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流派网

标题: 镇州作品初探及交流 [打印本页]

作者: 采凤    时间: 2016-11-26 23:31
标题: 镇州作品初探及交流
本帖最后由 采凤 于 2016-11-27 15:58 编辑

向草的心
文/镇州


通过
一掌秋粼粼的水域
俱放下
语词和饥渴
以裸泳
偷渡到
一棵草的内心。
用掉一个下午
像刚开始爱上一切所需的训练:爱上草的姿态
和那么多的草站在一起,顺从着风雕刻
来回摇摆
直到碎屑轻轻抖落柔光
逐渐显露出最原始的味道

那么轻
你原来是有寂静的。
它不重
却敲响了
旷野的黄钟。


小记:看了朋友某篇关于草的诗,一时感慨。看山者是山,看水者是水,诗之歧义,人之有别。特以此诗明志。


~~~采风初探~~~

   此篇色彩:质感做到了相互掩映,情感线顺着色彩线条上下波动,犹如乐之舞;作为情感主打线条的方向感——“向”,和末句“敲响”首尾呼应,做到了空间和声响的交替、转移及互动,增强了诗歌复原场景的存在感和震撼力。这些得益于镇州在绘画方面多年来的喜好,(他的画作我欣赏过),自有独到之处。

   此篇发现:艺术是相通的,情感沟通和表现是需要层次、移动和余声的;充分调动看客的想象力,使得诗歌完成从创作到鉴赏的二次飞跃。

   此篇挑刺:题目设计方面,一则,通篇总共100来字,题目占掉4个字,太奢侈了吧?(对不起,喜欢用一点夸大其词的样子“吓”唬州,希望引起商榷),用《草之心》或《草》岂不凝练些;二则,你想表达一个“向”字,整个篇幅都围绕此,又何必在篇名点白呢?这样岂不重复,况且引导思维不足,文题和内容没有掌握好虚实相间的分寸,过于实在。

   创作构思方面:以小观大,以一篇看思路,需完成质的飞跃,用“向草的心”入题,猜想镇州起初意愿用草拟心,殊不知诗题中出现两个实在的物象,而下文却以单一的“心”,入感想,涂色彩;直接后果是“草”抢了“心”的镜头,聚焦弱化,淡化,分歧;令观者弄不清:到底是心以草而回归淳朴呢,还是草因心的呈现而回归更加自然的天野。


苹果
文/镇州

仿若姻缘
秋的字眼继续
在砂糖里发酵,沦陷
清霜过后
苹果有了香气。
一杯牛奶的孤寂戴着
雾的婚纱
五里一短亭,十里一长亭
品行温良的书翻动黄叶
荒废了
整个夏天

坐穿牢底的人甩掉忧心忡忡的花草
才会心无杂念
才会艳美得
孤绝一掷。


采风初探:

    “一杯牛奶的孤寂戴着
     雾的婚纱”
   总觉这里的分行有些牵强,“雾的婚纱”和紧接下句没有联想方面的必然关系,有突兀感,“五里一短亭,十里一长亭”,如换做“短亭五里,长亭十里”,或许和上句衔接要自然些,毕竟视线由“雾”及“亭”,符合一般人看景的习惯;这是一个典型的“拿来主义”和懒汉思想造成的弊端,什么经典,什么好句照套即可,很少考虑不同的习惯,不同的体验,不同的对象,这些会让汉字字义产生偏移、甚至相左,镇州在这方面要稍加留意。

   “一杯牛奶的孤寂戴着”,“品行温良的书翻动黄叶”,这两句同样的晦涩,梨花,空泛;类似思维空间能够给原创者带来欢欣和想象的诗写,如果不考虑读者是否具备同样的经验,会将诗越涂越僵,越读观众越少;况且吟风诵月的诗章有其特定的欣赏人群,大体偏向自我熏陶类型,若说用在启发式,哲理式,思辨式场合,得多深入现实,多观察体悟才可。

   “才会艳美得
   孤绝一掷”
   换作“才会让美艳  孤绝一掷”,如何?这样至少在哲学层面是讲得通的,“艳美”和“孤绝一掷”没有亲缘呀,即便有也是很冷的一种,至少风不喜欢这种美,大冬天的,不能光顾风度,不顾温度。哈哈,扯远了。

   有不当处尽管砸风,假客套一回。


   后记:3年前,镇州在《中国诗歌网》任编辑时,风有幸结识,相知已久,故敢大嘴巴一回。希望以此方式被州兄铭记,自乐一回。


附原创作者互动(依照时间次序):

1.谢谢凤歌。凤哥眼光毒辣精准,所言极是。读一首诗有时要身临其境方能感受。——比如直到碎屑轻轻抖落柔光其本意是草被风拂动,有细碎的草的影子也在摇摆。这句是如实临幕,但诗的语词一旦组合完毕就会形成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张力。(张力是评价一首诗成功优劣的重要标准。)所以诗意才会产生。另外需要补充的是诗意是诗歌本身呈现的,如凤哥所言,我曾在中诗担任现代论坛版的编辑多年,确实看到即便是诗写多年的也会犯如此忌讳。凤哥的关于标题一说,说到镇的心坎了。当修改。时间的原因,后一篇兄弟晚上回来细细咀嚼一番。——镇州


2.嘿嘿,这个死不悔改的屠夫!。。。。。关于晦涩之度,拿来主义,以及句子的内在呼吸。。。俺不知道棒喝了多少回,也许风兄的话他会听进去一点点。。。。但必须承认,屠夫在深度意像以及陌生化方面,已是鲜有的高手。其文本的诗意张力有若峭壁,深度意像时有惊奇感。。。。

跟在风兄之后落井下石!——哈哈——远握风兄~  ——车行

3.“——比如直到碎屑轻轻抖落柔光其本意是草被风拂动,有细碎的草的影子也在摇摆。这句是如实临幕,但诗的语词一旦组合完毕就会形成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张力。(张力是评价一首诗成功优劣的重要标准。)所以诗意才会产生。另外需要补充的是诗意是诗歌本身呈现的”

州兄真是高见,看来我来这里对了
可以补上我缺的东东   ——采风

4.第一首的评没有体会诗题的关键字眼“向”,故解读自然就有偏离文本主旨之嫌。
第二首诗与第二篇的评下次再读。
辛苦采风兄了!  ——吴一

5.州兄大度
不会计较风不给兄面子
下手狠了些

另外,我也检讨,第一篇我确实只粗粗观了几遍
车行兄和吴一兄这方面值得我学习
很细致很耐心品
才能知道兄到底想要表达的主题

这次评给自己勉强打60分
有些以偏概全
权做向州兄真诚检讨     ——采风


6.待补充


作者: 江城一帆    时间: 2016-11-27 00:33
扫0,直言欣赏,评的精准到位
作者: 镇州    时间: 2016-11-27 06:09
谢谢凤歌。凤哥眼光毒辣精准,所言极是。读一首诗有时要身临其境方能感受。——比如直到碎屑轻轻抖落柔光其本意是草被风拂动,有细碎的草的影子也在摇摆。这句是如实临幕,但诗的语词一旦组合完毕就会形成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张力。(张力是评价一首诗成功优劣的重要标准。)所以诗意才会产生。另外需要补充的是诗意是诗歌本身呈现的,如凤哥所言,我曾在中诗担任现代论坛版的编辑多年,确实看到即便是诗写多年的也会犯如此忌讳。凤哥的关于标题一说,说到镇的心坎了。当修改。时间的原因,后一篇兄弟晚上回来细细咀嚼一番。
作者: 老远    时间: 2016-11-27 07:00
早读并问好凤友
作者: 车行    时间: 2016-11-27 07:38
嘿嘿,这个死不悔改的屠夫!。。。。。关于晦涩之度,拿来主义,以及句子的内在呼吸。。。俺不知道棒喝了多少回,也许风兄的话他会听进去一点点。。。。但必须承认,屠夫在深度意像以及陌生化方面,已是鲜有的高手。其文本的诗意张力有若峭壁,深度意像时有惊奇感。。。。

跟在风兄之后落井下石!——哈哈——远握风兄~
作者: 采凤    时间: 2016-11-27 14:11
江城一帆 发表于 2016-11-27 00:33
扫0,直言欣赏,评的精准到位

问好一哥

这个必须的

谁叫铁哥们


作者: 采凤    时间: 2016-11-27 14:34
镇州 发表于 2016-11-27 06:09
谢谢凤歌。凤哥眼光毒辣精准,所言极是。读一首诗有时要身临其境方能感受。——比如直到碎屑轻轻抖落柔光其 ...

兄弟理解

下手狠了些
作者: 采凤    时间: 2016-11-27 14:36
——比如直到碎屑轻轻抖落柔光其本意是草被风拂动,有细碎的草的影子也在摇摆。这句是如实临幕,但诗的语词一旦组合完毕就会形成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张力。(张力是评价一首诗成功优劣的重要标准。)所以诗意才会产生。另外需要补充的是诗意是诗歌本身呈现的,

州兄真是高见,看来我来这里对了
可以补上我缺的东东
作者: 采凤    时间: 2016-11-27 14:47
本帖最后由 采凤 于 2016-11-27 18:27 编辑

!
!
!
!
!

涂个一地鸡毛不可


备注:
作者: 采凤    时间: 2016-11-27 14:53
本帖最后由 采凤 于 2016-11-27 18:27 编辑
镇州 发表于 2016-11-27 06:09
谢谢凤歌。凤哥眼光毒辣精准,所言极是。读一首诗有时要身临其境方能感受。——比如直到碎屑轻轻抖落柔光其 ...


~~~
~·~
~~·
~~~
~·~


作者: 采凤    时间: 2016-11-27 14:55
@
@
@
@
跟好学好
车行既然落井下石一次
俺也敢

作者: 采凤    时间: 2016-11-27 15:08
车行 发表于 2016-11-27 07:38
嘿嘿,这个死不悔改的屠夫!。。。。。关于晦涩之度,拿来主义,以及句子的内在呼吸。。。俺不知道棒喝了多 ...

州求俺别跟哥学坏了

落井还好,趁着有金子挖

qian wan别下石头
作者: 镇州    时间: 2016-11-27 15:36
嘿嘿。兄弟唯有快意二字。为报凤哥之快意,俺有熊掌十八式。三天以内定打得兄抱头如鼠。此为手机回复,多有不便,兄凉。
作者: 采凤    时间: 2016-11-27 15:38
镇州 发表于 2016-11-27 15:36
嘿嘿。兄弟唯有快意二字。为报凤哥之快意,俺有熊掌十八式。三天以内定打得兄抱头如鼠。此为手机回复,多有 ...

凤一个柔弱小女子怎经得肉您

甘拜下风

lalala
作者: 采凤    时间: 2016-11-27 15:39
蹂躏

敲错了

风知错


下次不敢
作者: 暗王    时间: 2016-11-27 16:33
来学,问好。
作者: 采凤    时间: 2016-11-27 16:44
暗王 发表于 2016-11-27 16:33
来学,问好。

宝宝好可爱

羡慕

深深
作者: 高原之虹    时间: 2016-11-27 17:05
拜读中肯,公允评论。受益匪浅。
作者: 高原之虹    时间: 2016-11-27 17:06
此篇色彩:质感做到了相互掩映,情感线顺着色彩线条上下波动,犹如乐之舞;作为情感主打线条的方向感——“向”,和末句“敲响”首尾呼应,做到了空间和声响的交替、转移及互动,增强了诗歌复原场景的存在感和震撼力。这些得益于镇州在绘画方面多年来的喜好,(他的画作我欣赏过),自有独到之处。


作者: 高原之虹    时间: 2016-11-27 17:07
此篇挑刺:题目设计方面,一则,通篇总共100来字,题目占掉4个字,太奢侈了吧?(对不起,喜欢用一点夸大其词的样子“吓”唬州,希望引起商榷),用《草之心》或《草》岂不凝练些;二则,你想表达一个“向”字,整个篇幅都围绕此,又何必在篇名点白呢?这样岂不重复,况且引导思维不足,文题和内容没有掌握好虚实相间的分寸,过于实在。


作者: 高原之虹    时间: 2016-11-27 17:09
采风精彩。
作者: 采凤    时间: 2016-11-27 17:52
高原之虹 发表于 2016-11-27 17:09
采风精彩。

谢谢虹兄
吃过了么

我刚到
回复迟了
作者: 老远    时间: 2016-11-27 18:38
欣赏佳评,问好凤友
作者: 采凤    时间: 2016-11-27 18:42
老远 发表于 2016-11-27 18:38
欣赏佳评,问好凤友

问好兄

可能对阿镇下手狠了些

一直自责
作者: 高原之虹    时间: 2016-11-27 19:44
采凤 发表于 2016-11-27 17:52
谢谢虹兄
吃过了么

采风辛苦,你自己多珍重
作者: 镇州    时间: 2016-11-27 19:53
采凤 发表于 2016-11-27 18:42
问好兄

可能对阿镇下手狠了些

凤歌猩猩姿态
作者: 采凤    时间: 2016-11-27 19:59
镇州 发表于 2016-11-27 19:53
凤歌猩猩姿态

哥哥玩心过于沉重了
善意提醒一下
模仿有余
自创待增
作者: 采凤    时间: 2016-11-27 20:05
本帖最后由 采凤 于 2016-11-27 23:02 编辑

《画作》

/采风和之

愿随你的笔,颜色轻点。
一滴朱砂染红岁月。
门槛前丢弃的纸烟,回味着燃烧的激情。
画框外,携爱人一起,体验春风。
人生,每个人都是画的主人,转身艳阳高照,又夕阳几何。
每个人是画中人,也是画外人,把第二第三人称彩进画框。
可曾想,风中景色,正是属于自己的。
一幅画,或一个梦。


原玉:
《画作》

文/镇州

上午7:30分。我八岁
捉一只笔象捉一只蝉,或者一只青蛙,玩耍之心占据三分之二
余下的用于绘画,用浓重的墨汁淋头
毕业时,画作接近达成
细节无法完善困境。尽管已经习惯赞美的装饰
和从侮辱里取出大海的盐晶
在路过一个陌生漂亮女人时,内心开始蠕动
脱落一些油彩似的铁锈
“我们赤裸的坦诚相见”
有更多的铁锈阻止诱惑。眼睛是唯一漏洞

2015年8月


夜晚

文/镇州



夜晚降临。我摘下

面具。身体最坚硬部分

一只船,泅渡的工具

赤裸的苦衷


前朝的晨钟暮鼓传来

居然如此合拍。随这指尖的触摸

一块松木板的家具面上荡起涟漪------



无声的音乐飞扬。夜里

你弹拨

如飞鸟演奏天空


采凤读诗:夜晚降临。我摘下

面具。身体最坚硬部分

一只船,泅渡......


2015年7月

从此段和结尾看,《夜晚》一诗仅仅写了一半,属于黑夜的人生和参悟,而且只有当夜幕降临,诗人才肯打开身体最僵硬的部分,和大自然进行亲密交流,虽然很畅快,很彻悟,但是人生无数次从黎明走向黎明的反转和扬升,显然没有点到;所以说,借《夜晚》题写,对于夜的思索这本身没有问题,但是若能轻松借助于白天写黑夜,或者少许点“白”字面,走出黑的局限,这也是一种值得借鉴的思路,考验诗人思维是否有局限,有比对,有抑扬,有更全方位的审视,而不是仅仅局限于一点,或一个面的酣畅淋漓的倾诉或自在表现。
   从立体看,此诗属于倾述型,引领和突围性有待......
    凤浅见,握握,就诗论诗。艺术呈现方式及韵律等探讨暂略,候补。。。。。


《明月升》

文/镇州


夜具有蜂蜜的功效
我痴迷于其中,经历令人惊怵的一刻
升起的月亮,掀开的伤疤
然后月光的白,形销骨立的白,簌簌落下漂白脚面

声音低得象唇语。爱与被爱
消磨了来时路径
当无名的孤愤托举空中
两手空空

你怀揣沉疴穿越人间
——明亮,是唯一清凉嗓音


2015年9月

《实现诗歌“瞬间和存在”的意义》

文/采凤


1、“当明月升起时”,犹如诗歌上空高悬的水晶球,引无数诗人为之倾倒,比如唐代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熔诗情、画意、哲理为一炉,气通苍穹;《明月升》再次将时间定格正在进行时,空间定位人类肉眼看到的遥远距离,重点透析把握诗歌的时空观念,点出了诗歌的终极目标,和理想状态。
2、诗歌这门语言艺术不仅以字、词、义营造深邃或简约的思想,兼具音、声、韵的震动效应,而且浓缩剧本、小说、杂文等各类形式,以短小精悍胜出。从门类上说,《明月升》借助诗歌的形式,凸现从各类艺术脱颖而出的优势。
3、人的最佳心灵状态,即“现在”,东方有“一寸光阴一寸金“的典故,”西方有“我思故我在”之说,都是对“珍惜当下”的描述。该诗紧紧抓住“瞬间”的时间点,对比人性中的“沉疴”,在月光下经历“漂白”的历程,注意,始终一连例举了三次“白”字,先是名词后是动词,最终落脚点在“明亮”,“嗓音”代表声音,画面成功转为声音,实现外景和心灵的互通。此是一种天人合一式的尝试,本人以为。
4、至于这颗诗歌水晶球如何实现悬空,达到不为任何风吹草动所惑的化境,诗人经历了“爱“与“被爱”甚至曾经孤愤过,好在每一次看似绝望的过程,都是在前文所述“现在或当下”一般的心态与感应下经历过,权衡过。这是实现诗歌的“瞬间”意义和阐述的力量所在,可以帮助人抵达到达不了的目标,穿透难以企及的思想,握手看似遥远的距离。
5、时间的延续性,从一个点延展无限,联通过去未来,关于对时空的思考和浓缩类诗歌并不多,《明月升》是我至今看到的最佳版本之一。
6、 以上仅从艺术服从于哲学层面关于“存在的价值”和“瞬间的思考”而言,其余暂忽略,期盼交流。
7、求砸。


作者: 采凤    时间: 2016-11-27 20:07
布置作业给州

要你自个评评

一年前写得有张力

还是一年后写得有张力

怕抽就别回帖
作者: 镇州    时间: 2016-11-27 20:23
采凤 发表于 2016-11-27 19:59
哥哥玩心过于沉重了
善意提醒一下
模仿有余

嘿嘿,俺在另一个地方等你
作者: 采凤    时间: 2016-11-27 20:25
镇州 发表于 2016-11-27 20:23
嘿嘿,俺在另一个地方等你

看来挺能扛滴
小熊熊俺
不免高兴太早
作者: 镇州    时间: 2016-11-27 20:27
采凤 发表于 2016-11-27 20:07
布置作业给州

要你自个评评

嘿嘿,兄不觉一年前写得太生硬了吗?俺现在觉得就像半生不熟的红薯,吃了会消化不良。
作者: 镇州    时间: 2016-11-27 20:29
采凤 发表于 2016-11-27 20:25
看来挺能扛滴
小熊熊俺
不免高兴太早

着地方没人敢和俺打架。哪个牛鼻子和吴一都怕俺啦幸好凤哥代他们出头。好极
作者: 采凤    时间: 2016-11-27 20:34
本帖最后由 采凤 于 2016-11-27 23:04 编辑
镇州 发表于 2016-11-27 20:27
嘿嘿,兄不觉一年前写得太生硬了吗?俺现在觉得就像半生不熟的红薯,吃了会消化不良。:han ...


真会讽刺

俺不会评

那时候尽说你好话

看你美得

镇编好  镇边好

看来还是不在乎编辑的帽子最好

看你在流派进步效果再说


chaoxiao
作者: 镇州    时间: 2016-11-28 06:22
采凤 发表于 2016-11-27 20:34
真会讽刺

俺不会评

俺在明显进步。
作者: 老远    时间: 2016-11-28 06:48
早读并问好凤友
作者: 采凤    时间: 2016-11-28 10:25
老远 发表于 2016-11-28 06:48
早读并问好凤友

问好远兄

回复迟了
作者: 老远    时间: 2016-11-29 07:04
早读有益
作者: 采凤    时间: 2016-11-29 22:39
老远 发表于 2016-11-29 07:04
早读有益

谢谢远主持

主持早读晨报

~~~~~愉悦中

不胜感谢~~~·




欢迎光临 中国诗歌流派网 (http://www.sglpw.cn/)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