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流派网

标题: 《重读经典》:穆旦《妖女的歌》征集评论(截至2015.11.30) [打印本页]

作者: 张无为    时间: 2015-11-2 12:24
标题: 《重读经典》:穆旦《妖女的歌》征集评论(截至2015.11.30)
作者简介:
       穆旦(1918~1977)本名查良铮,出生于天津,祖籍浙江海宁袁花镇;1929年进入天津南开中学读书,开始诗歌创作;1935年进入清华大学;1937年,抗战爆发,随大学南迁长沙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随教授带领的“步行团”,跨越湘黔滇抵达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与郑敏、杜运燮等系统接触英国现代诗歌,发表《赞美》等作品;194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外文系,留校担任助教。
       1941年发表《诗八首》、《赞美》等代表性的作品。1942年投笔从戎,以助教的身份报名参加中国入缅远征军,在副总司令杜聿明兼任军长的第5军司令部;1943年回国;1945年创办沈阳《新报》,任主编;1947年参加“中国新诗”派(后被称为“九叶诗派”)的创作活动;1948年在FAO(联合国世界粮农组织救济署)和美国新闻处工作;1949年8月自费由曼谷赴美留学,入芝加哥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1953年初自美国回到天津,任南开大学外文系副教授,致力于俄、英诗歌翻译;1957年发表诗歌《九十九家争鸣记》并进行检讨;1958年被指为历史反革命;1966年,全家被“扫地”到农场接受劳动改造;1972年回到南开大学,继续埋头于新的翻译及修改以前的译著;1976年右腿股骨颈摔折,继续从事普希金诗歌翻译和诗作;1977年因心脏病突发逝世,1979年获得平反。
     诗集:生前只出版过三部:《探险队》、《穆旦诗集(1939—1945)》和《旗》(1948);后来有《九叶集》(合集1981)、《穆旦诗选》(1986)、《穆旦诗全集》(1996年)、《穆旦诗文集》(全两册)(2006)等。

穆旦诗观:
       我是特别主张要写出有时代意义的内容。问题是,首先要把自我扩充到时代那么大,然后再写自我,这样写出的作品就成了时代的作品。
写诗必须多读诗,否则没有营养,诗思就枯干。诗写多一些,头脑就深入思索一些,可以比做建塔,初写是第一层,写多了可以到第二层,第三层,更空,更玄……
       我有时想从旧诗获得点什么,抱着这目的去读它,但是总是失望而罢。它在使用文字上有魅力,可是陷在文言中,白话利用不上,或可能性不大。至于它的那些形象,我认为已太陈旧了。

《妖女的歌》

一个妖女在山后向我们歌唱,
“谁爱我,快奉献出你的一切。”
因此我们就攀登高山去找她,
要把已知未知的险峻都翻越。

这个妖女索要自由、安宁、财富,
我们就一把又一把地献出,
丧失的越多,她的歌声越婉转,
终至“丧失”变成了我们的幸福。

我们的脚步留下了一片野火,
山下的居民仰望而感到心悸;
那是爱情和梦想在荆棘中闪烁,
而妖女的歌已在山后沉寂。

1956年
(选自《穆旦诗全集》李方编,中国文学出版社,1996年。)

《妖女的歌》说明:
       该诗在《穆旦诗全集》中有注释:“系作者家属整理、提供的尚未发表的作品”。另有人认为写于1975年。

相关研究信息(选):
       1、王佐良:《一个中国诗人》(《中国现代诗歌名家名作原版库•穆旦诗集》,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4):
       他总给人那么点肉体的感觉,这感觉,所以存在是因为他不仅用头脑思想,他还‘用身体思想’。他的五官锐利如刀⋯⋯就是关于爱情,他的最好的地方是在那些官能的形相里。
       这个将肉体与形而上学的玄思混合的作品是现代中国最好的情诗之一。

       2、王家新:《穆旦与“去中国化”》,《诗探索》2006年第3辑理论卷):
       他的那些最为优秀、成熟的诗作,如《春》、《赞美》、《五月》、(诗八首》等等,虽然都仍包含了对西方现代诗的学习和吸收,但已不是‘伪奥登风’这样的说法可以解释的了⋯⋯有了这些诗,谈论他对奥登等人的学习就不会使人“难为情”了。穆旦之于奥登,正如冯至之于里尔克,构成了文学史意义上的“光辉的对称”。

       3、宋炳辉:《曾经沧海后的超越—试论穆旦的晚年诗作》(《文学报》2000年2月24日):
       晚年的穆旦,虽然历经劫难,但其创作不仅诗艺更趋精湛,而且诗思仍然保持一种精神的力度和厚度,保持了对现实和自我的那种怀疑和超越的穿透力⋯⋯这是一种悲剧式的充实,一种宿命般的应验,它包含着一种无言的震惊和顽强的抗争,字里行间到底透露出一股逼人的凄凉来。

       4、吴思敬《穆旦研究:几个值得深化的话题》(《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而对穆旦这样一位热爱祖国、才华横溢、品格高洁,多年来却受到不公正待遇的诗人,目前的研究还远不能说是终结,穆旦这一颗曾被乌云遮蔽的星辰,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值得深人探讨的话题。
先天的素质与勤奋的写作,固然为穆旦的成长打下了深厚的根基;但决定穆旦诗歌的面貌与深度的,却是他的非常人所能有的、独特的生命体验。

       5、谢冕《一颗星亮在天边——纪念穆旦》(杜运燮等编《丰富和丰富的痛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1月):
       穆旦具有作为诗人的最可贵的品格,即艺术的独立精神。这种品格使他在巨大的潮流(这种“潮流”往往代表“正确”和“真理”)铺天盖地涌来从而使所有的独立的追求陷入尴尬和不利的境地时,依旧对自己的追求坚定不移的姿态,其所闪射的就不仅仅是诗人的节操,而且是人格的光辉了。这一点,要是说在四十年代以前是一种不愿意随俗的“自说自话”,那么,在艺术高度一体化的五十年代之后,穆旦的“个人化”便显示出桀骜不驯的异端色彩来。

——对《妖女的歌》这首诗您有没有新发现?对现有研究观点有没有个人褒贬?欢迎各位“重读”,应征文章请在“诗歌评论”栏目发主贴。
        截稿日期:2015年11月30日。


作者: 叶如钢    时间: 2015-11-2 16:37
点赞! 很好的诗歌, 很好的讨论选择。 这首诗押变韵, 也是一个值得注意的亮点。

另外, 多谢无为委员君推荐拙词给周刊。 问候辛苦!
作者: 采凤    时间: 2015-11-2 17:42
穆旦诗观:
        我是特别主张要写出有时代意义的内容。问题是,首先要把自我扩充到时代那么大,然后再写自我,这样写出的作品就成了时代的作品。
写诗必须多读诗,否则没有营养,诗思就枯干。诗写多一些,头脑就深入思索一些,可以比做建塔,初写是第一层,写多了可以到第二层,第三层,更空,更玄……
       我有时想从旧诗获得点什么,抱着这目的去读它,但是总是失望而罢。它在使用文字上有魅力,可是陷在文言中,白话利用不上,或可能性不大。至于它的那些形象,我认为已太陈旧了。


很好的诗观点,一点不落后。
关注中。
作者: 采凤    时间: 2015-11-2 18:43
本帖最后由 采凤 于 2015-11-2 18:44 编辑

附原诗:
《妖女的歌》

一个妖女在山后向我们歌唱,
“谁爱我,快奉献出你的一切。”
因此我们就攀登高山去找她,
要把已知未知的险峻都翻越。

这个妖女索要自由、安宁、财富,
我们就一把又一把地献出,
丧失的越多,她的歌声越婉转,
终至“丧失”变成了我们的幸福。

我们的脚步留下了一片野火,
山下的居民仰望而感到心悸;
那是爱情和梦想在荆棘中闪烁,
而妖女的歌已在山后沉寂。

1956年
(选自《穆旦诗全集》李方编,中国文学出版社,1996年。)


时代的妖女,沉寂的心灵   /采风


“想从旧诗获得点什么,抱着这目的去读它,但是总是失望而罢”
穆旦的诗观很好佐证他能顺应时代的变迁
时代有不同的需求,时代有不同的体现
诗人如果不会容忍,受伤的终究是自己
因为时代有个好听的名字——妖女

“这个妖女索要自由、安宁、财富,
我们就一把又一把地献出”
穆旦做到了么?
请看作者简介吧:
早期投笔从戎实现军人的远征体验
后期虽屡遭苦难仍继续整理诗歌、创作
惊叹于诗人即便没有获得自由,仍然珍惜身体
时代的妖女再怎么兴风作浪
如同“它的那些形象,我认为已太陈旧了”(诗观)

真的太陈旧了么?
为何作者同时代的大批诗人过早陨落他之前
为何“丧失,变成了我们的幸福”,却有大批拥趸蜂拥追捧
陈旧的思想,时代的标签一旦变成消磨意志的利器
陈旧便不再陈旧,陈旧是对抗新生,陈旧是妖女之心
从此点说,“陈旧”是最新,披着“自由”之魅力袍泽
可惜,这一切皆被穆旦识破,丰富的生命体验使然

上天赐给穆旦最好的礼物
“沉寂”——是最好的镇妖剑
“她的歌声越婉转”,斩断得越不留尘念
既能为“爱情和梦想在荆棘中闪烁”,淡定着奉献
也能为“山下的居民仰望而感到心悸”,清醒着思索
既然旁观者都感到心悸,何不稍息停步
这正是穆旦从容跨越人类历史难捱的一段路
之保障,之可贵,之过人处
一个时刻保持诗歌赤子情怀的歌者跃然纸上

穆旦——时代的诗语者
穆旦——魅惑的终结者
穆旦——境遇的顺受者
穆旦——命运的堪破者
谨以此文纪念!


诗人穆旦生平:略
作者: 吉晓武    时间: 2015-11-2 19:17

作者: 筷子    时间: 2015-11-2 19:51
关注中。
作者: 化蝶    时间: 2015-11-2 21:10
阿平 发表于 2015-11-2 19:57
这首选得不错。他的诗欧化很重,那个年代不被看重很正常。张老师《诗八首》能不能也贴出来呀?

阿平君·你也写个诗评吧
作者: 采凤    时间: 2015-11-2 21:30
《妖女的歌》

一个妖女在山后向我们歌唱,
“谁爱我,快奉献出你的一切。”
因此我们就攀登高山去找她,
要把已知未知的险峻都翻越。

这个妖女索要自由、安宁、财富,
我们就一把又一把地献出,
丧失的越多,她的歌声越婉转,
终至“丧失”变成了我们的幸福。

我们的脚步留下了一片野火,
山下的居民仰望而感到心悸;
那是爱情和梦想在荆棘中闪烁,
而妖女的歌已在山后沉寂。

1956年
(选自《穆旦诗全集》李方编,中国文学出版社,1996年。)


东方版《自由与爱情》     /采风


“生命诚可贵
爱情价更高
若为自由故
二者皆可抛”
重读裴多菲的诗句
如果穆旦活着,他会发出怎样的感慨
如果穆旦活着,他会改写“若为爱情故”么
带着这样的疑问,走进《妖女的歌》

19世纪中叶匈牙利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已经白热化
在此情势下,裴多菲积极投身民族独立与自由
烟火般燃尽了本该享受亲情爱情的资源
对“自由、安宁、财富”深深渴望
100年后,穆旦身处相同时代背景
从容踏上捍卫与奉献之路
不同的是裴多菲生年26岁
穆旦得以顺尽天年

两首诗——一样的主题
不一样的主人公生命历程
自由——一样的诗歌主旨
不一样的思考与呈现
爱情——一样的因妖女般媚惑显价高
不一样的取舍与放下
穆旦的诗比之裴多菲多了一份东方人的隐忍和智慧

且不说裴多菲何等决绝“二者皆可抛”
且不说西方学说一度视自由为无上法宝
社会、法度、宗教、理念皆引入自由主题
致使个人主义在一定程度上覆水难收
即便理性,即便环顾人和自然的大局观
也难敌“自由”的花式
生命,生命算什么
爱情,爱情算什么
自由永居方程式等号右边
是这样么?

且看穆旦如何摆放自由、爱情与生命
至少他活到了他该活到的年龄
至少他用行动证明给那些曾经呼喊很高的人
打败妖女的唯一方式——
“妖女的歌已在山后沉寂”
沉寂吧,即便我被失去自由
沉寂吧,即便我得不到爱情
沉寂吧,即便我被心脏夺取生命
沉寂吧,即便怎样也不会悲观放弃生命

生命至上
活着比啥都好
这是东方人的哲学观
应该值得推崇的境界
有时候选择火山比选择沉寂更需要担当
有时候选择和火山灰一道奔赴该去的地方
更需要智慧
穆旦的一生打破了时代给每一位思想者设下的局
自由的局限
爱情的局部
生命的局促
让另一种攀登活出精彩
让中文版《自由与爱情》熠熠生辉

作者: 柳鹤鸣    时间: 2015-11-2 22:25
静候佳评
作者: 冯计生    时间: 2015-11-2 22:49
学习。挑战
作者: 大明定南朱曦    时间: 2015-11-2 22:5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采凤    时间: 2015-11-2 23:00
大明定南朱曦 发表于 2015-11-2 22:54
如钢兄弟之言已流入“庸俗”!无为贤弟,还是看一看哥哥的诗吧——

狼嚎

天道、人道、狼道
有人为制造痕迹
干嘛这样累呀
道本一统,自下有不同的理解
自上,有不可分割的神圣
圣者眼里多容瑕疵
和有意忽略者
异曲同工

作者: 大明定南朱曦    时间: 2015-11-2 23:1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采凤    时间: 2015-11-2 23:39
大明定南朱曦 发表于 2015-11-2 23:11
你是叶如钢的粉丝啊?这个问题,让叶如刚来回答!

看来不像忽略啦。。。。
作者: 采凤    时间: 2015-11-2 23:40
附:《妖女的歌》

一个妖女在山后向我们歌唱,
“谁爱我,快奉献出你的一切。”
因此我们就攀登高山去找她,
要把已知未知的险峻都翻越。

这个妖女索要自由、安宁、财富,
我们就一把又一把地献出,
丧失的越多,她的歌声越婉转,
终至“丧失”变成了我们的幸福。

我们的脚步留下了一片野火,
山下的居民仰望而感到心悸;
那是爱情和梦想在荆棘中闪烁,
而妖女的歌已在山后沉寂。

1956年
(选自《穆旦诗全集》李方编,中国文学出版社,1996年。)


给《妖女》挑挑刺     /采风


敢于奉献的妖女
不然何来那么大感召
让无数英雄为之折腰
此诗用妖女入题不雅
容易使观者想入非非
妖气过于沉重是此诗一道软肋
妖而不艳 芳而不群
此诗的一道坎
始终在权衡 在试图超越

实现时间的对抗和穿越代价太大
试看“我们的脚步留下了一片野火
山下的居民仰望而感到心悸”
让人背心发凉身体发重
难道说“那是爱情和梦想在荆棘中闪烁”
就是生命的全部意义所在么
特别脱开近百年的历史看现在
实在没有必要把“荆棘”摆上如此重要的烘托位置
虽然作者成功对接了首句、尾句的两个“山后”
或因主旨局限于当时的时代背景
因而对当下思考提供的营养不多
时代进步使然
在奉献和被奉献对等的时代
妖女也会变得可爱
歌声变得不再那么恐惧那么充满诱惑

终至“丧失”变成了我们的幸福
这一句里面“至”字
在今天应该换做“致”字
才能实现诗歌空间上的移位和穿越
前者指物质层面,至于某种境界
后者指方法思路,导致这种物质丧失的原因
只有在精神层面解脱,找到解决困局的思路
当然作者创作伊始实话实说
虽没有点破未来的事物发展趋势
并不代表他有权威
可以把后时代的读者局限在原诗营造的某种氛围
此乃从诗歌的空间感把握作者和后来者的对话
及需要突破的
及需要换位的
瑕不掩瑜——
诗歌对于时间和空间的描述
总体来说此诗都把握精准


作者: 大明定南朱曦    时间: 2015-11-2 23:4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采凤    时间: 2015-11-2 23:44
大明定南朱曦 发表于 2015-11-2 23:42
不专心致志给哥哥写诗评,尽说些没用的.....

我写了,你没看到。
作者: 大明定南朱曦    时间: 2015-11-2 23:4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采凤    时间: 2015-11-2 23:55
本帖最后由 采凤 于 2015-11-3 00:12 编辑
大明定南朱曦 发表于 2015-11-2 23:47
看到了,但是,要用常规诗评,不要用“诗体诗论”——那是某种程度上的忽悠,不礼貌。


知道了。候补

凝望桥头
朱曦/诗

我站在酒楼窗口
凝望桥头,等你
著白衣的服务生
已将满盘佳肴端上来了
玫瑰红葡萄酒我已斟好
我还点了你爱吃的南国红豆
你说,吃了会害相思病的豆
女厨正在炒
想问你还吃点什么
我手机却没电了
仍然来一钵香菇粉丝汤吧
好嘞!昨天傍晚我看到
你是将它喝得精光的嘛
我记得,你只喂给我一勺

天都快黑了嘛
你咋还不来过桥?


风读情感:
口语化重一点没关系
关键看不懂
你实在要表达的东西
不就是一个盼望么
不来过桥
以及我手机没电了
看似此诗亮点吧
实在新意不多
这类表达人类基本情感的文字
前人表达无数回的题材
没有新意
缺乏打动人的重活
拿出来会很凡的
学院派也好
那一派也好
出不了笑果
漂亮女子会很烦的
嘿嘿

靓照吧

作者: 大明定南朱曦    时间: 2015-11-2 23:5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大明定南朱曦    时间: 2015-11-3 00:0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化蝶    时间: 2015-11-3 07:54
大明定南朱曦 发表于 2015-11-3 00:00
烦死!什么君不君的,你又不是日本鬼子,说什么鬼谷君,大野君,三太郎君的——真是丢死个中国人!!

你个大混蛋,君,是中国人发明的,日本人偷学去的。
作者: 化蝶    时间: 2015-11-3 07:55
阿平 发表于 2015-11-2 23:48
这段时间工作忙,写篇正式的诗评沒时间研究阅读不行的,这首诗(生前都没发表)有政治因素在其中,一个爱国 ...

阿平君,哇!今天当刮目相看你了
作者: 江玉中    时间: 2015-11-3 09:06
欣赏!学习!
作者: 大明定南朱曦    时间: 2015-11-3 12:3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化蝶    时间: 2015-11-3 12:41
大明定南朱曦 发表于 2015-11-3 12:39
如果我姓郎,那你就叫我郎君......

你啊,就总想占便宜啊
作者: 大明定南朱曦    时间: 2015-11-3 13:0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化蝶    时间: 2015-11-3 13:02
大明定南朱曦 发表于 2015-11-3 13:02
你的便宜在哪点嘛...

那就不要你管了
作者: 大明定南朱曦    时间: 2015-11-3 13:1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化蝶    时间: 2015-11-3 13:15
大明定南朱曦 发表于 2015-11-3 13:11
我不管你哪个管你哦.....
走,和我去远方旅游——http://yyxszx.blogchina.com/2705042.html

看完了,还是那些个文章
作者: 大明定南朱曦    时间: 2015-11-3 13:5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化蝶    时间: 2015-11-3 13:58
大明定南朱曦 发表于 2015-11-3 13:54
乖.....

不好看
作者: 化蝶    时间: 2015-11-3 13:58
大明定南朱曦 发表于 2015-11-3 13:54
乖.....

不好看啦
作者: 大明定南朱曦    时间: 2015-11-3 14:0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化蝶    时间: 2015-11-3 14:03
大明定南朱曦 发表于 2015-11-3 14:02
熄灯看,就好看呐....

你脱光了去
作者: 有烟无火    时间: 2015-11-3 22:15
大明定南朱曦 发表于 2015-11-2 22:54
如钢兄弟之言已流入“庸俗”!无为贤弟,还是看一看哥哥的诗吧——

狼嚎

偏闲于无节写意,让我有嬉皮意味。诗是好,好在结构完整,诗性独特。怎么说,赞。
作者: 大明定南朱曦    时间: 2015-11-3 22:1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大明定南朱曦    时间: 2015-11-3 22:2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大明定南朱曦    时间: 2015-11-3 22:2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大明定南朱曦    时间: 2015-11-3 22:3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采凤    时间: 2015-11-3 23:00
大明定南朱曦 发表于 2015-11-3 22:34
胡乱整——真情,和真理是一样的:是赤裸裸的。赤裸裸的表情诗,才是中国诗坛的希望。那种转弯抹角的优 ...

你不是中国人么,难道汉诗风格不熟悉,
诗贵曲,如果太直白,谁愿意看一览无余的表白。
西方倒是偏重于表象的,这些和文化传统有关,东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决定了诗歌的表现手法,异曲同工吧。

下略
作者: 采凤    时间: 2015-11-3 23:04
大明定南朱曦 发表于 2015-11-3 22:26
哎呀呀,凰哥!
搞得这样复杂干嘛哦——
“妖女”,说到底,就是功利主义的变态

贪得无厌,哥哥好像有意刻意回避这四个字
不愿直面人性中生而具备的东西
不愿面对可爱的丑陋
不愿让这四个字坏了自身名节,不是?
哈哈,好虚伪的哥哥。。。

变废为宝,变自然本性为社会正常、进步的梯石,
才是诗歌要正面,或证明的。

下略
作者: 大明定南朱曦    时间: 2015-11-3 23:0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采凤    时间: 2015-11-3 23:07
大明定南朱曦 发表于 2015-11-3 23:05
尽说复杂话。一上床,你就知道表情简单的妙处了也......

国人喜欢想为什么后面的为什么
西人喜欢想为什么这么多为什么
作者: 大明定南朱曦    时间: 2015-11-3 23:0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大明定南朱曦    时间: 2015-11-3 23:0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革命家    时间: 2015-11-4 10:23
那世时代的诗人有真才华。
作者: 蜗行天下    时间: 2015-11-5 20:01
《妖女的歌》

一个妖女在山后向我们歌唱,
“谁爱我,快奉献出你的一切。”
因此我们就攀登高山去找她,
要把已知未知的险峻都翻越。

这个妖女索要自由、安宁、财富,
我们就一把又一把地献出,
丧失的越多,她的歌声越婉转,
终至“丧失”变成了我们的幸福。

我们的脚步留下了一片野火,
山下的居民仰望而感到心悸;
那是爱情和梦想在荆棘中闪烁,
而妖女的歌已在山后沉寂。

这是一首批判之诗。应给写于文革末期。诗歌有所隐,妖女有所指。而爱情和梦想,我倒情愿是作者所追逐的信仰,那一定是生活的本真。
作者: 老家梦泉    时间: 2015-11-7 20:27
   我是特别主张要写出有时代意义的内容。问题是,首先要把自我扩充到时代那么大,然后再写自我,这样写出的作品就成了时代的作品。

精辟!!!
作者: 小陶    时间: 2015-11-8 16:15
本帖最后由 小陶 于 2015-11-8 20:11 编辑

《妖女的歌》

一个妖女在山后向我们歌唱,
“谁爱我,快奉献出你的一切。”
因此我们就攀登高山去找她,
要把已知未知的险峻都翻越。

这个妖女索要自由、安宁、财富,
我们就一把又一把地献出,
丧失的越多,她的歌声越婉转,
终至“丧失”变成了我们的幸福。

我们的脚步留下了一片野火,
山下的居民仰望而感到心悸;
那是爱情和梦想在荆棘中闪烁,
而妖女的歌已在山后沉寂。

1956年
(选自《穆旦诗全集》李方编,中国文学出版社,1996年。)


宿命之预言 独立之坦白
——读穆旦《妖女的歌》有感
   

       读《妖女的歌》,初始是疑惑:妖女是谁,歌是什么?为何应者芸芸而归于沉寂?于是,便读诗人的生平及其许多的诗作,读有关的诗评,再读文本,有如下一些感受。
    穆旦,1918年生于天津,1929年就读南开中学,后就读清华大学;抗战爆发后随大学南迁长沙,再随教授跨越湘黔滇抵达昆明,就读西南联合大学,194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外文系,留校任助教,发表《诗八首》、《赞美》等代表性的作品。1942年投笔从戎参加中国入缅远征军,1943年回国。1945年创办沈阳《新报》并任主编,后参加“中国新诗”派的创作活动。1948年在联合国世界粮农组织救济署和美国新闻处工作,翌年8月自费由曼谷赴美就读芝加哥大学,后获文学硕士学位。1953年初,自美国回到天津,任南开大学外文系副教授,致力于俄英诗歌翻译。
    经历如上,诗人有了许多人生的经验。三年后的1956年,穆旦写出了《妖女的歌》,当年诗人38岁。
    当时诗人正值盛年,由美归国三年,正是人生的重大转折时期。诗人积前半生的追求及经历之感悟、对人生的思考,写出了这闪烁了人性光辉及哲思的启迪之作:
    诗人借妖女的歌对芸芸众生的诱惑,喻示了众生为了追求爱情、梦想等,不畏艰险奋勇攀登的艰辛之路。为此,众生丢弃自由、安宁、财富而不悔,“我们就一把又一把地献出 / 丧失的越多,她的歌声越婉转 /  终至“丧失”变成了我们的幸福。”
    这或许就是屈子“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现代一幕吧 。
    我们的脚步留下了一片野火——攀登吧,壮哉。
    山下的居民仰望而感到心悸——追随还是观望,彷徨。
     “那是爱情和梦想在荆棘中闪烁”——灿烂如星河啊!一幅多么美丽的耕耘景象啊。
    最后,诗人低声说出了他要说的:而妖女的歌已在山后沉寂。   
    多么冷峻而必然的现实结局,一切原来竟归于虚幻——
    这是诗人的人生感悟!
    是他对事物运动与发展的洞见!
    是他对人类宿命的预言!   
    也是他独立精神的完美告白:智者的哲思,仁者的情怀!
    在此后的人生动荡里,诗人与芸芸众生继续承受各类妖女的诱惑,重复历经了诗中所呈现的场景与结局。未来,我们还将历经这似曾相识的一幕,一幕又一幕!
   
    《妖女的歌》,一首启迪人生的佳作。
    谨此,感谢重读经典栏目向我们推出《妖女的歌》。以上仅是个人感受,偏颇之处,盼大家批评指教。





作者: 小陶    时间: 2015-11-9 08:21
谢阿平兄雅正

俺没你乐观。俺看妖女仍在,现在在唱梦之歌呢,多少人奔梦而去,结果依旧一枕黃梁。之后,又会有新的妖女,新的歌…嘿嘿
作者: 芝麻.    时间: 2015-11-9 10:07
这是一首理想与爱情奋斗与幻灭的诗歌。好比向往光明与自由的真正的共产主义战士的奋斗历程与感受!
作者: 小陶    时间: 2015-11-9 10:16
芝麻. 发表于 2015-11-9 10:07
这是一首理想与爱情奋斗与幻灭的诗歌。好比向往光明与自由的真正的共产主义战士的奋斗历程与感受!

芝麻心明眼亮

芝麻,俺是你老乡
作者: 芝麻.    时间: 2015-11-9 10:23
小陶 发表于 2015-11-9 10:16
芝麻心明眼亮

芝麻,俺是你老乡


呵呵,难得。

为高山上的歌唱献身,是一种高尚的行为!山脚下的人们只能‘仰视’!
作者: 芝麻.    时间: 2015-11-9 10:27
芝麻. 发表于 2015-11-9 10:23
呵呵,难得。

为高山上的歌唱献身,是一种高尚的行为!山脚下的人们只能‘仰视’!

有高瞻追求和追求过的灵魂是闪光的!不畏短暂和息灭后的痛
作者: 胡蝶    时间: 2015-11-9 22:01
学习,看望老师们~问候张老师!
作者: 胡蝶    时间: 2015-11-9 22:02
本帖最后由 胡蝶 于 2015-11-9 22:03 编辑

《妖女的歌》

一个妖女在山后向我们歌唱,
“谁爱我,快奉献出你的一切。”
因此我们就攀登高山去找她,
要把已知未知的险峻都翻越。

这个妖女索要自由、安宁、财富,
我们就一把又一把地献出,
丧失的越多,她的歌声越婉转,
终至“丧失”变成了我们的幸福。

我们的脚步留下了一片野火,
山下的居民仰望而感到心悸;
那是爱情和梦想在荆棘中闪烁,
而妖女的歌已在山后沉寂。



妖女的歌,时代的产物,品读好诗,问候学习~
作者: 其名    时间: 2015-11-9 22:14
而妖女的面目已在人们心中。经典再现,有幸得见啊
作者: 其名    时间: 2015-11-9 22:17
经典再现,有幸得见
作者: 大明定南朱曦    时间: 2015-11-14 15:4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鲁二顺    时间: 2015-11-17 08:1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张无为    时间: 2015-11-17 10:43
鲁二顺 发表于 2015-11-17 08:18
反复看了几遍也没觉得这诗有特别的好处,虽然是大师的作品,单从作品看不出背景,只觉得诗有点破碎, ...

也欢迎你力排众议分析该诗的不足,如你说“诗有点破碎,表达不完全”,破碎表现在哪?表达怎么不完全?等等都应该具体展开,有理有据分析。也可以就别人的评论进行具体反驳、剖析。没有论据地概括,除了显示出你的气愤态度之外,是没有任何力度的。问好!
作者: 江南竹    时间: 2015-11-18 11:34
妖女的歌,新时代的指引,新生活的诱惑!
作者: 采凤    时间: 2015-12-21 19:21
问好张教授。
作者: 落雪飘飘    时间: 2016-1-3 13:33
《妖女的歌》  一个妖女在山后向我们歌唱, “谁爱我,快奉献出你的一切。” 因此我们就攀登高山去找她, 要把已知未知的险峻都翻越。  这个妖女索要自由、安宁、财富, 我们就一把又一把地献出, 丧失的越多,她的歌声越婉转, 终至“丧失”变成了我们的幸福。  我们的脚步留下了一片野火, 山下的居民仰望而感到心悸; 那是爱情和梦想在荆棘中闪烁, 而妖女的歌已在山后沉寂。  不知道为什麽要说是经典,我看不懂这首诗,妖女指的是什么,作品没有明确的说明,可能是爱情,梦想,但显然不是,作品明显要说的是更高一层次的事物,但是作者只是用妖女的歌声做代指,可能是灵魂层次的,因为诗歌没有抵达这个层次,有语言,有诗的思维,但没有诗的本质,如果有就不会用妖女的歌声来做不明的假想。只能算是做出来的一首诗,可能不算一首诗,不是完全的一首诗。
作者: 楚山孤    时间: 2016-1-15 19:21
难得张主编一番心血,给我们提供如此多精品,欣赏.




欢迎光临 中国诗歌流派网 (http://www.sglpw.cn/)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