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流派网

标题: 张盈盈:张纯如——无法忘却历史的女子 [打印本页]

作者: 花痴    时间: 2012-6-1 23:35
标题: 张盈盈:张纯如——无法忘却历史的女子
[导读]十五年前,张纯如以笔为旗,一部《南京大屠杀》在国际史学界引发巨大反响,也引起了美国政府和公众对这段残酷历史的重视。十五年后,张纯如的母亲张盈盈写就回忆录,还原最本真的张纯如。
作者: 花痴    时间: 2012-6-1 23:36
张盈盈:张纯如去世以后,我和我先生一直讨论过这个问题。而且媒体上一直说是因为她写《南京大屠杀》害了她,我们不认为这样,我们一直都不认为这样。你要想想看,纯如的那本书《南京大屠杀》是1997年出版的,她是2004年去世的,其间已经有七年。而且她在《南京大屠杀》完了以后,又写了一本《美籍华人移民史》她已经做了别的事情,也是好好的。而且,她认为她写《南京大屠杀》能够把这件事情公诸于全世界,让大家为这些苦难的受难者得到公道,把历史公诸于世,是她觉得做的一件很值得骄傲的事情,她从来没有觉得后悔。所以,我不觉得因为这本书虽然它的题材相当黑暗,非常令人难受,但我们都不觉得这是因为造成他自杀的原因。


作者: 花痴    时间: 2012-6-1 23:37
主持人:您刚才说到要澄清一些不实的传闻,除了死因的猜测,还有哪些是急需要澄清的?

张盈盈:有很多错误的报道,是因为她在2004年的时候,在8月的时候,她去中西部,在旅馆里发生了一些精神崩溃的事件,然后她就去了医院,然后医生就她吃了镇定剂和一些药。有很多媒体猜测说纯如有神经病,这些都是不正确的。还有一本书是纯如的大学同学在2005年出的,她要访问我,我拒绝访问,是因为我那时候太悲伤了,所以我没有接受。因此她就觉得我不合作,其实不是这样的。那个时候所有的记者访问我,我都是拒绝的。所以她根本不了解,因为她没有得到我的访问,根本不了解最后三个月纯如发生了什么事情。所以她就在书上讲,她认为她有精神病。而且她推测她是1999年就有这个病况,她举了一些例子,纯如本来跟他一直都联络,到了1999年就很少跟她的朋友,包括跟她联络。这些都不正确,因为纯如在1999年的时候,你可以从我的传记里面看到,她是很专心地要写第三本书《美籍华人》,而且她也专注想要得到一个孩子。所以,她有她自己的事情,跟她的朋友、同学们就比较少来往了。但并不代表,那个时候她生病了或者怎么样。这些地方,那本书上有很多错误的。我在我书里面没有特别指出书的名字和作者的名字,不过,我想一般人都知道是谁,是哪本书。所以,我觉得她没有得到正确的信息,就猜测,所以我有写这本书的必要,澄清一些事情。我在这本书最后的两三章里面写得非常详细,而且有的时候是一天一天,每个小时都告诉读者发生了什么事情。我故意用平铺直叙的方式写出来,是因为我也不愿意把自己的主管放进去,让你们自己去判断到底是发生了什么事情。

很明了的,就是纯如在最后的三个月,因为吃了药以后,这个药物对她有很大的影响,她从一个坚决反对自杀的人结果突然会想到自杀。她去世以后我才发现,这个药物的副作用可以使你走上自杀的倾向。所以,这本书除了要讲纯如的生平,也是对一般精神病家庭一种警告,当你要吃这些精神病上的药的时候要特别小心。因为纯如是一个非常敏感的孩子,可能每个人都不一样,副作用的大小也不一样,我们以后在讲关于这个药物,还可以再谈,讲得更详细一点。


作者: 花痴    时间: 2012-6-1 23:37
主持人:公众一般对纯如的认知都是在事业方面,我们觉得她是一个很正直的作家,是一个勇敢的斗士。但是我看到您这本书非常温情地还原了一个更本真的纯如,她是一个女儿,一个妻子,一个孩子的母亲。在您看来,纯如是一个什么样的女儿?

张盈盈:其实就是你形容的,她是一个很好的女儿,也是一个非常爱她儿子的母亲。她也是很注重家庭,但也很终于她的职业。或许对她的职业的热忱超过了一切可是他始终是试着去平衡她的生活。因为她有孩子以后,有了家庭以后,又要顾着她的事业,所以体力就透支。回想过来,她后来到中西部访问那些美国老兵的时候,为了写第四本书的时候,在旅馆里病倒了之后,其实就是她在走之前体力透支,身体没有好好吃,没有好好睡,所以才会产生了一些精神上的幻觉所病倒的。

其实她是一个跟大家都一样的,有各种不同情感的,有悲伤有快乐的一个孩子。所以说有写这本书的必要。现在大家都认为,她就是写那本书一直就是为了正义的斗士,那是对的,可是她也有另外的一面。


作者: 花痴    时间: 2012-6-1 23:38
主持人:纯如去世的时候孩子只有两岁,现在多大?

张盈盈:快十岁了,2002年生的。

主持人:对于这个孩子,你们会跟他们怎么介绍他的母亲?

张盈盈:她的儿子有轻微的自闭症。自闭症的现象,就是跟别人的交流有问题。我不知道一般的人知道不知道自闭症,其实这个翻译并不是很好,就是可以从很轻微的到很严重的,很严重的孩子有时候是不会讲话的。他讲话讲得还不错,可是跟人之间的交流有些问题,有些障碍。所以你现在问我他是不是很了解他的母亲,他母亲去世的时候才两岁,当然现在已经没有记忆了。所以,我想以这本书让他知道,他母亲是一个非常爱他的母亲。因为她当时发现他有自闭症的倾向,那个时候我们都不知道,他没有两岁,纯如是一个非常明显的孩子,她就已经觉得可能有这样的迹象。我们就安慰她,不可能。可是后来她去世以后,他三岁的时候正式地被医生诊断有轻微的自闭症。所以,你可以看出来,那个时候纯如就很焦急,就去找很多资料,也是为什么后来她在旅馆里病倒,就是因为她走之前,不但为了第四本书,美国大兵在菲律宾的那些事情做很多研究,访问那些菲律宾的那段历史,做了很多研究准备。同时,她也发现了儿子有这个迹象,所以不断地找了很多资料。所以,她等于在写两本书,相当的辛苦。所以她走之前没有好好睡,没有好好吃,所以到了旅馆就病倒了。

所以,我一直强调,一直跟媒体,也在书里写了,我觉得根本是她一开始的时候身体的不支而病倒,然后医生给她吃了很多镇定剂以后,引起很多不良的效果。

所以,不是像人家说的那样。因为这个消息一传出去,说她有mental illness,这个名字一被人家戴上去,就好像觉得她根本从前可能就有神经病,或者她先天就有这些问题,这些都是不正确的,因为我们家里面根本就没有过这种。所以,我后来讲到,为什么我们会让她吃药,我们都没有想到这个药物有这么厉害,就是因为我们没有经验,根本就不知道,原来这些药物不是你吃心脏病的药或者糖尿病的药,脑子的药要特别小心。


作者: 花痴    时间: 2012-6-1 23:41
张盈盈:我想在中国,或者在美国的中国家庭,受过教育的父母亲我想都跟我一样,我和我先生也不是特别受过什么教育,不是在这方面有什么特别的特长,我们当时也是很普通。但是我们有一点,因为我们是移民到了美国,我和我先生已经决定在她一生出来就让她学中文,我要让他知道她是一个中国人,但是美国公民的中国人。这个现在回想起来是很重要的,因为当时很多在美国的华侨的小孩有有问题,就是因为他对他自己的认同有问题,他不晓得到底要做中国人还是美国人。尤其在青春期的时候,青少年的时候有很多叛逆的现象,就造成了很多问题,纯如从来没有过,我想大概是我们很快小的时候,大概四五岁的时候,她一生下来我们就跟她讲中文。我们决定她四岁的时候就教她中文,我们在我们教书的那个镇,没有中文班,不是在纽约没有那么多的中国人,所以我们就发起了中文班,是我开始发起成立的中文班。就召集一些跟她同龄的小孩一起学中文。那是相当辛苦的,因为那时候很多中国家庭认为这么小就学中文,或许小孩子不能够控制两个语言,会不会学中文影响了学英文?因为那个时候大家都想让小孩学最好的英文。移民已经很辛苦了,很多家庭说应该让小孩学完美的英文,不要因为学中文而受影响。后来,你看我书里面解释,并不会因为学了中文就会影响英文的,所以我们一直坚持学中文。


作者: 花痴    时间: 2012-6-1 23:49
现在回头想,我们当时的决定都是对的。因为纯如从来没有对她自己认为什么认同的问题,而且她非常的骄傲,认为她作为一个美籍的华人。这个可能对她有一些影响。

还有,她的家庭教育除了中文以外,因为我们两个都是学科学的,我先生是学物理的,我是学生物化学的,我们都是受了一点高等教育,我们都是从事科学研究的,所以我们的思维都是相当科学化的。所以,我们也是在教育小孩的时候比较注重他们科学方面的,比如数学、物理、生物,我们倒是没有一定要让他学科学,就认为教育是很重要的。她很小就知道读书是很重要的。但是这个也并不是很特殊。我们只是给她一个正常的,培养她对读书有兴趣,找寻自己兴趣的一个家庭环境,并没有很特殊的办法。


作者: 花痴    时间: 2012-6-1 23:50
主持人:在女儿年幼的时候父母对他有很多影响,纯如成长了之后,有没有反过来影响到你们?

张盈盈:当然了。你可以看到母女的关系,在我的书上讲得很清楚,小的时候我们都是告诉她应该怎么样怎么样,她都是来问我们。但是后来到了一定的程度,尤其是她后来变成独立写作的作者,写了第一本书以后,我们发现她知道的东西很多,都比我们多了。尤其在英文的文学方面,我们一定是不及她的,所以我们也跟她学了很多。这个角色当然会反过来,我们也向她学了很多东西。这是非常好的一件事情,父母亲培养出一对儿女来,儿女到后来也可以引导父母亲学习的另外一方面。


作者: 花痴    时间: 2012-6-1 23:51
主持人:纯如是在美国出生成长的,在那样的一个文化环境下面,她要探究南京大屠杀的真相非常困难,她在创作这本书的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有哪些?

张盈盈:她虽然是学了中文,从四岁开始学,一直到大学都选中文课,她的讲其可以,但是阅读能力还是不行。她的很多资料是从中国来的,就需要一些人的翻译,这当然就有一点困难,不过我们都是尽量帮助他。还有一点,就是她的那些资料,她从中国还有很多美国的国会图书馆,或者耶鲁大学的神学院图书馆,找来很多资料,她就觉得资料太多了。其实她在写《钱学森传》的时候就觉得资料来得不容易,比较少,因为中国这边不开放,而且钱学森也不接受他的访问,所以她得到资料很快困难。但是第二本书《南京大屠杀》,她就觉得资料太多了,尤其是在南京好多资料馆里面找到的好多资料,比如说日本人怎么杀中国日的,各式各样的个案特别多,几百个,她要一个一个看,到后来你可以在我的书里面看到,最后看得太多就麻木了。每个人都是被强奸,怎么杀怎么杀。当一个作者麻木了,写出来的东西就不太够生动。所以她的第一个草稿不是特别好,我猜是因为这个原因。她当时遇到的困难是很多人都不知道这本书其实是经过了很多的修改,渐渐地她的编辑对我们大家提出很多的意见,供她考虑。所以她一直在修改,这只是她其中的一个困难,也不能说是困难,是她写作的经过。


作者: 花痴    时间: 2012-6-1 23:52
主持人:我知道好像在创作的过程中,其实您也一直参与到翻译、校对,还和她进行很长期的讨论。

张盈盈:是。就是因为她的中文不太好,而且究竟她不知道这段历史,我们的父母辈都经过这段历史。我先生是在1937年生的,我1940年生的,我们多多少少在很小的时候经过这段历史,所以我们究竟比她了解得多。而且在我们很小的时候,我们已经知道南京大屠杀这件事情。所以,纯如从我们这里知道,当然她有很多不了解的事情都来请教我们,还有很多翻译的中文的,她不懂也找我们。所以,这是很自然的事情。


作者: 花痴    时间: 2012-6-1 23:53
主持人:《南京大屠杀》这本书是二战在亚洲战场的事情,跟美国本土其实关系不是特别大,但是它在美国取得这么大的反响,您觉得是什么原因?

张盈盈:您猜为什么这本书那么轰动?我现在回想起来就是因为西方人在讲到二战史的时候,他们都是讲欧洲的战场,都是犹太人被屠杀,在他们的教科书里面提了又提了,而且不晓得有多少文学作品和电影。纳粹杀犹太人这件事情,几乎所有的美国小学生都知道的。我想这个原因是因为他们重视欧洲战场,而忽略了亚洲战场。这里面的原因就很多了。我想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是日本人刻意地隐瞒和掩盖,因为这究竟是他们的罪行,所以他们也不愿意让人家知道。所以在纯如这本书写出来的时候,很多西方人都不知道,就变得很轰动。这是一个原因。


作者: 花痴    时间: 2012-6-1 23:54
第二个原因,我觉得当时我们这一代已经快要60几岁,就是生在那个时代的人,都是退休的年龄了,都想要把这段历史好好地写下来,所以回忆到这个战争的历史。尤其在美国、加拿大,像我们这样年龄的人,很早就致力于把这段历史,尤其是日本人一直在否认,在淡化这段历史,而且反过来说他是二战亚洲战场的受害者,就是因为他吃了两颗原子弹的关系,所以他一直认为他自己是受害者,反而我们真正的受害者没有得到正义的伸张。所以我们在北美洲的华侨为了这件事情成立了好多组织,向世界抗争战争史实维护会,或者是亚洲二战史实维护会,各大城市华侨组织起来。他们弄了好多年,从一九七几年就开始,都没有纯如一九九几这本书出来以后的效果大。这本书一下之出来以后,他们非常地拥护也是造成纯如这本书畅销的关系。所以,这里有很多的原因,还有一个原因,纯如这本书真的也是,很多人跟我讲,她写得很生动,把她的激情,她为正义,为这些没有办法发声的受难者发声,为他们呼号,引起很大的共鸣,因为她是用英文写的,让西方世界的人能了解这段历史。其实这段历史在中国大家都知道,只是因为西方人不知道。就是因为这个缘故,造成了一些轰动。


作者: 花痴    时间: 2012-6-1 23:54
主持人:您在这本书里面提到纯如这本书取得巨大反响之后,除了收获到赞誉,也受到了一些质疑。当时纯如是怎么应对这些质疑的?

张盈盈:那个时候,最初的时候,她的书是1997年11月出版了,1998年4月,不到半年,日本驻美大使就公派批评纯如这本书不正确,我们都不敢相信,很少一个国家驻大使可以这样子公开批评一本书。纯出当然非常气愤,就挑战他,跟他在公共频道上辩论,但是那个日本大使并没有做答复。不过到了1998年12月份的时候,我在那本书里面讲得很详细,他们有机会正面地对质。这是一个事情。


作者: 花痴    时间: 2012-6-1 23:56
还有,日本右翼因为这本书在美国造成了轰动,本来这本书如果不是很轰动,他们也绝对也不会挑剔这本书,就是因为这本书产生了太大的影响,所以他们就很着急,右翼就不断地攻击她。当然纯如是非常不高兴的,她怎么应付?她认为第一是在公共场合辩论,或者你有任何的疑问,我可以答复。最后她跟美国大使在公共频道上有一个对话。其他的杂志上也有质疑,纯如也有反驳。当然,她不会太高兴,不过她觉得她还是坚持,因为真理就是真理,她绝对不会觉得有什么不对的,因此就微缩的,她绝对要为真理奋斗下去的。


作者: 花痴    时间: 2012-6-1 23:56
主持人:刚才提到日本的右翼势力,我们常常想,可能比起艰难的创作来说,在出版之后,和右翼势力之间的较量可能就更难一些,您能回忆一下当时的情况吗?日本右翼势力除了质疑,这还算是比较文明合理的质疑,有没有什么人身威胁?

张盈盈:我在书里提到一个,纯如也不太愿意告诉我们,唯一知道的就是她说她收到一个人寄子弹给她,不过她也没有太放在心理。她知道有真故意威胁她。但是真正的人身威胁是没有的,只是有信件,有人在网络上骂他。


作者: 花痴    时间: 2012-6-1 23:57
主持人:到了现在,美国官方和普通的民众他们对南京大屠杀是一个什么样的态度?

张盈盈:因为这本书引发了很多美国历史学者继续研究,因为这本书就有很多书出来了,关于亚洲战场的。比如说詹姆斯·布拉德利的那本,《父辈的旗帜》,就是讲这一类的书,二次大战在南太平洋,硫黄群岛上的战争。还有很多对南京大屠杀的更深入的研究就一本一本地出来了。所以,她等于是开一个先锋,让大家对这方面有兴趣,从前根本就没有。

还有一点,好像是南京纪念馆的朱馆长跟我讲过,每次外国人来南京旅游的时候都会看那个纪念馆,每次去纪念馆的外国人多半手上都抓着纯如的书。所以,这本书显然是提到南京大屠杀都知道是张纯如写的这本书的。


作者: 花痴    时间: 2012-6-1 23:58
主持人:您和纯如的父亲一起参与了世界抗日战争史维护会,这个协会现在主要致力于做哪些方面的事情?

张盈盈:这是一个大的组织里面有很多很多小的,每一个地点都有。比如说在纽泽西,在圣地亚哥,在多伦多、温哥华,在加拿大很多地方,每个地方都有组织,不过我们大家都是属于世界抗日战争史实维护会大组织下的。我们都是一致行动,比如说七七事变,或者九一八,或者抗日战争胜利,8月15日。最重要的就是南京祭,每年12月13日,就是南京失陷的那一天,我们在海外都做纪年叫南京祭。我们都有集会教育美国的不仅是华侨,所有的美国的公众对这段历史的认识。


作者: 花痴    时间: 2012-6-1 23:59
还有,我们现在希望把这段教材放在美国的历史教科书里面,现在还没有做到。就是因为如果要把这段历史放进教科书要经过一些程序,要教育部通过。我们加州几乎快要通过了,结果最后到了加州州长又否决掉了。不过加拿大多伦多、温哥华都做到了,加拿大的中学历史教材一定必须要教这一段亚洲二战场的历史。但是美国到现在还没有。唯一的补救办法,我们现在就是鼓励资助美国高中老师,尤其在历史方面的老师,资助他们夏天到中国来考察,实习研究两个礼拜,访问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上海的慰安妇,去哈尔滨731部队的博物馆,或者去昆明的有些抗日博物馆里面,让他们知道。而且还在南京访问这些幸存者,或者是慰安妇。让他们了解,然后把这些知识带回课堂,教美国的下一代。


作者: 花痴    时间: 2012-6-2 00:00
但是你要知道,我们这些都是差不多六七十岁的人了,已经渐渐老去,我们很想下一代的人能够接着做下去。有的时候觉得蛮悲观的,好像自从纯如这本书以后。当时纯如去世以后,我就很想能够像她那样子年轻,能够继续。但是好像还没有做这方面的工作,我们现在就是在致力于这个努力。

加拿大的抗日战争的史实维护会和温哥华做得非常之好。还有很多地方,像纽泽西都做得很好。我们就是希望这种教育工作,教育他们下一代这段历史,我们绝对不能忘掉。犹太人做的这么彻底,几乎每个美洲人都知道,为什么我们中国的历史不被重视,而且不能放在教科书里?这实在是一个可惜的地方。我们就觉得应该在这方面要加油努力。


作者: 花痴    时间: 2012-6-2 00:01
主持人:纯如生前有一个愿望,就是把南京大屠杀搬上大银幕。我知道在2009年的时候《拉贝日记》在德国获了奖。而《拉贝日记》本身是纯如非常辛苦找出来的很珍贵的资料。在您看来这部电影成功吗?能不能慰藉纯如的遗愿?

张盈盈:纯如去世之后,很多媒体问纯如最后最大的愿望是什么?我就讲纯如很想把南京大屠杀变成电影。自从那以后,后来很多要拍,后来拍了几部,最近也有好几部,《拉贝日记》是其中一部,那是德国人拍的,而且听说得了柏林大奖。我没有看。国内也拍了一些关于南京大屠杀的电影,我都没有怎么看。我听到有人批评他们的这些做法,我觉得只要有人拍这一类的片子,有人关注这个事情,我就觉得很好,不管拍得怎么样,这是另外一个话题了。当然我是非常开心有这些电影继续在拍摄。你想想看,在美国拍犹太人被屠杀的电影多得一个接一个,到后来他们都不太想看了,太多了。我们中国的这个题材现在只是中国人在演,或者德国人拍。还没有美国主流的好莱坞电影好好地拍部,这也是需要的,在我的书里面提到纯如也是非常感叹的一件事情。纯如在一个美国很重要的华侨组织里面,讲出她觉得很惋惜,为什么那么多中国人在美国,有那么多钱,也有很多势力,都没有能把这段历史做一些在艺术文化上的事情,没有人拍电影,她也是觉得很失望。


作者: 花痴    时间: 2012-6-2 00:02
主持人:刚才说到内地导演的作品,陆川拍了电影《南京!南京!》之后您亲自给他写的一封信,是吗?

张盈盈:那个时候我在网络上看到了陆川的《南京!南京!》的消息,大概在博客上我看了他的电子邮件,我也给他写过。我当时也没有看到那个电影。我刚才讲了,任何人要拍关于南京大屠杀的电影,我都很高兴。那个时候他是第一个人开始拍的。


作者: 花痴    时间: 2012-6-2 00:02
主持人:你们还会继续参与或者帮助此类的电影题材吗?

张盈盈:我想如果有人要拍,要我帮助,我是一定可以。可是还没有人要我帮助。


作者: 花痴    时间: 2012-6-2 00:05
主持人:除了这些和南京大屠杀有关的事情,我看到您在这本书里面特别提到说写这本书,也是希望借此书帮助大家了解和解决心理疾病。你在书里面说,在《南京大屠杀》这本书出版之前,美国有两个知名作家自杀的,当时纯如是很镇静的,她很反对自杀,不能理解。之后为什么她得了抑郁症之后情绪就突然崩溃了,自己也选择了这条路?

张盈盈:这就是我要解释的地方。纯如本来是绝对反对自杀的,自杀绝对不是她要走的一条路。为什么到最后三个月她因为体力不支病倒了以后,吃了药以后,突然性格上,而且还有很多药品的副作用都呈现在她的身上,现在回忆起来,当时都没有太觉得,现在才晓得,原来抗忧郁的药跟精神镇定剂,其实是对病人的影响力很大的,威力很强。当时我们也没有这样了解,就是因为我们家庭里没有用过这种药,也没有看过心理医生。一般的心理医生都希望你要用药的。那个药,我不是心理医生,我不能讲任何的话,一定也有它的用途。我写这本书也是要给大家一个警告,任何药物都有副作用,每个人对这个药物的反应不一样,有人比较厉害,有人不厉害。纯如可能是非常不幸地属于副作用特别敏感的。美国制药厂出药的时候,在实验的时候都用白种人或者是男人做。纯如是亚裔,又是女的,她的体重都比人家少一点。所以我怀疑,后来也证实了,给她开的药的剂量太高。所以,我就觉得亚裔的人要特别小心,这个药物在美国的标准里面我们可能还是太高,所以要晓得自己跟这个有什么关系

作者: 花痴    时间: 2012-6-2 00:06
第二,就是副作用的关系,一定不要忽略这一点,一定要跟医生有很好的合作,抗忧郁副作用非常强烈,其中最糟糕的一个就是会导致你有自杀的倾向。这个就是很危险的副作用。所以,你要非常小心。


作者: 花痴    时间: 2012-6-2 00:07
还有一点,在美国的医药里面,都是劝你吃药。现在当然不一样了,因为现在有很多书,很多案例出来了,发现这个药物对一些人并不是有正面的影响,反而有负面的影响。在我的书里面有很多参考书,最近有好多书出来,就发现有的人越吃越坏,其实是很矛盾的。因为这个药物,你说是抗忧郁,事实上有的时候反而使你更糟。这个情况是有的。常常还说你吃了一部分以后,前几个礼拜会更糟,然后慢慢会好的,都是这样讲的。

我对这个药物,因为经过纯如这个事情之后,我是非常有的有戒心,我觉得尽量地不要吃这个药,而且应该用心理咨询和跟心理医生谈话的方式解决问题,而不要马上吃药。吃药的话也要非常小心,这也是我这本书要呈现给大家的一个警告,希望能够救一些别的人,用我们家庭的这一件事情让人家得到一些教训。


作者: 花痴    时间: 2012-6-2 00:08
主持人:现在社会压力很大,很多人都经历过抑郁期。其实在中国前段时间也有一位年轻的女孩子,大学生,因为抑郁自杀,引起了一段广泛的讨论。除了您这本书,有没有考虑过还在其他的方面继续做心理救助的工作?

张盈盈:我倒是没有,因为我要做的事情实在太多。最重要的是,这本书其实简略了很多。其实开始的时候我想写我父母亲的历史,他们那一辈经过那么多的战争,所以我是从我父母亲写起的,结果这个已经太长了,就把那个剪掉了。我还有很多纯如其他的东西也剪掉了。或许我还会收集一些东西成另外一本书。这个我还没有决定。


作者: 花痴    时间: 2012-6-2 00:09
还有,关于纯如做的事情,我还是想要帮助,比如说抗日战争史实维护会做的这些事情,还是我主要的意愿。关于心理的方面,因为也不是我的专长,我只能做到如此而已。

主持人:谢谢!我也希望能够借腾讯的平台帮助抗日战争史实维护会注入更多年轻的血液。

张盈盈:谢谢!


作者: 花痴    时间: 2012-6-2 00:10
惋惜。愿她在天堂能够安息。




欢迎光临 中国诗歌流派网 (http://www.sglpw.cn/)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