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流派网

标题: “止于水”的三种读法,对一首诗的细嚼慢咽 [打印本页]

作者: 龙共雨生    时间: 2012-8-24 11:47
标题: “止于水”的三种读法,对一首诗的细嚼慢咽
本帖最后由 汤胜林 于 2012-8-24 18:21 编辑

于水

那次
在茶馆见面
你不再是一首诗
我们相互看着对方的脸
说些旧时的记忆
还像过去那样没有胆子
只放逐一个小指
沿着桌沿抵达彼此的岸
瞬间,指甲绯红
这卑微的电流让我们
退缩成一艘绝缘的老船

你说,回家吧
我说,嗯
嘴唇那么干裂
生活就像那海水一样苦
无法浸润一张失血的唇

春风里,我们挥手告别
一晃就是几个年头

http://blog.sina.com.cn/caocuize

     山翠的诗我读过很多篇,她是一位很有特色的诗人,她的诗关注层面广而深,语言的嬉笑怒骂皆成诗,风格多变。《止于水》,是山翠一首很有特色的小诗,诗人从人生的一个小画面,瞬间的细节、情绪入手,表达一种内心矛盾,对现实的一些约定俗成的体系表示怀疑,希望改变。此诗有别于她的那些语言恣意怒放,情感穿透力极强的诗,此诗平实而内敛的语言,蕴涵深意,值得细嚼慢咽。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女子与过去老情人分离多年后一次小会面,诗人抓住一个微妙的细节,两人手指头在桌面上相互碰了一下又退回去,然后再没进展,刻画了一个渴望自由又始终被现实束缚的隐忍的女子形象。但如果结合题目仔细品味,感觉诗内涵量其实非常丰富。“止于水”,从字面上有两种理解,一解心如止水,快乐、心静、红尘、万物:此时止如水,而今已成年。流年似水,世事难料。许多既定的开始都有一个想不到的结果,不管是自己期待的还是自己拒绝看到的,矛盾和落差给这个世界太多的美丽和遗憾,但失去了便是失去了,永远也回不到从前如同小鹿碰撞的砰砰乱跳的心……从表面上解读,很容易读出此层意思,所以说“不再是一首诗”,所以只碰一下指尖然后就各自说回家吧,最后感叹生活的艰苦和时光过得太快。风吹云动心不动,相爱到头确成空。但是,诗的内涵绝不仅止于此;第二种理解,止于水,是指因为缺水而停止,生命止于水,爱情静于心,说明心在爱情中的成份,好比生命中的水来的重要,如果缺一,生命不再是生命,爱情不再是爱情,读到“嘴唇那么干裂,生活就像那海水一样苦”,诗的意思明了,生活中并不缺少水,缺少的是能够滋润生命的淡水,那么此“水”就有形而上的意思了,这水也许是指一种包容的精神和活跃的世态环境。
    到此,诗的营养还没有完全吸收,古语:君子止于水,小人止于利。意思君子根据道德准则行事,而小人根据利益得失来行事。那么此题目之“止于水”第三层意思就出来了,原来两人并非“心如止水”,如果真的没有了感情,就不会用手指尖相互触碰,他们没有进一步的表述,是止于世俗的道德水准,而压抑了人性激情,也许两人爱情失败的原因也是因为屈从于外界的水准。所以两人一直在压抑中生活这么多年,才感觉生活就像那海水一样苦”,是因为心境之苦。“一张失血的唇”缺少的不只是血,而是血性、是激情,最后感叹时光飞逝,一晃就是几年,诗人第三层的意思已经明显,那就是:人生苦短,不要太压抑自己,不要让自己纯净的心灵仅仅因为世俗水准的约束而弯曲变形,否则只会造成一生的痛苦和遗憾。若心止于水,则水应止于情,道德准则不应压抑人性的真情
   此诗的巧妙由此可见:语言上内敛、把握了内在情绪、节奏,多处一语双关,构成完整的寓意系统。结构上营造可解构的层次,由表及里深入再现了人物内心和现实生活的真相。细节真实而有深度,抓拍的好。诗用意象说话,细节是意象真实的重要条件,因为细节即生活的放大,细节有时是诗的生命的脉动和呼吸,但没有深切的体验,就没有细节。此诗通过细节以小见大,深化了诗歌思想的穿透力。


作者: 龙共雨生    时间: 2012-8-24 15:27
请多批评。
作者: 念旗    时间: 2012-8-24 16:52
你的诗评好,诗好。
作者: 龙共雨生    时间: 2012-8-24 16:57
念旗 发表于 2012-8-24 16:52
你的诗评好,诗好。

谢谢念旗,请多批评
作者: 念旗    时间: 2012-8-24 16:58
我只有学习了,看来你是我老师呢。{:soso_e144:}
作者: 汤胜林    时间: 2012-8-24 18:21
第一次阅读老弟的诗评。写得不错!
作者: 龙共雨生    时间: 2012-8-24 19:01
汤胜林 发表于 2012-8-24 18:21
第一次阅读老弟的诗评。写得不错!

谢谢汤老师指教,周末愉快!
作者: 月夜明朗    时间: 2012-8-25 00:20
读写都须要深入。欣赏你的认真。问好。
作者: 龙共雨生    时间: 2012-8-25 08:08
月夜明朗 发表于 2012-8-25 00:20
读写都须要深入。欣赏你的认真。问好。

谢谢点评,请多批评
作者: 张智文    时间: 2012-8-25 08:12
很好的点评 欣赏 {:soso_e142:}{:soso_e160:}
作者: 漪澜    时间: 2012-8-26 13:06
{:soso_e160:}学习。问候




欢迎光临 中国诗歌流派网 (http://www.sglpw.cn/)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