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流派网

标题: 南方的甘蔗林染红北方的青纱帐【庆祝中国人民八年抗战胜利70周年】 [打印本页]

作者: 楚女    时间: 2015-9-6 15:37
标题: 南方的甘蔗林染红北方的青纱帐【庆祝中国人民八年抗战胜利70周年】
本帖最后由 楚女 于 2015-9-6 19:20 编辑

                                                    南方的甘蔗林染红北方的青纱帐
                                                                     文/楚女


           张里安烈士生于一九一九年{农历民国八年},黄冈县回龙山镇人。于一九三九年从事地方工作,同年到鄂东抗日独立游击五大队回龙山中队搞通信工作。一九四一年编入新四军五师四十一团机枪连,一九四三年任三十九团连长。一九四四年到大悟县学习之后调到新四军五师三十九团侦察连任连长。一九四五年五月二十日在河北冈北侦察日寇军情时被日寇杀害分尸于河中。时年年仅二十六岁。【湖北省黄冈市革命烈士博物馆史料】
                                                   
                                                     
                                                    一九三九年的春天
                                                     马家岭的晨曦
                                                     芳草萋萋
                                                     竹林摇曳
                                                     聆兰摇起聆铛
                                                     和着画眉的歌唱轻舞
                                                     那山岗上的杜鹃
                                                     已被子归的啼血
                                                     渲染成映山红
                                                     
                                                     而静谧的河渡
                                                     走来一个青年
                                                     这时的枪炮声渐起
                                                     他回身向他最小的兄弟
                                                     挥了挥手
                                                     坚定得走向小舟
                                                     岸边的
                                                     手足的泪已打湿他的后背
                                                   
                                                     南国的冬天
                                                     更比北国的严冬多一层冰霜
                                                     那是来自滚滚长江的豪气
                                                     南方的甘蔗林哟
                                                     是支支闪着寒光的利剑
                                                     在那个黑夜里
                                                     狠狠地刺向鬼子的头颅·
                                                     胜利的军歌屡次响起
                                                     新四军,大伯,民族和亲爱的家
                                                     那国土上
                                                     向往的自由之花
                                                      
                                                     北方的青纱帐哟
                                                     多么美丽
                                                     战火烧焦的国土
                                                     流离失所的亲人
                                                     痛苦和血泪交织的眼神
                                                     残瓦断墙
                                                     复仇女神降临
                                                     黎明前的黑夜里
                                                     迎来一群柑蔗般锐利的战士
                                                     昼夜的,神出鬼没
                                                     在那日寇的军营里
                                                     闪光的大刀
                                                     敲敲地举起,那愤怒的火焰
                                                     在熊熊燃烧
                                                     血溅红手臂缠绕的白毛巾
                                                     日寇的胆寒,誓必要把您来灭
                                                     
                                                     一九四五年五月二十日
                                                     这五月的鲜花
                                                     将是一个志士的丰碑
                                                     靜靜流淌的滦河水哟
                                                     将要被一个英雄的鲜血染亮
                                                     他的躯块将要填满您心痛的洞房
                                                     南方的甘蔗林啊,染红了北方的青纱帐

                                                    2015,9,6
作者: 潘三专    时间: 2015-9-6 16:5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楚女    时间: 2015-9-6 16:56
潘三专 发表于 2015-9-6 16:55
大腕儿,实力派!

哥啊,你咋跑这边来啦呀?
作者: 楚女    时间: 2015-9-6 16:57
潘三专 发表于 2015-9-6 16:55
大腕儿,实力派!

哥啊,你咋跑这边来啦呀?
作者: 潘三专    时间: 2015-9-6 16:5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楚女    时间: 2015-9-6 17:03
潘三专 发表于 2015-9-6 16:59
哥哥就是流派网的济公,哪里不平哪有哥,哪里不平哪有哥!

我这是在歌颂自家的光荣史啊,别人要公私分明嘛,我懂!看我得瑟得,别人侧目啊!
作者: 潘三专    时间: 2015-9-6 17:0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楚女    时间: 2015-9-6 17:06
潘三专 发表于 2015-9-6 17:04
这么说哥哥明白了,这位烈士莫非是你的亲属!

他就是我的亲伯父啊我爸爸一家三兄弟都是革命者啊
作者: 潘三专    时间: 2015-9-6 18:5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楚女    时间: 2015-9-6 18:52
潘三专 发表于 2015-9-6 18:50
原来是这样,那咱可得永远铭记这段历史。

我们都是林彪故里的人啦
作者: 潘三专    时间: 2015-9-6 18:5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楚女    时间: 2015-9-6 18:55
潘三专 发表于 2015-9-6 18:53
原来楼主是湖北黄冈张家丫头,将门楚女,果然不同凡响。

正是鄙人哈
作者: 潘三专    时间: 2015-9-6 18:5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楚女    时间: 2015-9-6 18:56
潘三专 发表于 2015-9-6 18:55
当然清楚得很,妹妹就是林彪的小老乡,你们那里除了流传黄梅戏,湖北大鼓也很不错。

还有好难听的楚剧
作者: 潘三专    时间: 2015-9-6 18:5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楚女    时间: 2015-9-6 18:58
潘三专 发表于 2015-9-6 18:57
久仰久仰,哥哥果然没有认错人。哥哥为你骄傲!victory:

可我奶奶是地主婆啊
作者: 潘三专    时间: 2015-9-6 19:0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楚女    时间: 2015-9-6 19:01
潘三专 发表于 2015-9-6 19:00
是呀,楚剧是不怎么好听。一旦碰上楚剧,干脆直接捂耳朵、伸舌头好了。

但楚剧比秦腔和豫剧要好听一那么一点哟!
作者: 潘三专    时间: 2015-9-6 19:0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严家威    时间: 2015-9-6 19:02
缅怀先烈

杜娟
杜鹃?
作者: 潘三专    时间: 2015-9-6 19:0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楚女    时间: 2015-9-6 19:03
潘三专 发表于 2015-9-6 19:01
老人家能生出如此优秀的儿女,就应该改为贫农才是。

我妈妈总骂我奶奶:你这个地主婆奶奶最坏最毒辣啦!还咬牙切齿的
作者: 楚女    时间: 2015-9-6 19:05
潘三专 发表于 2015-9-6 19:03
那是你没有听惯,我比较喜欢它们。

湖北人叫秦腔为驴腔,叫豫剧为哭腔
作者: 楚女    时间: 2015-9-6 19:06
严家威 发表于 2015-9-6 19:02
缅怀先烈

杜娟

打错字了,改正!
作者: 潘三专    时间: 2015-9-6 19:0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潘三专    时间: 2015-9-6 19:0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楚女    时间: 2015-9-6 19:08
潘三专 发表于 2015-9-6 19:06
那是你妈妈糊涂,况且全中国糊涂的妈妈何止千万!就是毛主席他老人家不是也说过不少错话吗!

其实中国革命者大多人出自富家子弟啊,真了不起啊,推翻和打倒自己的老子啊。谁能做到啊。
作者: 楚女    时间: 2015-9-6 19:09
潘三专 发表于 2015-9-6 19:06
那是你妈妈糊涂,况且全中国糊涂的妈妈何止千万!就是毛主席他老人家不是也说过不少错话吗!

其实中国革命者大多人出自富家子弟啊,真了不起啊,推翻和打倒自己的老子啊。谁能做到啊。
作者: 楚女    时间: 2015-9-6 19:09
潘三专 发表于 2015-9-6 19:07
九头鸟,好狠毒!

哈哈哈哈,,,,
作者: 潘三专    时间: 2015-9-6 19:1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楚女    时间: 2015-9-6 19:14
潘三专 发表于 2015-9-6 19:12
革命革命,革自己老子的命就是了。

我奶奶还收留过一个新四军侦察兵伤员啦,你看啊地主婆也不全是很坏的吧,也知道民族大义啊
作者: 潘三专    时间: 2015-9-6 21:4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楚女    时间: 2015-9-6 21:44
潘三专 发表于 2015-9-6 21:41
那是,新四军就在沙家浜,你奶奶差不多就是一个沙奶奶。

不是吧,我这里是长江的北岸了,沙家浜在江南吧
作者: 潘三专    时间: 2015-9-6 21:5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楚女    时间: 2015-9-6 21:53
潘三专 发表于 2015-9-6 21:51
沙家浜位于江苏常熟地区,距离长江很远,应该属于江淮流域。

就是嘛。你咋胡说嘛,地理比我还差
作者: 潘三专    时间: 2015-9-6 21:5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楚女    时间: 2015-9-6 21:58
潘三专 发表于 2015-9-6 21:56
我这算是比喻,你又不姓沙,你奶奶也只能是张奶奶,当年也应该是张大娘才是。

我湖北叫奶奶叫婆婆
作者: 潘三专    时间: 2015-9-6 22:0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楚女    时间: 2015-9-6 22:01
潘三专 发表于 2015-9-6 22:00
怎么会这样叫!那对婆婆怎样称呼,总不会把婆婆叫奶奶吧!

那叫老婆婆啊
作者: 潘三专    时间: 2015-9-6 22:0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楚女    时间: 2015-9-6 22:07
潘三专 发表于 2015-9-6 22:05
晕死了,不老的带个老字,真正的老人却少个老字。什么破风俗,真接受不了。


两湖都这么叫的,外婆叫家家,爷爷叫爹爹,外公叫家爹,妈妈在乡下叫姆妈
作者: 潘三专    时间: 2015-9-6 22:0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潘三专    时间: 2015-9-6 22:1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楚女    时间: 2015-9-6 22:11
潘三专 发表于 2015-9-6 22:09
我们这里奶奶还叫奶奶,婆婆当面叫妈,对外称婆子;公爹当面叫爹,对外称老公公。岳父、岳母对外称老丈 ...

那是书面称呼
作者: 楚女    时间: 2015-9-6 22:12
潘三专 发表于 2015-9-6 22:11
晕、晕、晕,这回彻底晕死了。


作者: 潘三专    时间: 2015-9-6 22:1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楚女    时间: 2015-9-6 22:15
潘三专 发表于 2015-9-6 22:13
我们这边外公叫外爷,外婆叫外奶奶。父母叫爹妈,儿子叫娃,女儿叫闺女。

这我都知道啊
作者: 潘三专    时间: 2015-9-6 22:1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潘三专    时间: 2015-9-6 22:1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潘三专    时间: 2015-9-6 22:2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楚女    时间: 2015-9-6 22:20
潘三专 发表于 2015-9-6 22:18
看来你们那里的方言一定非常难懂。

好懂,也属于北方方言啊
作者: 潘三专    时间: 2015-9-6 22:2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楚女    时间: 2015-9-6 22:23
潘三专 发表于 2015-9-6 22:22
也是啊,咱们都在长江以北。还是妹妹明白,哥哥糊涂。

你没看过方言的来历吗?
作者: 潘三专    时间: 2015-9-6 22:2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楚女    时间: 2015-9-6 22:26
潘三专 发表于 2015-9-6 22:25
知道一点,好歹也读过几本现代汉语。


作者: 潘三专    时间: 2015-9-6 22:2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楚女    时间: 2015-9-6 22:31
潘三专 发表于 2015-9-6 22:29
只可惜,这一科只考了六十分。

及格就好。六十分万岁
作者: 潘三专    时间: 2015-9-6 22:3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潘三专    时间: 2015-9-6 22:3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楚女    时间: 2015-9-6 22:36
潘三专 发表于 2015-9-6 22:34
古代汉语稍好,六十四;哲学和文学概论还是六十,其余还好。教育学考了七十八分!

哦,还可以哈
作者: 楚女    时间: 2015-9-6 22:36
潘三专 发表于 2015-9-6 22:34
古代汉语稍好,六十四;哲学和文学概论还是六十,其余还好。教育学考了七十八分!

哦,还可以哈
作者: 潘三专    时间: 2015-9-6 22:4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楚女    时间: 2015-9-6 22:43
潘三专 发表于 2015-9-6 22:42

哟,哟男人红脸我感到好肉麻嘛啦
作者: 潘三专    时间: 2015-9-6 22:4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潘三专    时间: 2015-9-6 22:4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楚女    时间: 2015-9-6 22:44
潘三专 发表于 2015-9-6 22:44


作者: 潘三专    时间: 2015-9-6 22:4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楚女    时间: 2015-9-7 16:20
潘三专 发表于 2015-9-6 22:20
喜欢楚女,不喜欢楚语。


作者: 楚女    时间: 2015-9-7 16:21
潘三专 发表于 2015-9-6 22:32
所以当不了语文老师,只教过中学的地理、历史。

换汤不换药啊
作者: 绿溪    时间: 2015-9-7 17:40
谁说楚女只多情,别样豪情重几分
作者: 楚女    时间: 2015-9-7 18:29
绿溪 发表于 2015-9-7 17:40
谁说楚女只多情,别样豪情重几分


作者: 潘三专    时间: 2015-9-7 21:4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楚女    时间: 2015-9-7 21:45
潘三专 发表于 2015-9-7 21:44
也是。


作者: 潘三专    时间: 2015-9-7 21:4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欢迎光临 中国诗歌流派网 (http://www.sglpw.cn/)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