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流派网

标题: 丽颖读诗:独树新帜与精巧构思--读汤养宗诗歌《一树鸟鸣》 [打印本页]

作者: 王丽颖    时间: 2014-3-18 14:59
标题: 丽颖读诗:独树新帜与精巧构思--读汤养宗诗歌《一树鸟鸣》
本帖最后由 王丽颖 于 2014-5-15 10:20 编辑

                                                                      独树新帜与精巧构思

                                                                                      ----- 读汤养宗诗歌《一树鸟鸣》




               早上经过小花园的时候,突然从头顶的树上传来几声清脆的鸟鸣,心情霎时为之一振,遂抬起头来,顺着鸟鸣传来的方向,去寻鸟的踪迹,只见几只灰白相间,精灵般的影子,从这棵树稍忽的飞到那棵树稍,我无从辨认它们是什么鸟,或是什么的化身!但是它们却真切的,给了我一种来自身体以外的心跳和触摸不到的美。

              正如此刻读汤老师的这首《一树鸟鸣》,它在带给我诗歌独特美感的同时又让我看到一个诗歌高手,辗转腾挪之间,把他自己想表达的思想,用诸多的历史人物和一些关键词,不温不火,不疾不徐,不动声色的表现的淋漓尽致。就像那声鸟鸣经过我的头顶,倏忽之间我只能看见他精灵般的影子,而不能窥其真身。

            “一树鸟鸣”,诗歌开头就彰显大气,很多人都知道这是汤老师诗作的风格之一。当然这也是运用了比较夸张的手法,还可以有“一树阳光,一树春风”,这些鸟鸣,就像是树叶与树叶间的缝隙,恰恰是这些渔网般的缝隙,过滤出阳光,洒下一些疼痛,给了我们和诗人不可多得的灵感。

           汤老师的这首诗歌以“鸟鸣”作为切入点,加上诗人特有的想象力(再仔细听,一些不是花的东西在树上开花了),这似乎是在写一个嘈杂纷乱的氛围,这种嘈杂甚至有些荒诞,不是花的东西都开花了,这是一个什么情况?可想而知,这暗合了这个时代的一些丑陋现象,比如,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比如,权权交易,权色交易,正如那句坊间流传的俚语所说:”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可不,一些不是花的东西就在树上开花了吗。到了第三句:“这是开春时节,我也有点看不住自己”诗人在这里把自己也搭了进去,(自嘲和剖露始终是一个诗者自我牺牲和重塑的珍贵品质)。我认为这里表现的是一个随众的,浮躁的人的劣根性。

         整首诗歌是在一种随意随性的语调中进行的,甚至有些句子看上去显得有些不着调,比如“公鸟,母鸟”,大多数初写者,其中也包括我,都会自作多才的写成“雄鸟,雌鸟”,这种文诌诌的描写中规中矩,去给人俗气和腻歪的感觉,相反,却能让人感受到一种粗粒之美,这种美就像人们每天都吃的精密白面,偶然吃到粘玉米或土豆馍馍,感觉极爽。也许是恰好和了我个人的口味,这无偿不是作者和读者之间双向的幸运。诗歌到这里,仿佛来了一个“急刹车”,作者写到“公鸟与母鸟声音都特别颤,一锅豆粒,正在火候中。它们正在做的事我们做不来”诗人又陡然从诗歌中跳了出来,还好,诗人是清醒的,是自觉的,这一跳,给了我们一线希望,清者自清,浊者自浊。“一锅豆粒”可能是一拨人,一群人,一种人,但绝不是全部。

        接下来,杨贵妃,貂蝉,吕布,董卓等的出现,出乎意料,却也在情理之中,这也是这首诗歌的存在大的气场的元素之一,诗人可谓是在比古论今,其中“朝代,山河,宪法,良民”这些词给我们的概念不详细解读也可心领神会。“以及神情黯淡的谁,好像几个朝代终于合在一起做相同的事 ”到这里,诗人终于按奈不住心口的郁气,用他时光魔术师的手法把历朝历代的苟且之事毫无遮拦的捏合到一起,而面对这些,的确有很多人,神情暗淡,可以说这种暗淡是一种缺失,一种冷漠,一种僵化,一种无奈。而这些对于一个国家或民族来说,是多么可怕的状态。“那些不是花的东西正发出花开的声音”“这一句则表现了当代人审美观的扭曲,或者是说有些事物正在以假面舞会的形式进行着,而人们却乐此不疲,甚至是以此为荣,弃大义(把我们的山河放在一边)于不顾。而下面“良民”这个词,我觉得多少带一些贬义色彩,当然这个色彩不是纯粹的个人行为,这后面有一种根深蒂固的文化做依托。到了结尾部分,我们看到诗人是在一种自嘲或自虐的情景中完成的,诗人一边向丑恶现象发难,一边把人性的虚伪和谨小慎微的一面展示出来,而这些刻意的伪装是出自诗人的内心吗?不是,这里诗人用了一个“装”字和一个“仿”字,这两个毫不起眼的字,却绝好的表达了诗人的真正用意。

      读到这里,我们不难看出,这首诗歌是在敲鼓,是一盆井拔凉水,旨在警醒,旨在示人!诗歌结构紧凑,开合有度,可谓独树新帜,构思巧妙!

      记得一位我非常崇拜的诗人说过的一句话:“诗,不需要解释,解释是对诗歌的一种限制。”我也是深有体会,过多的解释在一定程度上是对诗歌的一种误读,更多的,我希望在对诗歌的解读上是在意会的层面上,那将是一种神游般的惬意,希望这些文字不是一种解释,而是一种沟通,在作者与读者之间,在文字与我们之间,在神与神之间。



附原诗:一树鸟鸣

        汤养宗

  
  一树鸟鸣,叫得我血脉贲张,再仔细听
  有些不是花的东西在树上开花了
  这是开春时节,我也有点看不住自己
  公鸟与母鸟声音都特别颤,一锅豆粒
  正在火候中。它们正在做的事我们做不来
  树上有貂蝉,也有杨贵妃与西施
  也有吕布与董卓,以及神情黯淡的谁
  好像几个朝代终于合在一起做相同的事
  那些不是花的东西正发出花开的声音
  正宽衣解带,把我们的山河扔在一边
  也不顾国家正在修改一部刑诉法
  许多良民是不屑去细察这些的,只有
  我这类人会摸一摸身上长不长羽毛,以及
  也装出快乐的样子,仿着发出几声啁啾
  在咽喉结处,经受一番细心的变调
  2012-3-15

作者: 风之子    时间: 2014-3-18 15:14
这首诗歌是在敲鼓,是一盆井拔凉水,旨在警醒,旨在示人!
——来读丽颖佳评,女性的细腻之处,尤见层层剥茧之功。
作者: 黄土层    时间: 2014-3-18 15:27
“诗,不需要解释,解释是对诗歌的一种限制。”……希望这些文字不是一种解释,而是一种沟通,在作者与读者之间,在文字与我们之间,在神与神之间。
------------点赞!


作者: 王丽颖    时间: 2014-3-20 10:55
风之子 发表于 2014-3-18 15:14
这首诗歌是在敲鼓,是一盆井拔凉水,旨在警醒,旨在示人!
——来读丽颖佳评,女性的细腻之处,尤见层层剥 ...

风哥好,谢谢你每每来读,我是一边学一边写,一边写一边学,这个方法蛮好滴~
作者: 王丽颖    时间: 2014-3-20 10:56
黄土层 发表于 2014-3-18 15:27
“诗,不需要解释,解释是对诗歌的一种限制。”……希望这些文字不是一种解释,而是一种沟通,在作者与读者 ...

希望黄土层老师多多指点,也希望我写的不成熟的东西不是给您添乱哦~
作者: 子青悠然    时间: 2014-3-20 11:58
“那些不是花的东西正发出花开的声音”“这一句则表现了当代人审美观的扭曲,或者是说有些事物正在以假面舞会的形式进行着,而人们却乐此不疲,甚至是以此为荣,弃大义(把我们的山河放在一边)于不顾。而下面“良民”这个词,我觉得多少带一些贬义色彩,当然这个色彩不是纯粹的个人行为,这后面有一种根深蒂固的文化做依托。

悦读丽颖佳评
作者: 段联保    时间: 2014-3-20 16:20
学习
作者: 水云生    时间: 2014-3-21 10:20
赏析中读出诗中深意,问好!昨天我也写了一篇练练笔,有一些相同的地方,算是心有灵犀啊!
作者: 王法    时间: 2014-3-27 09:42
提起,丽颖的沟通,,,
作者: 西沈    时间: 2014-3-27 10:30
悦读,一盆凉水浇下来
作者: 王丽颖    时间: 2014-3-29 11:22
西沈 发表于 2014-3-27 10:30
悦读,一盆凉水浇下来

凉不凉快?
作者: 王丽颖    时间: 2014-3-29 11:22
王法 发表于 2014-3-27 09:42
提起,丽颖的沟通,,,

周末好,辛苦啦~
作者: 王丽颖    时间: 2014-3-29 11:22
子青悠然 发表于 2014-3-20 11:58
“那些不是花的东西正发出花开的声音”“这一句则表现了当代人审美观的扭曲,或者是说有些事物正在以假面舞 ...

谢谢悠悠,周末愉快~
作者: 王丽颖    时间: 2014-3-29 11:23
段联保 发表于 2014-3-20 16:20
学习

段编好,谢谢~
作者: 王丽颖    时间: 2014-3-29 11:23
水云生 发表于 2014-3-21 10:20
赏析中读出诗中深意,问好!昨天我也写了一篇练练笔,有一些相同的地方,算是心有灵犀啊!

哈,问好云生~
作者: 西沈    时间: 2014-3-29 11:23
王丽颖 发表于 2014-3-29 11:22
凉不凉快?

倒是清醒了
作者: 王丽颖    时间: 2014-3-29 11:24
西沈 发表于 2014-3-29 11:23
倒是清醒了

嘿,那得谢谢我~
作者: 王法    时间: 2014-3-29 11:49
王丽颖 发表于 2014-3-29 11:22
周末好,辛苦啦~

问候  注意休息。
作者: 子青悠然    时间: 2014-3-29 12:05
王丽颖 发表于 2014-3-29 11:22
谢谢悠悠,周末愉快~


作者: 段联保    时间: 2014-3-31 10:26
王丽颖 发表于 2014-3-29 11:23
段编好,谢谢~


作者: 张无为    时间: 2014-4-27 07:37
希望在对诗歌的解读上是在意会的层面上,那将是一种神游般的惬意,希望这些文字不是一种解释,而是一种沟通
作者: 浅眉秋水凉    时间: 2014-4-27 07:50
评论似乎弥补了诗歌的缺陷。
欣赏学习王美人姐姐此评论开头一节的写法。
汤宗养老师的这首,前半部分好,喜欢的,后半部分有杂色。。。
作者: 王丽颖    时间: 2014-4-27 12:00
张无为 发表于 2014-4-27 07:37
希望在对诗歌的解读上是在意会的层面上,那将是一种神游般的惬意,希望这些文字不是一种解释,而是一种沟通

问好无为诗兄,多指点哦~
作者: 敬笃    时间: 2014-5-6 21:56
点评很好
作者: 茨庄    时间: 2014-5-14 18:49
谢谢您的这篇启人思想的评论。无以为报,给您揪出一个用字失误:“诗人可谓是在比古论金”,不知当否。
作者: 王丽颖    时间: 2014-5-15 10:19
茨庄 发表于 2014-5-14 18:49
谢谢您的这篇启人思想的评论。无以为报,给您揪出一个用字失误:“诗人可谓是在比古论金”,不知当否。


哦,谢谢庄庄,倒是年轻眼尖,谢谢啊~已经修改~
作者: 乱雪剑    时间: 2014-5-15 11:53
其实,评论会是别有用心,要找到一条适合的缝隙,能把我们的魂放进去。
哦,美女主持人写得呱呱叫,当当好!
作者: 宠芒果    时间: 2014-5-28 16:12
真的好深厚,芒果学习了
作者: 筷子    时间: 2014-5-31 11:52
提读!问好!
节日快乐!
作者: 木棉古丽    时间: 2014-6-7 17:34
欣赏学习美诗美评,问好老师,周末快乐!




欢迎光临 中国诗歌流派网 (http://www.sglpw.cn/)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