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流派网

标题: 【创作笔记】从《家传美味》谈散文诗的叙事与抒情 [打印本页]

作者: 蔡旭    时间: 2014-3-30 13:02
标题: 【创作笔记】从《家传美味》谈散文诗的叙事与抒情

【创作笔记】从《家传美味》谈散文诗的叙事与抒情
蔡  旭

家传美味

萝卜干炒鸡?谁的发明!
把高贵与贫贱,混为一谈。
不用油,也不用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竟升级成一道名菜。
姐姐端出来时,说她这手艺只学到了几分。
以前,曾是母亲的拿手好菜。
少小离家的我,对此却印象模糊。

此后我每次回到家乡,姐姐都给我做这道菜。
她知道我喜欢,我知道她也喜欢。
吃着吃着,我们便不再说话。
筷子也停了下来。
(2014年3月29日)

一、        以情带事
这是一首怀念母亲的散文诗。
清明时节,不禁怀念起母亲,就想为她写点什么。
写母亲的诗作太多了,这些年我也写过好几些。有一首《那一双眼神》去年还被《朔州晚报》“母亲节征文”选中,并配评论发表。后来收进了“花城版”《2013中国散文诗年选》。
这次要写,当然我得写出与众不同,与已也不同。
我陷进深深的怀念中,有关母恩的许多事,一幕幕在眼前涌出。
母亲做的菜,是最好吃的菜。不仅从感情上来说,而且从技艺上来说,都可属实。她在学校饭堂当过近30年厨工。不过最令我吃惊的,是后来在姐姐家吃的一道菜:萝卜干炒鸡。
我一下找到了切入口。构思就从这里开始。
散文诗的写作,很多是借事抒情,借景抒情,借物抒情,经常是以事、以景、以物带出情来。我这次不是,是先有了情,再来寻找、发现、选择最能体现此情的事。我把它称为“以情带事”。

二、        含情叙事
诗的上节,是对这道菜的描述,及叙写我了解它的来龙去脉的经过。
句子还算简洁。简洁是为了抒情,省略“事”,把时间与空间给“情” 腾出来。
这道菜的出现,是由“姐姐端出来”的。而它的首创者,则由“以前,曾是母亲的拿手好菜”带了出来。一共两句,已交代明白。
文字也还朴实。朴实也为了抒情,好同“怀念”的气氛相协调。
散文诗的叙事,不是为了告诉一个完整的故事,而只需借一个故事的梗概或骨架,来抒发你的感情,或得出某种感悟。
散文诗当然是要抒情的,这是它的基本职能。但较好的抒情手法,也许应是抒情地叙事,即以抒情的方式去展示情节,让主观意味寓于客观叙述之中。
抒情地叙事,叙事中含情,这是由这首诗的题材所决定的。其实也是由我,一个退而不休的散文诗人的阅历与心态所决定。

三、        不必言情
诗的下节仍是叙事。结尾用的是一个细节:
“吃着吃着,我们便不再说话。
筷子也停了下来。”
对母亲的感恩与怀念,千言万语也说不完,但也不一定要激情澎湃地说出。许多时候,人们都是通过动作、情景来表达,通达细节来显现的。
诗更是如此。它讲究含蓄,留有余味,需要留白。往往无声胜有声,因为“一切都在不言中”了。
散文诗常见的一个毛病,就是滥情。我年轻时也是这样。总怕读者对自己的思想感情不理解,不明白。其实读者很聪明,所有的留白都可填补,有时他们的解读与联想比原作更丰富,更精彩,还提升了作品的价值。
想及这一点,我知道再说是多余的,只选用了一个能够传神的细节就可了。因此,在“筷子”停下来时,我按键盘的手也停了下来。
这两句,起了“点化”的作用。前面的所有描述,都属铺垫,其实都平淡无奇,说它是“诗”,很勉强。但有了这两句,它就有了诗味,就是一首还过得去的散文诗了。
从此诗在博客与网络上贴出后的反应看,效果尚好。在这里,不必言情反而是最合适的抒情。它可以让人的怀念更深远,让诗的余味更久长。
(2014年3月30日)

蔡旭散文诗博客:http://blog.sina.com.cn/u/2935348310

作者: 朱荣兴    时间: 2014-3-30 13:59
学习欣读
作者: 朱荣兴    时间: 2014-3-30 13:59
问好老编辑
作者: 洪芜    时间: 2014-3-30 14:00
其实读者很聪明,所有的留白都可填补,有时他们的解读与联想比原作更丰富,更精彩,还提升了作品的价值。

作者: 洪芜    时间: 2014-3-30 14:00
学习!好文章!问候老师!
作者: 蔡旭    时间: 2014-3-30 14:37
洪芜 发表于 2014-3-30 14:00
其实读者很聪明,所有的留白都可填补,有时他们的解读与联想比原作更丰富,更精彩,还提升了作品的价值。

确是这样。
作者: 蔡旭    时间: 2014-3-30 14:38
洪芜 发表于 2014-3-30 14:00
学习!好文章!问候老师!

回赠问候。
作者: 蔡旭    时间: 2014-3-30 14:39
朱荣兴 发表于 2014-3-30 13:59
问好老编辑

同好!
作者: 蔡旭    时间: 2014-3-30 14:39
朱荣兴 发表于 2014-3-30 13:59
学习欣读

谢谢垂注!
作者: 荷语    时间: 2014-3-30 14:45
它讲究含蓄,留有余味,需要留白。往往无声胜有声,因为“一切都在不言中”了。

欣赏,问好!
作者: 老远    时间: 2014-3-30 15:47
提读
作者: 蔡旭    时间: 2014-3-30 15:49
荷语 发表于 2014-3-30 14:45
它讲究含蓄,留有余味,需要留白。往往无声胜有声,因为“一切都在不言中”了。

欣赏,问好!

谢谢荷语的肯定。
作者: 洪芜    时间: 2014-3-30 17:02
再学习。问候!
作者: 蔡旭    时间: 2014-3-30 18:25
老远 发表于 2014-3-30 15:47
提读

谢谢老远!
作者: 招小波    时间: 2014-3-30 19:35
学习!
作者: 贵州孤独客    时间: 2014-3-30 21:48
欣赏!学习!
作者: 蔡旭    时间: 2014-3-30 21:59
贵州孤独客 发表于 2014-3-30 21:48
欣赏!学习!

互相学习。欢迎交流。
作者: 蔡旭    时间: 2014-3-30 22:00
招小波 发表于 2014-3-30 19:35
学习!

指多指正。
作者: 紫薇    时间: 2014-4-2 17:15
欣赏学习老师佳作!问候老师!
作者: 陈波来    时间: 2014-4-4 09:28
这是匣中物,蔡师能亮示于人,心宽志高,心笃情真,够品味的岂止此物!
作者: 老远    时间: 2014-4-6 18:48
学习,问好老师
作者: 蔡旭    时间: 2014-4-9 08:29
老远 发表于 2014-4-6 18:48
学习,问好老师

回赠祝福!
作者: 蔡旭    时间: 2014-4-9 08:32
陈波来 发表于 2014-4-4 09:28
这是匣中物,蔡师能亮示于人,心宽志高,心笃情真,够品味的岂止此物!

随手记下体验与感悟,主要用于提高自己。
拿来交流,如果对别人也有用,当然更感欣慰。
作者: 龙杉    时间: 2014-4-10 11:50
简朴,生情,生活底蕴。欣赏的“一切尽在不言中”。
作者: 贵州孤独客    时间: 2014-4-11 08:26
吃着吃着,我们便不再说话。
筷子也停了下来。

想象空间辽阔!赞!
作者: 蔡旭    时间: 2014-4-12 20:23
龙杉 发表于 2014-4-10 11:50
简朴,生情,生活底蕴。欣赏的“一切尽在不言中”。

“一切尽在不言中”。.
谢谢!
作者: 蔡旭    时间: 2014-4-12 20:23
贵州孤独客 发表于 2014-4-11 08:26
吃着吃着,我们便不再说话。
筷子也停了下来。

谢谢肯定。
作者: 沙漠的杨    时间: 2014-4-24 16:41
学习!问好!
作者: 蔡旭    时间: 2014-4-28 20:17
沙漠的杨 发表于 2014-4-24 16:41
学习!问好!

您好!互相学习。




欢迎光临 中国诗歌流派网 (http://www.sglpw.cn/)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