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流派网

标题: 【同图微诗】端午怀屈原 [打印本页]

作者: 阿桂    时间: 2012-6-17 22:47
标题: 【同图微诗】端午怀屈原
本帖最后由 阿桂 于 2012-6-18 21:23 编辑

端午怀屈原
               文/阿桂(山东)


一支枯槁的芦苇
立在汨罗江畔
飞吟着惨白的呐喊 已漫天
寰宇顿暗无光

谗言如疾风
吹折了腰 坠入江水
成千上万尾鱼
结队而来
啃食着一支芦苇的绝望
纷纷撑破肚皮而亡

残剩那茕茕的影子
卡在喉咙
以致历代骚人墨客的笔端
总是沙哑着
浅唱那根笔直的灵魂
直抵一条江的疼痛

作者: 张智文    时间: 2012-6-17 23:13
后两节乏力   呵呵 问好{:soso_e160:}
作者: 阿桂    时间: 2012-6-17 23:14
顺其自然 发表于 2012-6-17 23:13
后两节乏力   呵呵 问好

是不是第二节力太强了,哈哈
作者: 四号铜粉    时间: 2012-6-17 23:15
直抵一条江的疼痛


作者: 张无为    时间: 2012-6-17 23:20
结构如首次严谨。词句有梳理空间。
作者: 阿桂    时间: 2012-6-17 23:29
四号铜粉 发表于 2012-6-17 23:15
直抵一条江的疼痛


作者: 张智文    时间: 2012-6-17 23:30
顺其自然 发表于 2012-6-17 23:13
后两节乏力   呵呵 问好

嗯  后移下看看  
作者: 阿桂    时间: 2012-6-17 23:30
张无为 发表于 2012-6-17 23:20
结构如首次严谨。词句有梳理空间。

谢谢张老师指点,问候——
作者: 汤胜林    时间: 2012-6-18 00:40
有内涵的一首诗!{:soso_e163:}
作者: 阿桂    时间: 2012-6-18 01:02
汤胜林 发表于 2012-6-18 00:40
有内涵的一首诗!

谢谢汤老师的鼓励!
作者: 汤胜林    时间: 2012-6-18 01:04
阿桂 发表于 2012-6-18 01:02
谢谢汤老师的鼓励!


作者: 纪东辉    时间: 2012-6-18 15:03
拜读佳作!
作者: 哑者无言    时间: 2012-6-18 15:37
支持一个!
作者: 阿桂    时间: 2012-6-18 17:23
纪东辉 发表于 2012-6-18 15:03
拜读佳作!

问候东辉诗兄,多交流!
作者: 阿桂    时间: 2012-6-18 17:23
哑者无言 发表于 2012-6-18 15:37
支持一个!

问候哑者无言诗兄,遥握——
作者: 阿桂    时间: 2012-6-18 21:27
顺其自然 发表于 2012-6-17 23:13
后两节乏力   呵呵 问好

顺其自然诗兄,此诗已改过,您看现在还头重脚轻吗?
作者: 息县李森    时间: 2012-6-18 23:27
拜读。学习。问好。
作者: 阿桂    时间: 2012-6-19 01:30
息县李森 发表于 2012-6-18 23:27
拜读。学习。问好。


作者: 陈中明    时间: 2012-6-19 06:28
不会评
喜欢,就来学习了。
作者: 阿桂    时间: 2012-6-19 07:37
陈中明 发表于 2012-6-19 06:28
不会评
喜欢,就来学习了。

哈哈,问候中明诗兄——
作者: 息县李森    时间: 2012-6-19 11:12
阿桂 发表于 2012-6-19 01:30

问好。
作者: 陈中明    时间: 2012-6-19 20:15
阿桂 发表于 2012-6-19 07:37
哈哈,问候中明诗兄——

阿编客气了
再赏再提
作者: 子青悠然    时间: 2012-6-19 20:56
茕茕的影子

卡在喉咙

以致历代骚人墨客的笔端

总是沙哑着


欣赏,学习:)
作者: 阿桂    时间: 2012-6-19 21:19
子青悠然 发表于 2012-6-19 20:56
茕茕的影子

卡在喉咙

多交流,问候朋友!
作者: 阿桂    时间: 2012-6-20 08:28
张无为 发表于 2012-6-17 23:20
结构如首次严谨。词句有梳理空间。

梳理了一下,劳烦张教授看看现在好点没?
作者: 招小波    时间: 2012-6-20 08:49
残剩那茕茕的影子
卡在喉咙
以致历代骚人墨客的笔端
总是沙哑着
浅唱那根笔直的灵魂
直抵一条江的疼痛

有新意!


作者: 阿桂    时间: 2012-6-20 09:32
招小波 发表于 2012-6-20 08:49
残剩那茕茕的影子
卡在喉咙
以致历代骚人墨客的笔端

多交流,问候——
作者: 山城子    时间: 2012-6-21 22:29
祝端午节快乐!!
作者: 阿桂    时间: 2012-6-21 23:48
山城子 发表于 2012-6-21 22:29
祝端午节快乐!!

谢谢山城子老师,端午节快乐!
作者: 雪结成冰    时间: 2012-6-22 00:40
诗意之间有些牵强,该也是属于强制类作诗,没有出于自然!
第一节意象,句意欠缺很大。
一家之言,过了,请原谅!
作者: 阿桂    时间: 2012-6-22 00:54
雪结成冰 发表于 2012-6-22 00:40
诗意之间有些牵强,该也是属于强制类作诗,没有出于自然!
第一节意象,句意欠缺很大。
一家之言,过了, ...

一支枯槁的芦苇
立在汨罗江畔
飞吟着惨白的呐喊 已漫天
寰宇顿暗无光

谢谢老师诚恳的意见,但还有些疑惑,您说“第一节意象,句意欠缺很大”,不知道具体指什么,是指偏离图片,还是什么?我觉得这首诗如果写的还过的去话,就是胜在意象的运用,通过芦苇的命运暗示屈原的命运,将二者形神合一。再次感谢老师!
作者: 雪结成冰    时间: 2012-6-22 01:16
阿桂 发表于 2012-6-22 00:54
一支枯槁的芦苇
立在汨罗江畔
飞吟着惨白的呐喊 已漫天

1、芦苇的命运,是自生自灭的命运。芦苇枯槁,是它本身的生命循环。而屈原的命运,是因为时政令他无法实现心中的抱负,才令他悲愤绝望而投江。这两者在命运上与属性上都不相同,也无法相通。
2、“飞吟着惨白的呐喊 已漫天寰宇顿暗无光”,这两行就存相当严重的表达错误。一、屈原呐喊是主动的,而芦苇之所以发声,是风之为,它是被动的。二、寰宇顿暗,既然暗了,自然是没有光亮了的,何必又要用上“无光”呢,词意重叠。

我不是故意在挑您的作品毛病,更没有鸡蛋里挑骨头之意啊。再次言重,真是对不住啊,朋友!
作者: 阿桂    时间: 2012-6-22 03:41
雪结成冰 发表于 2012-6-22 01:16
1、芦苇的命运,是自生自灭的命运。芦苇枯槁,是它本身的生命循环。而屈原的命运,是因为时政令他无法实现 ...

哈哈,谢谢老师详细解说,明白您的意思,我还是觉得意象的运用要源于实际,而又要高于实际,万事万物或许没有情感,但作为诗者,这或许就是等待我们去赋予的。再次感谢,祝端午节快乐,遥握!
作者: 阿桂    时间: 2012-6-22 03:52
本帖最后由 阿桂 于 2012-6-22 03:56 编辑
雪结成冰 发表于 2012-6-22 01:16
1、芦苇的命运,是自生自灭的命运。芦苇枯槁,是它本身的生命循环。而屈原的命运,是因为时政令他无法实现 ...

至于“飞吟着惨白的呐喊”这句,您可能读偏了我所想表达的意思,我觉得有必要再啰嗦两句,其实实际的景象就是枯槁的芦苇飞舞着漫天的白絮,通过揣摩屈原当时绝望的心境,故而借助通感的手法,来表述屈原的心境。此外“顿暗无光”也并非向您所说词义重叠,顿暗是一个过程,而无光则是一个结果。并非暗就代表着漆黑无光,顿暗与无光并不对等,从顿暗至无光是一个演变的过程,寓意着屈原绝望的积聚。诗歌是需要切磋的,打磨之后才会更加熠熠生辉。再次遥握!
作者: 大安刘尧    时间: 2012-6-22 05:25
一读再读,问好
作者: 王法    时间: 2012-6-22 05:47
欣赏 握手 祝好
作者: 汤胜林    时间: 2012-6-22 07:08
多回家看看,拿出这样的好诗!{:soso_e163:}
作者: 阿桂    时间: 2012-6-22 09:09
大安刘尧 发表于 2012-6-22 05:25
一读再读,问好

问候刘尧老师,端午节快乐!
作者: 阿桂    时间: 2012-6-22 09:10
王法 发表于 2012-6-22 05:47
欣赏 握手 祝好

问候王法老师,端午节快乐!
作者: 阿桂    时间: 2012-6-22 09:11
汤胜林 发表于 2012-6-22 07:08
多回家看看,拿出这样的好诗!

因为最近忙着考试,时间可能会相对少些,尽量多参与,祝汤老师端午节快乐!
作者: 汤胜林    时间: 2012-6-22 09:25
阿桂 发表于 2012-6-22 09:11
因为最近忙着考试,时间可能会相对少些,尽量多参与,祝汤老师端午节快乐!

预祝成功!
作者: 雪结成冰    时间: 2012-6-22 10:49
阿桂 发表于 2012-6-22 03:52
至于“飞吟着惨白的呐喊”这句,您可能读偏了我所想表达的意思,我觉得有必要再啰嗦两句,其实实际的景象 ...

感谢你近凌晨四点还来回复我的留言,呵呵,夜猫也挺多的嘛。
我明白你的意思,你是在用芦苇喻指屈原彼时的心境。前面我所说的意思,简单地就是说芦苇的命运是自然的,更何况是江边的芦苇,它的命运从来都是自然现象。而屈原的命运,完全是受政快速所佐佑的命运,这两者之间是没有相似性,相融性。以芦苇之态来通感屈原之大悲大愤,难免会缺失屈原真正的精神资源。
另外,你说顿暗是一个过程,不是一个结果,在这点上我与你的认知绝然相反。顿,是指顿时的意思,与突然同义;而暗,是指没有光亮了,与明是相对的。两字合在一起,就是突然没有光亮。如果你要想表达由亮变暗的过程,用顿暗,是不恰当的。
作者: 汤胜林    时间: 2012-6-22 13:13
好诗提读!
作者: 王法    时间: 2012-6-22 13:21
阿桂 发表于 2012-6-22 09:10
问候王法老师,端午节快乐!

谢谢 握手问好
作者: 宋志纲    时间: 2012-6-22 16:3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阿桂    时间: 2012-6-22 17:37
宋志纲 发表于 2012-6-22 16:36
有思想!赏读!

谢谢宋志纲老师的肯定,祝端午节快乐!
作者: 宋志纲    时间: 2012-6-22 20:0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汤胜林    时间: 2012-6-23 08:45
再鼓干劲,再创佳绩。我去夏游也!
作者: 乐冰    时间: 2012-6-24 09:42
再来拜读。周末快乐。
作者: 阿桂    时间: 2012-6-24 09:44
乐冰 发表于 2012-6-24 09:42
再来拜读。周末快乐。

问候乐冰老师!




欢迎光临 中国诗歌流派网 (http://www.sglpw.cn/)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