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流派网

标题: 救 救 诗 [打印本页]

作者: 重阳新韵    时间: 2015-11-17 12:36
标题: 救 救 诗
本帖最后由 重阳新韵 于 2015-11-17 12:39 编辑

救  救  诗


李万修



   1
    走进一省会最大的书店,竟连一本现代诗集也没有。难道中国的诗歌灭亡了吗?不是的,而是书店不进诗集。原因很简单:无人购买。
    2
    诗集遭冷遇。诗集还是出的,名家的有,新人的也有。不过,有说呆子在写诗,傻子出诗集。诗集售不出去,送人也难得喜欢。一句话:“穷诗人,白花钱,枉费心!”
    3
    诗刊多磨难。诗报刊还办的,官方的,民间的也在办。只是不景气,官方的艰辛求存,民间的饥寒难活。还有别的文学刊物,也给诗一个补空的角落,让其微弱的呼吸。
    4
    诗在谜语化。艾青重返诗坛任《诗刊》编委时谈到:有些诗他也读不懂。但还是同意刊发,原因没有讲。臧克家也感叹:诗越来越读不懂了。诗翁读不懂,诗贤读不懂,诗宗读不懂,诗界泰斗读不懂,还有什么高超的人能读懂呢!
    5
    诗在散文化。当前大多数的诗,可说是散文的分行排列。如果加上标点,不作分行,连好样的散文也达不到。然而,还美其名曰什么“突破”、“创新”、“走向世界”等等,真是自欺欺人。
    6
    诗在西洋化。我们不难发现,绝大多数诗的语言、样式等方面,就好象从一种洋模子里铸出来的。这些诗诚心在国人面前出外国人的洋相!其实连外国人也会看成是些“四不像”的“丑八怪”。
    7
    诗在自由化。写诗自由了,好写了。不需杜甫那样“拈断数茎须”了,不必贾岛似的推敲“月下门”了,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写到哪里算哪里,写成嘛样算嘛样。
    8
    诗在冗长化。诗患了长思病,越写越长。本来是几行的内容,硬要拉成几十行,甚至上百行。稍一动笔,就比过诗仙李白的长,就超出诗圣杜甫的多。什么“精炼”、“含蓄”,统统抛到九霄云外了。
    9
    诗背离人民。诗来源于劳动人民,理应为劳动而咏,为人民而歌。但当前的诗,可说根本忘了“人民”,只知“自己”。人民是诗的上帝,诗已失掉了上帝!
    10
    诗抛弃传统。诗是最具有传统性的文学艺术,而当前的诗却远远丢开了传统。有人提起传统,就讨厌,就头痛,就反对,甚至骂娘。无源哪来流呢?无树哪来木呢?空中怎能建起楼阁呢!
    11
    诗失去生命。诗是有节奏有韵律的文体,无韵不成诗。而当今的诗大多数无韵缺节奏。韵和节奏是诗的生命,无韵缺节奏还会有诗吗!
    12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然而,诗却败落到这等境地,还不值得深思吗?还不应当警觉吗?急呼一声:“救救诗吧!”
    13
    救救诗,良方是:民族性。
    毛泽东说:“艺术的基本原理有共同性,但表现形式要多样化,要具有民族形式和民族风格。”
    鲁迅说:“诗是民族的声音。”
    重阳说:“世界各国各民族都有各自特有的文明文化,从而构成了各国各民族文明文化的特征。”
    丁芒说:“我认为新诗的走向,其主导车轮应是民族化。唯其充分民族化,也才愈有世界价值。”
    14
    救救诗,希望是:新韵。
    重阳创建了新华新韵,并形成了理论体系。这是一个伟大的创举,开创了中国诗歌的新纪元。
    新韵的兴起是历史的必然。
    新韵,既是诗,又是体,诗体统一。
    新韵是中国真正的新诗。
    新韵是具有中国风格、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诗文化形式。
    二十一世纪的诗坛是新韵的。

            2002.1.24  
作者: 重阳新韵    时间: 2015-11-17 12:40
新韵是中国真正的新诗。
作者: 潘三专    时间: 2015-11-17 13:2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重阳新韵    时间: 2015-11-17 15:08
毛泽东说:“艺术的基本原理有共同性,但表现形式要多样化,要具有民族形式和民族风格。”
作者: 重阳新韵    时间: 2015-11-17 15:09
潘三专 发表于 2015-11-17 13:24
人民是诗的上帝,诗已失掉了上帝!

振聋发聩!

谢谢赏评!
作者: 大明定南朱曦    时间: 2015-11-17 16:0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箫水轩烟    时间: 2015-11-17 16:20
老人家您管那么多干嘛啊?
作者: 重阳新韵    时间: 2015-11-17 16:49
大明定南朱曦 发表于 2015-11-17 16:05
毛泽东说:“艺术的基本原理有共同性,但表现形式要多样化,要具有民族形式和民族风格。”


“形式多样化”的前题是“要具有民族形式和民族风格
作者: 重阳新韵    时间: 2015-11-17 16:53
箫水轩烟 发表于 2015-11-17 16:20
老人家您管那么多干嘛啊?

谢谢,祝福!

不是我要管,这是我的信仰和心志。
作者: 箫水轩烟    时间: 2015-11-17 16:55
重阳新韵 发表于 2015-11-17 16:53
谢谢,祝福!

不是我要管,这是我的信仰和心志。


我也是学古诗词的,我佩服老先生的执着精神!有时一个人的信仰胜过生命。
作者: 大明定南朱曦    时间: 2015-11-17 17:0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大明定南朱曦    时间: 2015-11-17 17:0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大明定南朱曦    时间: 2015-11-17 17:1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重阳新韵    时间: 2015-11-18 08:47
箫水轩烟 发表于 2015-11-17 16:55
我也是学古诗词的,我佩服老先生的执着精神!有时一个人的信仰胜过生命。

同感 。谢谢。
作者: 重阳新韵    时间: 2015-11-18 08:51
大明定南朱曦 发表于 2015-11-17 17:11
非也非也。”表现形式要多样化,要具有民族形式和民族风格“——老毛这句话,其语法,属于”同 ...

好吧,只要有了中国特色就好。
作者: 箫水轩烟    时间: 2015-11-18 10:14
重阳新韵 发表于 2015-11-18 08:47
同感 。谢谢。

老先生客气了
作者: 大明定南朱曦    时间: 2015-11-18 12:0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重阳新韵    时间: 2015-11-18 15:51
大明定南朱曦 发表于 2015-11-18 12:00
“中国特色好”,但是,不能一味排斥“外国特色好”。

不是一味排斥,也不是一味接纳。而是消化吸收。外国特色再好,终究不是中国特色。
作者: 大明定南朱曦    时间: 2015-11-18 16:1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重阳新韵    时间: 2015-11-19 10:50
本帖最后由 重阳新韵 于 2015-11-19 10:52 编辑

统筹兼顾,融会贯通。不亦说乎?

作者: 菊岭耕夫    时间: 2016-7-19 16:02

. 新韵诗体,就是中国特色新诗体


我非常赞同近期老诗人贺敬之关于创建有中国特色新诗体的建议。
我非常赞同人民日报文艺评论版《呼唤创建中国特色新诗体》的呼吁。
我非常赞同该文中提出的中国特色新诗形式的三条基本标准:
一是必须押韵且有一定节奏,易诵易唱易记,读之抑扬顿挫;
二是语言简洁精炼,句式与段落整齐而美观;
三是通俗易懂,富有诗歌传统和民族特色,让老百姓喜闻乐见。
这三条标准,就是中国新诗的特色,就是中国新诗的基本元素。
新韵诗体完全符合这三条标准。
新韵诗体就是中国特色最新诗体。
新韵诗体是中国诗歌的发展方向。
新韵诗体是中国诗歌发展的未来。
新韵诗体是中国小康社会诗文化的象征。
新韵,就是“新华韵”。
即以《新华字典》为准的《中国现代汉语普通话韵》,简称“新韵”。
新韵,既是诗韵,又是诗体。
韵,中国现代汉语普通话韵。体,中国新韵体。
新韵,“新”是韵的标签;“韵”是诗的生命。
旧韵千百年,已过时,所以要特别强调这个“新”字。
无韵近百年,丢了韵,所以更要特别强调这个“韵”字。
新韵,是与旧韵的区别;也是与无韵的抗争。
新韵,是中国最新诗体的特殊标志。
新韵,是新韵诗的简称,也是中国最新诗体的总称。
新韵兴起是历史必然!为普及新韵而奋斗! 欢呼新韵时代到来!
(重阳新韵)  (《人民日报》文艺评论版)

作者: 绿帝王    时间: 2016-7-19 22:41
谜语化还是要有的,李白李清照等大家,都谜得不得了。其它的观点,我非常非常的赞同。
作者: 菊岭耕夫    时间: 2016-7-20 09:00
大明定南朱曦 发表于 2015-11-18 12:00
“中国特色好”,但是,不能一味排斥“外国特色好”。

洋为中用。不是食洋不化。
作者: 李万修    时间: 2016-8-12 11:16
我非常赞同该文中提出的中国特色新诗形式的三条基本标准:
一是必须押韵且有一定节奏,易诵易唱易记,读之抑扬顿挫;
二是语言简洁精炼,句式与段落整齐而美观;
三是通俗易懂,富有诗歌传统和民族特色,让老百姓喜闻乐见。
这三条标准,就是中国新诗的特色,就是中国新诗的基本元素。
新韵诗体完全符合这三条标准。
作者: 李万修    时间: 2016-8-15 08:56
要中国化

教材改革国萃丢,经典一任付东流。
高人一语中国化,新韵击浪在头前。
(重阳JM)16.8.14

作者: 李万修    时间: 2016-8-19 10:28
《救救诗》诗集遭冷遇。诗集还是出的,名家的有,新人的也有。不过,有说呆子在写诗,傻子出诗集。诗集售不出去,送人也难得喜欢。一句话:“穷诗人,白花钱,枉费心!” (李万修)
作者: 信牛由风    时间: 2016-8-22 13:57
诗歌当然 得有民族性。但,在世界趋向融合的背景下,诗歌的世界性也缺失不得。得用全球的眼光去看世界,而不是用中国的眼光去理解全球。如不能用古诗的标准去衡量现代诗。
作者: 汤胜林    时间: 2016-8-24 21:16
本帖最后由 汤胜林 于 2016-8-24 22:26 编辑

重阳新韵基本死亡,请仁慈的上帝救救旧旧旧旧诗
作者: 文也哉    时间: 2016-8-24 23:12
汤胜林 发表于 2016-8-24 21:16
重阳新韵基本死亡,请仁慈的上帝救救旧旧旧旧诗

支持!!!!!
作者: 汤胜林    时间: 2016-8-25 06:46
文也哉 发表于 2016-8-24 23:12
支持!!!!!

看看他们写这些所谓的诗歌,毫无新意毫无诗意毫无味道,就是民歌加儿歌。如果这些资质平平的所谓诗歌能在中国流行,肯定会成为大笑话。所以很多写诗人对他们要么一笑了之,要么嗤之以鼻,像对待唐吉可德(不自量力代表)、祥林嫂(怨妇代表)一般。其实,他们知道自己是在硬拗,知道自己毫无前途,但由于老年痴呆症发作,不跳黄河心不死啊。哈哈!
作者: 重阳新韵    时间: 2016-8-25 09:34
无韵诗死定了



重阳JM



   《诗刊》2002年第一期上半月刊,第13页《诗人观点》栏中,发表了严阵的题为《诗是不是真的死定了》一文。文中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位诗歌作者与一名书商的对话:
    书商:“最近在忙什么?”
    作者:“我在写诗,我最近写的诗已经够出一本诗集了。”
    书商:(很快收起笑容)“哥们,你能不能写点别的?不管你写什么,小弟都给你出,就是诗,不行!”
    作者:“为什么?”
    书商:“你这人怎么这样?你难道至今还不知道,诗已经死定了!”
    上面这段对话,引发了严阵先生的一番感慨,发了一大番议论。总言之,先说了诗的困境,人们之所以说诗死定了的原因。而后大发感慨地说“诗不但死不了,而且还会更好的活着。”
    谢谢严先生为我们开启了心机,让我们知道了诗不能死和还能更好的活着,让我们有了新的希望。
    不过让人不解的是,文中所说的诗,是什么诗呢?书商所说的诗是什么诗?那位作者所写的诗是什么诗?严先生所说的诗又是什么诗呢?文中一概笼统地说“诗”,让人如入迷雾中,不知所云。这里笔者不妨作一点儿猜想或诌议。
    如果文中的“诗”指的是中华传统诗词,那么,文中所说的“死与不死”都是毫无意义的。因为中华传统诗词是中华民族的国宝,当然不会死的,而且还要发扬光大。如果指的是中国新诗,那就要分清是哪一类的新诗了。中国新诗种类繁多,这里暂且大致分为有韵的和无韵的两种吧。如果指的是有韵新诗,当然不会死,因为有韵诗歌正兴旺着呢!中华新韵的兴起,促发了中国诗歌的无限生机,给人们带来了无限希望,为中国诗歌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君不见,被谱曲传唱的有节奏有韵律的新韵歌词,被唱遍了天南地北,唱红了祖国大地,唱红了歌星一大邦,唱迷了歌迷一大群……。如果指的是无韵新诗,那可就真的死定了!而且早就死定了(无韵诗不是诗,生下来就死了)。因为在二十世纪中期,毛泽东就已经宣判了无韵新诗的死刑:“给一百大洋也不看”。毛泽东不看,中国的老百姓更不看!这不正是众所周知的中国诗歌的落寞吗!你说,它是不是死定了!我想那位书商所说的“诗已经死定了!”就是指的那些无节奏无韵律的违背民族传统的歪诗,邪诗,非诗,伪诗吧!它当然真的死定了!这是伟大诗人毛泽东对它的宣判,这是中国人民对它的宣判,这是中华民族对它的宣判,这是人类历史对它的宣判!
   “无韵非诗”,生在十九世纪的美国,死在二十世纪的中国。尽管“无韵诗尸”早已臭在二十世纪里了,虽然现今又被搬进了21世纪的门槛,还会在21世纪里“尸臭”一阵子。但是,严先生想象的“在我们未来的生活中出现的”“排长队去购买一本新诗集的时刻”,绝不会是一本“无韵诗尸”吧!
    这里暂且不谈未来的事,就看看当前吧。在同一期的诗刊上,同时发表了严阵先生的一篇长诗《绽放的中国》。多好的内容啊!只可惜,一朵香花插在牛粪(无韵式)上。这不会是从西方“精神文明的垃圾桶”里“取出来的”“一串珍珠项链”吧!却怎么总还是散发着“无韵诗尸”的臭气呢?也许是“忘了把手好好洗一洗”的缘故吧?于是,我断想,在“无韵非诗”早已死定了的今天和今后,凡是丢了民族国宝的,凡是丢了诗歌节律法则的,凡是丢了诗歌生命的,凡是无节奏无韵律的,不管他怎么巧妙的花样翻新,都不外乎是“无韵诗尸”的炒作!正如这朵插在牛粪(无韵式)上的香花,不会因为花香而否认粪(无韵式)臭吧!
    再看看本期诗刊的开篇大作,被“诗人珍爱的诗”,被我们荣称为“中国诗坛泰斗”的艾青老前辈的大作《我爱这土地》。“这首诗可以说是诗人抗战初期的思想情绪、艺术个性和创作风格的最典型的代表作”,无疑也是“冲破散文与诗之形式壁垒”的,摒弃了节奏和韵律,摒弃了民族传统的代表作吧?那么,真可惜,它不是诗!它不是诗啊!伟大的“诗坛泰斗”的珍爱的诗!
    诗,是一种有节奏有韵律的文体。节奏和韵律是诗的生命,无韵不成诗!因此,对于诗,无论何人,不管他地位有多高,名望有多大,凡是没有节奏没有韵律分行写的东西,统统都不是诗!
    诗人郭沫若、巴金及艾青等等老一辈诗人的青年时期的诗,都是受西方诗风即惠特曼诗风的影响而创作的,它摒弃了中国诗的有节奏有韵律的概念界定而任意自由。正如彭金山先生在《形式建设——一个重新提起的话题》一文(见同期《诗刊》第61页)中所说:“他(郭沫若)的诗正是以个性解放的内容和惠特曼式的自由形式开创了一代诗风”。然而,这一代诗风的后果,在摒弃了传统形式的同时,把节奏和韵律也摒弃得精光,彻底地背叛了民族,导致了中国无韵非诗的泛滥,这也是他(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的吧!请问健在的,最新连任中国作协主席的巴金老前辈,你能向中国的青少年,向我们的子孙后代喊一声:“没有节奏没有韵律分行写的文字就是诗”吗?我想,巴金老前辈如果真的喊得出这句话,那么,可怜的田人先生(《城里的农夫》作者,见同期《诗刊》第33页)即便“用尽毕生”也难“写出一首让人们记得住的诗” !还是认真思考一下彭金山先生所说的:“今天,则需要从我们民族语言自身求得形式上的突破”吧!
                                                              2002.1.16

作者: 重阳新韵    时间: 2016-8-25 09:39
毛泽东说:“艺术的基本原理有共同性,但表现形式要多样化,要具有民族形式和民族风格”。
作者: 李万修    时间: 2016-8-30 14:16
诗在自由化。写诗自由了,好写了。不需杜甫那样“拈断数茎须”了,不必贾岛似的推敲“月下门”了,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写到哪里算哪里,写成嘛样算嘛样。

作者: 江城一帆    时间: 2016-8-30 14:30
救救诗,提读




作者: 重阳新韵    时间: 2016-8-30 16:48
习近平主席近日在考察北师大时表示:“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的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我觉得 ‘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的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

节奏韵律是中华民族诗歌的基因。
无韵非诗应从学生课本中清除去!
(重阳JM)
要中国化
教材改革国萃丢,经典一任付东流。
高人一语中国化,新韵击浪在前头。
(重阳JM)16.8.14


一语中国化,万千惊天词。
若非新韵倡,何得动地诗!
(重阳JM)16.8.25

作者: 一隙流云    时间: 2016-9-3 01:08
不太好救。人心过于浮躁。写诗的人求名求利。读诗的人少之又少。总的来说人的价值观出现偏差。都是在用物质衡量价值。其次,作品脱离生活现实。没有具体的生活事件,或生活经历。完全构思句式。看似很美,确是天马行空,胡乱拼凑。找不到具体线索。完全碎片化。这样作品神仙也看不明白,别说人了。

作者: 李万修    时间: 2016-9-3 09:23
一隙流云 发表于 2016-9-3 01:08
不太好救。人心过于浮躁。写诗的人求名求利。读诗的人少之又少。总的来说人的价值观出现偏差。都是在用物质 ...

却是如此。
作者: 姚义    时间: 2016-9-7 09:15
不好救也得救。决不能眼睁睁看着中华民族的诗无韵化,去中国化!
作者: 一隙流云    时间: 2016-9-8 06:20
姚义 发表于 2016-9-7 09:15
不好救也得救。决不能眼睁睁看着中华民族的诗无韵化,去中国化!

关建没有属于自己的东西呀!没有自己的对待事物的观点。至少得有基本的人生观啊!脑里什么玩意也没有,整天想着出名,想着拿大奖。这样状态怎么能写出好诗呢?脑袋里什么东西也没有又怎么能写出诗呢?写诗无非是写生活事件对个人感受罢了。但是生活中没有一件事能让你有感觉的。你该怎么写?学习外国人也可以。但必须学他们的精髓。而不是皮毛…
作者: 重阳新韵    时间: 2016-9-9 10:25
一隙流云 发表于 2016-9-8 06:20
关建没有属于自己的东西呀!没有自己的对待事物的观点。至少得有基本的人生观啊!脑里什么玩意也没有,整 ...

习近平一句“要中国化”,“去中国化”不是就翻过去了吗?
新韵兴起,新韵时代到来,无韵诗时代不是就翻过去了吗?
作者: 一隙流云    时间: 2016-9-10 20:15
重阳新韵 发表于 2016-9-9 10:25
习近平一句“要中国化”,“去中国化”不是就翻过去了吗?
新韵兴起,新韵时代到来,无韵诗时代不是就翻 ...

任何文化都有精髓。精髓是不能丢的。古文化是这样,现代文化也是这样。精髓是基础,有了基础才会起万丈高楼。精髓是沃土。有了沃土才能百花争艳。习主席说的要‘中国化’。是要把中国文化的精髓保留下来。但在此基础上也不防碍接受西方文化。文化是多元的。我们有自己的文化基础,再把其他文化精髓吸纳进来。那就成为新的文化。就像合金金属一样,它总比单一金属硬得多,用途也广范得多呀!
作者: 李万修    时间: 2016-9-13 16:07
一隙流云 发表于 2016-9-10 20:15
任何文化都有精髓。精髓是不能丢的。古文化是这样,现代文化也是这样。精髓是基础,有了基础才会起万丈高 ...

是啊。习近平说:“坚持洋为中用、开拓创新”。不就是要把其他文化精髓吸纳进来吗?
作者: 一隙流云    时间: 2016-9-13 22:08
李万修 发表于 2016-9-13 16:07
是啊。习近平说:“坚持洋为中用、开拓创新”。不就是要把其他文化精髓吸纳进来吗?

是这样,各个国家都有好的文化。我们就是要把别人好的东西吸收进来,来弥补自身的不足。但这需要理性的思考。
现代人虚荣心太重了。太重名与利益。至使内心浮躁,而文化只是这些人追求名利的工具了。
作者: 重阳新韵    时间: 2016-9-14 11:53
一隙流云 发表于 2016-9-13 22:08
是这样,各个国家都有好的文化。我们就是要把别人好的东西吸收进来,来弥补自身的不足。但这需要理性的思 ...

是这样。不过,中国无韵诗者,只及收了外国的自由,自己又加上个无度。无度自由,过了头,把自己老祖宗的节奏韵律都丢光了。结果.........。
作者: 一隙流云    时间: 2016-9-14 18:40
重阳新韵 发表于 2016-9-14 11:53
是这样。不过,中国无韵诗者,只及收了外国的自由,自己又加上个无度。无度自由,过了头,把自己老祖宗的 ...

你是担心自由无度诗会取代节奏韵律诗吗?我想这点大可不必担心。虽然有些人在写自由无度无韵诗。但是必定喜欢传统的,有韵有节奏的诗也是大有人在的呀!而且有些作品堪称经典了。没有人能完全取缔传统,只能在传统上去粗取精。所以完全没必要担心的。
另外,你现在要把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做好,把自己喜欢写的诗写好。别人写什么不必管他。你只要朝一个方向努力,是不愁写不出好诗的。
作者: 重阳新韵    时间: 2016-9-15 12:28
一隙流云 发表于 2016-9-14 18:40
你是担心自由无度诗会取代节奏韵律诗吗?我想这点大可不必担心。虽然有些人在写自由无度无韵诗。但是必定 ...

1.我坚定不移地相信无韵自由诗永远也取代不了节奏韵律诗。我没有一丝一毫的提心。
2.我现在正是在做我自己喜欢做的事,即对无韵非诗的批判。写我自己喜欢写的新韵诗。别人写什么我管不着也管不了,但它也管不着管不了我说什么写什么。
作者: 一隙流云    时间: 2016-9-15 18:16
重阳新韵 发表于 2016-9-15 12:28
1.我坚定不移地相信无韵自由诗永远也取代不了节奏韵律诗。我没有一丝一毫的提心。
2.我现在正是在做我自 ...

别为别人的事浪费自己精力。非诗成不了主流文化。就让一些人当作爱好去写吧!
作者: 重阳新韵    时间: 2016-9-16 09:56
一隙流云 发表于 2016-9-15 18:16
别为别人的事浪费自己精力。非诗成不了主流文化。就让一些人当作爱好去写吧!

谢谢你的好意。但我可不是为别人的事浪费自己精力。我没那么高尚。我只是为我自己。我提倡新韵。新韵有两大乱对力量:一是旧韵,二是无韵。这是不依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物。树欲静而风不止。事实是静不了,也止不了。那不是爱怎么就怎么的事。
作者: 菊岭耕夫    时间: 2016-9-22 15:02
  救救诗,良方是:民族性。

    毛泽东说:“艺术的基本原理有共同性,但表现形式要多样化,要具有民族形式和民族风格。”
    鲁迅说:“诗是民族的声音。”
    重阳说:“世界各国各民族都有各自特有的文明文化,从而构成了各国各民族文明文化的特征。”
    丁芒说:“我认为新诗的走向,其主导车轮应是民族化。唯其充分民族化,也才愈有世界价值。”
作者: 江城一帆    时间: 2016-9-22 15:39
救救诗,良方是:民族性
作者: 菊岭耕夫    时间: 2016-9-22 16:21
救救诗,希望是:新韵。

    重阳倡导了新华新韵,并形成了理论体系。
这是一个伟大的创举,开创了中国诗歌的新纪元。
    新韵的兴起是历史的必然。
    新韵,既是诗,又是体,诗体统一。
    新韵是中国真正的新诗。
    新韵是具有中国风格、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诗文化形式。
    二十一世纪的诗坛是新韵的。
作者: 里鱼    时间: 2016-9-24 09:00
这个还真是那么回事,我喜欢去书店看书,真没见过什么诗集出售。
作者: 里鱼    时间: 2016-9-24 09:01
真想救救诗,还是写歌词吧。香港的林夕,台湾的方文山就是个中代表。
作者: 李万修    时间: 2016-9-26 09:28
救救诗,多写新韵歌词吧。
作者: 重阳新韵    时间: 2016-12-8 11:38
救救诗,走新韵之路。
作者: 新韵使者    时间: 2017-1-8 16:23

救救诗,走新韵之路。
作者: 重阳新韵    时间: 2017-2-20 08:20
要中国化
教材改革国萃丢,经典一任付东流。
高人一语中国化,新韵击浪在前头。
(重阳JM)16.8.14

作者: 重阳新韵    时间: 2017-3-14 16:30
  诗失去生命。诗是有节奏有韵律的文体,无韵不成诗。而当今的诗大多数无韵缺节奏。韵和节奏是诗的生命,无韵缺节奏还会有诗吗!
作者: 重阳新韵    时间: 2017-4-9 14:45
诗魂

1.
韵是诗之根,
无韵诗死了。

2.
树无根死,
诗无韵亡。

3.
韵是诗之魂。
无魂诗尸在。

3.
老天爷将韵插在诗种上,
诗走过了千百年,总带着韵。
到了今天,有人将诗韵割掉了。
诗死了,诗魂上天去找老天爷。
老天爷说,没关系,
诗魂上天来,诗尸在地上。
人们爱的是诗尸,不把你诗魂当回事儿。
(重阳JM)17.4.9

作者: 汤胜林    时间: 2017-4-10 22:06
救救僵尸。
作者: 重阳新韵    时间: 2017-4-11 15:09
鼓吹诗无韵有罪

鼓吹诗无韵有罪。
因为无韵诗丢失了
中华民族诗基因,
成了转基因诗。
让中国子孙后代
忘韵忘诗,
不知诗为何物。
(重阳JM)
作者: 重阳新韵    时间: 2017-5-2 11:04
本帖最后由 重阳新韵 于 2017-5-20 11:22 编辑
4
    诗在谜语化。艾青重返诗坛任《诗刊》编委时谈到:有些诗他也读不懂。但还是同意刊发,原因没有讲。臧克家也感叹:诗越来越读不懂了。诗翁读不懂,诗贤读不懂,诗宗读不懂,诗界泰斗读不懂,还有什么高超的人能读懂呢!


只有假洋鬼子能读懂。
作者: 重阳新韵    时间: 2017-5-2 11:06
无韵诗,假洋鬼子。

诗是韵文,无韵非诗。
说无韵诗是中诗,不对!因它无韵。
说无韵诗是西诗,也不对,因西诗也有韵。
说无韵诗是译诗,也不对,因它无原文。
说无韵诗不是诗,对!因它什么诗也不是。
说无韵诗是假洋鬼子,对!假洋鬼子。
因它就是仿译诗的假洋鬼子!
(重阳JM)

作者: 重阳新韵    时间: 2017-5-20 11:23
本帖最后由 重阳新韵 于 2017-5-20 11:24 编辑
重阳新韵 发表于 2017-5-2 11:04
只有假洋鬼子能读懂。


是啊,因为它可以不懂装懂。

正如我,可以自问自答。




欢迎光临 中国诗歌流派网 (http://www.sglpw.cn/)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