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流派网

标题: 无力的咒语——品读 林紫 《精神与境界》 [打印本页]

作者: 气化散人    时间: 2016-11-7 09:53
标题: 无力的咒语——品读 林紫 《精神与境界》
本帖最后由 气化散人 于 2016-11-7 12:07 编辑

精神与境界

林紫

在中约西街与西乐里拐角处
一面墙上用粉笔写着"在此倒垃圾者,死全家“
果然
从这以后
垃圾移到另一面墙边去了

无力的咒语——品读 林紫 《精神与境界》

该诗通过捕捉社会场景一角,用写实的手法,简洁而幽默地完成了对社会公德缺失问题的尖锐讽刺。
在城市化的发展进程中,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与精神文明的滞后之间的矛盾一直存在。在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的过程中,城市市民中的相当一部分的行为举止离合格的公民仍有不小的差距。对乱涂、乱画、乱扔垃圾,以及“某某到此一游”的国人特立独行的批判声讨一直不绝于耳,国人公德意识缺乏已闻名于世。诗中提到的街道的拐角,也是国人社会公德的死角,这死角有着顽强的生命力,最恶毒的咒骂也无法让其消失。“死全家”这种语言暴力的使用,本身也是对千年文明古国在现如今的极大讽刺,为什么不能用善意的劝诫,是善意无效,还是本性恶毒?那些厚重传统经典中的行为规范有多少真正深入人心?
     结句提到垃圾只是换了个位置,轻描淡写的一笔却有千钧之力。真是人心不变,垃圾不灭,公德心的养成看来是长路漫漫,市民中的觉悟者与落后者的矛盾冲突必将持续不断。
作者: 竹林风幽    时间: 2016-11-7 10:13
好诗好解,好品好学
作者: 气化散人    时间: 2016-11-7 12:08
竹林风幽 发表于 2016-11-7 10:13
好诗好解,好品好学

谢谢竹林捧场,问好!
作者: 碧霞青羽    时间: 2016-11-7 15:38
结句提到垃圾只是换了个位置,轻描淡写的一笔却有千钧之力。真是人心不变,垃圾不灭,公德心的养成看来是长路漫漫,市民中的觉悟者与落后者的矛盾冲突必将持续不断。
好诗精评,赞,问好!
作者: 气化散人    时间: 2016-11-7 15:44
碧霞青羽 发表于 2016-11-7 15:38
结句提到垃圾只是换了个位置,轻描淡写的一笔却有千钧之力。真是人心不变,垃圾不灭,公德心的养成看来是长 ...

谢谢青羽捧场鼓励




欢迎光临 中国诗歌流派网 (http://www.sglpw.cn/)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