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流派网

标题: 诗坛大事件:姜诗元最早撰文批评国家级诗歌评奖的不正之风 [打印本页]

作者: 姜诗元    时间: 2018-1-11 00:16
标题: 诗坛大事件:姜诗元最早撰文批评国家级诗歌评奖的不正之风
本帖最后由 姜诗元 于 2018-1-11 00:17 编辑

诗坛大事件:姜诗元最早撰文批评国家级诗歌评奖的不正之风
                                  姜诗元

        2018年,将是第七届“鲁迅文学奖”评选年。大戏还没有开演,网友们已经开始议论纷纷了。微信里就有一篇署名孙盛起撰写的帖子《别逗了,鲁迅哪有资格获鲁迅文学奖》流传甚广,该文就对往届的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提出批评,对将要举办的新一届的鲁迅文学奖能否评出好作品,表现出担忧。
        人们关注鲁迅文学奖评选工作,议论或批评往届的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应该说是一件好事情。因为鲁迅文学奖是国家级文学大奖,代表国家级的文学水准,用的是国家的资源,花的是纳税人的银子。作为普通公民,关注评奖活动,议论获奖作品,监督评奖各项事宜,要求他们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健康运行,是有责任,有担当,有参与意识,有权利意识的表现。就诗歌而言,人们担心再有所谓的“羊羔体”,“秧哥体”,“喝茶体”等低水平诗歌作品获奖,期盼有更多的好的,能够让诗歌界心悦诚服的诗歌作品获奖。
        就我个人而言,我关注鲁迅文学奖以及中国作家协会的其他文学活动,要比其他人多一份特殊的感情和难以言表的心酸。因为我对中国作协的文学活动,文学事业作出过努力,付出过汗水,贡献过业绩,也受到过屈辱,所以当他们的行为损害了文学的纯洁性的时候,我自认为我有权利监督他们,批评他们。
        上世纪90年代初,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和中国作家协会,分别签发调令将我调入中国作协工作,我牺牲了已经小有成就的文学专业,响应组织上“热情服务,甘于奉献”的号召,为中国作协的文学事业贡献了所有,在单位没有一分钱投入的条件下,为单位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700多万元的经济效益,被授予中国作协先进工作者称号。但20多年来,我屡屡遭遇单位和主管领导的不公正对待,数次违法停发我的工资福利的情况下,还依然要求我完成单位下达的工作任务。我被榨干了利用价值,耗尽了青春和生命,老来连正常的退休手续都不给办理,严重侵犯了我的公民权利,至今还奔走在没有尽头的维权之路上。
        风刀霜剑,临渊履薄,艰难困苦,岁月蹉跎,唯一不变的是对纯文学的追求,是对崇真向善唯美的诗歌精神的坚持,这也算是一种不忘初心吧。
        不忘初心,是因为本人早在30年前就曾经公开发表文章,对中国作家协会的文学评奖作出过批评。在我有限的视野范围内,我可能是有记载以来,公开发表文章,对国家级文学评奖进行批评的最早的第一人。
        1986年春,中国作家协会第二届全国优秀新诗评奖揭晓,共有16本诗集获得全国优秀新诗奖,12位评委有6人获奖,占获奖总数的40%。“几乎没有年轻人的诗集获奖”,更有甚者是题材陈旧,思想保守,假大空文风盛行。本人当时也是年轻气盛,听到此消息以后,冲冠一怒,撰写了《各位,少说几句假话吧》一文,在主编严阵先生的支持下,发表于《诗歌报》1986年5月6日(总第40期)头版头条,即使是现在看来,我的一些看法,依旧有其生命力。
(, 下载次数: 13)
        毕竟年代久远了,文章又长,我又不擅录入,就把自觉得还可以一读的一些段落摘要如下:“在这(获奖的诗作)里,诗只是为了反映某个国家、地区、森林沙漠盆地的生活场景,或者演绎一段历史故事,赞颂某个历史人物,抓住别人写过无数遍的题材和形象(鹰就有三个人五首诗写了),慷慨激昂、豪言壮语一番。由此可见,诗已丧失了它的本质特征——独特的自我感受,浓郁的主观感情色彩,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对未知世界的开拓精神。时至今日,仍然有人以廉价的感情大唱空泛的颂歌,把诗当作某种概念的传声筒。”
        “在这些诗集中,为诗评家首肯的是“时代感”。可是因为诗人缺少深邃的思想和独特的审美意识,对社会生活、对当代人、尤其是对当代青年人缺少独特的发现和认识,致使他们的诗作中展现的,所谓的时代感也只能是极其表面化的,大而空的高调而已。象“春天是真实的,真切的,/现代明朗而美好,/未来可信!”之类的被诗评家说成充满时代感的诗句,实际上是一种新的假、大、空,谁也不能从中感受到什么,把它分别放到五十、六十、七十、八十甚至九十年代都同样适用,而且绝不会错,这种适用于一切时代的“大赋”格调,恰恰是没有时代感的。因为它本质上是一种丧失“个性”的“共性”。”
        “在这些诗集中,多的是重复吟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样早就被千百万人歌唱的千古不变的“绝对真理”,而诗评家们却对此大加赞赏,这是因为中国多的是“指鹿为马”的现代“忠臣”,他们不懂得“左”和“右”是同样有害的。这些人忘记了我们的诗还要表现处于改革之中的各种人,尤其是普通人的精神世界,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困惑和狂喜。忘记了戴着诗人的桂冠就应当对社会、对人们作出独特的负责任的发言,有独特的崭新的发现,而不是去重复那些,多少年来被无数人无数次重复过的,哪怕它是正确的东西。”
        “真正的诗的境界从本质上讲属于一种精神境界,充满超脱、机巧、智慧和想象力,它摆脱物质反抗世俗,它超越于生活之上,走在时代之先,引导人的灵魂,甚至包括诗人自己的灵魂,进入至善至美的境界。而诗集得奖则意味着世俗的名誉、金钱、地位等一系列东西(利益)的摄取。……中国历来有靠诗升官发财、“画眉深浅入时无”的逢迎讨好的所谓“诗人”……资历越老,职务越高,诗就写得越好,得奖的次数也就越多,这条规律大概也只属于中国诗坛独家的经营模式吧?”
        最后,文章说:“在真正诗的王国里,振兴诗歌只有一代勇于探索、敢于拼搏的青年才能承担。那么勇敢一点吧,单纯一点吧,高尚一点吧,勤奋一点吧,历史会给我们大奖的。”
(, 下载次数: 13)
                当年的《非非》杂志,我在第二条
        文章发表以后,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被《文坛了望》杂志全文转载,被四川《非非》诗刊评为中国诗坛10件大事,各地读者纷纷来信表示声援支持。著名诗人雷抒雁、丁国成、吴奔星等人也随即在《诗歌报》发表文章或言论,对此次全国新诗评奖提出批评。
        我相信绝大多数人批评文学评奖中的不正之风,都不是为了自己要去获奖,而是对公平正义的价值观的坚守。对于诗人而言,坚守自己灵魂深处的价值标准,尊崇心灵的真实感受,写出自己喜欢的作品,远比是否获奖有意义得多。在此,我想到前些天在网上看到的,有几位青年诗人弃奖的消息,我在内心里向他们表示钦佩,真正纯粹的诗人,就是要为堕落的人性坚守一份纯真,为歪曲的历史坚守一份真相,为肮脏的环境坚守一方净土,为迷茫的人类坚守一份良知,为黑暗的世界坚守一线微光,坚守着,希望着,并为之等待。

作者: 流思湍    时间: 2018-1-11 12:41
支持这样的发声!!!
作者: 黄六七    时间: 2018-1-11 13:11
支持!老师辛苦
作者: 王恩荣    时间: 2018-1-11 13:36
人们关注鲁迅文学奖评选工作,议论或批评往届的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应该说是一件好事情。因为鲁迅文学奖是国家级文学大奖,代表国家级的文学水准,用的是国家的资源,花的是纳税人的银子。作为普通公民,关注评奖活动,议论获奖作品,监督评奖各项事宜,要求他们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健康运行,是有责任,有担当,有参与意识,有权利意识的表现。

良知!
作者: 王恩荣    时间: 2018-1-11 13:38
风刀霜剑,临渊履薄,艰难困苦,岁月蹉跎,唯一不变的是对纯文学的追求,是对崇真向善唯美的诗歌精神的坚持,这也算是一种不忘初心吧。

守望!
作者: 王恩荣    时间: 2018-1-11 13:43
这是因为中国多的是“指鹿为马”的现代“忠臣”,他们不懂得“左”和“右”是同样有害的。

更可恶的是这些忠臣是借题发挥,背后是利益链
作者: 王恩荣    时间: 2018-1-11 13:46
“真正的诗的境界从本质上讲属于一种精神境界,充满超脱、机巧、智慧和想象力,它摆脱物质反抗世俗,它超越于生活之上,走在时代之先,引导人的灵魂,甚至包括诗人自己的灵魂,进入至善至美的境界。而诗集得奖则意味着世俗的名誉、金钱、地位等一系列东西(利益)的摄取。……中国历来有靠诗升官发财、“画眉深浅入时无”的逢迎讨好的所谓“诗人”……资历越老,职务越高,诗就写得越好,得奖的次数也就越多,这条规律大概也只属于中国诗坛独家的经营模式吧?”

震耳发聩!
作者: 肖振中    时间: 2018-1-11 13:48
真正纯粹的诗人,就是要为堕落的人性坚守一份纯真,为歪曲的历史坚守一份真相,为肮脏的环境坚守一方净土,为迷茫的人类坚守一份良知,为黑暗的世界坚守一线微光,坚守着,希望着,并为之等待。
作者: 王恩荣    时间: 2018-1-11 13:49
我相信绝大多数人批评文学评奖中的不正之风,都不是为了自己要去获奖,而是对公平正义的价值观的坚守。对于诗人而言,坚守自己灵魂深处的价值标准,尊崇心灵的真实感受,写出自己喜欢的作品,远比是否获奖有意义得多。在此,我想到前些天在网上看到的,有几位青年诗人弃奖的消息,我在内心里向他们表示钦佩,真正纯粹的诗人,就是要为堕落的人性坚守一份纯真,为歪曲的历史坚守一份真相,为肮脏的环境坚守一方净土,为迷茫的人类坚守一份良知,为黑暗的世界坚守一线微光,坚守着,希望着,并为之等待。

中国多一些姜诗元这样良知良觉的文人,诗坛的乱象何至于如此!
作者: 古不为    时间: 2018-1-11 14:07
为姜诗元老师这篇文章旗帜鲜明的观点和责任担当而热烈鼓掌!
作者: 古不为    时间: 2018-1-11 14:11
一点疑问:既然是国家调令,为何连正常退休都不能够?虽然不是多大的名人,也算有一定的资历,退休是最起码的生活保障。否则,仅靠写评论文字,恐怕生活都是问题。除非诗元老师下海经商发了大财,才可以解释不能退休的原因。
作者: 韩庆成    时间: 2018-1-11 14:24
这篇文章86年拜读过,当时我还在水东镇的一个小工厂当工人,看后热血沸腾,好像还写了一篇读后感发给地委的《宣州报》,但没有发出来。方文竹当时是副刊编辑,不知有没有印象。
作者: 严家威    时间: 2018-1-11 14:26
这些人忘记了我们的诗还要表现处于改革之中的各种人,尤其是普通人的精神世界,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困惑和狂喜。忘记了戴着诗人的桂冠就应当对社会、对人们作出独特的负责任的发言,有独特的崭新的发现,而不是去重复那些,多少年来被无数人无数次重复过的,哪怕它是正确的东西。”
        “真正的诗的境界从本质上讲属于一种精神境界,充满超脱、机巧、智慧和想象力,它摆脱物质反抗世俗,它超越于生活之上,走在时代之先,引导人的灵魂,甚至包括诗人自己的灵魂,进入至善至美的境界。

点赞。问好。
作者: 王海云    时间: 2018-1-11 14:56
“真正的诗的境界从本质上讲属于一种精神境界,充满超脱、机巧、智慧和想象力,它摆脱物质反抗世俗,它超越于生活之上,走在时代之先,引导人的灵魂,甚至包括诗人自己的灵魂,进入至善至美的境界。而诗集得奖则意味着世俗的名誉、金钱、地位等一系列东西(利益)的摄取。……中国历来有靠诗升官发财、“画眉深浅入时无”的逢迎讨好的所谓“诗人”……资历越老,职务越高,诗就写得越好,得奖的次数也就越多,这条规律大概也只属于中国诗坛独家的经营模式吧?”
作者: 陕西姜华    时间: 2018-1-11 16:09
赞赏,问好
作者: 卢利斯    时间: 2018-1-11 16:48
为诗者,为人也!祝福老师!
作者: 行顺    时间: 2018-1-11 16:56
向老师学习。。。
作者: 阿三子    时间: 2018-1-11 17:23
我承认我没读完,但我支持诗人获奖,诗人不容易,幸好我不是诗人
作者: 低等植物    时间: 2018-1-11 20:26
鲁迅先生没有资格获奖,鲁迅文学奖的评委先生有资格获奖
作者: 杨非木    时间: 2018-1-11 20:43
文坛乱象何其多也。郑正西也一天到晚在喊!
作者: 梁树春    时间: 2018-1-11 21:11
青山关不住,毕竟东流去。---------我们融入真诗的河流。
作者: 暴风雪    时间: 2018-1-11 21:26
点赞支持。
作者: 姜诗元    时间: 2018-1-12 09:59
古不为 发表于 2018-1-11 14:11
一点疑问:既然是国家调令,为何连正常退休都不能够?虽然不是多大的名人,也算有一定的资历,退休是最起码 ...

阁下提出的的确是一个关键问题。具体情况是,单位给我成立一个部门,没有投入,不给工资福利,还给我下达创收任务,单位管着我的工作和财务,我算是体制内的人,所以也不是“下海”。单位只有获取,没有付出。当我提出讨要工资,办理退休等问题时,单位就开始推诿扯皮。更详细的情况,三言两语说不清楚,我目前还在体制内,按程序进行维权。不论输赢得失,我要坚持的就是,一个公民的权利受到侵犯的时候,要敢于说不,要敢于行动,不管结果如何,人生不留遗憾。
作者: 姜诗元    时间: 2018-1-12 10:01
暴风雪 发表于 2018-1-11 21:26
点赞支持。

谢谢!
作者: 姜诗元    时间: 2018-1-12 10:04
梁树春 发表于 2018-1-11 21:11
青山关不住,毕竟东流去。---------我们融入真诗的河流。

兄弟同心。
作者: 姜诗元    时间: 2018-1-12 10:08
低等植物 发表于 2018-1-11 20:26
鲁迅先生没有资格获奖,鲁迅文学奖的评委先生有资格获奖

值得深思!
作者: 姜诗元    时间: 2018-1-12 10:10
阿三子 发表于 2018-1-11 17:23
我承认我没读完,但我支持诗人获奖,诗人不容易,幸好我不是诗人

爱心满满
作者: 姜诗元    时间: 2018-1-12 10:10
行顺 发表于 2018-1-11 16:56
向老师学习。。。

谢谢!
作者: 姜诗元    时间: 2018-1-12 10:11
卢利斯 发表于 2018-1-11 16:48
为诗者,为人也!祝福老师!

谢谢!
作者: 姜诗元    时间: 2018-1-12 10:11
陕西姜华 发表于 2018-1-11 16:09
赞赏,问好

谢谢!
作者: 姜诗元    时间: 2018-1-12 10:12
王海云 发表于 2018-1-11 14:56
“真正的诗的境界从本质上讲属于一种精神境界,充满超脱、机巧、智慧和想象力,它摆脱物质反抗世俗,它超越 ...

谢谢阅读!
作者: 姜诗元    时间: 2018-1-12 10:13
严家威 发表于 2018-1-11 14:26
这些人忘记了我们的诗还要表现处于改革之中的各种人,尤其是普通人的精神世界,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困惑 ...

谢谢!
作者: 姜诗元    时间: 2018-1-12 10:18
韩庆成 发表于 2018-1-11 14:24
这篇文章86年拜读过,当时我还在水东镇的一个小工厂当工人,看后热血沸腾,好像还写了一篇读后感发给地委的 ...

你对诗歌的付出,对诗歌的坚守与真诚,至今未变,成色十足!
作者: 姜诗元    时间: 2018-1-12 10:19
王恩荣 发表于 2018-1-11 13:49
我相信绝大多数人批评文学评奖中的不正之风,都不是为了自己要去获奖,而是对公平正义的价值观的坚守。对于 ...

谢谢!
作者: 古不为    时间: 2018-1-12 10:20
姜诗元 发表于 2018-1-12 09:59
阁下提出的的确是一个关键问题。具体情况是,单位给我成立一个部门,没有投入,不给工资福利,还给我下达 ...

哦,原来如此!
作者: 姜诗元    时间: 2018-1-12 10:20
肖振中 发表于 2018-1-11 13:48
真正纯粹的诗人,就是要为堕落的人性坚守一份纯真,为歪曲的历史坚守一份真相,为肮脏的环境坚守一方净土, ...

谢谢阅读!
作者: 姜诗元    时间: 2018-1-12 10:22
王恩荣 发表于 2018-1-11 13:46
“真正的诗的境界从本质上讲属于一种精神境界,充满超脱、机巧、智慧和想象力,它摆脱物质反抗世俗,它超 ...

谢谢!
作者: 姜诗元    时间: 2018-1-12 10:24
王恩荣 发表于 2018-1-11 13:43
这是因为中国多的是“指鹿为马”的现代“忠臣”,他们不懂得“左”和“右”是同样有害的。

更可恶的是这 ...

逐利就是对诗歌的伤害。
作者: 姜诗元    时间: 2018-1-12 10:24
王恩荣 发表于 2018-1-11 13:43
这是因为中国多的是“指鹿为马”的现代“忠臣”,他们不懂得“左”和“右”是同样有害的。

更可恶的是这 ...

逐利就是对诗歌的伤害。
作者: 姜诗元    时间: 2018-1-12 10:25
王恩荣 发表于 2018-1-11 13:36
人们关注鲁迅文学奖评选工作,议论或批评往届的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应该说是一件好事情。因为鲁迅文学奖是 ...

谢谢!
作者: 姜诗元    时间: 2018-1-12 10:25
黄六七 发表于 2018-1-11 13:11
支持!老师辛苦

谢谢!
作者: 姜诗元    时间: 2018-1-12 10:26
流思湍 发表于 2018-1-11 12:41
支持这样的发声!!!

谢谢!
作者: 潘学峰    时间: 2018-1-12 10:40
腐败已经渗入到各个行业!
作者: 流思湍    时间: 2018-1-12 11:14
姜诗元 发表于 2018-1-12 10:26
谢谢!

老师客气,辛苦啦!
作者: 敖华    时间: 2018-1-12 12:43
王恩荣 发表于 2018-1-11 13:36
人们关注鲁迅文学奖评选工作,议论或批评往届的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应该说是一件好事情。因为鲁迅文学奖是 ...

说得好  赞同
作者: 梁树春    时间: 2018-1-12 13:17
姜诗元 发表于 2018-1-12 10:04
兄弟同心。

欢迎姜老师多来指导。
作者: 冷铜声    时间: 2018-1-12 13:29
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用纳税人的钱做事的,纳税人有权监督,他们也应该自觉接受监督,而不是摆出一副我就流氓了你们能把我咋地的态度
作者: 长林晓歌    时间: 2018-1-12 14:10
这种发声难能可贵,钦佩学习。
作者: 严家威    时间: 2018-1-12 15:17
姜诗元 发表于 2018-1-12 10:13
谢谢!

问好。向你学习。
作者: 朱峰    时间: 2018-1-13 04:14
年度批评家
作者: 金色海洋    时间: 2018-1-13 08:31
难能可贵,精神可嘉!由衷钦佩,学习大家。

诗坛乱象
无奈当下。   

作者: 丰开刚    时间: 2018-1-13 10:25

作者: 皿成千    时间: 2018-1-13 11:15
敬佩!
作者: 苍凉    时间: 2018-1-13 12:03
人们关注鲁迅文学奖评选工作,议论或批评往届的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应该说是一件好事情。因为鲁迅文学奖是国家级文学大奖,代表国家级的文学水准,用的是国家的资源,花的是纳税人的银子。作为普通公民,关注评奖活动,议论获奖作品,监督评奖各项事宜,要求他们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健康运行,是有责任,有担当,有参与意识,有权利意识的表现。-------支持老师!
作者: 占森    时间: 2018-1-13 12:18
支持。

反对假大空,无意义诗歌写作
作者: 危常勉    时间: 2018-1-13 13:07
      中国历来有靠诗升官发财、“画眉深浅入时无”的逢迎讨好的所谓“诗人”……资历越老,职务越高,诗就写得越好,得奖的次数也就越多,这条规律大概也只属于中国诗坛独家的经营模式吧?”
      反问得好!好像这种现象还在继续吧!也有可能永远继续,在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
作者: 暴风雪    时间: 2018-1-13 13:13
赞赞!
作者: 天山雪豹    时间: 2018-1-13 14:43
不管是谁,写的怎么样?诗友们有感触的。不是什么奖的事儿。
一笑了之吧
作者: 天山雪豹    时间: 2018-1-13 14:43
王恩荣 发表于 2018-1-11 13:49
我相信绝大多数人批评文学评奖中的不正之风,都不是为了自己要去获奖,而是对公平正义的价值观的坚守。对于 ...

说得好!
作者: 天山雪豹    时间: 2018-1-13 14:45
王恩荣 发表于 2018-1-11 13:36
人们关注鲁迅文学奖评选工作,议论或批评往届的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应该说是一件好事情。因为鲁迅文学奖是 ...

滥竽充数的那个问题,还是有点什么什么原因的。我们就不要去纠结了。写好诗歌,才是必要的,先行的。
作者: 天山雪豹    时间: 2018-1-13 14:47
所谓的“羊羔体”,“秧哥体”,“喝茶体”我是水水体
没有关系嘛。创新,不一定都是有成果的。不要嘲笑失败的创新。
作者: 韦笳    时间: 2018-1-15 10:35
点赞必须的。坚守难也得坚守。
作者: 王法    时间: 2018-1-16 09:02
对于诗人而言,坚守自己灵魂深处的价值标准,尊崇心灵的真实感受,写出自己喜欢的作品,远比是否获奖有意义得多。
作者: 王法    时间: 2018-1-16 09:02
真正纯粹的诗人,就是要为堕落的人性坚守一份纯真,为歪曲的历史坚守一份真相,为肮脏的环境坚守一方净土,为迷茫的人类坚守一份良知,为黑暗的世界坚守一线微光,坚守着,希望着,并为之等待。
作者: 王法    时间: 2018-1-16 09:03
问候并致礼。
作者: 程洪飞    时间: 2018-1-16 14:40
王法 发表于 2018-1-16 09:02
真正纯粹的诗人,就是要为堕落的人性坚守一份纯真,为歪曲的历史坚守一份真相,为肮脏的环境坚守一方净土, ...


王法兄,多年不见。北国寒冷,兄弟仍然一团热气。问候!
作者: 中国张远浩    时间: 2018-1-16 20:36
王法 发表于 2018-1-16 09:02
真正纯粹的诗人,就是要为堕落的人性坚守一份纯真,为歪曲的历史坚守一份真相,为肮脏的环境坚守一方净土, ...

法老:新年好!
作者: 岳维栋    时间: 2018-1-17 16:02
时至今日,我依然佩服先生的勇气和见解。尽管这种做法在中国由来已久,以后还会发展下去,甚至愈演愈烈,但反抗的勇士会一批一批成长起来的。借您高言“历史会给我们大奖的”,历史自有公正。
作者: 岳维栋    时间: 2018-1-17 16:03
王恩荣 发表于 2018-1-11 13:49
我相信绝大多数人批评文学评奖中的不正之风,都不是为了自己要去获奖,而是对公平正义的价值观的坚守。对于 ...

是,愿我流派网担当去这个重任!
作者: 岷江一苇    时间: 2018-1-18 21:19
为姜老师鼓掌!鼓掌!再鼓掌!
作者: 诸葛子瞻    时间: 2018-1-19 19:09
致敬为诗歌鼓与呼的良心。
作者: 朱枫    时间: 2018-1-19 22:34
好事都要做坏。体制得体治了。
作者: 严家威    时间: 2018-1-23 23:08
朱枫 发表于 2018-1-19 22:34
好事都要做坏。体制得体治了。

问好
作者: 乐冰    时间: 2018-1-27 23:11
姜诗元、钱叶用、方文竹都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安徽师范大学《江南诗社》的骨干,当时的诗歌风云人物。
作者: 金色海洋    时间: 2018-2-4 17:44
致敬诗文大家!
作者: 诗之梦人    时间: 2018-2-11 14:19
几十年没有见过姜老师了。那是很早在巢湖听过姜老师讲的课。




欢迎光临 中国诗歌流派网 (http://www.sglpw.cn/)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