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I% K% S' w- ~; Y为外物“去蔽”之后的现代禅诗,出现生动迷人的画面和生机勃勃的景象。它所寓居的幽静不是死寂的、沉闷无声的、没有生命迹象的、毫无变化的,如果是这样,它就不是现代禅诗。它静中有动,静中有声,静中有变,静中衬托生命的鲜活和万物的生机,它力求再现自然生命的运动。“一只鹰由近而远/仿佛把歌声带向云朵”(古石《西藏的天空》);“蝉声与鸟鸣/纺织成一场初夏的雨”(南北《行到无人处》);“叶,从腐朽的边缘,一下子飞回树梢”(石上硫《序曲》);“暮色带来的安宁聚拢/复又弥散。水面上银光闪烁/季节的脚步声悄无声息(奥冬《江清月近》);一只梅花鹿在溪流里饮水,身影倒映在流动的水里;山羊跳过悬崖,优美的身姿留在天空;云外的山寨里一声鸡鸣……这些就是禅诗的生命,同时又是有生命的禅诗。它来自大千世界,来自无限绵延的时间和广袤无垠的空间,又可以说,来自一朵花里,一颗露珠中,一粒细沙内。还来自禅者观察自然光、色、影、态的慧眼,聆听天籁的耳朵,以及与自然相感应、相激荡的内心。& J+ c9 E! G" d! k
现代禅诗的生机和活力还表现在,顿悟中,你我被生命所需的光辉照亮,仿佛眼前豁然出现开阔的境地,一马平川的境界。这是去除遮蔽之后心灵的闪光和灵魂的升华。夏日清晨,忘忧草叶尖上的一颗晶莹流转的露珠折射出生命的光彩,昭示着生命的短暂和美好事物的难以久留。秋天的林中,一只采完蜜的工蜂来到一朵快要枯萎的蔷薇花内死亡,不带一点痛苦。“时间在芭蕉的叶柄上/聚水成珠(南北《束河的早晨》)。“茶树囚于禅院/落叶却随泉水出山”(昌政《寺院》)。流水不断地流逝,月亮总是阴晴圆缺,但永恒和不变却保藏在流逝和变化中……在这样的顿悟中,我们的生命被照得澄彻明净,同时变得开阔生动起来,而不至于被悲观和黑暗吞噬,被时间燃成灰烬。获得顿悟之后,我们起身前行。 2 E o2 x2 j3 _2 O R8 A
Q3 Y; t3 d3 m$ }9 I% A3 @$ I2013-7-15! A8 M6 n+ }/ D2 D
: s3 Y8 S H# _ 3 [# I& }1 }- k7 B" E《打扫落叶和积水》(五首) 2 g r* p3 K3 I & w4 A9 k7 a. U5 F清晨打扫落叶和积水,' D) g& }- C! n* [2 F
竹枝划地沙沙响,. @* c6 B4 @: R" q. T8 R
在地面留下浅浅的划痕。 : s9 Z% E# ]: l; U) Z比昨夜暴风雨留下的残迹 ' H9 n0 |9 s8 z" f, x& D! h要细小很多。" n b; W6 y3 x" L
花落满地不忍扫, + }8 n" R" |7 J, D) ]' R看空枝上的水珠) d5 \! W8 b, {4 O. z
怎样在晨光中晶莹流转。2 R$ T; d5 o9 G9 r
如梦幻。) w& P5 u1 w6 j: A# n
如短暂的花期。* n% L1 | a: |- d' _% C
如许多日子中明亮的一日。8 w) l3 D, Q6 o3 }2 d0 J" k
如你我一生中绚丽的时候。# d4 c9 |$ K7 _,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