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流派网

标题: 对诗歌经典的几句微言 [打印本页]

作者: 天露    时间: 2014-12-7 17:04
标题: 对诗歌经典的几句微言
本帖最后由 天露 于 2014-12-7 18:31 编辑

    经典是需要很多范文本的铺垫才能衬托出来,而不是凭借几篇评论就能定格的,那是舆论宣传的结果,任何一位成熟的诗人都能拿出成熟诗作,其文本演绎后基本都有很多种解读方式,作为民间诗歌的经典更需要时间和空间的论证,要摒弃官方的官本位立场,那才是就艺术本身论,还艺术为艺术。现在很多诗歌通过模仿也能很优秀,像字,绘画一样,存在很多赝品,我想沈天鸿先生的《海的解释》很好的解释了这一切,普通读者一般很难甄别,即使一些诗歌评论家也会有走眼的时候,更不用说现在稀缺真正的诗歌评论家了,而且现在散文化诗歌泛滥,而诗歌最大妙处就是将意象虚化成有方向性的张力,这种张力才获得了意义,也让语言获得了解放,而散文化诗歌只是一种沿袭和套用,即使一些建设性的表达,也只是通过主观片面性达成语言的和解,(包括一些口语诗和口水诗)甚至一些权威刊物亦不如此。
                       2014,12,7
作者: 皿成千    时间: 2014-12-7 19:21
关于诗散文化问题,其实要分开来说,一类是用散文形式写诗,另一类是写成了散文。
前者是好的苗头,可以让诗意浅白一些,但思想与艺术仍然是衡量标准之一。后者就不可取了。真是被散文化了。
作者: 天露    时间: 2014-12-7 19:47
皿成千 发表于 2014-12-7 19:21
关于诗散文化问题,其实要分开来说,一类是用散文形式写诗,另一类是写成了散文。
前者是好的苗头,可以让 ...

散文化的诗同样禁锢了语言的解放
作者: 风之子    时间: 2014-12-9 12:53
现在很多诗歌通过模仿也能很优秀,像字,绘画一样,存在很多赝品,我想沈天鸿先生的《海的解释》很好的解释了这一切,普通读者一般很难甄别,即使一些诗歌评论家也会有走眼的时候,更不用说现在稀缺真正的诗歌评论家了,而且现在散文化诗歌泛滥,而诗歌最大妙处就是将意象虚化成有方向性的张力,这种张力才获得了意义,也让语言获得了解放,而散文化诗歌只是一种沿袭和套用,即使一些建设性的表达,也只是通过主观片面性达成语言的和解。

——楼上皿成千说的很清楚了,不再累述。另:采用散文形式写诗也不可取,不易准确掌控这个“度”。
作者: 天露    时间: 2014-12-9 17:07
风之子 发表于 2014-12-9 12:53
现在很多诗歌通过模仿也能很优秀,像字,绘画一样,存在很多赝品,我想沈天鸿先生的《海的解释》很好的解释 ...






欢迎光临 中国诗歌流派网 (http://www.sglpw.cn/)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