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流派网

标题: 《诗歌的朦胧美》 [打印本页]

作者: 冯计生    时间: 2013-9-11 16:41
标题: 《诗歌的朦胧美》
《诗歌的朦胧美》

在文字表述我们内心情感过程中,运用象征,隐喻,暗示,曲写,通感,幻觉等某些写作手法,使得诗歌的意象流动恍惚,熠熠生辉。感怀之情景物事,近在咫尺则念远,恍若隔世情乍萌。飘然若触,触则生幻。若轻纱罩体,如薄雾掩翠;恰月照千山,逢池水怀月。几近自然之美,造化之功。从而诱发人们的好奇心。唤起了读者的生命体验和丰富的想象。妙绝而不空洞,玄虚而不晦涩。大有“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之感触。让我们获得了创造性的审美感受。

作者: 秋风    时间: 2013-9-11 16:42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

说得好!
作者: 郑智得    时间: 2013-9-11 16:45
若轻纱罩体,如薄雾掩翠;恰月照千山,逢池水怀月。几近自然之美,造化之功。从而诱发人们的好奇心。唤起了读者的生命体验和丰富的想象。{:soso_e163:}
作者: 杨景文    时间: 2013-9-11 16:48
妙绝而不空洞,玄虚而不晦涩。大境界。
作者: 招小波    时间: 2013-9-11 16:52
感怀之情景物事,近在咫尺则念远,恍若隔世情乍萌。飘然若触,触则生幻。若轻纱罩体,如薄雾掩翠;恰月照千山,逢池水怀月。
作者: 张智文    时间: 2013-9-11 16:56
学习 谢谢{:soso_e160:}
作者: 郁序新    时间: 2013-9-11 17:14
拜读欣赏!
作者: 冯计生    时间: 2013-9-11 18:33
招小波 发表于 2013-9-11 16:52
感怀之情景物事,近在咫尺则念远,恍若隔世情乍萌。飘然若触,触则生幻。若轻纱罩体,如薄雾掩翠;恰月照千 ...

问候主持人
作者: 筷子    时间: 2013-9-11 21:44
学习{:soso_e160:}
作者: 李明利    时间: 2013-9-12 10:08
好境界!
作者: 荒原猛士    时间: 2013-9-12 13:16
{:soso_e163:}
作者: 北残    时间: 2013-9-12 13:2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金陵一片云    时间: 2013-9-13 12:55
来学习了.
作者: 祝英台    时间: 2013-9-13 22:08
妙绝而不空洞,玄虚而不晦涩。
作者: 冷英野子    时间: 2013-9-14 12:30
读了,有理论有实践
作者: 独禽    时间: 2013-9-15 22:51
直击人心的好吧。
作者: 静本信灵    时间: 2013-9-29 01:34
来读问好,晚回致歉。
作者: 冯计生    时间: 2013-9-29 08:38
祝英台 发表于 2013-9-13 22:08
妙绝而不空洞,玄虚而不晦涩。

谢谢关注支持
作者: 冯计生    时间: 2015-8-5 07:54
独禽 发表于 2013-9-15 22:51
直击人心的好吧。

沿着诗行,直达内心




欢迎光临 中国诗歌流派网 (http://www.sglpw.cn/)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