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 L F1 Y2 @4 @' W) k生活中自然平常的事物,被诗所点化之后,便呈现出不同寻常的意义来。反过来说,许多时候,最复杂的事物,其实最简单;最深奥的道理,也就最平常。. ^% E& V* l' M7 R+ a5 T. a: T! M$ C
二十世纪初,禅到达大洋彼岸,以其难以言说的魅力,征服了那里文化背景完全不同的人,使战后“垮掉的一代”如痴如醉。美国著名的垮掉派诗人加里-斯奈德, 在大学期间就翻译中国诗僧寒山子的诗,并在1956年东渡日本,居住十多年,并曾出家三年,专习禅宗,回国后和他的日本妻子一起隐居于加里福尼亚北部山区。他的诗在“返归自然”的主张下,将禅的精神融进诗中,力图将历史与自然景象容纳到内心,从而使诗歌更接近于事物的本色,以对抗其所处时代的失衡,紊乱及愚昧无知,从而以质朴简练的语言和富有智能的洞察力,在美国当代诗坛上独树一帜。如他的《库拉卡克山上的雪》:+ {1 U. A! d6 I5 k
6 S+ {+ J3 m1 R4 ]+ W唯一可信赖的0 q( `) h2 A5 ~8 R- k, c: N
是库拉卡克山上的雪 ! p5 O' h( p/ A! {# o. S田野和树林; Q+ m/ v5 q- h4 {/ y7 v! l
解冻 结冰 解冻 / d0 Z& Y2 r) q( ?根本不能相信4 k1 O' @4 ^7 n+ E. u7 a( H
今天 山上起了风暴4 B, Q( o- a$ } p. k
像一团模糊的泡沫3 ]- f1 X0 a4 ^8 _! C0 n
这是真的9 [( y0 w+ \3 U4 l' \6 S
但唯一的一点希望2 f7 v3 [! p+ }) T6 N; V
仍是库拉卡克山上的雪 2 X8 [8 d- W0 x7 l4 s7 n4 ?1 l1 f% h3 `) }0 O1 y4 v @2 a
中国的现代禅诗,由于历史和现实的诸多原因,它的发生和发展,时间都很短,还处在一种探索、尝试和形成的阶段。并且,所谓“禅诗”,不过是在一首诗中,读者读后在某些方面有所“醒悟”,品味到一种可意会而难言传的韵味和境界而已。其实,禅诗与非禅诗的界限,是很难截然划分的。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如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如贾岛的“绝顶人来少,高松鹤不群”皆在无意之中透出浓浓的禅意。若诗人具有禅心时,为诗时自然便有禅意;犹如禅者怀有诗情,言语中便俯拾皆有佳句。 o( f/ K+ ^9 f1 Q. D5 ^在台湾诗人中,周梦蝶是一位写诗的禅者,修禅的诗人。他的身处困厄之中而又超越于困厄之上的人格诗格,形成了他自己独具的魅力。在《摆渡船上》一诗中,他写道: # x9 N) l! |; I; K) V$ A1 ^3 h6 D' j/ o7 Y5 K& j: D$ }
是水负载着船和我行走?7 Q+ m) x/ X, p5 e: u; `
仰是我行走,负载着船和水? ; T2 K; E$ x! K9 h瞑色撩人% P7 w; V! c$ S# J0 n( V! z' |# E
爱因斯坦底笑很玄,很苍凉。 ( F3 P5 Y9 I8 r! W5 I4 j6 v0 F1 S! s9 H+ w9 w( ^7 A
但我认为最能契合现代禅诗理念意趣的诗人,当是洛夫。特别是他到了中年以后,对于西方现代派的东西,横的移植已经完成。而对于东方故有的诗歌和思想自由之精神纵的继承,却就成为了他的一个新开始。对于现代禅诗的探索和实践,就是他在诗歌之路上留下的明晰痕迹。比如他的《金龙禅寺》一诗: . g! R3 T( ^% Z+ e2 Z ( d o+ P/ q1 ~# X0 ^0 s晚钟 . X0 C6 c: [9 O f是游客下山的小路0 U; }+ ?$ ~+ Y' ~( v- B( _
羊齿植物- V+ D4 ]* i7 V3 h5 w/ d% M
沿着白色的石阶 5 m- ]/ S' i' O ?+ `8 l一路嚼了下去) W/ \3 \) Y, e* E0 r( f1 a
! H" \4 U4 ]1 n- V* W
如果此处降雪 8 `9 T% C0 `2 M7 K( t. B7 e6 h而只见* u- j. ~: I) P4 e" ?1 K
一只惊起的灰蝉 8 l% s) s) e, ~5 H" P% K把山中的灯火* \. |' p. l- \$ w. Z. c
一盏盏地& w% K6 S) C1 A c- o+ |
点燃" v$ U- J& e% Y, \
3 H+ [ ?; d u$ h4 @1 i( J% U
洛夫说:经过多年的追索,我的抉择近乎金刚经所谓“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我们的“心”本来就是一个活泼而无所不在的生命,自不能锁于一根柱子的任何一端。一个人如何能找到“真我”?如何求得全然无碍的自由!又如何在还原为灰尘之前顿然醒悟?对于一个诗人而言,他最好的答案是化为一只鸟,一片云,随风翱翔。. `, x6 g3 v. e2 h+ o$ W6 O2 W
洛夫的这一见解,应该是所有诗人都要进行深思并加以实践的问题。 , ~8 |3 k% }) w$ M杨平在写作现代禅诗的台湾诗人队伍中,是比较年轻的一位,他在《没有一个生命真正死过》一诗中,有这样一段:( z9 v- i. N& P8 q* X
. M, S+ g2 t$ H: _7 y
没有一个生命真正死过。. N1 A9 m& x, W# J0 q y }
萎谢的花,绝迹的兽 5 P+ U8 h( \9 k! ~9 L消失在地平在线的光 6 M$ c6 J' o7 O3 ~& D从蛹到蝶* s7 a6 G, Q6 N ?+ p- t, {* Y
有形的是躯体,剥落的是往事4 J* c; A; \, ^7 A% D1 V
轮转的是一首永恒的慈悲之歌!6 {. G# f# f! b! `% v$ O0 M$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