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流派网

标题: 学写好诗,做好诗人 [打印本页]

作者: 大明定南朱曦    时间: 2016-8-26 16:5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周源    时间: 2016-8-26 17:36
文化腐败是法外之地?!
作者: 大明定南朱曦    时间: 2016-8-26 18:2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周源    时间: 2016-8-26 18:31
大明定南朱曦 发表于 2016-8-26 18:24
立法者不懂诗
所以就被商震之类
钻了空子

悲兮惨兮痛兮!
作者: 蛇珠    时间: 2016-8-27 17:52
看了前面就不想看后面了,以为你又想重操旧业

后来看了一眼结尾
于是一段段倒着看,看你这大气喘的,简直一个倒立

文坛的花絮太多丑陋,扭曲的心灵,让魔鬼都呻吟

作者: 重阳新韵    时间: 2016-8-28 10:19
乌乎哀哉,何谓诗?诗为何!......?!
作者: 大明定南朱曦    时间: 2016-8-28 18:2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大明定南朱曦    时间: 2016-8-28 18:3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燕啄春泥    时间: 2016-9-6 09:59
大明定南朱曦 发表于 2016-8-28 18:30

是阴毛的诱惑力
诗意

儿呀,你还不速速来拜见你干爹。
作者: 燕啄春泥    时间: 2016-9-6 10:03

媒体大肆宣扬余秀华,究竟倡导了什么


最近,我看了人民日报有关《痛批文艺界十大恶习》的文章后,深感文艺界的确是该整顿了。

就拿余秀华的诗歌《穿越大半个中国去睡你》来说,我觉得肮脏的灵魂自有肮脏的诗歌。如果你的配偶成天想着穿越大半个中国去和别人睡觉,不知道你会作何感想?我们这个社会还需不需要好风气?

有人拿余秀华和张海迪相比,记得儿时在广播里听到的,是倡导张海迪身残志坚、勤奋好学的精神;而余秀华是穿越大半个中国去睡你的精神,是一成名便和丈夫离婚的精神,是...... 她们能相提并论吗?如果人人成天都想着穿越大半个中国去睡你,不知道每个家庭会成为什么样子,也不知道这个社会会成为什么样子,更不知道国家会成为什么样子。

地方为了打造出余秀华这个品牌,毫无原则地大肆吹捧余秀华,媒体为了博人眼球也争先恐后地大肆吹捧余秀华。从余秀华淫秽的诗歌中,我们不难看出,余秀华是没有什么人伦道德意识的。余秀华作为一个脑瘫,自在情理之中;可那些吹捧她余秀华的人们也都是脑瘫吗?那又是什么扭曲了他们的灵魂呢?我真的搞不懂他们宣扬了什么,倡导了什么。我时常在想,为什么正能量在他们的眼里就一文不值呢?

单从文学的角度上看,我看到的是余秀华在没有被吹捧成名以前,她余秀华的诗无论是在凤凰诗社,还是在其他重量级诗坛,没有一篇被飘红,更别说什么优秀和精华了。是什么原因把一个大脑残疾的余秀华推上了文学神坛??? 发人深省!!!

余秀华固然值得同情,但我们不能因为同情而放弃文学底线和文学原则。文化导向着一个民族的灵魂,如果文化扭曲了,这个民族的灵魂就必然会被扭曲。所以,整顿文艺界势在必行;否则,一个灵魂扭曲了的民族,必将走向衰败。



作者: 燕啄春泥    时间: 2016-9-6 10:04
媒体,炮制了一个诗坛的丑剧
穿越大半个中国去睡你
一榻诗稿沾满了污秽的精液
女人,用下半身去写作
双乳也冻得发紫
贫穷吗
难道阴毛,也可以无遮无避

穿越大半个中国去睡你
你为什么要去巴结那个电视主持
叠了一千个千纸鹤
跪在哪里,也不怕电闪雷劈

穿越半个中国去睡你
你又为什么想睡那个诗歌编辑
还要为他生儿子
不在乎,他已经六十、七十
我猜想,你是否给那些野孩子
取一些诗意的名字
井上、龟田,还是鱼池(愚痴)

你也有丈夫和儿子
他们没有丝毫嫌弃你
诗歌,崇尚的是真诚、善良、美丽
诗刊,还有那些无聊的媒体
你们把诗歌糟蹋的颜面扫地
从此诗,将和脑瘫沆瀣一气
李清照也会躺在宋词里哭泣
女人不再写诗
只需,穿越大半个中国去睡你


作者: 燕啄春泥    时间: 2016-9-6 10:05
  《我养的狗,叫小巫》
  余秀华
  我跛出院子的时候,它跟着我们走过菜园,走过田埂,向北去外婆家。我跌倒在田沟里,它摇着尾巴,我伸手过去,它把我手上的血舔干净。
  他喝醉了酒,他说在北京有一个女人,比我好看。没有活路的时候,他们就去跳舞。他喜欢跳舞的女人,喜欢看她们的屁股摇来摇去,他说,她们会叫床,声音好听。不像我一声不吭。还总是蒙着脸。我一声不吭地吃饭,喊“小巫,小巫”把一些肉块丢给它,它摇着尾巴,快乐地叫着他揪着我的头发,把我往墙上磕的时候,小巫不停地摇着尾巴,对于一个不怕疼的人,他无能为力。我们走到了外婆屋后,才想起,她已经死去多年。

  且看:标题是《我养的狗,叫小巫》,正文中小巫只是插曲,结尾又扯到外婆死了。文理不通不说,情理也不通,刚打完那样的架的两口子(他无能为力。我们走到了外婆屋后... ‘他’只能指丈夫,后面的‘我们’也只能指两口子),还会在一起走吗?

  这连小学二年级作文水平都不如的白话如此杂乱无章,竟然被诗刊责任编辑刘年当作了诗歌,并且,是当作了十分喜爱的诗歌。究其原因,无非两点:一,刘年没有什么专业诗歌水平,低俗的连半吊子都算不上。二,是刘年的同情心在作祟。也就是说,刘年将同情心凌驾于了诗歌文学之上,放弃了诗歌文学原则。刘年抱着个人的同情心,丧失了文学底线,能不把余秀华放个屁都当成诗歌吗?这不仅仅是刘年的悲哀,更是中国诗歌界的悲哀!

  河流滚滚浪涛凶,水面春阳水下冬。
  谁晓来仙曾劫难,历经沧海一蛟龙。


作者: 燕啄春泥    时间: 2016-9-6 10:06
中国文坛腐败黑幕十九重,全面、系统的腐败已毁灭了文学生态!
作者: 土豆是白薯

1、“权威”腐败
包括在京的某些总编、主编、教授、博导、评论家、各种名人,以及国内常“飞来飞去”的名家,常年去参加各种“某某作品研讨会”,其中绝大多数是作者搞钱举办的,这些作者不是一般的文人,而是有钱当权的,有些别看官不大,就是个小科处级,或不大不小的企业负责人,开一次会能不眨眼花数万至十几万或更多,,到场的权威们一次收获“红包”3000、5000、甚至1万,数万,还有的有用的“评委”更多,几个小时就散会,研讨的作品有时前一天临时发给权威们,而有时甚至现场分发,临时翻看一下就即兴发言,会后,由作者根据现场“发言”的录音,整理成一篇篇文字,就成了报纸、网络、刊物刊登的“评论”,书的“序言”,各处发表,甚至登上网站、广播、电视来报道,作者再负责“买版面”,形同“软”广告费,报刊们更乐得如此创收。
2、“诗歌活动家”腐败
整年奔跑于国内、沿海、发达地区,内地各个大小城市,以开笔会、全国诗会、搞各种诗歌活动等名义,名目繁多,搞策划,拉赞助……,有的几万、十几万、甚至几十万一次,多数暗饱私囊,并完全逃税,和与地方文化人士、小官员、经办人勾结私分,只有少数落入单位账目,遮人眼目。同时不光捞利,还要名利双收,每次大型全国活动,排列名字时,自己与他请来的“全国著名诗人、学者、评论家”并列,报道在电视、报纸、刊物、网络上,几年、十几年,久而久之,本人也成了读者、观众“耳熟能详”的“名人”了。这些人包括主编、总编、编辑部主任、各个学会负责人、什么莫名诗歌机构的秘书长等等,有的已经捞成大富,满世界旅游,子女送出欧美澳洲留学,大多领着国家高薪工资、特殊津贴,有的暗地经商,还往脸上贴金。
现在有的民间诗人也学会了,开始时候为诗歌做点贡献,以后变了质,脚踩几只船,主流、民间、网上处处都要有名、有利,搞“活动”搞“出版”等,处处捞,已经不认真搞诗歌,而成了以民间诗歌活动家掩护的挖“财”巨匠。
3、诗歌刊物总编、主编腐败
关系网上的企业家、富商、地方官人的稿件重点发,大组发,连续发,他们一般不直接“收钱”,而是隐蔽性被邀请出国旅游、前往考察等名义,或安插子女亲属关系等的工作、就学、提升等,或者为其国外子女亲属提供资金、为亲属经营的国内外公司提供资金、投资合作、购买产品等支持,当然日常也收取认为“安全的”贵重礼品、外界看起来合法的某某“大奖”奖金,(每年多地、多次,都要上万以上一次的,少的不收,比如,全国性的奖项、重点行业投资举办的奖项、各个报纸副刊举办的年度奖项,地方省市县每年举办的“某某杯文学大奖赛奖金”,基本落入这些权威关系户手里),以及高额的“讲课费”,各地为了套取关系,常请他们以讲课为名给以报酬,一逃税,二安全,三名声好听。另外请他们列席各种地方大小型会议,作为县市”“重要嘉宾”,由公家出钱,打入“会费预算”报销,给他们一笔,每次少则万八,多则数万,以及参加各个地方文联、各个行业文联学会、地方省市县诗词学会的活动等,都有“出场费”,这是必须的潜规则,年收入很高,又隐蔽。
还有:提名、题词、写序费,等等,都有不菲的收入,每次低于几千是不行的。这些主编有的以前不是很出名的诗人,多年下来,经过如此这般“宣传”、“广告”,几乎全部“活动”成为国内“著名诗人”,名利双收,他们是一些隐蔽的富人,一辈子就成了吃“著名”“权威”饭的人物了。有的地方掌权人物为了回报“奖励”他们的“支持”,还以给予当地“经济、文化贡献人物”政策,奖励其住房、别墅、车子等,许多沿海小地方就这么拉人下水,黑得很。
4、办刊腐败
几乎第一、第二、第三栏目,以及所有栏目的头题、二、三题,都是刊物里“说了算”的主编、总编、主任的“关系稿”,钱权交易,编辑部分为三等人,一等是主编和主任,二等是正式编辑,三等是打工编辑,打工者的工资待遇很差,却干着最重的活,比如打工编辑白连春得了重病治不起,呼吁社会捐助,一层压迫一层,编制里养着一群不干活光捞好处的人,他们整年忙着出国,开会,各地飞,拿奖,评奖,热衷于举办和参加有好处费的各种“活动“,住高级酒店,吃宴会,拿礼品,各地“出场亮相”然后“发稿”,成了一群躺着吃“国家刊物”这一无形资产的“编辑大爷”。
5、“编辑部主任”腐败
某著名主流诗刊编辑部主任,竟然伪造现役军官简历,在社会混够了混进大学念两天,从腐败“博导”手里买的文凭,靠行贿调入,一不会写诗也从来没有写过,二不会写评论,出一本评论的书一大半从网上东抄西抄,只会拉关系,仅仅是一个从前在部队混迹的“兵油子”,现在,摇身一变,竟然成了名刊“诗歌权威”,经常下到底下国内各地伸手,找在基层当小官员、公务员、经商、或有点权的作者招待,要钱、报销票据、要礼品,要洗浴按摩甚至要嫖娼,公开卖版面,暗地卖“评选”参加某权威性全国著名诗会名额,影响极坏。这是一个典型,不典型的“各有其类”。
6、“节假”腐败
首都各个全国文学刊物某些主编、总编、编辑部主任、“名牌编辑”,或被邀请出国旅游,或被专车接走,或自行联系叫底下搞接待,负责他们全家的差旅费、飞机、火车票、住宿费等跑到各地,下了车有专车接,很奢华,能请起他们的都不是一般的平民诗歌作者,有的是县市局长,有的是地方公务员里的小领导,企业领导,再起码也是个体工商业主,或文联主席、秘书长,这些人会被他们“重点培养“,久而久之也成为渐渐有所名气的新秀、或“优秀诗人”,他们也会经常获奖,评为年度诗人,被认为优秀好作品等,以回报他们的“盛情款待”。
7、“风格”腐败
刊物的“主编制”,容易把一本刊的艺术风格办成单调的“清一色”,全是他一个人的喜好,所有的编辑看他一个人的脸色,所有编辑的能力水准不过成了“传声筒”,工具,恰恰许多主编们不学无术,业务不通,水平平庸,或仅精通权术,擅长跑官买官,钻营拍马,讨好上级,于是官运亨通,成了国刊、省刊、市刊的领导,这种情况有越来越严重的倾向。
8、“产权”腐败
刊物是“公有制”,但领导却不是群众民主选举的,而是上级“委派的”,于是监督机制失衡,下边职工管不了他,上面领导包庇他,碰上贪官会将国有刊物资源,实际上据为己有,以“市场化”等繁多名目,内外勾结。几任领导下来,原来盈利的,会变为亏损,甚至面临倒闭,但悄悄肥了个人。结果,一个人、或几个人富了,大家穷了。刊物办不下去了。只好“改制”。
9、编制腐败
诗歌报刊的质量下降的原因是用人,如果“用人编制”能卖,调入的人才可想而知。卖主编、社长、主任、甚至编辑,卖调动,或明或暗,明的是钱权交易,暗的是“权权交易”,而暗地的更难防,更严重,更腐败,更黑。
10、“获奖专业户”腐败
这些年有的地方文化部门,如文联、作协、文化馆,或大学中专教师,单位规定以创作能够各级奖(国家、省、市),出 “专著”,作为长级、升迁、奖励的标准,得奖与否更是一个人成功的公认性标志,所以重要。于是有的所谓学者教授作家诗人名心太重,发现“获奖”最容易出名,得利,引起诗坛文坛的注意,埋头写多少本书不如得一个奖,于是不去认真写作,不去出真正的创作研究成果,而是“跑奖”,跑省里、市里、北京,成为“跑奖”专业户。
于是大、中、小奖一个不拉!他们有的是小官员、有钱人,小商人,企业家,也有的是文联主席副主席、秘书长、校长,讲师、教授、名心无度的“专业作家”、文化馆长、文化部门负责人等等,他们有的扮演省内外“活动家”,有的扮演假作家诗人真社会“活动家”,有的扮演专职“文化皮条客”。
有的已经获了几十个奖还在年年厚颜“申报”。有的把评奖当成“办事能力”,不光为了自己获奖,还经常为别人操办获奖。那些有权利经常参与评奖当评委的,或自己单位能设奖的还可以“以奖换奖”,或者干脆颁发给自己。他们有的手段特低劣,有的手段超高明,有的明目张胆,有的暗箱操作,有的攀上国内最高权威,有的拉上低劣评委。一个共同潜规则是:奖金的一半或全部要用作回报,再不然就得有能力“交换”,不然下次免谈。有的人专有活动天才,“操作”能力:送钱、送卡、送土特产、送好处、送交换。层次高雅体面的送“权威评论”文章、送下次“权威提名”、以及回送其他“奖项提名”。手段高超的送“邀请来本地参观”“出国考察”、办理进修代培生以及入学等等。有的有能力操纵北京在本地举办各类会议。
总之,除了写出好作品以外,其余他们都是“专家”。当然钱是文联出、企业出、地方政府出、文化部门出、院校出、基金会出、名目繁多的课题组出等等。几乎所有的评委都是他们的“导师、哥们、加朋友”,所以各种“大奖”落到他们手里确实是——宾至如归。
11、写作“入会”腐败
作家、诗人参加行业协会,学会,本来是天经地义的事,现在却变成一种很大的“人情”,一般没有“关系”只有作品写得再优秀也没有用。于是,从国家的学会、协会,到省、市的协会,各个“设卡”,拿出“买路钱”才能通过。某省一企业家为了入会,竟包了一家专机,前来接“入会大员”去游玩,其腐化可见一斑。
这个不用多说,看看:那些主管者“入会大员’的名车、别墅、多套房产、存款、出国记录、隐蔽资金,隐蔽产权,就清楚了。所以,今天的作家协会,诗人协会,人数越来越多,多的离谱。于是,名演员成了作家,爱写几笔的企业家成了作家,银行家、金融家成了作家,附庸风雅的小官员、捞公款的公务员成了作家,体育明星成了作家……就是中国能称上的“世界名著”的书却越来越少。穷作家入会也很难,慢慢一年年排队吧,有希望没前景。
如今的“入会大员”肥了,可以说多数都是一个个小“企业家”级别的,若没混上是他脑子灌水,“太笨”死。
12、讲座腐败
讲座,顾名思义,交流学问,学术,本是一件严肃的事。可是如今近年来变成一件“权权交易”,因为设置了“丰厚讲课费”,一次少则数千,多则数万。今天甲处请乙教授,明天乙教授请甲处回讲,如此这般。
还有的“成功人士”特精明,在好几个著名大学弄了个“客座教授”头衔,借此做一些杂七杂八的事,你看,又有钱,又有企业,又成功,又有“学问”,天下有这样美的事情吗?!于是,大学里有的“学术蛀虫”发现这个空子,卖“客座教授”头衔,或常年办企业家精英培训班,获益不浅。甚至一直卖到北京的名牌大学。还有的人更黑更厚,花钱运作某大学请他讲了一二次课,就一辈子在名片印上“客座教授”,管你大学乐意不乐意。
有的大学某些人乐得收钱,给几万就可以来讲一堂课,给10多万更欢迎,你要给1个亿就在大楼刻写你的名字,仿佛国家多年掏钱培植的大学竟是些院校“要饭花子”。名为“助学”,不问来历。有的连中学中专也没念过,甚至靠坑蒙拐骗、违法犯罪起家的所谓“民营”企业家,就随便就来当“临时教授”,讲的牛头不对马嘴,事实更未经核实,错字连篇,文理不通,误导学子,败坏学风。
学问呢?真知灼见呢?杏坛尊严呢?
13、“笔会”腐败
笔会一般分为高、中、低3个档次,按照级别人物来排。
高的:人数很少,对外很低调,很隐蔽,几个,10来个,都是“铁关系”,海滨别墅、或旅游度假休闲胜地,高级消费,“不差钱”:大红包“出场费”、高级纪念品、甚至温泉异性按摩,外加偷偷的色情服务,范围当然要很小,很保密,举办人的“层次”也不会太高,但当然请的都是头面人物啦。
中档的:范围也不大,不能超过10个、20个,也是应酬回报型的,如可以带带情人啦,请请所谓“女作者”啦,有女性陪酒啦,跳跳舞啦,听听歌啦,外加游山玩水等等,再发发礼品、土产名产、不菲的“车马费”红包。
低级档次的:就是可以请一般作者参加的,人数几十到上百,要收费,“创收”,讲的课草草收场,粗制滥造,有的谁缴费谁参加,吃住行当然你自己掏腰包。
缺乏真实、交流、学术内容,参会者不过借机拉拉关系,送送礼,为以后发稿、评奖,办事等铺铺路。也有个别有意义的笔会,但很少很少。这种“关系网”式的笔会近年也不断向“民间”蔓延,形式各异。
14、稿件腐败
由于有了总编、主编、编辑主任这层大鱼、中鱼,就有“责任编辑”这层小虾米,他们也照此办理,一点不逾规。于是副刊、刊物的稿件,经常是百分之80、90的“关系稿”。很多的普通作者的稿子无人看,看了也没用。期期如此,报刊的文学艺术成啥样可想而知。
15、培养“新人”腐败
先锋诗人、现代诗人、70后、80后、“驻校诗人”出来了,就用这些名目与有权、有钱、有用的做个人“交换”,不管质量往上推——从纸的媒体——再与网络宣传结合,反正当代文坛混乱,谁也分辨不出来优劣,分辨出也不在乎,久而久之,人们就记住他了,这些“新秀”,“新星”“诗星”,如此办理,一批一批。所以“新人”虽多,真正有价值的好作品却廖若晨星。
16、写作与诗歌学会机构腐败
动辄上百万、上千万的挖赞助,一个几个人的机构要这么多钱干什么?出国、环游世界、国内游玩、评评奖、给自己做些“国际交流”,比如,让自己到欧美讲学啦,把自己的书翻译成多国文字啦,包装成国家级、国际性的作家诗人啦,或做些与文学、诗歌无关痛痒的事,比如,搞一个少数人玩的写作中心啦,挂挂牌,过几天就忘了,或给自己的几个好朋友颁发“大奖”,给赞助商看。再不干脆变成一个“经营机构”,搞成文化企业,搞国内作者自费集资出书、搞发行、搞各项“创利”、收费、再不办成一个“名人和大亨玩的诗歌俱乐部”。就是不怎么搞实际的底层的诗歌服务,因为那太吃苦伤力费时间,诗歌只是他手里一个“旗号”而已。
办各类协会在西方先进国家是纯民间机构,是服务的,在我们是必须有背景有挂靠单位的才能批准,所以目前在中国还应该是一种社会“公共资源”,把宝贵有限的“公共资源”转化为“个人资源“,甚至“个人财源”,是目前相当多学会的一条歪歪路。
17、名人、权威“写序”腐败
一翻开诗集,满天下都是名家、权威、著名评论家等写的序,有那么多值得写的人吗?
而且其中有很多不实溢美之词,轻易乱评乱点,既不对作者负责,也不对社会负责。原来,写一篇序,要3000、5000,现在到8000、10000,1万以上,要是企业家、大款拿的更多。名家们很多人已经早就写不过来,根本不写,也根本没法了解那么多作者、作品,叫学生、研究生写,或某小作者代笔,写个一两千字。甚至有的就是本书作者本人预先写好,名家签字挂名,真乃“欺世盗名”。
还有的,竟至根本不认识任何名家,干脆,自造一个名家写序,冒牌的《序》。,反正“天下之大”找不到!
有的作者的脸皮比墙还厚,就拿着这样的“名家的序言”,各处发表,吹嘘自己,真的假的,只有鬼知。
还有能糊涂乱写几笔的女人,被贱者嘘为或自嘘为所谓“女作家“,“女诗人”,拿“女”字磨人,诱惑那些老头子,真真假假,骗来写序,不知耻辱。还有的作者趁机不注意硬与名人合影,或礼貌性跟“名家”“权威”合个影后,就不经允许、不打招呼,随便印在书上,其实名家连他姓什么都不知道。他的书上照片说明赫然写着: “著名某书作者跟中国著名某名人在一起”,并满世界乱发表,配发其他不相关文章,还在报刊、网络、博客发,抬高身份,误导不知情者,弄得名家看到后“哭笑不得”,直摇头。
18、评论家腐败
(存目,看了以上的厚黑,大家能知道)
19、新书发行仪式腐败、作者作品研讨会腐败
(存目,看了以上的厚黑,大家能知道)
20、稿件交换腐败
一、与“名”有关的腐败
有不少的总编、主编、副刊主任、编辑等,管版面的权威,以前都是不甚知名、或名声不大之辈,当了几年、十几年、20年的头,岸然一介国内“名家”,原因就在“互换稿件”,互相“隆重推出”,互相推举为著名作家、诗人,互相评奖、评选,颁“星”,久而久之,“假作真时真亦假”假的成真。现在,省市地级的报刊都学会了,如法炮制。这种情形民间也在推广,可醒可戒。
二、出书腐败
今天已经不是谁“出书多”,谁就是好作家的时代了!!
出书多,说明他权利大、活动能量大、钱多,能乱写,瞎写,胡编,或有“写作狂”欲、永无止境的“出名”欲。
你在报刊经常发表我的残次作品,我就在出版社里通过你的粗劣、胡诌的“出书选题”,给你免费外加发高额稿酬出书,免费帮你发行,再给你“市场化运作”,在国内某大城市搞个隆重发行仪式,签名售书,叫你大大的名利双收。其运作形式可猜想。如果你是钱爷、官爷那更好办。
所以,今天出版社出的文学作品、诗集,除了历史经典外,当下的任意化认定的作家诗人,不是不合格品就是次品。所以今天出版社很随便,高兴明天就推出一个叫整个社会读者都莫名其妙的“名家“,因为实行的基本是“市场规律“法则:“等价”交换。令出版社的人越来越腰包鼓鼓的。好的书却越来越凤毛麟角,避而远去,并不足奇。没有“关系“的书稿对不起无人理睬,等不了请你自费出书嘛,很自由的。——悲哀吗?!
21、翻译腐败、颁奖腐败
比如,有的人吹嘘说:我的作品“已经翻译成10多个国家文字”啦,其实,是花钱、运作,找人翻译的,再在国外华人里找个人帮忙,在外国的某小杂牌报、刊上发一下,或把一笔钱打到国外哪个小出版社,人家都是私人办的谁拿钱就印,管他有没有读者买一本,赚钱就行,于是反过来糊弄中国人。再如,为“嘉奖”自己的哥们、姐妹,导师、学生……建立个什么“诗人档案”,推介他们参加什么“华人某诗歌大奖颁奖”或者某某奖项“入围”,引人瞩目,或去邀请参与什么委员会评审,不过是一、二个人说了算,再找一小帮领评审费的名人,陪陪绑,巧立一个自取名目的全国性“大奖赛”,左边拉住赞助商,有利;右边拉住“关系网”,卖名,满足市场供求关系。这实际是一场场“小团体狂欢”,但却打着“中国”招牌,颁奖、出选集、集体亮相曝光、网络宣传、普及天下,以报刊的名义——“诗人就是这样炼成的”!!一点也不严肃,形同于闹剧。

来源:中国南方艺术

作者: 燕啄春泥    时间: 2016-9-6 10:34
 本帖最后由 匿名 于 2016-8-28 21:41 编辑

  一犁划破春消息(本人) 发表于 2016-8-28 08:27
  中国诗歌界没有多少人认可她余秀华,无论他们怎么折腾,最终都是贻笑大方的闹剧而已。
  ...
  --------------------------------------------------------
  匿名回复:
  一开始我看到这个帖子我觉得楼主纯属小题大作。
  但是了解到很多相关的资料,我觉得楼主说的也有道理。
  从她这里我相信了一句话,一个身体残疾的人,心理也必然是残疾的。余在媒体的热度之中已经忘乎所以了,甚至都快要把“缺心眼”当成“真性情”。
  要知道这两者有着天壤之别。
  说实话,躺在余秀华事件上消费余秀华的人很多,民众大部分时间都是愚蠢的,被舆论导向,向来就凭着第一印象办事,没有多少人会深入了解现象背后的事件。谁把故事讲得更好,谁就是赢家。余秀华这个“脑瘫、农妇、诗人”的励志故事,很明显讲的很成功。
  简单点举个例子,如果渣也有个比较级,到底是胡兰成更渣还是徐志摩。
  胡兰成还给过张爱玲钱(后面他自己没提,他觉得男人给女人钱,不是什么了不得事),徐志摩却主动叫张幼仪打胎,张幼仪说,打胎会死人的,他回一句:坐火车还会死人呢。
  但是现在骂胡兰成的比骂徐志摩多多了。因为徐志摩是著名诗人,他能导向舆论,会把自己包装成浪漫的,追求自由的形象,这样就容易得到大众的原谅与同情。
  所以人们提到胡,说他头顶生疮脚底流脓,提到徐,说他是浪漫主义诗人,感怀着他和陆小曼的爱情。
  很多从来根本不看书的人,看到一个余秀华火了,立马买一本她的诗歌集瞅瞅,生怕自己错过什么大事件。但是一个优秀的诗人,应该引领诗歌的热潮,让更多的人爱上这种文体,而不是反复消费脑瘫话题的热度。
  也许不一定能达到这种成就,但是至少一个优秀的诗人乃至文学家,是宁愿痛苦贫困,也不会放过这种不朽的机会。
  我觉得楼主发这种帖是吃亏的,因为余秀华已经火了,她掌握了更多的话语权,不管你说什么都是在消费她。你说她不好,她可以觉得你是在嫉妒,就算你说她好,她也觉得你写她就是在往自己脸上贴金。很多在余秀华不出名的时候帮助过她的朋友,吃亏就吃亏在这里,比如黄、比如……(这个名单可以列很长)
  还有,因为余秀华已经脑瘫了,她就可以躺在她的脑瘫上无限的发难,不管你说的做的是对还是错,你都是在为难一个残疾人。
  多好啊,所以像汪啊,黄啊,傻傻的解释是没有用的,逐条批驳也是没有用的。引导舆论的情绪才有用。
  郎平离婚的时候,媒体曾经问过她和白浪的感情。
  郎平怎么说:她说,我不会就此发表言论,因为我掌握了更多的媒体和话语权资源,所以不管我说什么,对他而言,都是不公平的。

  楼主,余秀华的诗歌不会带来什么坏的导向,因为稍微有点文化的人,都知道该怎么选择的。那种跟风的,他们对诗歌的热情也持续不了多久。

  我要是楼主,我说她诗歌的时候,我就不会扯上她的私事,这样夹带的东西太多,我会这样说:

  余秀华吧,很多句子很出色,也许有一刹那的通灵,但其余不少地方还嫌粗糙,整体上没有细细琢磨。不过,这也正是她的特色,因为她的作品主要就是个自娱自乐的价值吧。只有自己小情绪的感觉,没有什么主旨可言。

  作为一个农民,写成这样真是不容易。

  她的诗歌中有太多其他伟大诗人的影子,自己的东西,这些原创的地方与模仿之处相遇时就显得有些暗淡。也就是说,她在诗歌写作中的水平是缺乏一致性的,高低落差很大。
  她的诗歌腔调很浓厚,要知道腔调是诗歌的天敌。当作者有一百个故事让你相信她一定朴实的时候,她却是不够朴实的。
  诗人们批评余几句,是把她当自己人的表现,不然要么片儿汤话要么沉默,粉丝们怎么先急啦?教你们一个辨别好赖的办法。找一首你认为余最好的,再找一首你认为其他诗人最不可理喻的作品,每天各朗读十遍,最多不出一个月,高下自见。对于大部分人,我这个办法是最有效的,不用你读太多经典作品。很多人总喜欢干两件事,一是推荐书目,说你要想搞懂谁,要先搞懂谁谁谁;二是解读,你说谁写的不好,我解释给你听,解读更没用,语言用来解释语言本身就是徒劳,而诗歌是语言的边疆。

  还有,我也不会再参与回复关于她的任何一个话题和帖子的,让她的热度降下来。如果她真的是天才诗人,而不是靠脑瘫来获得加持,那又何惧回到起跑线上用文学才华和别人竞争呢?
  一个诗人的诗如果仍然只能依靠自身的背景、出身来使诗歌发光的话,那只能说明这个诗人还远远没有成熟。举个例子,就算你并不知道海子是谁,也不妨碍你阅读和欣赏他的诗歌。
  为了防止有人说我“嫉妒余秀华”、“炒作”,特意匿名了。

  不过话说回来,文学生来就是小众的事情,现在的读书的人本来就不多,读诗的人就更少了。千万别把自己当回事,觉得谁都是嫉妒你。

  除非,你像郭敬明郭老板那样火了十几年,资产五个亿,再不济,像唐家三少或者顾漫那样也行,拥有强大的运营能力,掌握杂志,电视,网络等多项资源,闷声发大财,一亿脑残粉。

  没有人有必要嫉妒余秀华。在这点上,我觉得张爱玲看得很透,就算你红透半边天,也没有男人会不在意相貌的——不建立在颜值上的爱情都是耍心机。
  正视事实,才能活明白。

  最后,附上一首我认为不错的诗歌,余秀华的粉丝们,你们认为这首诗对比余秀华的诗歌怎么样?

  反对拒绝阐释的诗歌

  “每一事物都作用或受制于其它事物。”
  虚妄的引领者口衔此语把我诱至一间屋子,
  一间苍老无依的屋子,一间出生入死的屋子。
  一个没有围墙没有屋顶徒具其名的所在。
  那屋子里充满黑暗,那黑暗中孕育着阴影———
  无花果树的枝条轻轻摇动,像手指在表达爱情,
  三五个或立或卧的人形默然无声,似在回忆当年和前生。
  虫豸、光斑和音韵———它们的美名干枯,
  它们的灵魂灼痛,它们的不满和诉求挤满虚空。
  此时此刻,黑暗倾斜,阴影消融。
  “每一时刻都宜于死亡,每一时刻都宜于诞生。”
  在巨大的事物中间,我是那无边无际的一个,
  恰如在卑微者中我是那最傲慢者。
  而在更多渺小者中我是零。我虽激情满怀,
  却依旧无法逃脱被愤怒击中的光荣宿命;
  我虽渴望如灰,却被迫期待那传说中的启明,
  以便让每一事物各归其位、各领风骚,无谓地啼鸣,
  让那口衔真理的引领者在消逝之前再狂吠几声———
  一间出生入死的屋子,在旷野中,在宇宙中,
  倚靠着自己那苍老无依的庞大身影沉沉入梦,
  欣喜于我用这拒绝阐释的诗歌将其亵玩和赞颂!

  PS:这首诗的作者也活着,年纪也不大。放心,我才不会拿一个世界著名诗人去对比一个脑瘫诗人呢。



作者: 燕啄春泥    时间: 2016-9-6 15:32
我相信中国反腐是不会留死角的,文化界的整顿已势在必行,会看到你们的下场的,请网民们拭目以待吧!


作者: 重阳新韵    时间: 2016-9-6 15:54
生死劫

一个人的死,
一个生命的消失,
不管多么伟大,
不管多么微细,
都是一样的,
永远地消失。

一首诗的产生,
正如一个物件的存世。
都要被判定是与不是。
不管它被捧上天,
不管它被掷于地,
都是一样的。
有韵是诗,
无韵非诗。

(重阳JM)16.9.5


作者: 大明定南朱曦    时间: 2016-9-6 17:0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燕啄春泥    时间: 2016-9-6 17:44
最近,我看了人民日报有关《痛批文艺界十大恶习》的文章后,深感文艺界的确是该整顿了。

就拿余秀华的诗歌《穿越大半个中国去睡你》来说,我觉得肮脏的灵魂自有肮脏的诗歌。如果你的配偶成天想着穿越大半个中国去和别人睡觉,不知道你会作何感想?我们这个社会还需不需要好风气?

有人拿余秀华和张海迪相比,记得儿时在广播里听到的,是倡导张海迪身残志坚、勤奋好学的精神;而余秀华是穿越大半个中国去睡你的精神,是一成名便和丈夫离婚的精神,是...... 她们能相提并论吗?如果人人成天都想着穿越大半个中国去睡你,不知道每个家庭会成为什么样子,也不知道这个社会会成为什么样子,更不知道国家会成为什么样子。

地方为了打造出余秀华这个品牌,毫无原则地大肆吹捧余秀华,媒体为了博人眼球也争先恐后地大肆吹捧余秀华。从余秀华淫秽的诗歌中,我们不难看出,余秀华是没有什么人伦道德意识的。余秀华作为一个脑瘫,自在情理之中;可那些吹捧她余秀华的人们也都是脑瘫吗?那又是什么扭曲了他们的灵魂呢?我真的搞不懂他们宣扬了什么,倡导了什么。我时常在想,为什么正能量在他们的眼里就一文不值呢?

单从文学的角度上看,我看到的是余秀华在没有被吹捧成名以前,她余秀华的诗无论是在凤凰诗社,还是在其他重量级诗坛,没有一篇被飘红,更别说什么优秀和精华了。是什么原因把一个大脑残疾的余秀华推上了文学神坛??? 发人深省!!!

余秀华固然值得同情,但我们不能因为同情而放弃文学底线和文学原则。文化导向着一个民族的灵魂,如果文化扭曲了,这个民族的灵魂就必然会被扭曲。所以,整顿文艺界势在必行;否则,一个灵魂扭曲了的民族,必将走向衰败。


作者: 大明定南朱曦    时间: 2016-9-6 20:2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燕啄春泥    时间: 2016-9-6 21:28
大明定南朱曦 发表于 2016-9-6 20:21
狗屁文字....

怎么又骂人了呢?中国诗歌流派的元老就是这样的德行啦!

我在此向中国诗歌流派论坛举报该论坛元老骂人,请论坛按版规将其禁言。
作者: 燕啄春泥    时间: 2016-9-6 21:30
  腐败的诗歌界权威,你们好好看看这回帖中人民的声音:

  来自人民网[-] (原创首发) 诗刊责任编辑刘年,你究竟懂不懂得诗歌 (我自从容浪涛急 2016-09-01 12:21:29 ) 628字(112654/106)

  183.204.2.*: 现在读诗的人没有写时的多,主要是这些“编辑”编糟了,他们认钱不认诗。现在地诗:1.白话分成行;2.没标点符号;3.不讲押韵。-----文盲都会写诗的。 (2016-09-01 18:18:53) 75字(67/0)

  烂柯山闲人: 文学的堕落很怕人,比如那*乳*臀之类,都在撕裂社会。 (2016-09-01 16:22:04) 26字(59/0)

  182.142.159.*: 误自己,误他人,误社会,乐此不彼毫无廉耻。 (2016-09-01 15:07:10) 21字(70/0)

  182.142.159.*: 这就是心被铜钱味熏染了的现实“人才”本事样板。 (2016-09-01 14:50:41) 23字(72/0)

  1.202.102.*: 把整句子掰开来写的就叫诗。 (2016-09-01 13:48:22) 13字(63/0)

  113.221.144.*: 我自从容浪涛急 :你知不知,么叫买卖版面?太天真。 (2016-09-01 13:33:55) 25字(66/0)

  58.221.5.*: “诗刊”办到如此地步,大跌眼镜! (2016-09-01 13:33:19) 16字(55/0)

  113.221.144.*: 我自从容浪涛急:是尔太呆!花钱弄版面,发么-不发么,钱作主。 (2016-09-01 13:30:45) 35字(64/0)

  梦蝶170680: 呸!下流胚子。 (2016-09-01 13:17:23) 7字(56/0)

  171.113.108.*: 刘年这么做,可以有很多种解释。贴主解释为同情心,我认为已经很高尚了。要依我看,刘年不是得了什么好处,就是迫于什么压力。至于诗歌,在都在追逐利益的氛围下,不方便谈 (2016-09-01 13:13:37) 82字(71/0)

  [-] 猪一世狗一世: 呵呵呵呵。。。。不要说他们,他们是来自火星的中国人,他们用的是火星汉字,你自然懂不了。命运的车轮,已经启动,该来的末日正在路上。为了将永逝的明天,大家一起安息。 (2016-09-01 13:01:17) 85字(65/1)

  猪一世狗一世: 不过,我最喜欢的可能还是“诗人们”的叫床。不知我是否还有机会体会一下“诗人们”为我叫叫床。 (2016-09-01 13:59:39) 45字(55/0)

  longlijushi: 金秋好赋诗.....各位来两句 (2016-09-01 12:52:46) 15字(61/0)

  [-] longlijushi: 金秋的感觉真好......好想吟诗撒,只是不敢,龙鳞诗词威力太大,不敢轻浮撒 (2016-09-01 12:49:44) 38字(75/1)

  [-] 58.213.23.*: 李白要是活在今天的话,估计他的诗一大半写不出来,因为名山大川的门票他根本买不起。 (2016-09-01 16:24:40) 40字(49/1)

  42.199.53.*: 你一个搬运垃圾的肯定买不起,别以小人之心度李白之钱。李白家据考证是商人,社会地位虽低,钱还是有的,并且皇帝放李白去云游还跟地方官打招呼要各地方官给予照应的。人家 (2016-09-02 13:41:26) 108字(28/0)



作者: 大明定南朱曦    时间: 2016-9-6 21:3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燕啄春泥    时间: 2016-9-6 21:36
大明定南朱曦 发表于 2016-9-6 20:21
狗屁文字....

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你好好看看,看看人民的声音,难道这人民的声音都是狗屁文字吗?

多行不义必自毙,你大明定南朱曦一定会有下场的。
作者: 大明定南朱曦    时间: 2016-9-6 21:3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燕啄春泥    时间: 2016-9-6 21:40
大明定南朱曦 发表于 2016-9-6 21:33
无聊.....

你的标题是《学写好诗,做好诗人》,可你开口就是骂人的污言秽语,你就是这样做好诗人的吗?可见你的道貌岸然。你就是一个十足的伪君子。
作者: 大明定南朱曦    时间: 2016-9-6 21:4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燕啄春泥    时间: 2016-9-6 21:51
大明定南朱曦 发表于 2016-9-6 21:45
连反讽笔法都一无所知,竟敢在这里胡咧咧....

你自己再好好看看这个帖子吧:

http://www.zgsglp.com/thread-510729-2-1.html


余秀华究竟是不是个好诗人?你究竟是不是个好诗人?大家都清楚着呢!
作者: 燕啄春泥    时间: 2016-9-6 21:53
大明定南朱曦 发表于 2016-9-6 21:45
连反讽笔法都一无所知,竟敢在这里胡咧咧....

你连骂人都成了笔法,真不愧是中国诗歌流派论坛元老啊!
作者: 燕啄春泥    时间: 2016-9-7 10:29
备注 】请问大家如果您被它骂了特别是恶毒地骂了您的亲爱的母亲您将如何应付?!苛求大家的回复,谢谢大家了!以下之留言出自余秀华亲口所言留此备案

余秀华 臭不要脸的,你以为你有资格?你妈才脑残,操你全家

余秀华  人格都不健全,你好意思写诗歌?麻痹的,侮辱诗歌

余秀华   你妈是婊子,才下出你这个贱种

余秀华  余秀华这几个字,你个王八蛋没资格提

以上余的留言出自【诗家厨房】2016年6月6日早上9点48至10点14分


余秀华如此污言秽语,不知被执行版规么?如果没有被禁言,说明中国诗歌流派论坛是有问题的。待我核实后,将在人民网,天涯,央视网等各大小论坛声讨中国诗歌流派论坛的德行。必要的时候,我会通过新闻直通车或国际媒体来声讨。
作者: 燕啄春泥    时间: 2016-9-8 11:36
余秀华所谓的诗歌中,有赤裸裸的阴毛,有赤裸裸的肉体与肉体碰撞...... 这文雅吗?自古到今,诗歌都是文雅的象征,诗歌脱离了文雅,也就脱离了诗歌的本真,脱离了诗歌的本真就不能称作诗歌了。
作者: 燕啄春泥    时间: 2016-9-8 11:36
有一个故事,有一个正常人和一个智障者争论三乘七等于多少,智障者说三七二十八,正常人说三七二十一,争论很长时间也没有结果(这也和我们主张,二人不争论,二人不赌博一样的道理)。最后到县衙找县太爷做主,县太爷听后,喝令把那个正常人打了一顿,正常人大呼冤枉,县太爷说,你一个正常人去和一个说三七二十八的傻瓜争论这么长时间,可见你比傻瓜更加傻瓜,这还不该打!呵呵!

咋一看,这故事好像有道理,可大家忽略了一个前提,那就是今古的风气不一样。余秀华所谓的诗歌放到古代,县太爷会认可余秀华的污秽之作品吗?会给余秀华污秽的作品颁奖吗?如果县太爷认可了,我想,所有人不但都会说县太爷也脑瘫了,还会上奏朝廷严惩县太爷有伤风化。

为什么时代发展到今天,我们这个时代很多人反而不如古人文明了呢?那是因为这个唯利是图的时代,世风日下,道德沦丧了啊!


作者: 大明定南朱曦    时间: 2016-9-8 12:3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燕啄春泥    时间: 2016-11-20 12:03
mark2211 发表于 2016-11-19 14:54
做文章和做生意是不一样的,曲高和寡是有道理的。
当你孤独的在路上渐行渐远,偶尔回头,你会发现身后的路 ...
-------------------------------------------------------
我早已经说过了,从不投稿的我,是为了向余秀华的拉拉队证明自己懂诗才去参加全国诗歌大赛的。压根就没有想到会荣获金奖。你说说,钟祥文联凭什么要认可阴毛是文学?为什么要认可穿越大半个中国去睡你是文学?并且,还为余秀华这荒唐的文学花费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这样的现象就正常吗?
话说回来,余秀华所谓的诗歌,有哪一首是赛出来的?给余秀华发奖的北京诗刊编辑也离婚了,余秀华的诗里有这样一句话‘高傲和卑贱共用一个下体’,你该不会看不懂这句话的意思吧?无可置疑,北京诗刊编辑肯定是高傲的,余秀华的丈夫在余秀华的眼里是不是卑贱的,我不说你也知道嘛!

北京诗刊发给余秀华的金奖,是不是余秀华穿越大半个中国去睡来的,终有大白于天下的那一天。

作者: 大明定南朱曦    时间: 2016-11-20 14:3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欢迎光临 中国诗歌流派网 (http://www.sglpw.cn/)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