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流派网

标题: 分行诗与散文诗的关系及区别 [打印本页]

作者: 白炳安    时间: 2014-1-15 22:26
标题: 分行诗与散文诗的关系及区别
本帖最后由 白炳安 于 2014-1-15 22:28 编辑

                                                                           分行诗与散文诗的关系及区别

     分行诗就是通常说的新诗或现代诗。新诗的历史已有百年,再说它新,显然不符合亊实;说是现代,也不恰当,再过M年代,它还是现代吗?故只能暂以分行诗命名。分行诗是自由体,不同于有严格韵律限制的唐诗宋词元曲,是-种无固定"范式"可依,亦无"公约"可求的分行排列。于是,以诗意表达的分行形式排列出来的文字,尊称为分行诗。而散文诗与分行诗均是诗的范畴,有着紧密的血缘关系,其本质都是诗性,以语造境,所运用的表现手法基本-致:什么意象丶通感丶象征丶暗喻丶叙述丶抒情丶语言陌生化,不管在分行诗文本,还是在散文诗文本,随处可以发现,没有哪种手法为各自独有。但散文诗不是分行排列,是用散文的形式写的,故具有散文的形态。从外形看,这是两者的不同,也是区别的特征。
    并非所有用分行排列出来的文字都是诗。是不是诗,主要取决于两点:其-,诗性的语言表达;其二,点与点的跳跃。
  请看下面引用的例子<<黑牛孕妇>>---------
  
  紧张的黑牛。在雷声里沐浴
  乌云低垂。乌云仿佛是一块抹布
  擦拭雷声的皱褶。怀孕的黑牛
  此刻就像站在-幅油画上
  这凝重的一幕,很快就风吹散
  -滴雨未落,场景抟换到画布外
  在远处,在高岗上
  在雷声布下的皱褶里
  黑牛。是黑牛制止了闪电
  -场温和的政变,顺从的美德
  演变为掠夺。黑牛孕妇
  浑身抖动黑色的光泽
  黑亮的脊背,黑亮的乳房
  使落日感到前所未有的紧张
  
                   (摘录自<<2013中国诗歌年选>>,作者广子,247页)

  它除了分行之外,语言组合的意象是诗性的呈现,整体的结构,从外到里,充盈着厚实的诗质,字与词之间并非直线连接,而是从-个意象(乌云低垂)跳跃到另-个意象(擦拭雷声的皱褶),中间留空,让人产生联想。这是典型的诗的结构,属分行诗。
  
  那么,怎样的文字结构,才算是散文诗的呢?请看下面的"范式"<<雨,悄悄地降落>>--------
  
  雨站在云端之上,看到了自己的请求,雷电载着它水润的梦想。
  它的心中泪水盘旋,在天地、农历间漫滤行走,然后,像花蕾一样,展开朵瓣。
  幸福迎面而来,语速平和,惊讶于粒粒草籽的幸运,有蜜蜂的味道。
  
  
  每一只鹅都在欢呼,雨对于它们来说,是或飞或飘的春晖,欣欣向荣的财富。
  柳笛坐在春之梢头上高歌,直唱得清越入髓宛若天音,心生秋千、燕子、小小的春。最后一只困居的鸟雀啊,张开所有毛孔,忽然有了一种要融化的感觉。
  水一样的温暖,从空中舞来,在所有弥扬起来的穿透中盛开,找不回月光。
  在这个雨外莅临之夜,泥土眼中,农夫心里,如释重负。
  另一种隐忧,却把岁月的芬芳忧虑洒遍田野,一如长河.......
  
                         (摘录自<<2013年中国散文诗精选>>,作者栾承舟,089页)

  通过阅读,发现它是用散文的形式写的,"而从遣词丶造句,到布局丶谋篇,却无-不是诗"(徐成淼语)。况且是线与线的连接,因而有散文的意味,但内核仍然是诗性的。
  其实,分行诗与散文诗的关系复杂微妙,皆因在于有血缘之亲,两者的差别在毫厘之间,要厘清且区别开来,确实不那么容易。
  如泉子的<<所有的生命都是相等的>>:
  
  所有的生命都是相等的
  那些为生与死所标识的存在
  那些疯长着的野草,那怒放的红色的或白色的花,那生长的树
  那在花蕊上品尝着阳光的甘甜的蜜蜂
  那时而将自己隐藏在树枝的深处
  时而用啼鸣装点它在天空中画下的一个又一个破碎的圆弧的飞鸟
  是一个用你我所不熟悉的语言在说话的诗人
  那用唯一的一声啼哭说完了你-辈子孤独的夭折的婴孩
  那终将由必然与无数而相同的死得以完成的你
  那从时间与大海的深处绵延向更远处的青山
  那用星星来俯视我们与宇宙的,一个被我们誉为不朽的人
  而你知道,要真正理解两个相同的端点之间的所有直线都是相等的
  这样浅显易见的秘密,是多么的艰难
  
                (摘录自<<2013中国诗歌年选>>,163页)
  
  此诗具有散文的形态,没有点与点的跳跃,而是线与线的连接,说是散文诗亦可,但从语言的节奏及排列方式看,显然是诗的。遇到此类作品,笔者觉得较难区分是散文诗还是分行诗。原因是分行诗与散文诗的特点它都具有,属于阴阳两性。这类作品在诗坛上大量存在,若说其是散文诗,写诗慬诗的不认可;说是分行诗,它又有散文诗的特征。

  当下诗坛,有些作者明明写出的是分行诗,却标明散文诗。其实是误导读者及初学者,让人误认为分行诗就是散文诗。如堆雪的<<远山>>:
  
  你是我睡着了
  不再反抗的样子
  
  是我爱着的少女  睡着了
  呼吸与呼吸之间  微微弯曲的那部分
  
  是村庄深处漂满枯叶的溪水
  河边石头上  此起彼伏的捣衣声
  
  是太阳和月亮  把长长的地平线当做跳绳
  用力地甩起来的欢声笑语的  往昔
  
  多么温暖的比喻  远山
  在你的注视下  多少拥抱抽象成了风
  
             (摘录自<<2013年中国散文诗精选>>,116页)
  
  造成这样结果,或许受这样的-种似是而非的认识有关:分不分行无所谓,就是分了行,亦是散文诗。其实,鉴别散文诗的直接办法,就是看它是否"形"与"神"兼备。"形"意指散文的形态,"神"意喻诗的内核。若"形"不在,"神"不似,非散文诗也。
  一个作者写出的文本,必须知道是什么,弄成不伦不类,就不成其为散文诗了。但弄出的文本是诗的,不分行,也是诗。
  孙淮田的<<冬日,辽阔的原野>>就是分行诗。请看-----------
  
  树木褪尽似锦繁华 ,大地浑厚,  
  呈现辽阔的胸廊。隔着一条河流 ,远远的三五个人。
  
  在果园里晃动 ,比落下的麻雀还小 ,叽叽喳喳的村姑在修剪果枝。天空倾斜无云 ,偶尔的笑声传递过来......
  河水静静流淌 , 悄悄运走草木与泥沙 .......
  寂静的空旷里,鱼在游动具体的回应,阳光里银刀一闪。
  
  又瞬间消失的,几粒村姑,带走了我一个美好的上午时光。  
  除此之外 ,原野空无一人。
  
                  (摘录自<<2013年中国当代散文诗>>,226页)
  
  适当地换成分行方式,可变为-------
  
  树木褪尽似锦繁华
  大地浑厚  呈现辽阔的胸廊
  隔着一条河流   远远的三五个人
  
  在果园里晃动  比落下的麻雀还小
  叽叽喳喳的村姑在修剪果枝 天空倾斜无云
  偶尔的笑声传递过来
  
  河水静静流淌  悄悄运走草木与泥沙
  寂静的空旷里  鱼在游动具体的回应  
  阳光里银刀一闪
  
  又瞬间消失的  几粒村姑
  带走了我一个美好的上午时光  除此之外
  原野空无一人
  
  通过这样的分行排列,证明它的内核及谋篇布局是诗质的,即使它稍改变动成散文的形态,仍然不足作为散文诗。因此,衡量一章作品是否是散文诗,不能仅从形式(外形)上考虑或从局部上决定,而应该从整体布局或结构上出发,作出合理的判断。
  要使散文诗独立发展,在诗坛拥有崇高的地位,散文诗作者不但要重视散文诗创作,而且要创作出经典的过得硬的文本,这样才经得起时间的淘洗,得到大家认可。否则,以分行诗当作散文诗,或弄成不伦不类,那么,会把散文诗的创作路子,引向岐途。
  
  综上所述,结合笔者三十年创作散文诗的经验与体会,认为分行诗与散文诗的区别是-------
  1.文字排列形式不同。
    简单说,诗是分行的,而散文诗不分行,用散文的形式诗写。
  2.结构布局不同。
    分行诗的情绪是点与点的跳跃,而散文诗的情绪是线与线的连接。前者产生宽阔的留白空间,表达的意象具有跳层感;而后者则是线性结构,把文字有机地像流水一样灌注下去,很有连贯性,不具有跳跃的幅度,摄入物事的细节描述,更为自由灵活地表达。

                                 2014.1.15
  
  
  
  
  
  
  
  
  

  
作者: 洪芜    时间: 2014-1-15 22:28
先坐老师的沙发再细品!晚上好!
作者: 奎奎    时间: 2014-1-16 01:05
赏读白老师好文字!亮赏!{:soso_e160:}{:soso_e181:}收藏学习。
作者: 白炳安    时间: 2014-1-16 09:46
洪芜 发表于 2014-1-15 22:28
先坐老师的沙发再细品!晚上好!


作者: 白炳安    时间: 2014-1-16 09:46
奎奎 发表于 2014-1-16 01:05
赏读白老师好文字!亮赏!收藏学习。


作者: 贵州孤独客    时间: 2014-1-16 10:54
受益匪浅!
作者: 紫薇    时间: 2014-1-16 12:23
欣赏白老师佳作!受益匪浅!分享学习了!问候白老师!
作者: 郑智得    时间: 2014-1-16 12:25
前来品读学习!
作者: 洪芜    时间: 2014-1-16 12:50
认真研读之后,受益匪浅,对学习钻研诗歌帮助很大。谢谢白老师!致敬!
作者: 白炳安    时间: 2014-1-16 13:07
贵州孤独客 发表于 2014-1-16 10:54
受益匪浅!

莫客气,请批!
作者: 白炳安    时间: 2014-1-16 13:07
紫薇 发表于 2014-1-16 12:23
欣赏白老师佳作!受益匪浅!分享学习了!问候白老师!

谢谢!
作者: 白炳安    时间: 2014-1-16 13:08
郑智得 发表于 2014-1-16 12:25
前来品读学习!

请拍砖
作者: 白炳安    时间: 2014-1-16 13:08
洪芜 发表于 2014-1-16 12:50
认真研读之后,受益匪浅,对学习钻研诗歌帮助很大。谢谢白老师!致敬!


作者: 段联保    时间: 2014-1-16 15:20
学习
作者: 段联保    时间: 2014-1-16 15:21
白老师辛苦!
作者: 卢俊    时间: 2014-1-17 09:15
学习拜读邴安兄有见地的评论。这个一直难分清,愚以为自白话诗以来的新诗,大都模仿西方翻译过来的分行文字,超出中国传统的范畴,有些应该算作散文诗,有些还不及有诗意感的散文。如果对新诗放宽松的认识成立,有些散文诗应归属自由诗的范畴。但自由诗自由的没有中国特色了,也许……
我虽然有不解的这些意识,但学习了兄长之论述,还是很赞成的受启发的
作者: 白炳安    时间: 2014-1-17 14:46
段联保 发表于 2014-1-16 15:20
学习


作者: 白炳安    时间: 2014-1-17 14:47
段联保 发表于 2014-1-16 15:21
白老师辛苦!

{:soso_e160:}
作者: 白炳安    时间: 2014-1-17 14:48
卢俊 发表于 2014-1-17 09:15
学习拜读邴安兄有见地的评论。这个一直难分清,愚以为自白话诗以来的新诗,大都模仿西方翻译过来的分行文字 ...

致谢!
作者: 徐倩    时间: 2014-1-17 20:31
呵呵,怎么感觉是说我的{:soso_e120:}
作者: 徐倩    时间: 2014-1-17 20:33
分行诗的情绪是点与点的跳跃,而散文诗的情绪是线与线的连接{:soso_e142:}
作者: 诗金    时间: 2014-1-18 10:38
再品。学习。
作者: 白炳安    时间: 2014-1-18 11:27
徐倩 发表于 2014-1-17 20:31
呵呵,怎么感觉是说我的

怎么是你说?
作者: 徐倩    时间: 2014-1-18 11:32
白炳安 发表于 2014-1-18 11:27
怎么是你说?

感觉我的散文诗思维不对,说不出来哪里不对劲
作者: 荷语    时间: 2014-1-18 19:48
精彩的阐释~·{:soso_e163:}
悦读,受益匪浅
问候白老师~·
作者: 苏勤    时间: 2014-1-20 14:33
读后有所感悟,谢谢白老师,可否赐赠新出的诗集拜读!问好
作者: 白炳安    时间: 2014-1-20 14:47
苏勤 发表于 2014-1-20 14:33
读后有所感悟,谢谢白老师,可否赐赠新出的诗集拜读!问好

留个地址给我,好寄去。
作者: 苏勤    时间: 2014-1-20 15:02
白炳安 发表于 2014-1-20 14:47
留个地址给我,好寄去。

谢谢。通联:350300福建省福清市文化体育局苏勤,电话:13799933387.
作者: 王法    时间: 2014-1-21 09:47
拜读 学习。
作者: 老远    时间: 2014-1-21 10:47
学习
作者: 朱荣兴    时间: 2014-1-21 11:35
赏读!




欢迎光临 中国诗歌流派网 (http://www.sglpw.cn/)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