间: 2013-6-9 11:13
发出不同的声音
把自己从秋天里救出来


作者: 丢的不是手绢    时间: 2013-6-11 04:22
一、俺们不幸地出生在五四以后,想摇头晃脑的去说字字珠玑的古语都无处拜师,只好将就现在的白话体了。
二、如果你的诗都算口语化那我等的拙作只配叫卖白菜的吆喝了。
三、诗随兴而作,赤橙黄绿各有灿烂。都去深刻了是对诗的反动。
四、顶你。
作者: 左小事界    时间: 2013-6-14 13:10
{:soso_e183:}
作者: 林国鹏    时间: 2013-6-14 13:10
丢的不是手绢 发表于 2013-6-11 04:22
一、俺们不幸地出生在五四以后,想摇头晃脑的去说字字珠玑的古语都无处拜师,只好将就现在的白话体了。
二 ...

哈哈,谢谢!一起顶




欢迎光临 中国诗歌流派网 (http://www.sglpw.cn/)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