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流派网
标题:
“中国好散文诗”(2015年4月)
[打印本页]
作者:
程洪飞
时间:
2015-5-30 03:19
标题:
“中国好散文诗”(2015年4月)
“中国好散文诗”
(2015年4月)
(欢迎转载)
主持人:程洪飞 潘志远 方文竹 段联保
【引言:“和而不同”】
都说散文界沉闷,表现在一团和气、死水一潭,多年不变的格几乎让人窒息,没有各种不同的风格、流派、观点的交锋与对仗,没有热点、话题、理论难题的波飞浪卷,没有像新诗那样的你“夺”我“抢”,没有词语的爆裂,没有“事件”,“不热闹”,等等。严重一点说,气氛不热烈就是难言散文诗的繁荣,更不会引起社会各界尤其是学术界的注意。我们需要争论!甚至尖锐的争论。
不过,一提到争论,就会有人害怕了,似乎闻到了一股火药味,而且会伤及无辜。其实,我们所谓的争论是指提倡一种适合散文诗生长的良好生态,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上的形态使然。这是一种“好争论”,争得让大家理性、增知、增效、相敬相亲而又不失审美原则性,促使作家写出更好作品、评论家渐渐明晰自己的理论方向,突破传统的文本态势,不同的风格、水平可以共容、融合,即“和而不同”,寻求一种美学平衡术。
争论自有争论的理由。散文诗的问题不比新诗少,如现当代某些散文诗作家的重新认识,纸质与网络之辨,散文诗与中西文化和其它文体之间的格局摩擦,散文诗群体的评价,流派的形成和成就,一些理论命题的得失,优异作品的挑选,等等。争论之所以会生产,或引起人们的敏感,是因为会涉及到一些人的散文诗利益如某位的作品价值大跌,或某些作者散文诗地位的下降和某些散文诗作者地位的上升,某些机构不能过高或过低估计,散文诗观念的重新调整,等等。
也有个别散文诗有识之士心里有许多有益的想法,但是出于种种原因,而将想法捂着盖着,生怕得罪人。对!良好的生态指有益的争论,平等、民主、友好,有理、有节、有心, 如此一来,何来得罪人之有!
【4月观察】
入选作者:方文竹∕滨口乞士∕谢丹华∕转角∕陈旭明∕夏强∕佚之狐∕巴山∕张玉明
点评人:程洪飞∕潘志远∕吟啸徐行
早晨的抒情
■方文竹
浊黄的月亮沉没于远方的小村落。谁的孤掌捏碎了一团群星。早起锻炼的人,慢跑的脚步像一把刀,切割着时间的利润。
昨夜的梦,将我送上大街。一阵风,随时从宇宙的深处泄出来,我像风筝。像出逃的原子,寻找天地间的缝隙。
看到昨夜的女友是妖精,婴儿是叫醒了的小兽,嚎啕的寡妇像向日葵,和旭日的颜料。
我丢失了自己的肉体,一间贫瘠的小屋,可是这个世界:依然是我的多彩的日记。
遗弃过你的,你必将它遗弃!像重新面对一张白纸。
早晨呀,像一支朦胧曲:自己生产自己。
突然听到街头巷尾的议论:“一位好官咋会呛死在情妇的怀里”,才闻到早点摊上──
腐败的香味,宣告新的一天的开始。
程洪飞点评:
作为中国最好的散文诗作者之一,散文诗创作之于方文竹先生与其说是文学活动,不如说是带有宗教意味的修行方式。出于对散文诗既有的惯性写作、套路写作的忧虑,方先生一个人的叛离和突围可谓持之以恒。《早晨的抒情》,无处不在的梗阻,节眼,停顿,错愕,短路,意外,皆系先生苦心孤诣所开掘的缝隙和通道。
清明祭
■转角
从时间的空白处,掏出,并濯洗灵魂……
——题记
1
夜在外,黎明的天空传来笑语。
歌声在茫漠的时间之上安抚露珠的颤抖。这被蒸发的露,升腾着百转千回的光明。
或许,每一棵草木都预留了春天的苦难。
而此时,人们不断从体内掏出冰与过去。
这隔世的早晨在日月中一点点倒退,直至退至纯粹,退进光影,最终退回到森林中的十万株植物……
春天的影子在风中摆渡,竟然没有叫醒一朵妖娆妩媚的灵魂。
2
黎明里,朝霞像一片血。
亮度恢弘。而此刻,比原始的混沌要真实。
鼓点骤起,这藏在密林深处的鸟鸣突然进入了春天。一切远眺立刻水落石出,所有隐喻都从高山上裁下最不为人知部分,亲人的生命从此跌进白光时代。
洞穴中的鸟鸣啊,你是不是水之湄的一道图腾?
当日月交辉,那些安放灵魂的地方透过叶子温暖了人间的荒芜。你又用怎样一颗含着朱砂的心跳打开了墨色世界?
也许,也许凝固的血比孤独更加寒冷……
3
然而,我故乡的钟声依然疼在祖先的墓地,那样苍凉。
我梦中的童年立在了草色青青的四月。自从告别后,路不再是眼前的路,而只是一道横亘在天色向晚时凄惶的风景。
至此,山石与大风接触的每一寸旷野宽阔而渺远——
所有生灵又被遣送回故乡!
像一排彼此杀戮而互相搏斗的涛声,看到另一个自己时,一切皆成尘土。
而时间的老人呢?
(选自转角新浪博客)
潘志远点评:
清明时思念和灵魂疼痛的季节,但都被白光、盎然的植被之绿以及绚烂的花色所掩盖、冲淡,这思念是深隐的,疼痛更是如此。除非细雨和阴冷来搅和,否则并不彰显。在这一点上,转角准确观察和把握,提升了她这个组章的内质,也避免了浅、流俗和泛泛化的写作。
茅花经
■滨口乞士
爱上一枝茅花并不容易;爱上一滩茅花需要一个秋天的酝酿。
我是在往还城乡的途中遇上了茅花。在无数个日出日落的瞬间与它们擦肩而过。我知道:那些比肩而立的、澄澈而纤弱的身影,只有在阳光和秋风的照料下,才能亮出一些姿色:这是民间的浸染着乡野烟霞的男人的美色。我不应该这样哽咽着说出它们的际遇,更不该单刀直入地和它们进行私密的对话——其实它们平静的心已不胜秋色的撩拨。看那:
落日低悬,风声鹤唳。一枝茅花瑟缩着,像一个男人因为爱而把错全部揽在身上。
但你不必为一个少女手揽一枝茅花的场景所感动。这些生活的细节只是相互帮衬的一个证明:就像黎明的熹光帮衬了河流。你要看到低处的事物。你甚至可以揭开文明尚未全部抵达的乡村最后的册页:那些扶犁的、牧牛的、斫柴的、赶鸭的、淘沙的、刈竹的、打鱼的、狩猎的、编箩的、扎帚的男人,你要用心地去端详他们纠结着哀怨和乡愁的面部,当猝然而至的风撩起他们的乱发和衣裾的时候,那些劳作的身影已附上茅花的精魂。
有时我在想,在这个世界上,被颂歌的话题一说再说,在功利的钥匙打开无数躁动的心扉时,茅花永远不可能闯入公众的视野。但有一种情形是例外的:当茅花与野火进行密谋:那些奔突的火焰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沉默,它会让你读懂那些谦卑的生命在化作灰烬之前的高扬与壮阔。
茅花飞扬着,命定的秋风总是揪着他们的头发,朝着一个方向。没有人能真正明白:一枝茅花的诞生和消失究竟隐藏了多少秘密,一片茅花相拥相依,又包涵了多少生离死别。当一个人和一枝茅花相遇,他就具备了俯身向善的品质和说出生活忧伤的勇气。一个好心的人可以去访亲问友,可以去打探乡村生老病死的轶闻,但他还没有资格和一枝茅花促膝长谈。我有时深入山野的腹地,去倾听茅花对秋风的诉说。假如机缘巧合,我还能窥见茅花对秋水的深情一瞥。但更多的时候,我是被野鸟的嗔怪打断:我甚至怀疑一个投石问路的樵夫是否怀有更深的隐情。生活表面的承诺看来也并不可信,曾经说好的事情有时会突然变卦:一个借钱的汉子走向村口又突然折回,一个久病的村夫可能又突现转机。
我精神的脆弱的部分就是在与茅花相遇时得到了救治。白云说:我的自由和幸福在蓝天和野水之间。茅花说:我的自由和幸福在自生自灭的、苍凉一握的生涯之中。但我无须对燧石相击的一点蓝光进行考证,仅从茅花的自述中,我就得出了至贱无敌的结论:那些被岁月一茬茬收割的茅花,无边无际,浩浩渺渺:秋风的摧折,总是让茅花的意志随意播撒。
在这个深秋的黄昏,我又偶遇茅花,并为它翩然而哀戚的美色所打动。我给月亮带来了口信:那些被岁月撒手不管的生灵,必定会得到苍天的赏赐。
(选自中国诗歌流派网—散文诗界)
程洪飞点评:
为至贱至卑的茅花写字并名之以“经”,暴露了高月明先生的创作动机。本篇既非代言式的愤世嫉俗,亦非俯视中的悲天悯人,感同身受,高月明先生抚摸到生命的真谛与体温,他在一根茅花的肉身与精魂中频繁进出并两两观照。茅花非茅非花,茅花是你,茅花是我,正是大地上最寻常的的事物,才真正具备“经”的高度。
碎碎念
■谢丹华
1、
括树的红果子烂了一地了。混杂着各类植物气息和水腥的凉从树后来一阵不来一阵。蝴蝶绕来绕去飞,青凤蝶麝凤蝶柑橘凤蝶,都鼓着肚子急急找地儿产卵。我的菜地,老了。老得杂草汹汹不敢下脚。我今天只带了篮子和剪刀,只是来索取的。有五六个番茄,都不好看,可是和我一样就好吧。黄瓜架子上横躺一根大黄瓜,黄得温润。以前看人文字,说黄瓜其实不黄。那是他想当然,他一定没有自己种黄瓜。这不,黄瓜一老,本色就活出来了。
2、
番茄高高低低挂满番茄树。从朝下的一面红起,一圈一圈往蒂处洇。有一些,好好挂着呢,可是红的一面被吃得稀烂。不好好吃,不吃完一个再换一个吃。还有一些胡乱在地下,也是吃了一半的。是鸟儿干的吧。番茄从地里长出来,开出来花,结出来果子,都是番茄自己做的。我不知道的时候它自己就做了,做得红通通的好。我,和鸟儿是一样吧,都是来白吃的。也不是。吃到我肚里的番茄和我一起走路。吃到鸟儿肚里的番茄,鸟儿带它一起飞。
3、
一夜大雨,下了那么多的草。刷拉拉把小菜秧给淹了。饭包草叶片肥嘟嘟,举一朵一朵蓝蝴蝶。太阳一出来,须须一闪一闪亮。牵牛藤的绿蹄儿跑得到处是,捣乱的小坏蹄子。黄鹌菜从生菜胳膊窝下斜探出来,一头怯怯的小黄花。呀,菜地边上还有一棵
4、
扑地磕一下,右手中指。不设防被泥里突起的什么刮伤了。血呼一下渗出来。泥巴手捏紧了举过头,急忙忙去讨创可贴。泥土里有什么。有碎瓦片玻璃。有垃圾。有蚯蚓。有蜗牛。有百脚和地老虎。有不可思议的力量,用来结不可思议的果实,也用来咬不速之客。
程洪飞点评;
谢丹华女士的这组散文诗,篇幅虽小但笔力绕梁。平凡的瓜果菜蔬被转化为温润的书写,由物象到语言的过程一气灌注又通透灵动,点染勾勒推拉摇移等等多元手法的随心运用,轻松地令此类创作题材的刻意窠臼颗粒无收。好的散文诗,一定都保留了原味,无论是作者的禀性还是书写的对象,谢女士知味留真,其作品的浑然隽永值得反复品味。
(选自作者博客)
把真相搬到现场(组章选二)
■陈旭明
郊区 • 社区
貌似田野的地方空着。寂静,不能颗粒归仓。
推土机轰鸣,填满池塘。萤火虫背负夜色,捞起最后一声呼救的蛙鼓。
菜地巴掌大,没有篱笆。树枝横陈,小片月光,像尘世遗忘的雪,被吊塔顶斜射过来的典钨灯光吓跑。
路上堆满钢管、模板、快餐盒……拐弯处“棋牌乐”的麻将声,也赶来凑热闹。
我坐在副驾驶座位。
前面是车祸现场。车流,堵塞约一公里。
三十多年前的某个晚上,我偷偷躲在被窝里拧开半导体听过:晚风、流水、花园、红莓花儿……姑娘徘徊夜莺歌声里,月光在前面把小径打扫干净,好让保家卫国、凯旋归来的心上人不迷路。
我曾使劲地在作文中描述过这种异国风情。
吊诡的是,评语“思想肮脏”。
一怒之下,我来到这个郊外验证:
黄的是稻。白的是棉。粉的是荷。清的是溪。
每条田埂通往一户农家。
父亲做饭。母亲择菜。家家屋顶炊烟追赶鸟影。
儿女太多,年龄又小,任他们像茼蒿一样不在篱笆外便是渠道上疯长。
一边是城。一边是乡。
一本城镇户口簿让我们之间,身份泾渭分明。
一堆满脸沾着泥巴的乳名中,我的白色的确良衬衣、蓝色锦纶裤多么耀眼。
郊外,比莫斯科远。
同样的月光。同样的夜晚。广场只有《小苹果》伴舞:“火火火火……”
车,终于启动。肇事车辆很受伤。
徐徐地。小心翼翼地。沿商业街掠过一排排宋体的蒂、娜、斯、朵、芬、帝国、恺撒、国际、F16……一家招牌上闪烁“稻花乡”,是没打烊的烧烤摊。
远远望去,楼盘之间,一幢电视广告曾经介绍去年可以竣工的烂尾楼下,蹲着一块“还我血汗钱”的木牌。天色不早,仍一动不动,那架势,似乎敢把时间坐穿。
行道树
三年来,我对它们一直深抱忧虑和狐疑。这群并不名贵的树种,恐怕只能存活于与生俱来的习俗、洁癖。
易地而居,是经过主管部门同意。我担心每一片摇晃的叶子,全部会在纳税人眼里,变成他们以前按时上缴的钱币。
水土不服,不成问题。把视线稍为往前溜一溜,你会发现街口“王记祖传月饼店”旁边,是麦当劳、肯特基。
误把车笛当乡音,梦,会炸出一身冷汗。
偶尔的花朵。添彩的错误。
车流边缘,它们内心飞翔的声音有多低沉?我喜爱的枝干,高高竖起,像与季节拔河。一根尼龙绳斜刺里穿过。衣在摇。裤在晃。
除去舒婷著名的寒潮、风雷、霹雳;雾霭、流岚、虹霓。现在,早点是浓霾,晚餐是尾气。
上帝也不敢保证阳光没有添加防腐剂。
是醉驾的目标。是泄愤的靶心。
替露天打麻将的人遮阴;为给孩子把尿的少妇挡风;做醉汉呕吐秽物时的支撑。
仍然一天比天壮,一日比一日绿。
日前,申请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市的政府决定拓宽路面,打造新区。动工之日,我看见它们次第连根拔出,吊装上车。
钢绳死死锁拢喉部。
根部被斫削不少须蔓,紧紧抓住最后一把湿泥。断柯、落叶,洒满水泥路面。
坑。太大。太深。填土的人。跺脚。骂娘。
潘志远点评:
把真相搬到现场:一是通过写实,冷静客观,不厌其详,让人目睹到真相,作者默然不评,任由读者自己评判、感悟;一是作者,调动自己的感官、想象,不惜动用各种表现手段,将真相从芜杂、琐屑、遮蔽的事实中剥离出来,直指事物的本真,由此牵连出隐藏的体验,生发更多、更深刻、更超越的思索。前者多为小说家所采纳,后者多为诗家所运用。陈旭明这章散文诗显然属于后者,且得心应手,有许多意想不到的精彩和惊喜。
一位视网膜脱落者的世界
■夏强
刚开始,世界是圆柱形的黑色,重,冰凉,我的身体也该是黑色的。慢慢的,耳朵让我重新打量世界。护士的脚步,细碎而且凌乱,像毕加索那些天马行空的线条,抽象里拱出具象的病豆芽。像冬日阳光下拔出的白萝卜,老婆的鼻息,干净,圆亮。我知道,她进病房前已经搓去呼吸中白萝卜的脏泥块。
口传的某个风景区,草色遥看近却无,舟车劳顿后,其实没有风景,领导的热切关怀也是这样。这个时候,世界就是听到的,风声、空气摩擦声、空调轰响声、脚步声、隔壁床位病友忐忑不安的心跳声融汇一壶半开水,小小的气泡从我心里不断鼓出。
黑夜,像笨熊的行走,一些灯光淫荡地招摇,与我无关。躺在药水味的病床,世界旋转黑色,酸桑葚味的黑色,涂上我冰凉的想象。
我只想看看已经忽视十五年的星空。真诚愿望的低气压抑住翻飞的胡思乱想,像身上的温度计包裹住水银柱,我没有发烧,只是视网膜暂时脱落。
(选自“中国诗歌流派网散文诗界”)
吟啸徐行点评:
将意识流引进到散文诗创作中,不能说绝无,但至少不多见。因为视网膜脱落,视觉的优势便让位于想象,这想象便异常活跃精彩,带着一个盲视者独到的感觉,一一呈现,有创新和超越的意义。
隋炀帝的大门
■佚之狐
江都郊区的山麓,从来不需要灯火。
那里有一座大门,相传是隋炀帝,用稀世珍宝铸就。
每当月明星稀,光芒璀璨照耀长空。
门高十丈,宽八丈。
纯银镶成门框,玛瑙串结虬龙盘旋其上。口衔红碧玺剔透的火珠。
门扇通体纯金,雨打风吹依旧澄澄闪亮。
羊脂玉的宫娥,嫩白的酥胸若隐若现。
翡翠雕成杨柳,迎风摇曳栩栩如生。
还有黄玉初照的明月,水晶镌刻的龙舟,云母潋滟的春水,琉璃彩绘的画屏。
时而,门里隐约传来野兽的咆哮。
时而,门里依稀萦绕醉人的歌声。
当地传说:这里埋藏着皇家的宝藏。
无数人怀着一夜暴富的梦想,贪婪地走进大门的深处。
可是,没有一个人能出来。
失踪者家属,天天在政府闹事。
无奈的市长,向民众发出公告。
希望有人挺身而出,去门里寻找失踪的人。
一个穷困潦倒的老头儿,没有亲人,四处流浪,甘愿舍弃残生涉险寻找。
保安们推开沉重的大门,老头儿的身影消失在无边的黑暗。
政府的官员弹冠相庆,这下终于可以卸责。
纵使老头儿一去不返,也能给家属个交待。
谁知三天之后,老头儿竟安然无恙地出来。
一时间,各地的记者纷至沓来,小小的江都人山人海。
马路狭窄不堪重负,交警们加班加点疲惫不堪。
安全套被卖到脱销,妓女们财源滚滚盆满钵满。
当被问到,为什么没有领回一个失踪者?
老头儿无奈地叹息,那是他们自己不愿意啊。
有人问他,为什么你偏偏可以安然无恙?
老头儿回答,因为我又聋又瞎。
(选自“中国诗歌网散文诗苑”)
吟啸徐行点评:
像一个当代灵异事件,也像一个都市版的聊斋。传统都被打破,吹进一股冷风,有点刺面割耳,却让人惊醒和震动……
匍匐在江南的岁月(选章)
■巴山
假如我是后主
酒罢归来,如果我还记得江南,就一定忘不了江南的温柔与缠绵。
假如,我是那个亡国之君,在远离故国的温柔里,我是否还能写出《玉树后庭花》?
面对那一弯残月,即使咬破了自己的单纯,也未毕能流出几滴动情的血,洒落几滴动情的泪。
一个去国怀乡梦,归去?来兮?
寒山寺的钟声
寒山寺的钟声,与张继的名字一起,响彻了千年。系在枫桥下的孤舟,与当年的状元,早已烟消云散。
一管竹笔写就的文字,竟让一介寒儒独立云天。
夜半的苦寒,作为一种人生背景,很真实地烘托了江枫渔火的纯粹,月落乌啼的黑暗。
或为文?或为官?
幽幽姑苏,悠悠客船……
水鸟
夜深了,沿河的窗户一扇接一扇关闭。
仄逼的巷子,越来越长,越来越深……
枕水而眠的我,与檐前的那只水鸟一起,被夜半划过的桨声惊醒,振翅欲飞的水鸟犹豫不决,展开的翅膀又缓缓收起。玉颈轻舒,凝神注目,聆听延续了千年的水乡传奇。
或许,真应该这样静静的想,细细的品,如我这般,辜负了江南这一水妩媚。
(选自“漾濞文艺网”)
潘志远点评:
匍匐是一种低姿态,低姿态要有一种低的视角,平视、近视,故看的细、看的近,所以文字能深入底层、能亲切,作者做到了一些。我反对低视角中的仰视,动辄拔高,把散文诗带入做作的飞翔:这一点作者避免了。
在一座城的脉管里呼吸(组章)
■张玉明
点燃一支烟吧!
点燃我种植的夜。
忽明忽暗的烟点——一个小偷藏在黑暗里的眼睛。贼光闪闪。
要偷,就偷走我的忧愁吧;要窃,就窃走我的疾病吧。
楼梯口的声控灯,被突然其来的火车的笛声,惊醒,像个逃犯,四处逃窜。
我的身影被撞弯在墙上,与三维空间纠缠在一起。
我在猜测,它有没有做好深呼吸以及表白的准备。
呼吸,像鱼一样,在这座城的脉管里用腮呼,吸。过滤风中的霾,过滤雨中的刺,过滤人心的冷,还自己一个真相大白的,肉体。
这座江南的城啊,我该用怎样的词语,才能把你劫持到我的诗句?
哪怕悲伤的停顿。
我的目光逼停了一只飞翔的鸟
野蛮。名词或者动词,我能想象它背后隐藏的暴力。
对白,谎言,替代不了偷袭的利箭。该有的一劫,怎么把自己瘦成一条线,也逃脱不了被命中的可能。
世界这么小,杀戮那么大。一边在破解生命的密码,长生不老;一边又在歌唱死亡,饮血如兽。
假如,所有都退回重生的子宫,结局会怎样?
女娲在水边忘记了用水,清洗泥做的心脏。
第一个恶人肯定是那个叫荀子的老头,人之初,性本恶。
而我就是第二个,像个刽子手。
我的目光逼停了一只飞翔的鸟,恨不能灵魂互换,逃出升天。
一座铁塔比我高很多
当城市的大钟敲落太阳的时候,我像鸟一样衔着自己往家赶。
身后,一口偌大的铁锅自天边倒扣而来。
一座铁塔,在我经过的路上以巍峨的冷向我逼来。
十米,二十米。我的猜测沿着它的脊梁往上爬。
高,比我高出整整三十年的海拔。稳,粗大的手牢牢抓住大地的肋骨,就抓住了生活的重心。
我多想拥有铁塔般的腿,一步,岁月之外,苍老永远在我的额头褶皱不起海浪。
一步,权力之巅,世界在我的手中颤抖。一步,金山之中,通鬼勾神。
但铁塔就像一个感叹号,在我的心里打出沉默的叹息:
离地太远!
我猛然惊醒。
一座铁塔确实比我高很多。
(选自“中国诗歌网散文诗苑”)
吟啸徐行点评:
这位网名叫带头大哥的年轻后生,在散文诗路上跋涉不足两年,但却很有天分。他睿智的发现,锋利的用词,独特的体验,不落窠臼的感悟……形成一种清新的散文诗风。“楼梯口的声控灯,被突然其来的火车的笛声,惊醒,像个逃犯,四处逃窜”“我的目光逼停了一只飞翔的鸟,恨不能灵魂互换,逃出升天”“我像鸟一样衔着自己往家赶。身后,一口偌大的铁锅自天边倒扣而来”,读这些句子时,我一直怀着窃喜的心情。
【2015年4 月报刊散文诗选目】
李云《从海水到海水》载《星星•散文诗》第4期。
水晶花《虚构与非虚构(三章)》载《星星•散文诗》第4期。
亚男《隔膜(组章)》载《星星•散文诗》第4期。
陈旭明《真相与现场(两章)》载《星星•散文诗》第4期。
北塔 《秘鲁:月神庙的血祭》载《星星•散文诗》第4期。
黄金明《时间的地图》载《散文诗》第4期。
黄曙辉《没有理想的人》载《散文诗》第4期。
弥唱《小步舞曲(外三章)》载《散文诗》第4期。
张绍金《村庄寓言》载《散文诗•校园文学》第4期。
青梅《下一个就是你(外一篇)》载《散文诗•校园文学》第4期。
王剑冰《带你去江南(外二章)》载《散文诗•校园文学》第4期。
陈洪金《金沙江的低处》载《散文诗世界》第4期。
梁永周《与水说(三章)》载《散文诗世界》第4期。
邹岳汉《暴风雨打在窗外》载《散文诗世界》第4期。
夏寒《夏季,塞外原野》载《散文诗世界》第4期。
陈计会《时间碎片(四章)》载《淮风诗刊》4月号。
李俊功《绿禾有言(五章))载《淮风诗刊》4月号。
陈亮《乡间书(二章)》载《伊犁晚报•天马散文诗专页》4月30日。
老秋《影子的低语》载《伊犁晚报•天马散文诗专页》4月30日。
丹菲《丹菲地理书》载《诗歌月刊(下)》4月号。
徐丽萍《我们的创世纪》载《中国诗歌》4卷。
【稿约】
诗歌界有“中国好诗歌”月选(评)活动,中国散文诗岂敢落后?程洪飞、潘志远、方文竹、段联保等等群起而攻,云“中国好散文诗” 。不是效法而是自作主张。意在辨别良莠,建立公正法则,推起散文诗新浪潮。
“好”,不是好坏的好,而是尖锐、先锋、谋新谋异,宁要鲜活的稚嫩,不要陈旧的完美。坚持民间立场。欢迎大家多挑刺儿。
对公开出版的散文诗期刊、内刊和网络散文诗进行海选,“一网打尽”。视作品内质,每月选出若干章精品(质先量后),每篇皆作短评。还将考虑年度总选、归纳。名家、新人一张圆桌坐。
以中国第一人气诗歌网站“中国诗歌流派网”及中国散文诗研究中心微信平台、“中国散文诗”、众多博客、有关报刊等等为发布平台,向各类年度选推荐,并求助出版。
为了保证全面公正地展现优质作品,读者推荐的程洪飞、潘志远、方文竹、段联保等作品可以适度进入选评之列,但不能自己评述自己。
暂开辟【引言】【每月观察】【XXX眼光】【争鸣—你说我说】【报刊存目】等栏目。根据情况,经常更换栏目和做法等。对于本期难免遗漏的众多优秀作品,大家可向我们提供,以便下期补上。
欢迎大家推荐或自荐。专用邮箱
zsw0563@163.com
印刷品寄“中国好散文诗”秘书处:242300安徽省宁国市竹峰办事处桥头铺村盘龙村民组 程洪飞收 电话:13856315342
作者:
程洪飞
时间:
2015-5-30 03:28
有请主持人或编辑先生将版面“中国好散文诗”题目前加“
始站首发:
四字。谢谢!
作者:
朱荣兴
时间:
2015-5-30 04:43
始站首发
作者:
招小波
时间:
2015-5-30 06:26
欣赏,学习
作者:
浮山雨
时间:
2015-5-30 07:52
学习了
作者:
辛树江
时间:
2015-5-30 10:03
佳作学习欣赏。问好老师!
作者:
带头大哥
时间:
2015-5-30 10:28
感谢老师们的支持,你们的鼓励就是我的动力,谢谢
作者:
清水心荷
时间:
2015-5-30 14:07
学习了
作者:
夏强
时间:
2015-5-31 15:29
感谢。
作者:
莫扎特
时间:
2015-5-31 20:34
特别祝贺各位获奖诗人!编辑老师辛苦!
作者:
洪芜
时间:
2015-5-31 22:56
学习!问候!
欢迎光临 中国诗歌流派网 (http://www.sglpw.cn/)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