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流派网
标题: 《一千零一夜》的由来,赠小鱼儿 [打印本页]
作者: 涂鸦童子 时间: 2012-8-26 14:43
标题: 《一千零一夜》的由来,赠小鱼儿
本帖最后由 涂鸦童子 于 2012-9-12 16:08 编辑
* ]% g4 x( C; }& U0 K+ \' g6 N/ u6 w |* M. E% Q
1、
一千个故事) }$ h/ W' |8 y
汇成一个故事;
, u, F9 s9 `3 }, ]8 n1 H5 o/ ^一千颗心灵
0 U3 s, e7 A# }铸成一颗心灵。
; P' l0 F- y% o' v4 \0 [( ]
毗邻古印度与古中国海岛上,
有一方传说中的萨桑王国。
3 O4 D0 S$ Z$ ^$ l8 ^( Q+ L神武英明老国王遗留两王子,0 K1 q9 x2 R( r* @$ Y+ [
划疆而治分封于两块领地。" C. C. u1 v5 S% ? `& U. T, ^
/ D* I5 a" x3 @9 N$ Z& p. _. N这天弟弟应约觐见萨桑国王,
会见兄长并为先王祭扫陵墓。
/ W' Y* S3 m& _( Y% @3 y$ ~6 Y他携带拜祀先王的珍贵祭品,
1 R1 S' B( I/ m$ T, m( g' N1 o却忘记带上馈赠长兄的礼物。
+ a9 B0 d5 U- U: }
0 g0 L' M. r# c% X) L. E) V弟弟匆匆忙忙返回王宫中,% N9 C/ J: U9 f$ v
却见王后正和乐师弹唱嬉戏。
, B7 l# T1 `" Z, L% @按说这不过鸡毛蒜皮事情,( s4 j* l+ |+ ]
仅只是不符合蹊跷莫名礼仪。
1 w* q9 g# b* f1 Y 3 V! C0 X; L3 R/ z# _6 H1 M5 V3 u
弟弟怒火中烧有如五雷轰顶,2 ^1 @, B3 p. C3 e
竟拔剑杀死王后和无辜乐师。
( P( n' a. |( a( ^有血有肉生命殉葬于旧礼教,: d' h' Y8 _9 k5 c3 ]
似乎并不解恨依旧心怀忧戚。
/ `" ^0 ?1 e+ H4 z4 g" b# g. o * o; D6 j7 W% [( O
他带上浩浩荡荡大队人马,
" \) X! ~- ^, y) W; \; M4 r也还有庸人自扰无边悒郁。
/ `% ?) ~5 u2 Z% c兄弟重逢把酒言欢一时尽兴,; b( ?8 T: `( v, k" K
弟弟心事重重难遣愁怅离离。1 `4 E) K U' s. u5 x
- e7 @$ C$ O5 P$ S+ z. p0 w3 U
因为不愿将家丑向哥哥宣泄,
- I& C3 y3 f& P* Y" x4 l! e秘密日夜发酵斯人独自憔悴。; l; j+ ?! A8 r1 j* J1 P ], R, x
主人赶紧组织一场大型游猎,
1 c, K4 B2 a7 C2 B4 O, Q, F1 _8 m希望藉此排遣弟弟无边愁绪。) i+ v+ Z3 }+ A/ |" ^) x
" H: [2 l: |, N9 `# X狩猎活动并未引起预期效果,
% j, Z6 x3 Y: V! I, R尽管平素弟弟会见猎而心喜。
" ?3 B, F2 G7 P' L& Q他独自呆在王宫中凭窗远眺,
3 a( t5 t7 w. e# q窗口正对着御花园葱葱郁郁。2 B! Z* l" u) E
8 p4 i4 p7 ~7 t6 y6 o
这时宫门大开走来奴仆宫女,6 _4 _; `" m; B% S+ D1 |$ R; D
敬上美酒佳肴摆满珍馐供品。. s' g2 y/ z& h$ ^9 M/ ?
王后竟与下人一道载歌载舞,
0 H2 n! J9 @/ }9 r0 E i“惊世骇俗”之举尽入眼底。
1 t3 ~9 H, O. [: ~. U5 P* B' d ) N4 ?4 ?) V( h) O! t% G
她们饮酒作乐直到日薄西山,' H' H! P& q8 f
弟弟却徒生无穷无尽之感叹:8 B2 D8 x7 }/ a1 M- D
“家家也都有一本难念的经,
3 r# x5 X& W& m5 O长嫂比亡妻有过之而无不及。”; T, x. f" E6 n. s9 t
5 v4 F& s" Q: R哥哥的不幸看来远甚于弟弟,
# f, T& U" _2 p. o |他却觉得胸怀坦荡心境释然。
9 x, \+ r9 g! m4 x( @3 [/ ^9 o E无端莫名烦恼无端莫名消散,
0 u. T7 t6 P( N) x b3 F* U颇有几分幸灾乐祸之情趣。" t& z. Q7 L7 f4 J
2 Z$ B8 F( K, r' U9 A) G) f
傍晚时分哥哥乘兴游猎归来,( w2 }8 c" L3 i% M, a6 F/ o
却见弟弟春风满面食欲陡增。
, T! O$ l3 u7 w6 Q莫名其妙烦忧莫名其妙消逝,
* ]4 Q7 M4 B$ B6 P' g不免疑窦丛生决意根究底细。; z r! G, S0 g, H n
0 I1 O4 _8 {0 ~! D“我之前忽忽不乐的起因,. f& W& {& q; e# k
倒不妨原原本本相告于你;# a2 K# z4 O! e3 }* n
至于我忽然恢复正常的缘故,
! V' D$ w. o$ }0 @( o你千万不要打破砂锅问到底。”
& }% v! ?6 u% g ?; Z% L! }- ~4 O4 x9 r) K' i
“且将你的烦心事坦诚相告。”( @% z# w2 h4 o5 G
哥哥一心想打开弟弟话匣子。
# S* P! l' t) {$ t( F5 Y弟弟絮絮叨叨尽述个人隐私,
# L, p8 A5 A7 t哥哥饶有兴致听完所有秘密。
/ i; m; K7 B9 y, Q6 k8 _. v6 f ( D- o {5 O( |: j7 p' m0 u" W& W
“如此伤心欲绝的无边烦恼,: R# h1 ]4 L; x0 c }% N% s
你竟然在一朝一夕间消解掉。! o7 v( R0 R# F6 S8 f0 i4 S' x5 ]
我亲爱的弟弟,为什么你不
1 l' E6 U* l, j9 ^! Z% }; I0 ^将恢复正常的原因直言相告。”
. k- ~, ]% i0 c5 h |! {% I2 g! h/ Q" W$ P x
哥哥不依不饶百般地纠缠,5 a" R. m0 _7 E# @
不幸的悲剧即将重新演绎:
- D8 Z y! T. O T1 t; g“你且发誓不迁怒我的谈吐,/ P8 O8 P5 H+ R
我才敢完完全全向你倾述。”! y/ u1 K8 b) A# g$ N7 h
6 ~8 T v! p5 m无奈的弟弟将经过合盘托出,
6 k7 ]* s( c! l听罢这番陈述哥哥恼羞成怒:5 j0 t# |& f+ \/ s( }6 _
“你说的这一切可全部当真。”
; I1 j1 A( z5 H# x2 ?# m“不信可在此看个究竟分明。”9 K7 x2 m$ H$ V8 Q- V6 S) o& C1 A; y
, V- A# {$ E, u3 x# e3 z! X哥哥原本打算将弟弟安慰,, ?( a' h7 e8 B
不料自己却沦为最不幸的人。* ?% x% q; ?; n
他心有不甘听从弟弟建议,
借口外出打猎悄悄潜返宫庭。
* F" ?, T$ S' [; u/ A) b. m, N ) Y! O6 u: t% I
果然王后与奴仆莺歌燕舞,: Q7 [$ A' M0 h) F e$ C4 ?
王家繁文缛节全部抛诸脑后。
; v- K0 |! a o9 t& r& E3 W/ L国王又羞又恼神经已麻木,
: m, `7 B/ a) P3 u: r, P0 v: q大肆杀戮酿成宫庭血光变故。% }& K+ r& \( ?9 M& [- n- @/ Y4 n
5 m+ f: k0 v# P4 U4 c! V
幸福的家庭虽然都有相似因,% X" b- k1 T3 n* t. J# V. ^
不幸的家庭也有着同样根源。
0 l, X+ F+ |) ^& S! }" W事件起因与过程竟如出一辙,
: d3 ]0 s$ b& r' Z' ^王后与众奴仆同样死于非命。
. S' o% i# x7 S0 }
9 h7 H5 [! J1 A1 p5 n从此国王便对女性恨之入骨,
+ I e) b+ C# o9 W- m+ f1 f# S3 [7 F每天他都会迎娶一位新媳妇;
1 Q: A0 j6 c1 S0 h2 b2 B第二天便会送她奔赴黄泉,
* M& P8 e8 s: H( c如此荒唐国王如此残暴糊涂。
9 S5 ?$ y+ U; {8 ~8 \ 9 L# ~$ w$ c1 M9 c
百姓们不堪忍受离奇的灾祸,. c& l1 T. \1 r0 V5 f& r
纷纷携带女儿投奔异域他乡。; v) f7 e! Y( `
国王仍旧强令宰相搜罗民女,
导致十室九空一时国将不国。% J$ d. Q" @ d A; P% s! b
2、. [- A) Y! g- [3 a# S/ O
一千句话语,' f9 q4 S/ A1 d
融成一句话语;
/ I( T* i7 W- J ~ 一千个愿望,
( g4 _/ t, M" V1 Q3 w+ v1 V2 a$ N 凝成一个愿望。
& I, J! h1 \, b: i0 ?
话说萨桑王国有睿智老宰相,0 x1 h2 s3 l [" g, X! G- L
膝下正养育两聪明绝伦少女:
# l, g) s3 B6 X& g3 S+ N舍哈拉查德尤擅长讲述故事,
" Y! Q* t* U( a' i7 e) K" b5 \乌里亚查德喜欢将故事倾听。
7 M$ Y9 m5 F+ `+ U$ f( t
0 w! |( ~1 k. N' ?4 ?2 k1 @+ X. W眼见黎民百姓遭受无妄之灾,
$ [$ g2 a7 `- v( t7 |* a% n' p善良的长女恳求着她的父亲,* L) e8 e+ g0 C/ `# O* d s3 n
执意嫁给荒谬透顶无道昏君,
, O2 g) w' g$ u* ?8 { n愿拼一死换取国家和谐安宁。
* s6 `: w7 {6 b4 `, Y , @0 F) o2 |6 e. R- F* A
“凭安拉起誓,将我嫁入宫庭,
; ?% u6 `# x- ^4 b* P5 @: l/ x. I我愿牺牲自己拯救天下苍生!
9 y* c+ w5 q8 c6 P; _3 ?' |$ v ~相信您的女儿吉人自有天相,
7 f `* k- |% W$ L7 h我有锦囊妙计改变国家命运。”
0 {7 N( i0 I6 U) y6 s& s( ^+ v宰相无法改变女儿诀绝意愿,* B$ ]9 d0 L* W) |, f8 U
迫于无奈将女儿送入王宫。1 U! z; `+ C) C1 O
少女见到国王即低声啜泣,+ d( n& W- {+ i* F5 J' s: |
求国王开恩见妹妹最后一面。. l* k; V, D0 R( B- X" U
: d4 u0 u' D& A; h妹妹乍见到姐姐强作笑颜,/ F- t1 E4 h0 x4 @. {
相偎相依坐在床头促膝谈心:' ^8 n/ @+ a5 ]% H9 U
“好姐姐,你不是爱说书吗?, g. X& W5 S2 \# K- @* @
何不在临终前尽情倾吐衷肠!”/ N2 V6 \. [* V6 o2 B
0 I- T- t, ]5 x/ F
“只要尊贵的国王欣然准允,
. ~+ |6 S* ? G我当然愿对亲爱的妹妹言讲!
* D: ~4 c$ z, J2 W6 E9 J我可不愿将故事全烂在肚里,
3 a0 G! U- t0 I' W% a只求故事不致玷污国王圣听!”
2 D5 V9 ]1 P3 r8 W6 ^# s+ ~ 0 L& s# i: J q' _. |3 a- Y5 j
国王原本辗转反侧难以入睡,
& y6 e$ K7 X2 F" |- j于是欣然接受姐姐最后要求。9 Z8 s3 q9 \& o8 M/ ~ q2 G0 \1 o+ |
美妙动听故事常常戛然而止,
% m3 ^0 Z, s% I" a7 c1 d$ V! I蒙上神秘面纱引出新的话题。" u. }2 E# J4 q
0 H2 Y1 r# P0 D6 [9 r, L& o# ?
故事套故事讲述一千零一夜,
8 f7 }- f0 @2 ^7 c5 t如此娓娓动听如此引人入胜。( w" O( E# ]3 C3 }
国王念兹在兹不再暴殄天物,! M4 {* K- [! U
千百年后仍在倾听种种传奇。) T1 A( z5 f: F, P8 h
& Y4 Z: V. l% n
荒诞不经的故事寄寓大智慧,& r- K2 z" Z2 j- P
坏的开端常常出现圆满结局。5 {/ I+ Z5 m Q( }' d) }
在那蛮荒黑暗的无穷岁月里, U2 e: X6 y t4 x: d5 m4 [5 s/ V
却流传下皇皇巨献堪称奇迹。
% {. r' s7 ~8 T' f+ @- E( I4 p2 g( p
% ^4 k* X4 r: s8 r 3、
& s- w# {; D- F6 q6 i 一枝生花妙笔,1 r$ C6 Z4 x& {# H/ ~0 }) H
演绎千百浪漫故事;1 I( z% M6 D: {6 l& ^ f
一位杰出诗人,
4 J( {2 s) a5 O5 _* o' b+ Z4 W 续写千百旷世传奇。
6 S1 z( t9 q3 w" [; J + e$ v. ~2 v8 C: C7 u# l
为舍哈查拉德所拯救的女人,
: B1 v# S$ z9 B+ U. ^ 我爱上了其中第一千零一名。/ `% p# _+ c9 m2 a; C# x, w
不朽的爱情诞生不朽的悲剧,
1 D7 u; E4 P8 `! g' O' E 末路英雄历经郁郁悲情万种。* |" ~( x1 _) ]; x1 j# X+ }
( U" n: N5 E9 b 厌倦这一切,愿为江湖鸥鹭,
6 u7 H" K6 D" {+ G- z% X1 q 问尘世间有谁堪比我更不幸。8 ?1 o. j% E9 {, O2 A
如此怪诞心理诚然不可理喻,+ V- p- c0 l: R- M
足迹所至便是一方海角天涯。
) ~' K, t* V% m $ M5 T9 ?) l+ e+ e7 S1 g. ?
与春草共羁旅渐行渐远还生,9 Z) G6 O5 h! Q* ~( e( @ S
同白云为伴侣永作无情游历。) ~; g( v& O7 k; l, v) b& v
水何澹澹,苍潭枯海树犹存,9 J; ]9 w4 {! Y9 c% X. }, S; ~
太乙炉荒,栖鸦有投老心情。
$ X1 a+ w5 O% D1 B! }: v. d
+ {0 [3 s2 {; y7 m+ h1 q8 U 海边初见沉沉一线黑色氤氲,, i! M# K- s$ g0 h6 X Y
立时狂风大作恶浪汹涌翻滚。
" v! [9 `7 n" z( M5 m( I 浪中初现铮铮一介恶煞凶神,
6 W1 B: V* j' b 如树挺拔峭立如岩突兀凌空。, G+ ]. U7 P( M) @3 _; H4 H. ?9 v
" n/ E% c7 \# [. n# N3 w
凶神头顶铁柜从波浪中走出,. H/ }! P5 [* @; X* J/ D( R
打开铁柜从中取出一只箱箧;
! a1 ?$ J6 F/ W3 F* m/ L 打开箱箧从中取出一只匣子;2 @! w4 p3 R# n+ R/ K6 [
打开匣子从中取出一只盒子。' }/ {7 k6 U9 g$ c
% a7 d. Y r5 ~2 l( e
最后从盒中却走出一位女子,
0 d4 b+ t0 c; p) v( G1 [ 装饰得严实却难掩婀娜多姿。" J+ g7 J# w5 ?
仿佛中国魔盒层层布局设防,# S% g/ o/ d& j
无奈女人最终总要见到阳光。
! \6 w7 M4 ?; Z# |
1 r* ^0 n% w2 Z8 `& ~! a' @+ t 见我藏身树梢女子频频挥手,
* e* W3 f' V3 L6 D& l 如风摆柳眉目传情甚是得意。
& l m- y; u8 u- u 我惶惶不安唯恐让凶神察觉,4 ]$ E) x- h4 w+ Y, f8 J
乖张女子似有意将凶神挑衅。
9 |$ o; C# T* k, O8 b) E & Y$ h$ T. ^7 `) f" X2 d0 ~# p
这时凶神面目狰狞望着女子:# N, a0 T5 _9 ?$ |* H
“我身心疲惫要休憩一会儿。”+ G9 O( k0 Q/ n. x
即使凶神也会有打盹的时候,6 ?0 o5 e" c4 E9 @
女子心花怒放静待凶神安寝。/ G& K5 M, O9 T- X$ O
2 `$ O( Z P1 h: `/ r' n 她卸下凶神头颅锁进盒子里,; Y& W7 \& z3 m, n
又将盒子锁进那一只匣子里,0 u8 q, F2 p5 c, @
却将匣子锁进那一只箱箧里,
5 i6 ~7 \/ `3 U& f1 g' H- y 再将箱箧锁进那一只铁柜里。
/ l7 k, z. x0 f7 H" J如此繁琐苛细似乎了无终局,2 j3 S" b- F, R
重重设防却最终被重重封闭。
“你已经安全了,”女子言道,# T- H% O$ e5 s( i
我赶紧从隐密的树梢间爬下。
, y( b6 K+ T3 S5 y2 J5 W
9 `* [# s" K3 l" L t# @9 M “美丽女郎怎甘心委身凶神?”: ~* S* c! _5 f4 m1 ?
我对女子的处境不免心存疑虑。1 A% \* F; }. v$ ~. n2 S; C1 @
“凶神在我新婚之夜将我抢走,
& z8 j5 d3 g# i: [) G- g) Y6 i& M 从此之后我便过上非人的生活。”, E( ~! N4 m8 i' h
D! i0 F8 ?! w* P- n
并没有一条蛇从身边蜿蜒爬过,
8 `" L; z3 W. ]7 X5 G J! _) J 女子这时却乞求一枚知善恶果:3 g1 f% M$ a8 X! e: E& W% I$ P
“如果你不肯答应我的要求," }6 I2 _% S5 ]$ g
我会叫醒凶神让他惩罚于你。”
2 ?$ O. Z9 y5 T- ?9 p 2 `1 ?1 {+ o) ]
“难道你不怕凶神察觉真相?
) }$ G' c# f" e4 [% P1 Y5 Z, Z9 `0 [ 他似乎是神通广大无所不能。”1 m" U6 V- ~7 _. n! I1 U6 [
“不,我只想报复可恶凶神,3 C6 {) t. O) T! D; q3 {. _8 v& u
就算他知道了真相又有何妨。”
) l3 j+ z3 o8 O' w4 r
& H! e; J A2 X7 H) c3 }2 ` C5 C: } 从此我便被女子玩弄于股掌,
" x- ~0 a" B! p h# W+ L 每次她都让我馈赠一枚戒指。
" H3 E7 F+ [+ A 我已赠送一千零一颗之戒指,; }9 E: z% B/ L) G; ?
却并未能赢得青楼薄幸之名。/ p- s! V o7 L9 v
2 z* R: J3 p: ?0 N8 y$ k/ u' N
如今我已穷困潦倒一无所有,. A& e+ Z5 i3 J/ [, \* g
只剩下嶙峋的瘦骨一条贱命。8 @, L1 c( M w" e5 `$ {
不堪忍受女子贪得无厌索求, s1 t+ Q" G, o* m% z
也无法承受凶神无止境压抑。1 ?" {1 p2 o/ Q2 T9 o& Y
% [8 D5 d5 p5 ` a
或许只能铤而走险放手一搏,/ Q9 A! S: h, t7 S' g; b
决不能被莫名凶神逼迫就范。
, ]: g1 w9 q8 c, v% `: A 趁着女子憨然入梦毫无防范,
6 Z5 y' E+ R# `8 p7 C 我暗下决心展开了自救行动:
# }- v+ ?) h8 r! ^4 C+ P- a
# y8 x# ~7 M( L- A; T* |* @ 打开铁柜从中取出一只箱箧;& L2 B$ [9 q6 Q4 g; J" K
打开箱箧从中取出一只匣子;
$ L0 l/ f0 C U6 o/ V 打开匣子从中取出一只盒子,* C* {/ {: g _. z4 \
毅然决然将盒子扔进烈火中。( W0 G# q( G) P( s2 U4 K
# ]) V; B& A' j8 K7 r( t' H8 b: \" [
凶神被消灭在自闭的盒子里,
3 v0 r0 y+ @, x0 S( ^; H 死亡或许意味着又一次再生。* Z8 A* e4 V& }: b" j7 j: a
去除外在凶神并非困难事情,5 d f; t1 K8 E, ]5 {
每个人心中都有凶神的祭坛。
得知凶神恶耗女子放声痛哭,
" a" I+ R$ V c$ A1 s4 X0 U 她并不希望得到灵魂的救赎。
1 q- J8 F- P0 m* @ 最终女子怀抱空盒绝尘而去,
( {# x- a/ P: f: i5 G 留下我呆立在现场不胜叹息。+ t2 w) F, d7 _, S; c5 R
离奇女子诚仿佛现代派缪斯,
并不会回避与恶的乖张媾合。
希图以恶制恶不过火中取栗,
天真诗人岂可以常情而理喻。
1 i& Z; {2 R" t5 s' r, k' J
在幻灭之中感觉灵魂的嘘唏,
4 y7 R |6 Q$ V, X9 K 于荒诞之中发现真实的梦呓。
) r! Z7 c2 L L9 ] 从此我不再流浪也不再彷徨,
: T1 S) o" x- r: ~' { 内心只剩下如饮醍醐之宁静。
; F0 F& l1 N7 X; W& i & Y' v% T1 _& I+ p
我唯一的愿望不想浪费才华,
$ ], a. a" p1 B9 |# W 潜心写下如许铭诸肺腑诗句。# z$ _; C& ^: u
甚或会将诗稿装进中国魔盒,
扔进熊熊烈火里以祭奠凶神。
作者: 水云生 时间: 2012-8-26 20:20
感叹涂鸦童子的诗情与毅力,如此长诗,定当有诗不可磨灭的灵感冲击,为了更全面的理解您的诗歌理念,能否发表您的创作感言?
作者: 水云生 时间: 2012-8-26 20:21
此长诗排列和押韵不容易,也可谈谈您的创作过程。
作者: 涂鸦童子 时间: 2012-8-26 21:02
水云生 发表于 2012-8-26 20:21
9 I5 W( C0 W$ I6 N' n
此长诗排列和押韵不容易,也可谈谈您的创作过程。
2 r% W$ a. U) }+ z. F
好的,不过这也得靠灵感,
作者: 涂鸦童子 时间: 2012-8-26 21:04
水云生 发表于 2012-8-26 20:20
2 i* s+ B, P: i+ b; q* R
感叹涂鸦童子的诗情与毅力,如此长诗,定当有诗不可磨灭的灵感冲击,为了更全面的理解您的诗歌理念,能否发 ...
# u t$ N T1 G x3 e
我并非专业人士,所以自己的诗歌倒并不知道怎么吹嘘。只能大致谈些粗浅的意见吧
作者: 水云生 时间: 2012-8-27 08:51
涂鸦童子 发表于 2012-8-26 21:04 
" d+ Q. }+ S' M. V5 K5 E我并非专业人士,所以自己的诗歌倒并不知道怎么吹嘘。只能大致谈些粗浅的意见吧
6 u4 m+ n4 N5 e% g' g5 ]* I欢迎道来!
作者: 涂鸦童子 时间: 2012-9-3 19:29
《一千零一夜的由来-----赠小鱼儿》的由来
& s& c* K3 e5 ]2 K* { 这篇文章的标题似乎有些拗口,大意是因为我写了一首《一千零一夜的由来,赠小鱼儿》的诗歌,现在尊一些论坛领袖的意见命我写文追溯及写这首诗的起因,故有此一文。
作者: 涂鸦童子 时间: 2012-9-3 19:31
一
9 c5 s4 v9 ^% Q' J" C! {) T' x" x 《一千零一夜》是一部古阿拉伯民间故事集,西方称之为《阿拉伯之夜》,中国却有一个独特的称呼:《天方夜谭》。所谓“天方”是中国古代对阿拉伯的称呼,仅凭这名字,就足以把人带到神秘的异域世界中。《一千零一夜》是世界上最具生命力、最负盛名,拥有最多读者和影响最大的作品之一。同时,它以民间文学的朴素身份而跻身于世界古典名著之列,堪称世界文学史上的一大奇迹。
9 W7 a& j7 p$ ]- S2 | z 按照这部故事集的说法,《一千零一夜》起因于这样的一则故事:相传古时候,毗邻古印度与中国的一处海岛上,有一国名萨桑王国。老国王育有两位王子,国王临终时,将萨桑王国留给大王子继承,另外划分了一块领地让小王子继承。/ V" G6 w% T- W" |
1 a7 w6 @" F. y2 J3 k0 B
这天弟弟应约觐见萨桑新王,: V0 F+ ~4 u: Y3 I9 h5 R7 d
会见兄长并为先王祭扫陵墓。) R; P3 ~8 x! ^) ]
他携带拜祀先王的珍贵祭品,
@# v0 K4 x! e" v0 F* B 却忘记带上馈赠长兄的礼物。$ M' J _ f( \7 k9 P
% r: a X# z' {) G+ O& |1 w" g" i! j
弟弟匆匆忙忙返回王宫中,. r% y" j% l z4 r7 r
却见王后正和乐师弹唱嬉戏。( G7 G% }5 k! _9 _- }% ^7 ~; ^1 c
按说这不过鸡毛蒜皮事情,9 C' ~- ?0 O) h; Y7 _ K
仅只是不符合蹊跷莫名礼仪。- X3 s4 v5 T4 d( i X9 |
. J- o6 A' x1 c4 I 弟弟怒火中烧有如五雷轰顶,
1 ]/ D! [* {3 P9 o5 E) w 竟拔剑杀死王后和无辜乐师。
6 o: T; ?4 \2 ~# m' C 有血有肉生命殉葬于旧礼教,
( u1 k; A! A& x+ F* R* ~ 似乎并不解恨依旧心怀忧戚。% b/ `- X) y8 o* P; @
1 e N" D1 ^7 I+ B6 K% m
走笔至此,我们看到一缕芳魂就这样殉葬于旧礼教的迫害,而作为凶手的王子却毫无愧怍之心,“似乎并不解恨仍旧心怀忧戚。”
4 {, z" s) T: u# V1 v8 G 觐见过王兄之后,小王子仍旧不能释怀。即便他的哥哥为他组织一场大型的狩猎活动依旧无法令他相忘于江湖。不幸的是同样的悲剧却发生在他的哥哥身上:
; z/ {1 k# U7 A7 M5 C( Q: W0 x i+ f' C A( Z+ |0 e2 t' ?4 u/ b
狩猎活动并未引起预期效果, 8 ?+ B# M+ [% N& C" t! ^3 Y' \
尽管平素弟弟会见猎而心喜。 ; [1 E( R5 Z/ p4 L9 r% [; N
他独自呆在王宫中凭窗远眺,
) v, T- c" H# l: Z0 R 窗口正对着御花园葱葱郁郁。) [8 y8 Q% t7 w7 W; D/ D5 y( U
2 _; ^0 m; O7 A$ T 这时宫门大开走来奴仆宫女,
) ?/ o; N3 ^ e4 k: o' a& a& \ 敬上美酒佳肴摆满珍馐供品。
* M- H; H4 v; _' U4 i1 z: m4 b; U) E 王后竟与下人一道载歌载舞,+ g# ^# Z3 q- k Z1 S) u
“惊世骇俗”之举尽入眼底。 T: s9 \7 \* u
3 }9 ^9 L5 f' q 她们饮酒作乐直到日薄西山, ; t9 T2 X& ^6 T+ Y2 T. O
弟弟却徒生无穷无尽之感叹: , y& v5 `' S. u# a D0 b% r' n f) H
“家家也都有一本难念的经,
4 e6 F, G( H; H9 g* N 长嫂比亡妻有过之而无不及。”
7 m* [; b8 N0 Y/ R; `# b$ p! ^: r4 a, \ r' [3 {+ S& C
哥哥的不幸看来远甚于弟弟, + w8 R1 S: E0 J3 }. Q
他却觉得胸怀坦荡心境释然。
; B: v0 J0 u3 W! N% I5 d 无端莫名烦恼无端莫名消散, " P1 e- e3 d' _# l) H
颇有几分幸灾乐祸之情趣。 / y- t! A7 l8 Z4 s4 o6 p- [
) Q+ B( M2 G2 z/ ~, N 傍晚时分哥哥乘兴游猎归来,
% r# L8 y$ O4 s3 l) ? v 却见弟弟春风满面食欲陡增。
( s( @1 L% N6 Z9 k# w3 O, n9 R 莫名其妙烦忧莫名其妙消逝,; r# Y% z; \, J9 l* M
不免疑窦丛生决意根究底细。1 A1 P* Y$ k$ R
4 q! Z3 p& B% U+ |; u' j
国王哥哥惊异地看到国王弟弟顷刻间便将自己所有的忧愁一扫而光,自然要刨根问底地追问及事情的缘由了。
9 C; h6 D9 o7 T, T0 @ P ; Z; L; q! \; D! y. b" }
无奈的弟弟将经过合盘托出, + r; R8 H6 w }1 d5 u! }
听罢这番陈述哥哥恼羞成怒: 6 a0 {# w3 z1 K( B6 |
“你说的这一切可全部当真。” : T9 l# |. n" x S7 h( x L. O/ p
“不信可在此看个究竟分明。”/ M/ {3 s! A1 c% W: F3 {2 U
9 h- N. ~2 Q: C
哥哥原本打算将弟弟安慰, 9 L+ Q8 Z1 p3 X5 u, k, j$ e0 `
不料自己却沦为最不幸的人。 6 t0 L7 D7 q; {# J, ~5 L$ G
他心有不甘听从弟弟建议,: L% U0 B* K }2 t! V9 {
借口外出打猎悄悄潜返宫庭。, W% U. C) g) S
8 L& B+ {1 ~4 u3 r8 R8 p 果然王后与奴仆莺歌燕舞,
/ o8 B" x" I' P3 w 王家繁文缛节全部抛诸脑后。
3 D6 z9 p0 K/ z: k/ A2 W4 ? 国王又羞又恼神经已麻木,
1 j/ H& O; T* m/ l( _' ` 大肆杀戮酿成宫庭血光变故。( {( i. n; Z! u- l+ Z2 X
" Q; X! ]( i: p& ^4 Q3 K2 I 幸福的家庭虽然都有相似因, 9 @$ y; T# Y& S' M6 f
不幸的家庭也有着同样根源。 ' X! Z5 ^) T0 k, n( q0 q$ y
事件起因与过程竟如出一辙,
+ x& m, S' Y8 C* g: k6 @3 k1 z 王后与众奴仆同样死于非命。 e( w/ Y% ?" t1 M D/ o
3 R: F# k7 |" b5 ^) w
从此国王便对女性恨之入骨,
2 ~% Y' M1 J6 K+ D+ r0 Y 每天他都会迎娶一位新媳妇; ( Y9 @1 W1 N" S8 R# K
第二天便会送她奔赴黄泉,
\& H9 t" x9 f* V 如此荒唐国王如此残暴糊涂。
7 \! e6 C# Q' w D" ^- L$ p$ U% d# r9 Z
百姓们不堪忍受离奇的灾祸, 1 v- K) l) @" r& C5 [- g/ G" {
纷纷携带女儿投奔异域他乡。
8 O5 |7 T3 x! }6 o$ s, e 国王仍旧强令宰相搜罗民女,
7 F) [( M" P i3 o1 c7 q: F; n# } 导致十室九空一时国将不国。/ V K* U. U! U7 j3 r& B
如是在一场惨绝人寰的荒诞气氛中,诗人结束了自己第一个章节的叙述。
作者: 涂鸦童子 时间: 2012-9-3 19:33
二3 J0 g/ `- K/ d2 ^8 |5 |( e
故事的第二节诗人写道:
7 G; b" J Y/ `' C8 }. t; H) L
, s. u0 n/ K; i * O6 A! b; p* v' f6 [ {( ^
话说萨桑王国有睿智老宰相,
9 J. c4 ]2 \* ?+ Q0 W1 R 膝下正养育两聪明绝伦少女:
- X0 x1 w3 {4 p9 [1 ~( W 舍哈拉查德尤擅长讲述故事, 0 ~5 j) f/ `( i" t0 B
乌里亚查德喜欢将故事倾听。$ i+ W, Y4 \: K: n) l2 D
, [* S5 P) Q2 R" I' M* V5 ~ 眼见黎民百姓遭受无妄之灾, + n, ~& p) W1 x; A+ E D- ^5 ]) p5 T
善良的长女恳求着她的父亲, % d$ ~% a# l2 w# d
执意嫁给荒谬透顶无道昏君, # X7 @# _9 ]' {: e& y1 b# W. W
愿拼一死换取国家和谐安宁。9 [+ y0 } \7 M- {2 w4 A
# _' A4 p" h! F& F “凭安拉起誓,将我嫁入宫庭, 6 {' v( _* r4 z* T& y
我愿牺牲自己拯救天下苍生! - _, Z8 `" ~( R( c
相信您的女儿吉人自有天相, " |# H* L9 m9 X: Y
我有锦囊妙计改变国家命运。”
& G3 j2 V3 n) @5 k. `
) b+ x8 I* H, T6 y
7 j7 S% X6 k/ p N6 P; Y( b3 Y6 Y# U 宰相无法改变女儿诀绝意愿, ( ^3 E, ^% r0 s
迫于无奈将女儿送入王宫。 - ~! Z& t. C1 J( D
少女见到国王即低声啜泣, + P3 j8 K4 V1 m
求国王开恩见妹妹最后一面。 ! @5 o2 d3 k% Z2 K( L \
' y. X" S& _, _" d k
妹妹乍见到姐姐强作笑颜,
! I: |" D4 o# L$ U. s: T% j 相偎相依坐在床头促膝谈心:
) E# {* m0 }9 l “好姐姐,你不是爱说书吗? & g8 T! s7 R; Z0 `# |" ^* f% m- R1 A
何不在临终前尽情倾吐衷肠!”$ v# }* }) l: [7 h9 B i
! [; E8 ?" l' q0 {6 }: U “只要尊贵的国王欣然准允,
" V. L p. h2 T6 m- @: w' w9 n 我当然愿对亲爱的妹妹言讲! / `6 I. s& E' ^7 B( H
我可不愿将故事全烂在肚里, 2 f0 \7 m8 V) B" C3 n7 Z8 c
只求故事不致玷污国王圣听!”
Z- ]; n. f* C* Q3 }9 k3 D! G2 O b, M: j. p& m6 T6 D) M
国王原本辗转反侧难以入睡,
; ~/ W6 a# y2 S# L% z 于是欣然接受姐姐最后要求+ W5 |' O% Y/ ]& n- b6 L+ M1 B
美妙动听故事常常戛然而止, / w) F8 L, y _8 o! n/ o$ L0 \, N
蒙上神秘面纱引出新的话题。9 R, l+ N0 D$ e
' m0 Q* `$ G: o; V. n
故事套故事讲述一千零一夜, / T9 I% n0 r: h6 q+ P. c; M
如此娓娓动听如此引人入胜。 + }# o+ U1 x0 ]$ q( Q
国王念兹在兹不再暴殄天物, : C* i; w" j) O: Q/ @. ^
千百年后仍在倾听种种传奇。
/ H; Q$ q# O- O% ]8 p& _5 j) Y. a6 Q! L: {4 ]
荒诞不经的故事寄寓大智慧,
% y. J/ U( c0 n" l3 W0 q! c 坏的开端常常出现圆满结局。 8 @+ S( @4 Y# ?6 C4 G6 p
在那蛮荒黑暗的无穷岁月里, ( }& Y7 U3 B ?0 G
却流传下皇皇巨献堪称奇迹。
作者: 涂鸦童子 时间: 2012-9-3 19:38
三
; |) g' v8 q! e% {7 y: ]7 `. g8 T 依照《一千零一夜》的表述,在国王哥哥准备每天迎娶一个妻子然后再行杀害之前还存在一段小插曲。因为王后的“不轨之举”,国王哥哥与国王弟弟不禁心灰意冷,准备浪迹天涯,希图找到一个比自己更为不幸的人。没想到他们还真的找到了。在海边,俩人偶遇一妙龄女子将自己的魔鬼丈夫玩弄于股掌之中。世间无所不能的魔鬼居然也会受到一凡尘女子的愚弄,让国王哥哥内心十分震怒,这才毅然回国作出了荒诞绝伦的举动。在此,诗人将叙事顺序作了巧妙的改动,放在了最后的第三节加以着重叙述。不过故事中的主人公却由两位国王变成了诗人自己,让“我”也介入到了诗歌叙事之中。我作此改变的用意在于对现代派诗歌作出自己的反思:譬如我们可以把这个戏弄魔鬼的女子看作是一位“现代派缪斯”,她与魔鬼的媾合可以看作是现代派诗歌试图从恶中发现美的艺术实践。自现代派诗歌诞生以来,诗歌便醉心于“以丑为美”,或者说“从丑恶中发现美”。西方现代派诗歌鼻祖波德莱尔的诗集《恶之花》即如此。西方现代派诗人苦心孤诣试图为诗歌寻找到一条出路,不过诗人们过于执迷于从恶中发现美,导致诗歌精神日益萎缩;过于追求所谓的现代派诗歌技巧,徒然使得诗歌与读者的距离越来越远。因此,现代派诗歌已经越来越限制到诗歌的健康发展,亟需要对现代派诗歌作出深刻的反思。那么在这则故事中,女子同魔鬼的媾合的故事与现代派诗歌的发展脉络便有了惊人相似的契合。因此,我愿借助于对这则故事的叙述从某种程度上完成对现代派诗歌的反思。
& o* V% _+ @# X+ C 虽然我的叙事是根据《一千零一夜》改编的,已经脱离了原有的轨迹,不过因肇因于《一千零一夜》,那么这种叙事还是应该同原著发生某种必然的联系。在此,我如是叙述道:
; w- x8 u2 W& W& x- {) x: \- F . y/ ~7 R+ y' n+ ?
% s+ L" s7 z( C. V% j& y) `
为舍哈查拉德所拯救的女人,
# v) {+ N; u$ o3 h6 U! t 我爱上了其中第一千零一名。/ O3 ~ K3 I1 p' w* ]% ^& P
不朽的爱情诞生不朽的悲剧,
6 h3 Q; \5 r+ e; Q8 L8 @ 末路英雄历经郁郁悲情万种。
d) Q0 _1 p- O/ _; O! ^
7 { I$ r% M0 x6 k9 M- j: D 虽然真实的我是不可能爱上其中“第一千零一名”女子的,不过这种叙述意在说明这种渊源关系。至于下文: 厌倦这一切,愿为江湖鸥鹭,. b4 I. c5 t r) ~1 P/ ^
问尘世间有谁堪比我更不幸。
* t+ x7 I7 p) m( B 如此怪诞心理诚然不可理喻,
6 c) A5 z1 C* R- Y% L 足迹所至便是一方海角天涯。5 C% G9 c! I9 L) r
) ^; R5 R) M8 D
与春草共羁旅渐行渐远还生,' f, }9 u$ t- S4 X
同白云为伴侣永作无情游历。 ; L& e5 n5 h" d, |: ^8 V9 q
水何澹澹,苍潭枯海树犹存, / Q& w# Y/ X. `! C1 v/ E$ h
太乙炉荒,寒鸦有投老心情。4 y- m+ ^1 t! Y
$ z$ Q& Y0 f, t) r- S3 b
虽然说是在书写一段爱情悲剧,却也可以把这种爱情的痛苦看作是对诗歌艺术的炽烈追求所导致的痛苦。在我的叙事中更巧妙地运用了古诗的因素,使得叙述古色生香,平添了许多的艺术魅力。% P& E H& P. k" f) D
诗歌紧接着写到了魔鬼与妙龄女子的出场。其中魔鬼如是出场:
. c' R/ x( c: C0 C3 G ! Y1 L/ d3 u# _* L4 e: d7 t
海边初见沉沉一线黑色氤氲,
2 B; k) s/ f8 s8 D7 Z/ ] 立时狂风大作恶浪汹涌翻滚。 ! I! B! P) h, n D$ @& K
浪中初现铮铮一介恶煞凶神,
) {. l; {2 K% y& m 如树挺拔峭立如岩突兀凌空。7 S2 \4 l: u- K8 @
女子则如是出场:
5 q9 x2 V, V0 U$ I 凶神头顶铁柜从波浪中走出,
$ O! I: w: {" I2 o0 A/ W) ^ 打开铁柜从中取出一只箱箧;5 L! y/ \4 W1 C* L) ]% l- b! Z7 D
打开箱箧从中取出一只匣子; ! }! i) g& y/ V% B1 V+ M E
打开匣子从中取出一只盒子。 4 T8 u+ [2 v/ o0 w4 s0 G1 y
& w7 @& I; r" H9 W6 a5 T
最后从盒中却走出一位女子,
/ v3 F4 T5 y" b 装饰得严实却难掩婀娜多姿。) i, F9 v3 ?6 A+ |) l8 I' n* _* k
仿佛中国魔盒层层布局设防, 0 n q: V) }0 I0 W& z8 W
无奈女人最终总要见到阳光。
2 Q, \, }" q; F* Q, |- f+ G 4 Z7 ~; Q& Y" \+ E3 ` q
这里诗人如是写道:“仿佛中国魔盒层层布局设防/无奈女人最终总要见到阳光”,更是艺术地表明了一种现实的尴尬境遇。而女子乍一出场便欲愚弄魔鬼:
/ d' {* }! f' t. d! v 并没有一条蛇从身边蜿蜒爬过,8 e* R) x9 W$ M' F5 _$ O3 J
女子这时却乞求一枚知善恶果: 8 f* i p+ E8 ^+ w- ~
“如果你不肯答应我的要求,
3 h; b& d4 Y; ?, O n6 Z 我会叫醒凶神让他惩罚于你。”
2 N- o0 Z4 m% W d4 Y7 r& B- O6 x1 ^( g3 g# c
“难道你不怕凶神察觉真相?
: o( l7 i' j0 f! {" c) w4 o7 x3 f' A 他似乎是神通广大无所不能。” # W" x. z. @* R4 a
“不,我只想报复可恶凶神, 4 }8 \. c1 s. U! U5 P
就算他知道了真相又有何妨。” X" E, p3 S b, Q
4 i# r) C% f( a: G) M$ Y7 O! B- O 在此我觉得读者不能单纯把这首诗看作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嘲讽,事实上如果说恶魔代表着“恶”而女子代表着“一位现代派缪斯”的化身的话,那么我们可以对此作一番哲学意义上的思考,即把这位女子的表现看作是“现代派诗歌醉心于同恶的媾合”。
I; s6 a: t) ?
. O3 E5 x Z' D3 ]3 _, T6 h* ? 从此我便被女子玩弄于股掌, G9 J% N% [1 F @+ y6 V& x* M ]+ ?4 `
每次她都让我馈赠一枚戒指。
4 |+ U, P. c& h) S 我已赠送一千零一颗之戒指, ~" s* A- {6 F, S* P
却并未能赢得青楼薄幸之名。
; @' Z5 @5 Q! `; `; G3 G% F1 C9 {# r+ v" e
如今我已穷困潦倒一无所有,1 I/ m" y" @" e+ ]% R$ t
只剩下嶙峋的瘦骨一条贱命。7 c+ b" l% A8 d: t* ?
不堪忍受女子贪得无厌索求,( X2 T F/ x5 n* g$ N; H
也无法承受凶神无止境压抑。
' H) Z! h0 a) R1 g; U, t
% K+ \3 ~& T5 K# D 或许只能铤而走险放手一搏,- n$ v7 p' ^$ ]0 I2 J
决不能被莫名凶神逼迫就范。& x8 J% @9 D" l
趁着女子憨然入梦毫无防范,
8 p9 E2 y+ P8 J+ L' X 暗下决心展开了自救行动:
) b2 B0 n0 V# P/ d- ^# I
8 z4 A* W2 {* H; L0 U8 e$ p6 Y 打开铁柜从中取出一只箱箧;
1 u: E; g* f9 `/ { 打开箱箧从中取出一只匣子;
) K) W" E8 j ]' B. c9 `& K 打开匣子从中取出一只盒子, d) g1 R, _: E4 @
毅然决然将盒子扔进烈火中。3 e" g. t8 F2 d/ C- w4 M
& p- N) G/ o7 s, M3 w 凶神被消灭在自闭的盒子里,
2 B" a5 D! ]9 f5 @ 死亡或许意味着又一次再生。3 m( y, e/ ?% T, A3 ~
去除外在凶神并非困难事情,
2 G" B% \' q7 v/ N6 Y 每个人心中都有凶神的祭坛。 % q4 Y# @9 M# }% K! ]
* ^8 N% B; o6 r; e
# M3 w* [9 N8 K1 t8 D: ~+ H 基于对现代派诗歌哲学意义上的反思之宗旨,这一段表述完全可以看作是作为诗人的我试图突出现代派诗歌那种热心于同恶的媾合的重围,从而为诗歌探索一条新路的决心。在此,我想倘若能彻底地清除恶魔这一魔障,应该说也是对女子的一种解放吧。因此,这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自救行为,也是对女子或者说是对现代派缪斯的一种拯救吧。然而,女子的表现却完全出乎意料之外: 得知凶神恶耗女子放声痛哭,
3 j; s0 N h0 Y. w! E 她并不希望得到灵魂的救赎。
! _$ C$ F1 }8 i5 g1 @1 \' j 最终女子怀抱空盒绝尘而去," U& `# N3 o$ [6 V# u3 j
留下我呆立在现场不胜叹息。
( d: T3 E% n2 b( y+ J 这一段表述已经清楚地说明现代派诗歌是拒绝任何意义上的拯救的,至少中国诗歌应该有一种对现代派诗歌的比较彻底的反思态度。
! [/ r, c! y$ ^( V/ Q 离奇女子诚仿佛现代派缪斯,9 y( |( Q+ n3 |9 U: c! f- T3 Y8 n! T, ]
并不会回避与恶的乖张媾合。6 P" \3 G7 {4 T* H5 N
希图以恶制恶不过火中取栗,4 X N3 G8 F; J8 j: `( ^5 N
天真诗人岂可以常情而理喻。
- J R# V& s* }5 ?5 C+ D( q, c/ u u5 `( y
直到此时,诗人才突出地说明了此首诗歌的主旨。应该说现代派诗歌过度执迷于所谓的现代派诗歌的理念,“并不会回避与恶的乖张媾合。”但是“希图以恶制恶不过火中取栗”,现代派诗歌的这种努力恐怕是徒劳的,只会逐步逐步地使诗歌陷入不可自拔的尴尬境地。: r& k; K8 K* u4 \4 h
在诗歌的最后,诗人这样写道:
# ~' P% Z& z2 s* ?; s" B1 s( d5 ? 5 i b, H3 T8 H0 T
在幻灭之中感觉灵魂的嘘唏,/ d: o) R% _7 u
于荒诞之中发现真实的梦呓。
# K2 i8 u6 i* g6 Y) u4 x0 [ 从此我不再流浪也不再彷徨,
1 d, V# ?- g3 e6 N+ Z" H! r p 内心只剩下如饮醍醐之宁静。
- P$ J- Q4 b) e+ ^) C
/ g9 k, @3 b2 k 我唯一的愿望不想浪费才华,: O5 U. ?) y0 W$ t4 q
潜心写下如许铭诸肺腑诗句。
6 P/ K0 @5 K" S4 v3 p 甚或会将诗稿装进中国魔盒,
% m" {+ M$ r8 H5 a. J0 y1 _ 扔进熊熊烈火里以祭奠凶神。5 a( L% j1 N( I2 N* g' O
这样的结尾,同样是发人深思的。虽然诗人决意要“在幻灭之中感觉灵魂的嘘唏/于荒诞之中发现真实的梦呓。”然而,现实毕竟是残酷的,最终也许将无法回避这样的现实:“甚或会将诗稿装进中国魔盒/扔进熊熊烈火里以祭奠凶神。”
: C4 U9 F, ~& ?7 W, c& K/ O
作者: 涂鸦童子 时间: 2012-9-3 19:39
四
$ G( P/ k: D* A W4 X% D 我的这首诗无疑借用了荒诞主义的表现手法,不过从本质上来说仍然是一首传统意义上的中国诗歌。荒诞主义往往是通过荒诞的描述推导出一种很荒诞的结论。我的诗歌虽则叙事是荒诞的,却在意得出一种正解,换言之是痛定思痛。
! f' m2 E3 z6 H$ h 并且作品的叙事风格也是很传统的,譬如“起兴”的艺术手法在这首诗歌中的成功运用。在每节诗歌的开头,我都用了一节极具中国特色的起兴似的表述。如第一节:3 [$ q1 S1 P7 o
E% S% f, c# R" M* g 一千个故事
3 @- x' K& j6 g% c5 f$ I' V 汇成一个故事;3 t7 V+ T( I8 r$ c1 M6 F
一千颗心灵
5 K. X, R, G) ?3 m. {$ c 铸成一颗心灵。4 J4 t7 c# G, g+ ` ^9 m2 {; ]
“一千个个故事汇成一个故事;”意在说明这首诗同《一千零一夜》这部民间传说故事的渊源关系,同时也说明我的叙事是故事中的故事。“一千颗心灵汇成一颗心灵”,意在说明我的诗歌是一种传统智慧的至为精典而完美的艺术再现。4 i, Q( ^% d( R# A' b( _- X& t& x
当下的叙事诗据说需要有一种所谓的现代派诗歌的叙事技巧。不过在我看来运用这种诗歌叙事技巧只能是将一个完整的故事解构得支离破碎。因此,一个现代派诗人根本写不出很好、很完整的叙事诗来。我的这一诊断或许比较武断,不过却已为为现而今的现代派诗歌实践所证明。相反,传统诗歌却能成功地运用现代派诗歌的技巧以完成对现代派诗歌的反思,“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这样的构想确实是匪夷所思的,不知道那些执迷于现代派诗歌的诗人们看到我的这首诗时会作何感想。* i$ v$ y& j8 t5 e9 A" W
作者: 李季 时间: 2012-9-12 15:37
这样的诗歌,何不加精呢?
作者: 涂鸦童子 时间: 2012-9-12 16:07
李季 发表于 2012-9-12 15:37 
. k# Q. J% d: c1 r" N7 w这样的诗歌,何不加精呢?
u/ P' y' I; `" f6 V/ q. w诗歌长,评论更长,读者看都不愿看,不加精也在情理之中。
欢迎光临 中国诗歌流派网 (http://www.sglpw.cn/) |
Powered by Discuz! X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