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流派网

标题: 《造人》 [打印本页]

作者: 冯谖    时间: 2013-8-15 23:52
标题: 《造人》

       《造人》

       回到老家
       又见童年时代的小乡村
       奶奶依旧在自留地里忙活儿着
       这里的炊烟停了差不多四十年


       小时候她爱跟我讲故事
       是她告诉我,女娲就是用泥巴
       把人搓出来的。
       如今,
       我学满科学知识归来
      

       以一个无神论者的口吻,反驳她
       “女娲是从庄稼地里直起身子时,
       用手里的金子
       顺便捏出
       迷信土地的手工艺品。”

       2013.8.15



作者: 汤胜林    时间: 2013-8-16 07:44
这里的炊烟停了差不多四十年——这句好!


作者: 冯谖    时间: 2013-8-16 10:05
汤胜林 发表于 2013-8-16 07:44
这里的炊烟停了差不多四十年——这句好!

汤老早上好~
作者: 王树强    时间: 2013-8-16 16:52
从这一首诗歌中就可以看出,作者是富裕的。一是内心情感的富裕,二是诗歌写作的语言富裕。而只有这两种赋予的内涵与外延完全或者几乎重合时,作品的表达才近乎完美。口语诗歌是艺术中的艺术,相信作者通过不断的练习,会写出看似平淡时则回味无穷的诗歌的。以此为界,翘目以待...
作者: 郭海明    时间: 2013-8-16 17:30
天椒花开 发表于 2013-8-16 16:52
从这一首诗歌中就可以看出,作者是富裕的。一是内心情感的富裕,二是诗歌写作的语言富裕。而只有这两种赋予 ...

评得好。
作者: 杨景文    时间: 2013-8-16 18:22
感觉诗的构思很好,最后一段写得尤其好,但是对比不够清晰,影响了表达。
作者: 冯谖    时间: 2013-8-16 19:52
天椒花开 发表于 2013-8-16 16:52
从这一首诗歌中就可以看出,作者是富裕的。一是内心情感的富裕,二是诗歌写作的语言富裕。而只有这两种赋予 ...

谢老师赞赏,实为过誉了。尚在学习之中,定不断努力练习,勉之。再谢。
作者: 冯谖    时间: 2013-8-16 21:55
郭海明 发表于 2013-8-16 17:30
评得好。

海明好、
作者: 冯谖    时间: 2013-8-16 23:32
杨景文 发表于 2013-8-16 18:22
感觉诗的构思很好,最后一段写得尤其好,但是对比不够清晰,影响了表达。

问好景文﹏会注意增强对比的问题。
作者: 杨景文    时间: 2013-8-17 08:20
冯谖 发表于 2013-8-16 23:32
问好景文﹏会注意增强对比的问题。

嗯,加油!
作者: 冯谖    时间: 2013-8-17 14:18
女娲造人,人造心。
作者: 王磊    时间: 2013-8-17 17:09
来读!
作者: 冯谖    时间: 2013-8-17 18:34
王磊 发表于 2013-8-17 17:09
来读!

欢迎王磊兄~
作者: 冯谖    时间: 2013-8-17 22:49
杨景文 发表于 2013-8-17 08:20
嗯,加油!

共勉。一起加油↖(^ω^)↗
作者: 冯谖    时间: 2013-8-18 08:23
冯谖 发表于 2013-8-17 14:18
女娲造人,人造心。

人不再人,心依然心。
作者: 杨景文    时间: 2013-8-18 08:56
冯谖 发表于 2013-8-17 22:49
共勉。一起加油↖(^ω^)↗

嗯哪。
作者: 杨景文    时间: 2013-8-18 08:58
冯谖 发表于 2013-8-17 22:49
共勉。一起加油↖(^ω^)↗

嗯哪。
作者: 冯谖    时间: 2013-8-18 20:17
冯谖 发表于 2013-8-18 08:23
人不再人,心依然心。

或许,女娲就是夏娃那颗苹果的核儿。
作者: 冯谖    时间: 2013-8-19 23:36
冯谖 发表于 2013-8-18 20:17
或许,女娲就是夏娃那颗苹果的核儿。

果肉却永远是那不变的细节。




欢迎光临 中国诗歌流派网 (http://www.sglpw.cn/)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