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流派网

标题: 修行,胸怀苍生的悲悯情怀 [打印本页]

作者: 诗者絮语    时间: 2018-2-26 09:59
标题: 修行,胸怀苍生的悲悯情怀
——读木行之《悬空寺》有感

寺,佛教文化的象征,古往今来以此入诗者众多,这一首短诗能够在瞬间让人眼前一亮,必定有其过人之处。
首先,《悬空寺》一题,可分而解之,一为“悬空”,既是实写又是虚写,寺庙悬空为实,大众悬空的诉求为虚;一为“寺”,晨钟暮鼓的庙宇,心中供奉的信仰。如若沿着这个轨迹来品味,此题的确很妙,有雪落无痕的用心或者无心插柳的惊喜。
“究竟要修炼多少年/方可在悬崖峭壁间攀岩”,首句便以凌云般的气势将佛家禅道的境界展现在读者面前,这种大小倒置的写作手法效果极佳。一方面诗人跳脱出原本狭隘的陈旧观念,其独树一帜的巧妙构思和高远视角令人拍案;另一方面赋予寺庙以僧侣或者信徒的人格,让历经千年洗礼的佛教文化更加形象丰满、有血有肉。
如果前两行采用拟人手法,凸显人文的传承和发扬。那么,接下来两行“翠屏峰腰间系着一座寺院/这块祖传的宝贝,从不离身”,则运用比喻和素描的手法,恰到好处地托出了千年古寺的惊险景观和历史价值。在这里,诗人将文学创作与绘画构图的功夫相融合,一动一静,一大一小,不仅提升了诗意,而且让诗句变得传神,更具艺术性和可读性。
“背后有恒山这座大靠山/对于风雨,一笑置之”,作为诗歌的最后两句,很好的延展性让其迈向了成功。诗人交代了悬空寺所在的同时,不忘拔高——悬空寺背靠恒山,恒山矗立在神州大地,有了如此强大的靠山,只要我们脚踏实地、奋力拼搏,面对任何“风霜雨雪”的侵袭都能一笑置之,至此胸怀苍生的大悲悯得以彰显。这,应该也是全诗的诗眼。
整首诗歌总共六行,不足百字,却表现出了较为宏大的气势和厚重的精神内核,实现了写景、抒情、言志的统一,实属不易,值得广大读者细品。



附:原作
《悬空寺》

作者:木行之

究竟要修炼多少年
方可在悬崖峭壁间攀岩”
翠屏峰腰间系着一座寺院
这块祖传的宝贝,从不离身
背后有恒山这座大靠山
对于风雨,一笑置之

作者: 王恩荣    时间: 2018-2-26 16:38
诗不错,有些分析没分析到点上。整个诗重量都压在“背后有恒山这座大靠山
对于风雨,一笑置之

作者: 王恩荣    时间: 2018-2-26 16:41
总之还可以,再展开分析就更好了!个见,共议
作者: 诗者絮语    时间: 2018-2-26 17:54
王恩荣 发表于 2018-2-26 16:38
诗不错,有些分析没分析到点上。整个诗重量都压在“背后有恒山这座大靠山
对于风雨,一笑置之

问候王老师,尚在学习阶段,敬请多指导。
作者: 诗者絮语    时间: 2018-2-26 17:55
王恩荣 发表于 2018-2-26 16:41
总之还可以,再展开分析就更好了!个见,共议

可能是受了500字左右的限制,再次感谢,祝福元宵节快乐!
作者: 王恩荣    时间: 2018-2-26 17:57
诗者絮语 发表于 2018-2-26 17:55
可能是受了500字左右的限制,再次感谢,祝福元宵节快乐!

有道理,多交流!
作者: 花落红尘    时间: 2018-2-26 20:39
好文笔,评析的有理有据,欣赏~顺致问候春安!
作者: 舟自横渡    时间: 2018-2-27 08:30
如果不将寺解读为寺当有更开阔的意境,另觉得'背后有恒山这座大靠山‘这句不是很妥,难道一座寺或一个人必须要寻找或依托一座大靠山才能立足与世吗?个见,学习并问好诗者!
作者: 诗者絮语    时间: 2018-2-27 17:12
花落红尘 发表于 2018-2-26 20:39
好文笔,评析的有理有据,欣赏~顺致问候春安!

问候师友,感谢来读和鼓励,祝福元宵节快乐!

作者: 诗者絮语    时间: 2018-2-27 17:12
舟自横渡 发表于 2018-2-27 08:30
如果不将寺解读为寺当有更开阔的意境,另觉得'背后有恒山这座大靠山‘这句不是很妥,难道一座寺或一个人必 ...

问候横渡兄,有道理。
感谢来读和提出中肯意见,祝福元宵节快乐!
作者: 舟自横渡    时间: 2018-2-27 18:10
诗者絮语 发表于 2018-2-27 17:12
问候横渡兄,有道理。
感谢来读和提出中肯意见,祝福元宵节快乐!

诗者好,谢谢你的宽宏!这么快要元宵啦,同祝!




欢迎光临 中国诗歌流派网 (http://www.sglpw.cn/)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