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流派网

标题: 简评《大旱三年有哭亦有笑》 [打印本页]

作者: 碧霞青羽    时间: 2015-7-18 08:16
标题: 简评《大旱三年有哭亦有笑》
【大旱三年有哭亦有笑】
   文/山东王学玉

罕见的雨季无雨
屋檐下的燕窝空着
硬翅膀们朝钱的方向蒸发了
只剩下老屋檐伫立村口
手打眼罩眺望远方

太阳的金针银刺
扎在枯萎庄稼胸口
疼痛着村庄街道每根神经
从来就是绿色看着蓝色脸蛋说话
汗水努力拯救绿色的灵魂

小书包是心灵的重灾区
时常昂望着过路云朵解馋
村头的脚印怀揣遥远的足迹
都在岁月里发着高烧
大旱三年有哭亦有笑
简评
      诗的开篇写干旱无雨的环境,用了象征手法,意味农村落后贫困的景象,“翅膀朝着钱的方向蒸发了”意在说农民外出打工挣钱,背进离乡,“只剩老屋檐伫立村口,手打眼罩眺望远方”表明村里只剩老弱,目送儿女外出务工,依依不舍,泪水涟涟。令人动容。
      第二段写庄稼枯萎,良田荒芜,令人心痛,“绿色看着蓝色脸蛋说话”形象拟人手法,是说农民靠天等雨,生产落后。“汗水努力拯救绿色的灵魂”是说农民在艰苦的自然条件下仍不放弃希望,渴望庄稼正常生长,收获果实。但天不如人愿,干旱无雨熄灭了心中的一点念想。
        第三段小书包”这个意象让人想起可怜的留守儿童。“解馋”表达孩子对远方打工父母无尽的思念,“遥远的足印”“发着高烧”远方的父母对家乡儿女无限牵挂惦念。“有哭有笑”暗示在外务工的农民工喜怒哀乐及无奈。
        全诗意蕴幽深,诗语精当,运用比喻、象征、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加了诗歌的艺术效果。诗歌反应了一个农村普遍的社会问题:青壮年进城务工,农村只剩老幼等弱者,土地荒芜,亲人离散,令人悲戚。反应诗人关注社会的责任感和博大的悲悯情怀。给力的佳作。


作者: 片碱    时间: 2015-7-18 15:51
反应诗人关注社会的责任感和博大的悲悯情怀。

现实之作,欣赏。
作者: 碧霞青羽    时间: 2015-7-18 16:07
片碱 发表于 2015-7-18 15:51
反应诗人关注社会的责任感和博大的悲悯情怀。

现实之作,欣赏。

谢友留墨鼓励,祝福,夏怡,遥握!
作者: 冯计生    时间: 2015-7-18 19:54
学习
作者: 碧霞青羽    时间: 2015-7-19 08:39
冯计生 发表于 2015-7-18 19:54
学习

谢友留墨鼓励,祝福,遥握!
作者: 智者见智    时间: 2015-7-19 09:28
好诗。好评,欣赏。
作者: 红海滩    时间: 2015-7-19 09:39
反映现实,具有痛感。
作者: 张无为    时间: 2015-7-19 11:12
忧患农村惨像,象征手法似微弱。
作者: 碧霞青羽    时间: 2015-7-19 11:46
智者见智 发表于 2015-7-19 09:28
好诗。好评,欣赏。

谢友支持,祝福,夏怡,紧握!
作者: 碧霞青羽    时间: 2015-7-19 11:47
张无为 发表于 2015-7-19 11:12
忧患农村惨像,象征手法似微弱。

谢友来读,祝福,紧握
作者: 碧霞青羽    时间: 2015-7-19 11:47
红海滩 发表于 2015-7-19 09:39
反映现实,具有痛感。

谢友来读,祝福,夏怡,紧握!
作者: 智者见智    时间: 2015-7-19 11:56
碧霞青羽 发表于 2015-7-19 11:46
谢友支持,祝福,夏怡,紧握!

问好,周末快乐。
作者: 西河草    时间: 2015-7-21 17:00
全诗意蕴幽深,诗语精当,运用比喻、象征、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加了诗歌的艺术效果。诗歌反应了一个农村普遍的社会问题:青壮年进城务工,农村只剩老幼等弱者,土地荒芜,亲人离散,令人悲戚。反应诗人关注社会的责任感和博大的悲悯情怀。给力的佳作。




欢迎光临 中国诗歌流派网 (http://www.sglpw.cn/)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