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麻 发表于 2014-10-8 16:11
《病孩》触及的正是这些东西。也许它挑战了大网络时代的“伪诗歌”现场,因为这个现场里,诗歌病了,诗人也 ...
风之子 发表于 2014-10-9 07:45
社会出现了亚健康状态,信仰就要缺失,道德就要滑坡;看客心态下的冷漠和麻木的示范效应恶性的循环起来, ...
如花 发表于 2014-10-10 10:19
这个很精彩。
西木 发表于 2014-10-8 23:26
问好芝麻好友,谢谢发言!
看山望水 发表于 2014-10-11 12:13
从现代派以来,社会病了,人病了,乃至上帝(宗教)病了就饱受质疑,也成为现当代文学通用思想。如果说在四 ...
胡德清 发表于 2014-10-14 14:25
无论是“某个现代的转折点”还是“后期现代时期”,国人深受儒家思想的深刻影响,对于信仰一直处于‘懵懂’ ...
西木 发表于 2014-10-15 19:16
问好西沈,你是否是原来在百度博客里的陕西铜川诗人。
西沈 发表于 2014-10-15 19:26
我只在新浪和网易有博客
芝麻 发表于 2014-10-8 16:11
《病孩》摘要:
“十二月,有老人/宽宥和慈爱/圣诞,耶和华/我用消瘦的面鬓/努力助长精神和力量//但信仰/ ...
看山望水 发表于 2014-10-11 12:13
从现代派以来,社会病了,人病了,乃至上帝(宗教)病了就饱受质疑,也成为现当代文学通用思想。如果说在四 ...
西木 发表于 2014-11-25 10:31
是的,诗歌的意义首先来自于美学,它以形式的方式承载内容,这一切都体现为语言。它最需要被理解的 ...
看山望水 发表于 2014-11-25 11:06
这段话挺有趣,涉及了根本问题。不过诗人的话语并非论文,全而严谨,容易产生歧义理解。比如前面帕斯和布 ...
西木 发表于 2014-11-25 15:28
再则,先生批评的对,说“其实应该反思的是那些偏执一端的一般诗歌作者,简单化地对待诗歌,非此即彼的一 ...
看山望水 发表于 2014-11-26 10:42
果真想明理,而非逞口舌之强,尚可交流。明心知理是万学之本道。
西木 发表于 2014-11-26 11:43
实则,为学术,没有必要逞口舌之强,且文无定法,谁有谁的主张,也不可能以己之观点来改变他人之观点,但 ...
看山望水 发表于 2014-11-27 11:12
如果在异见上看出人身攻击,而不是澄明诗理念,这种交流就没必要进行了。实际是各种赞扬已经够多了,让大 ...
熊重阳 发表于 2015-2-1 04:40
诗作和那篇感言很棒,这线上的交流更有意义。问好西木。
诗歌本质上是个体的,是精神性个体,而不是以物 ...
陶金喜 发表于 2015-7-4 12:05
很不错的诗。学习
汤胜林 发表于 2015-11-26 11:57
诗歌,是我身上的铁——最好是钙
欢迎光临 中国诗歌流派网 (http://www.sglpw.cn/) | Powered by Discuz! X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