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流派网

标题: 《诗歌周刊》第227期 [打印本页]

作者: 诗歌周刊    时间: 2016-9-10 23:38
标题: 《诗歌周刊》第227期
(请点击图片阅读)


目 录

■ 封面人物
  诗人马新朝
  马新朝的诗
  悼诗十七首
  举一盏名灯祭奠 —— 鲁侠客
  从《回来吧》看马新朝的诗歌 —— 大畜
  忆新朝 —— 赵中森
  美好的诗意定能飞扬四方 —— 赵勇鹏
  赏读马新朝《唱戏的乞丐》 —— 冀卫军

■ 特别报道
  百年新诗纪念活动启动仪式在胡适家乡成功举行
  “华语网络诗歌大赛”第五期比赛揭晓

■ 网络诗赛•“华语网络诗歌大赛”第5期获奖作品
  世界倒挂在一棵树上独自生长(组诗) —— 钱松子
  纸上火车 —— 北方雪狐
  惊蜇 —— 吴泽人
  有些词藻需要用疼痛体验(组诗) —— 景绍德
  坐在田埂上的老人 —— 不就一碗饭
  木匠 —— 曹三娃
  割韭菜 —— 毕俊厚
  蚂蚁 —— 缪立士
  父亲的瓦刀 —— 张诗青
  一块硬铁 —— 东方风

■ 流派诗选
  80后母亲用农药结束一家人生命(组诗) —— 下里巴人
  初秋片段 —— 洺雁
  诗二首 —— 四月薇
  当橘子红了 —— 于贵峰
  再深一些 —— 卡卡
  隐身 —— 黄小线
  我与烈士不同 —— 张无为
  正在发冷的雪 —— 渭波
  蚊子 —— 步云
  考古 —— 白公智
  晚餐图 —— 王犟

■ 中国地方诗展•湖南湘潭篇
  有着沉实内涵的湘潭诗歌 —— 特约组稿:吴投文
  诗五首 —— 邹联安
  诗五首 —— 朱立坤
  诗五首 —— 曾庆仁
  诗五首 —— 曹青
  诗五首 —— 楚子
  诗五首 —— 李静民
  诗五首 —— 唐亦政
  诗五首 —— 走召
  诗五首 —— 谭清红
  诗五首 —— 彭万里
  诗五首 —— 王家富
  诗五首 —— 吴投文

■ 博客诗选
  现在还不是那时候 —— 灯灯
  一把口琴 —— 胡茗茗
  恍惚 —— 三峡红枫
  中年赋 —— 草木容若
  清洗 —— 梦桐疏影
  告世书 —— 守护月亮之树
  和解 —— 罗西
  从这里可以到达天堂 —— 诗人黑马
  晨起 —— 静观天下

■ 微信诗选
  故乡的雪 —— 李笠
  眼泪的两种属性 —— 耿占坤
  在碧城 —— 黄礼孩
  瓦垃纳西 —— 陈波来
  让我像一个桂冠诗人回到故乡 —— 苦海
  雪恨 —— 王长江
  蒲松龄故居 —— 梦璇
  秋始于俄亥俄州马廷斯费里 —— 詹姆斯•赖斯

■ 论坛诗选
  低于视线的声音 —— 心语轩
  老井 —— 木子子木
  一直这样,我喜欢未知 —— 风轻轻
  稻草人 —— 泸州野人
  一路向西 —— 王显威
  白露 —— 马帮

■ 散文诗界
  分寸及其它(三章) —— 蔡旭
  读画《春汛帆影》 —— 浮山雨
  高梁吐血了,秋收的号子还有几人吹响(外三章) —— 西玉
  九曲(六章) —— 江玉中
  这些话,只说给你 —— 莫扎特
  沉船四章 —— 张诗青
  深秋取景框(三章) —— 李晓波
  一生就是一次辽阔的凋谢 —— 王海云

■ 诗歌评论
  灵魂的感官形式 —— 陈亚平
  给11位诗人写的导读 —— 宫白云
  雷默新禅诗欣赏 —— 星儿叶子
  评张二棍的《穿墙术》 —— 大畜
  李文武《我的蒋小美》的微叙事析评 —— 委鬼走召
  值得捍卫的,关于诗人芬叶的诗 —— 赵茄
  为历史记上一笔 —— 蛇珠

■ 古体诗词
  七律(选二) —— 文也哉
  满江红•世界第11届G20峰会 —— 彭林家
  渔歌子•秋钓 —— 山子野
  月华清•太真别 —— 康京凌
  七绝•在医院陪护病人闲吟(四首选一) —— 杨祖新
  烛影摇红•初莲 —— 秦梅
作者: 一牛道长    时间: 2016-9-10 23:51
周刊诗选有变化,祝贺
作者: 燕雀    时间: 2016-9-11 00:07
祝贺出刊
作者: 燕雀    时间: 2016-9-11 00:08
祝贺上刊诗人
作者: 燕雀    时间: 2016-9-11 00:14
本期封面人物深沉辽远,诗文俱佳
作者: 宁都李东明    时间: 2016-9-11 00:20

祝贺上刊诗人
作者: 芬叶    时间: 2016-9-11 00:56
一牛道长 发表于 2016-9-10 23:51
周刊诗选有变化,祝贺

什么变化啊
作者: 梁树春    时间: 2016-9-11 03:13
马新朝老师永垂不朽!
作者: 梁树春    时间: 2016-9-11 04:07
粘贴下里巴人组诗中未被周刊选中的一首,我个人考虑,这首若被周刊登出,周刊就有被封的危险:

4.拟官方答甘肃扬改兰杀儿自杀事件

奥运花了8000亿,
世博花了6000亿,
大运花了3000亿,
买美国国债花了4000亿;
支援非洲600亿美元,
免去津巴布韦到期债务4000万美元,
给委内瑞拉250亿美元,
给厄瓜多尔75亿美元,
给巴基斯坦460亿美元,
给俄罗斯318亿美元,
给巴西530亿美元,
给缅甸200亿美元,
军费花了6000亿,
干部病房疗养花了6000亿,
G20花了2000亿……
所以
甘肃杨改兰
和她四个孩子的贫穷
我们实在无力负担了
只能任由他们
自生自灭了
作者: 保罗    时间: 2016-9-11 04:34
沉痛缅怀!
作者: 保罗    时间: 2016-9-11 04:34
祝贺出刊
作者: 坐看云起    时间: 2016-9-11 07:05
梁树春 发表于 2016-9-11 04:07
粘贴下里巴人组诗中未被周刊选中的一首,我个人考虑,这首若被周刊登出,周刊就有被封的危险:

4.拟官 ...


赞同。拿个体事件无限放大、毫无节制地讽刺国家的正当行为(开支),不应该。以后,这类诗歌文本最好不要在流派出现。针砭时弊的目的,是向善,而不是趋恶,是稳定人心,而不是混淆视听。
作者: 蔡旭    时间: 2016-9-11 07:20
谢谢录用拙作散文诗《分寸及其它》(三章)。
作者: 吴一    时间: 2016-9-11 07:30
怎么打不开内页?入选作品有下里巴人、渭波二位的原稿没读过,只好去读推荐稿了。
“流派诗选”(我只读这一栏目与“特别推荐”栏目,读“本土作品”更能取长补短)有优中选优、风格兼顾、走精炼化路子的趋向。祝贺!!
作者: 赵勇鹏    时间: 2016-9-11 07:51
谢谢录用拙作《美好的诗意定能飞扬四方》。同时祝贺所有上刊的诗人、评论家以及诗歌创作爱好者!


编辑和管理员辛苦了。祝《诗歌周刊》越来越接地气也越办越好!
作者: 陈红为    时间: 2016-9-11 08:04
祝贺出刊。
作者: 秦梅    时间: 2016-9-11 09:00
祝贺出刊
作者: 秦梅    时间: 2016-9-11 09:00
特别的一刊
作者: 蛇珠    时间: 2016-9-11 09:06
看到自己的名字很开心呢!
也祝贺一苇淡定的诗写!

作者: 青青河边草    时间: 2016-9-11 09:30
主编辛苦,谢谢选用本人推荐的几首,祝福所有上刊诗人!
作者: 青青河边草    时间: 2016-9-11 09:31
梁树春 发表于 2016-9-11 04:07
粘贴下里巴人组诗中未被周刊选中的一首,我个人考虑,这首若被周刊登出,周刊就有被封的危险:

4.拟官 ...

嗯,附议。老哥辛苦,周日愉快!
作者: 李明利    时间: 2016-9-11 09:54
祝贺出刊!
作者: 魅力向日葵    时间: 2016-9-11 10:01
拜读佳作
作者: 洪芜    时间: 2016-9-11 10:07
祝贺出刊!少而精,好!
作者: 杨四五    时间: 2016-9-11 10:34
诗二首 —— 四月薇

让人眼前一亮,学习欣赏了~
作者: 欧小单.    时间: 2016-9-11 11:11
白狐狸。松子
祝贺下
作者: 张诗青    时间: 2016-9-11 12:00
感谢老师厚爱,一首散文诗,一首获奖作品,感谢诗歌流派网!
作者: 老家梦泉    时间: 2016-9-11 12:30
祝贺出刊…………
作者: 老家梦泉    时间: 2016-9-11 12:30
祝贺出刊…………
作者: 梁树春    时间: 2016-9-11 12:46
坐看云起 发表于 2016-9-11 07:05
赞同。拿个体事件无限放大、毫无节制地讽刺国家的正当行为(开支),不应该。以后,这类诗歌文本最好不 ...

欢迎新诗友直言。
作者: 梁树春    时间: 2016-9-11 12:48
青青河边草 发表于 2016-9-11 09:31
嗯,附议。老哥辛苦,周日愉快!

谢支持。周日愉快。
作者: 远航小诗    时间: 2016-9-11 13:37

祝贺出刊
作者: 远航小诗    时间: 2016-9-11 13:37


祝贺上刊诗人
作者: 莫扎特    时间: 2016-9-11 15:37
谢谢诗歌周刊,流派网,谢谢康兄推荐。
作者: 卡卡    时间: 2016-9-11 16:44
谢陶兄、散人兄荐稿,主编选录。祝贺出刊。
作者: 大明定南朱曦    时间: 2016-9-11 16:5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诗人苦海    时间: 2016-9-11 17:07
祝贺出刊!谢谢海诗刊微信的推荐!问好各位领导!
作者: 陕西姜华    时间: 2016-9-11 17:44
祝贺出刊
作者: 毕俊厚    时间: 2016-9-11 18:35
感谢流派网,感谢评委辛苦评选。祝贺出刊。
作者: 呆瓜    时间: 2016-9-11 19:00
梁树春 发表于 2016-9-11 04:07
粘贴下里巴人组诗中未被周刊选中的一首,我个人考虑,这首若被周刊登出,周刊就有被封的危险:

4.拟官 ...

支援非洲600亿美元

我只说这一点,你知道我们拿回来多少矿产与资源?
作者: 老远    时间: 2016-9-11 19:09
祝贺
作者: 梁树春    时间: 2016-9-11 19:36
呆瓜 发表于 2016-9-11 19:00
支援非洲600亿美元

我只说这一点,你知道我们拿回来多少矿产与资源?

实不知,以诗的名义愿闻其详。
作者: 梁树春    时间: 2016-9-11 21:38
半个诗人 发表于 2016-9-11 21:12
以诗的名义,大了,不说这不是诗,至少不是好诗,唉,周刊堕落到这个地步了吗,加个击点量

很少见你说好的。
中秋愉快。
作者: 梧桐树    时间: 2016-9-11 21:48
祝贺出刊!
作者: 汤胜林    时间: 2016-9-11 22:03
梁树春 发表于 2016-9-11 04:07
粘贴下里巴人组诗中未被周刊选中的一首,我个人考虑,这首若被周刊登出,周刊就有被封的危险:

4.拟官 ...

这个,从“意义”上理性判断,叫分行杂文更科学。哈哈!
作者: 下里巴人    时间: 2016-9-11 22:29
呆瓜 发表于 2016-9-11 19:00
支援非洲600亿美元

我只说这一点,你知道我们拿回来多少矿产与资源?

就算拿回黄金钻戒,也如石油,到了中国石油也贵的离普,好不到百姓头上
作者: 梁树春    时间: 2016-9-12 05:46
汤胜林 发表于 2016-9-11 22:03
这个,从“意义”上理性判断,叫分行杂文更科学。哈哈!

嗯。谢回。
中秋愉快。
作者: 汤胜林    时间: 2016-9-12 08:01
梁树春 发表于 2016-9-12 05:46
嗯。谢回。
中秋愉快。

个人觉得,作为诗,诗性第一,有些所谓的段子诗、杂文诗,直接叫分行段子、分行杂文似乎更好。目前很多写诗人将诗歌的外延无限扩大,无所不包,反而破坏了诗歌的纯洁性。只是个见!
作者: 梁树春    时间: 2016-9-12 08:08
汤胜林 发表于 2016-9-12 08:01
个人觉得,作为诗,诗性第一,有些所谓的段子诗、杂文诗,直接叫分行段子、分行杂文似乎更好。目前很多写 ...

我觉得网上的诗门槛太低,有的人过于随便,写了就发上来。有的读来简直是白白浪费时间。这样也无奈,网络诗坛就是个鱼龙混杂的地方。
作者: 于贵锋    时间: 2016-9-12 08:41
有四位诗友推荐《当橘子红了》,感谢各位!
作者: 冀卫军    时间: 2016-9-12 08:50
祝贺出刊,谢谢编辑老师!
作者: 筷子    时间: 2016-9-12 10:29
祝贺上刊诗人

作者: 柳三春    时间: 2016-9-12 10:46
请问《诗歌周刊》出版纸刊吗?
作者: 梁树春    时间: 2016-9-12 13:08
柳三春 发表于 2016-9-12 10:46
请问《诗歌周刊》出版纸刊吗?

不出版。
问好。
作者: 荒原猛士    时间: 2016-9-12 13:58
祝贺
作者: 曹三娃    时间: 2016-9-12 21:14
于贵锋 发表于 2016-9-12 08:41
有四位诗友推荐《当橘子红了》,感谢各位!

问好甘肃老乡的于老师!
作者: 曹三娃    时间: 2016-9-12 21:21
祝贺诗歌周刊,三娃幸喜获奖!
作者: 杨祥军    时间: 2016-9-13 11:07
祝贺出刊。祝贺上榜的老师们
作者: 白公智    时间: 2016-9-13 14:51
谢谢青青推荐。
作者: 于贵锋    时间: 2016-9-13 15:47
曹三娃 发表于 2016-9-12 21:14
问好甘肃老乡的于老师!

老乡好!
作者: 下里巴人    时间: 2016-9-13 16:45
转一篇文章


盛世中的蝼蚁:他们的贫困是因为自己不够努力?
2016-09-12 00:11 格隆汇
一、
看到杨改兰的事件时,格隆真实感受到一种无法呼吸的窒息,胃部阵阵痉挛绞痛,随后泪水不由自主溢满眼眶。
如果没有杨改兰令人窒息的“自我灭门”,谁会相信我们这个“盛世”下有这样惨绝人寰的生态与人群?
2016年8月26日18时许,甘肃省康乐县景谷镇阿姑山村,28岁女子杨改兰在其家房屋后一条羊肠小道上,用斧子将自己的4个亲生子女(一个6岁,两个双胞胎5岁,一个三岁)一一砍杀,在发现孩子未死后,又逼迫他们喝下农药,随后自杀身亡。
奶奶杨兰芳闻讯赶去时,杨改兰还没断气,马上要报名读一年级的6岁的大重孙女也没断气,但看起来十分痛苦。她曾经请求,让杨改兰把这个孩子“留下”,但杨改兰没同意——这个女人很决绝、近乎残忍地不给亲生骨肉留任何生的机会。
外出打工的丈夫李克英在接到电话赶回后被眼前的一幕吓傻了,他一言不发、没流眼泪,抱起还没死的小儿子就向村口跑。半路上,儿子断气了,他又木然把儿子抱回家。
在平静料理完一家人的后事后,这个男人也以喝农药的方式离开了人世。
二、
景古镇阿姑山村位于景古镇东北面,距镇ZF6公里,全村共有10个社、191户、841人。2013年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73户、281人,占总户的38%。低保户56户、152人,占总人口的18%——超过一半的人口在贫困线下。
19岁结婚的杨改兰就生活在这个村里。她几乎撑起了一个家,带着4个子女和父亲一起生活,还要照顾奶奶。杨改兰家的生活环境,用尽词典中对于贫穷的形容都毫不为过:那是村里人都说最穷最破的房子,那是大风几乎都会吹翻的土坯房,那是连大门都关不严、家里任何值钱物件都没有的危房。杨改兰就是这样日复一日劳作,平日一个人带着4个孩子在10平方米左右的、连电都不舍得多用的危房里生活。

(杨改兰的亲人与破旧的家)
入赘的丈夫李克英平时外出打工,家里的十亩土地,各种农家杂货,4个孩子的衣食住行,上学等等一系列沉重的问题,都压在了杨改兰的肩头。麦子和大豆是当地较为常见的农作物,几乎也是杨改兰一家的口粮和重要经济来源,农民看天吃饭,十亩贫瘠的土地种上小麦和大豆,收成好了一年能够有个三四千,不好的话,除了能吃饱饭,啥也干不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无尽的苦海中挣扎,没有尽头。
外出打工的李克英的收入也并不高。堂弟李克义说,他们这样农村出去的打工者,饥一顿饱一顿,勤扒苦做,一天小工工资也不过120元左右,但有时候几个星期也没有工作。
因为超生,四个孩子统统没能上户口(当地官方给的说法是:均未及时申报户口)。作为全世界仅有的四个有户口的国家,没有户口,就意味着国家对孩子的抚养与成长不承担任何责任,这也是杨家在2010年被纳入农村三类低保,直至2013年底取消低保,四个孩子一直没有纳入低保范围的原因——杨改兰的孩子们在自己国家的土地上是“黑户”,真实存在,却又如隐形人一样,视若无物。
这就是杨改兰们——中西部绝大多数农民——的真实生态:他们都是“盛世”下的蝼蚁,无关紧要,无人在意,也无人关注。他们在社会的最底层苦苦挣扎,但始终看不到一个出头之日。对他们而言,勤劳致富只是一个美丽且虚幻的泡沫。杨改兰即使不自杀,穷尽一生所得,也可能无法在哪怕省城兰州买一个厕所。“精英”占有和集中了社会所有的资源,留给杨改兰们的,只剩下贫瘠和这辈子也可能爬不出的穷困泥沼。社会车轮滚滚向前,但他们被毫不怜悯地刻意甩下、遗弃甚至无情碾压。
希望,永远不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对于杨改兰、李克英们,活得憋屈,死无尊严,支撑他们活下去的几乎唯一支柱,就是心中那点卑微、渺小、若有若无的希望。这也是在新学期开学前,6岁的大女儿要报名读书,李克英在工地上厚着脸皮提前“善意预支”1500元钱的原因——拿回去给大女儿报名用。
当某一天,某件事,比如小孩报名遭拒,比如全家被取消低保资格(杨家在2013年底的群众评议中未通过,而被全家取消低保——我百思不得其解,这种事情,怎么可能是通过群众评议的方式),令他们觉得连最后的希望都不剩下的时候,他们能很轻松地做出放弃自身生命的决定——这也是这个弱势群体抗议和呐喊的最后、唯一的合法工具。
这个时候,于杨改兰,生和死,已经不是道选择题,而是一件吃饭睡觉一样的必选、单选项。到这种份上,生亦何喜,死亦何哀!死亡,可能反而是一种愉悦的解脱。
我不知道杨改兰在砍杀自己孩子并自杀前是怎么想的,也不知道她做过怎样的挣扎。但我相信,但凡对人世哪怕还有丝毫的留恋,这个世界但凡哪怕给过她哪怕一丁点的希望,但凡在她喝药前的那几个小时、几分钟,身边的人,社会,哪怕给过她一丁点的色彩、微笑,或者是希望的暗示,她都不会选择死亡的。
事实上,这个渺小而卑微的女人,哪怕临死前,内心都还是怀有希望的:杨改兰的大女儿是穿着杨改兰此前去几公里外的镇上买来的新衣服离开这个世界的——买回家后,杨改兰一直不让她穿,说是怕脏了,让她等开学再穿。
那件色彩艳丽的新衣服,和它的主人一起,埋入地下,成为了永远也不会再见阳光的希望。
三、
杨改兰并不孤独。之所以社会会形成他们是“社会的少数”的错觉,多半是因为“形势大好”的阳光宣传,以及镜头从来没有对准过他们的原因。
事实上,我们这个社会始终都是金字塔型的,杨改兰这样的底层一直都是大多数,无论是在建国前的私有时期,还是建国后的“公有时期”。
90年代下岗工人因生活无着、谋生无路而举家上吊的事情,或许很多人还记忆犹新。其实稍微近一点,这种案例也毫不罕见。2014年一名妇女因盗窃两个面包,被店主当场抓住,店主为防止妇人下次继续作案,将其绑在电线杆上,并在其胸前挂上写有“我是小偷”的纸板。

社会给这个群体人格和尊严的估值,有时候只值两块面包。
如果记忆力不坏,应该也不会忘记,今年六一儿童节前,一个母亲为了孩子偷一个鸡腿的新闻。
儿童节前一天,南京玄武警方抓获一个奇怪的小偷,对女子进行搜查后,民警在她身上搜出了被盗的一点杂粮、一个鸡腿。而检查到腰部时,则发现了一本儿童读物。
女子姓刘,生了双胞胎女儿,但肾脏都有问题,她这次带着其中一个病情比较严重的来到南京总医院治病。丈夫出走,她在老家种地,没有其他经济来源。她家的主要经济来源,是她每天在废品站打工所得,每天只有四五十元。这次来南京看病总共带了3000元,也都是跟亲戚借的。
“为什么不偷多一点鸡腿呢?”民警很疑惑。
“我就是为了孩子,不是自己吃。”刘女士十分后悔,声音也带着哽咽:“因为今天是儿童节,昨天一早,孩子就说想要礼物,说想吃鸡腿,但是超市的鸡腿要7块钱一个。还想要一本三字经,学校早读课上要背,之前一直没舍得给她买,她常和我说,别的小朋友都有,就她没有,我总跟她说再等等,过段时间买。昨天下午去超市,本来是想买点玉米大豆,给她吃消肿,结果看到有鸡腿和三字经,可我身上只有5块钱,我拿起又放下,拿起又放下,最后还是一个糊涂……”

(刘女士和女儿租住的2平米的小屋)
现在我想问的是两个问题:
1、哪个更真实?
是杨改兰和四个孩子?偷面包和鸡腿的母亲?还是“盛世”?
2、谁的错?
杨改兰们的?还是这个社会的?
四、
81年前,美国社会也发出过类似的诘问。
1935年的一天,时任美国纽约市长的拉古迪亚在法庭旁听了一桩面包偷窃案的庭审。被指控的是一位老太太,当法官问她是否认罪时,她说:“我那两个小孙子饿了两天了,这面包是用来喂养他们的。”法官秉公执法地裁决:“你是选择10美元罚款,还是10天拘役?”无奈的老太太只得“选择”拘役,因为要是拿得出10美元,何至于去偷几美分的面包呢?
审判刚结束,人们还没散去,拉古迪亚市长从旁听席上站起,脱下自己的礼帽,往里面放进10美元,然后向在场的人大声说:“现在,请各位每人交50美分的罚金,这是为我们的冷漠所支付的费用,以惩戒我们这个要老祖母去偷面包来喂养孙子的社会。”法庭上一片肃静,在场的每位,包括法官在内都默不作声地捐出了50美分。
这就是著名的拉古迪亚的拷问”:一个人为钱犯罪,这个人有罪;一个人为面包犯罪,这个社会有罪......
行文至此,必定会有高高在上的“爱国者”提醒格隆:杨改兰们的贫困是自己不够努力的结果,与社会何干?
我们回到杨改兰“灭门”现场。奶奶杨兰芳见到还未断气的杨改兰时,看到了她的笑容。亲手了结4个亲生骨肉后,她的情绪竟然那么平静而欢愉。奶奶问她究竟怎么了,她用方言说:你不理解。
“你不理解”这四个字,我相信,绝大部分习惯了俯视众生,“何不食肉糜”的城市看客也不会理解。脾气和善,几乎从不抱怨的杨改兰如同大多数中国农村妇女,逆来顺受,勤扒苦做,早已习惯了穷困。对她们而言,穷,并不可怕;比穷更可怕的是失去了希望和信心。
我想,杨改兰说的“你不理解”,应该是指那种对今生和来世都没有希望的绝望感,是那种想挣脱现状却又极端无助的绝望感,是那种靠自身力量,再怎么勤扒苦做,也完全没可能走出贫困的无能为力的绝望感……
事实上,我们必须承认的一点是:对于杨改兰的四个孩子,几乎从一出生,就基本注定了不会有出人头地的机会。杨改兰,杨改兰的孩子,从一开始,就注定是“弱势群体”的那一部分。
梦想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这句励志鸡汤,对杨改兰和她的孩子,就真的是梦想。
所以:真不是杨改兰的问题,确实是社会的问题。
尾声、
有解决办法吗?
当然有,不外乎两条:
1、改造社会阶层流动与晋升、资源占有欲处理、财富创造与分配的机制,压缩顶层,推动底层向中层演进,最终将我们的金字塔社会结构,改造成纺锤形社会结构;
2、默认并接受底层“弱势群体”的现状无可更改,继续固化社会结构,但对弱势群体输血,在福利上对他们大力度定向倾斜;
第一种方法,有可能吗?
答案是悲观的:基本没有可能。理由掰着脚趾头也能明白。
更现实可行的,无疑是第二种:既然是我们的社会机制必然性地“制造”了弱势群体,社会就有义务和责任去善待他们,至少,让他们的孩子有病能治,有书能读。如果我们有资源让“老干部”群体医无所忧,我们就一定有资源让杨改兰的孩子们能治上病,读上书。
这实质就是给杨改兰们留下一丝卑微而渺小的希望,也是给他们留下活下去的勇气。
怎样对待弱势群体,是一个社会最柔软的部分,恰恰也是一个社会最强大的部分。
一个国家是不是真的强大,一定不是出了多少英明领袖,造了多少核弹,有多少外汇储备,在奥运会拿了多少金牌,GDP增长率多高……,这些和杨改兰们没有毛线关系。
是看你怎么对待你的弱势群体!
作者:格隆
网易新闻客户端  打开客户端体验更多精彩
热门跟贴 发贴
159969752[网易北京市昌平区手机网友]4365 顶
一个人为钱犯罪,这个人有罪;一个人为面包犯罪,这个社会有罪......
网易元老院院长[网易阿根廷手机网友]2344 顶
中国的贫困问题和全球各国都不一样。不是人们不努力,是努力没方向,或者得不到回报。
打开网易新闻看24049条跟贴
相关推荐

盛世中的蝼蚁
昨天
0

高利贷成风:三分之二的美国人拿不出一千美元
21小时前
14524

让孩子们有书可读,是我们最大的善意 | 中欧公益
前天
0

罗崇敏:社会企业家的幸福之道
昨天
0

华为任正非:希望中国泡沫破灭后 剩下的都是好产品
昨天
0
热门新闻

今年美股14次大跌A股跟了9次 私募:影响有限
6小时前
10
打开网易新闻

央视曝饿了么幽灵餐馆 连星巴克都是假的
16小时前
2万
13个女人的“重口”故事,美恐算个毛! 广告

盛世中的蝼蚁:他们的贫困是因为自己不够努力?
7小时前
2万
看完视频知道外国为啥人少了,心脏难受

查看更多视频
岛国大尺度伪娘风俗店服务,太重口了 广告

31省经济情报: 宝能姚振华投资方向瞄准石家庄
30分钟前
0

超七成百货业上市公司净利下跌 人和商业亏145亿
6小时前
312

银行高管离职潮加剧 61位重量级银行大佬出走
4小时前
192
200吨iPhone7已从郑州启程 运往美英等地

12分钟前
0

驴妈妈母公司增收仍大亏 在线旅游烧钱战何时休?
4小时前
5

影视公司保底发行显风险
广告

美联储鸽派人物"倒戈" 加息预期骤升致美股大跌
6小时前
1

京城再现"日光盘" 防"假结婚"或引入二手房交易
6小时前
2
上拉返回上一页
推荐
新闻
娱乐
体育
财经
军事
图片
段子
时尚
订阅
手机
科技
游戏
数码
教育
健康
独家
汽车
旅游
亲子
房产
家居
小说
漫画
更多
1997-2016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作者: 苦菊    时间: 2016-9-13 19:32
下里巴人 发表于 2016-9-13 16:45
转一篇文章

还有第三种方法!
把被剥夺掉的天赋权利还给公民!除了自由、民主、生命,还有财产!国有资产归全体公民所有,每个公民都有份,土地矿产资源和国有企业的资产与利润,都必须由全体公民共享!
2015年国有企业总资产119万亿元,负债79万亿元,净资产40万亿元,净利润2.3万亿元。按14亿公民平均计算,人均净利润1642元。杨改兰一家六口合计9852元。为什么杨改兰家一分钱都不能享有???
还有土地矿产资源的资产也应当享有,若以300万亿为估,人均超20万元,杨改兰一家六口合计超120万元!这些资产由谁支配,其经营利益由谁享有???
为什么口口声声标榜的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中国,会发生这样惨绝人寰的悲剧?谁之罪!!!
这是谁的国家?谁的天堂???谁的地狱???
作者: 难书    时间: 2016-9-13 20:35
苦菊 发表于 2016-9-13 19:32
还有第三种方法!
把被剥夺掉的天赋权利还给公民!除了自由、民主、生命,还有财产!国有资产归全体公民 ...


什么是所有权?生时不能所有,死后也不能所权,到哪里去领取所有权利?
为什么村长过的比村民好,镇长、县长、市长、省长,一级比一级好!谁是主人?谁是奴隶?
谁来为这样的不作为负责?村长?乡长?市长?省长?谁来负责?是不是都该引咎辞职?
作者: 难书    时间: 2016-9-13 20:41
没有财产就没有信用!没有财产就不可能享有公平!穷人的公平在哪里?
当所谓公平被以财产量化后,这个社会是多么的悲哀!
建立在所谓信用、财产基础上的所谓公平,对于穷人来说,就是一个天大的谎言!
作者: 王海云    时间: 2016-9-13 20:59
坐看云起 发表于 2016-9-11 07:05
赞同。拿个体事件无限放大、毫无节制地讽刺国家的正当行为(开支),不应该。以后,这类诗歌文本最好不 ...

赞同坐看云起的看法。
作者: 杨祖新    时间: 2016-9-15 16:19
祝贺出刊,感谢将我的七绝小诗选发!
作者: 梁树春    时间: 2016-9-16 22:41
半个诗人 发表于 2016-9-15 16:42
迟祝梁老哥中秋快乐!下午好

节期愉快。




欢迎光临 中国诗歌流派网 (http://www.sglpw.cn/)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