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冈人网武冈诗人访谈录之三
水云生:素青你好,我们是同龄人,客气的话就不多说了。首先感谢你接受了我的访谈邀请。从网上了解到,你从高中二年级就开始喜欢诗歌并练习写诗。还记得你当时是怎么喜欢上诗歌的吗?比如说是哪个老师或诗人的作品对你产生了影响,让你对缪斯之神产生了仰慕之情。还记得第一次打动你的一首诗吗?(请提供该诗全文)
素青:云生你好。说到喜欢诗歌,应该是从《红楼梦》开始的。高一的时候父母将我送回武冈读书,跟着我爷爷奶奶生活,那时的我没有别的爱好,只有一部《红楼梦》翻来覆去地看,不知不觉就爱上了书中的诗词。后来,有一个同学送了我一本但丁的《神曲》,引起了我对现代诗歌的兴趣。从那时开始,我一有时间就去四排路的新华书店逛荡,在新华书店的书架边,我接触到何其芳、戴望舒、徐志摩等人的诗歌,尤其是何其芳早期的诗歌,第一次让我体验到分行文字带给我的快乐。第一次打动我的诗歌应该是何其芳的预言吧。在我看来,预言中年青的神就是我挚爱的诗歌之神。
预言
何其芳
这一个心跳的日子终于来临!
呵,你夜的叹息似的渐近的足音,
我听得清不是林叶和夜风私语,
麋鹿驰过苔径的细碎的蹄声!
告诉我,用你银铃的歌声告诉我,
你是不是预言中的年青的神?
你一定来自那温郁的南方!
告诉我那里的月色,那里的日光!
告诉我春天是怎样吹开百花,
燕子是怎样痴恋着绿杨!
我将合眼睡在你如梦的歌声里,
那温暖我似乎记得,又似乎遗忘。
请停下你疲劳的奔波,
进来,这里有虎皮的褥你坐!
让我烧起每一个秋天拾来的秋叶,
听我低低地唱起我自己的歌!
那歌声将火光一样沉郁又高扬,
火光一样将我的一生诉说。
不要前行!前面是无边的森林:
古老的树现着野兽身上的斑纹,
半生半死的藤蟒一样交缠着,
密叶里漏不下一颗星星。
你将怯怯地不敢放下第二步,
当你听见了第一步空寥的回声。
一定要走吗?请等我和你同行!
我的脚步知道每一条熟悉的路径,
我可以不停地唱着忘倦的歌,
再给你,再给你手的温存!
当夜的浓黑遮断了我们,
你可以不转眼地望着我的眼睛!
我激动的歌声你竟不听,
你的脚竟不为我的颤抖暂停!
你静穆的微风飘过这黄昏里,
消失了,消失了你骄傲的足音!
呵,你终于如预言中所说的无语而来,
无语而去了吗?年青的神
水云生:当时是90年代初,你是哪一届哪一班的学生,你的班主任是谁,语文老师是谁?当时你喜欢诗歌,有无参加学校的文学社等学生团体,你的学习成绩如何?你当时写诗歌有老师和同学知道吗?他们支持你写诗吗?你写诗有无占用了你的学习时间,影响到你的学习成绩?有无老师对你的诗歌写作进行过指导?你写的第一首诗还记得吗?有无手稿收藏?有无收藏有发表过你习作的校报社刊?
素青:我是武冈二中86届145班的学生,班主任是曾维君老师,语文老师是黄三畅老师。当时我并没有参加学校的文学社团,参加的是学校的舞蹈队。除开语文以外,我其他的成绩都一般,是班上最淘气最调皮的学生。当时我并没有将我的诗歌和别人分享,也从未想过投稿,毕竟,诗歌是个人心情的记录,是很私密的文字。我写的第一首诗歌是我在16岁生日当天写的,题目是《十六岁,小雨沙沙沙》,内容我已经记不清了,应该是非常稚嫩青涩的,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诗歌。
素青:在人生花季的日子里,青春伴随烦恼一起成长。学习中的困惑、生活里的迷茫,遵从父母的意愿过父母安排的人生,离文学那么遥远,真的很不开心。这些不开心让我无奈,枯燥的学习令我烦恼。而只有诗歌让我忘记这些。
那段时间我真的未读过诗,未写过诗,但是我并没有离开诗歌太远。在京剧饿咿呀声中长大的我不仅酷爱京剧、昆曲,而且对元曲小令情有独衷。这些爱好,进一步拉近了我与诗歌的距离。
我非常认同你所说的。我的骨骼里烙印着武冈古城2000多年的历史和民间文化传统,我的文字中永远有家乡的味道。离开家乡那么多年,我一直梦着儿时家乡的情景,对故乡的怀念让我享受颇多。是啊,我的血液里流淌着家乡的血液,我怎能不怀念那些美好?半边街的童年依偎着外婆的驼背,棉织厂前的青石板路上清脆着奶奶的笑声,地干社的食堂里葱香四溢的红烧肉。。。。等等这些,给了我无穷的诗意。水云生:武冈人网建站10年你在人网注册已有8年啦,发表了大量优秀作品,是武冈人网早期最活跃的诗人,也是武冈人网最有魅力的诗人之一。你的诗大气,磅礴,有摧枯拉朽之势;带给数千人网网友以青春澎湃,激情洋溢的精神粮食。能谈谈你是怎么接触到武冈人网的吗?是什么让你对武冈人网的热情不减,不离不弃?你的初高中毕业照和之前的童年照片还有收藏吗?(能否提供原照扫描件或翻拍照片,让人网网友一睹家乡大诗人雏形风采,好吗?)
素青:接触网络以后,我一直关注来自家乡的信息。有一次在网络上偶然看到了武冈人论坛,知道了武冈人网。在武冈人网站,我认识了很多朋友,热心的黄高远站长、文字清雅的淡淡情辉、和我一样喜欢诗歌的熊烨。。。。。我甚至遇见了我的老师黄三畅。武冈人网让千里相隔的我们近在咫尺,那是多么欣喜而快意的事情啊!一有时间我就喜欢来武冈人网逛逛,看看朋友们的文章,获取更多的快乐。
素青:这两首诗歌就是这两个日子写的即兴之作,标题并没有任何意义。我喜欢即兴写诗,来了感觉的时候临屏速写,而且写的时候从不思考。诗随心走,由不得我自己,我喜欢真实记录自己的感觉,写后也从不修改。这两首诗歌就是我众多日记诗歌中的两首,仅此而已。
素青:平城别墅是我爷爷家在武冈城里的老宅子,在汗兴门城门内不远的一条巷子里,现在里面住了很多人家。它的具体位置和故事,我曾经偶尔在亲戚那儿听说过。
因为历史的原因,我爷爷家庭离散,不得已将我父亲托付给曾家的爷爷抚养,平城别墅成为一个遥远的记忆成为我父亲心中永远的伤疤。他不愿意去想它,但是他总会不经意想起它。“它像一坐很大的庙一样”,父亲总是这样回忆他的童年。水云生:你已经在北京生活工作你二十来年,把北京当成了第二故乡,您一直就在国航工作吗?对于生养自己的故乡武冈都梁古城,现在武冈城里还有与你有联系的同学和老师吗?(有的话请提供联系方式)。对于武冈您现在是一个什么情绪,当初离开她时又是一幅什么映象?在你的诗歌中,是否有对当时那种生活元素的融入?近年来有回到家乡探亲小居吗?现在的家乡与20年前相比,您认为发生了哪些变化?
素青:北京永远不是我的故乡。离开家乡久了,特别期待回家乡去看一看,可是一回到家乡,你就发现家乡变了,不是我们记忆中美好的家乡了。
我曾经在一篇文章中伤感地写道:“我老家的风景极美,有秀丽的山有清冽的水,加上朴实的石板路,木质的老屋,古老的城墙,景色比湘西的凤凰县还美。但近来每次回老家我都有些许的落寞:城市发展了,石板路变成了水泥路,老屋子一天天在减少,就连古老的城墙上也被修缮一新,盖上了有飞檐的新阁子。其实老家的风景在于自然的美丽自然的古朴,就象桃花,本朴实无暇,经嫁接植株后培育的观赏的桃花,再怎么花团锦簇,也没有桃花的仙气了。”素青:我是因为丈夫单位解决我们两地分居,从长沙调往国航工作的。家庭、工作和我的诗歌创作并不存在冲突。诗歌并不是天天就有,也不是坐在电脑前冥思苦想的结果。我的诗歌是某段时间的感触,某个时点的火光,是我可遇而不可求的文字。我一般喜欢在晚上记录这些跳跃在脑海里的分行文字,写好后保存在电脑里。
我的丈夫工作很忙,有时候他是我诗歌的第一读者。我没有投稿的习惯,投稿也是有一搭没一搭的,一般是将稿子直接给几个编辑朋友。水云生:您的创作已经持续十多年了,一路走过来,您感觉献身文学创作,特别是用大精力创作诗歌这种几乎没有收益的东西您觉得值得吗?您创作取得的成就在您整个生命价值中占有多大比列?您在全国诗界也名气不小,您是怎么看待诗人这个荣誉的?今后你对诗歌创作有什么新的计划吗?
水云生:您是怎么看待“诗歌边沿论 ”这个问题。中国现在有很多专业的诗歌网站,如诗生活,诗中国,中国诗歌流派网等。您有经常浏览和参与这些网站交流的习惯吗?您对中国诗歌发展的方向有什么看法?
欢迎光临 中国诗歌流派网 (http://www.sglpw.cn/) | Powered by Discuz! X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