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 S2 L' ]% D6 o' P* ]$ N 造成“一切好诗到唐已被做完”的错觉的原因之一,是中国新诗的成就至今还不曾广为人知,新诗的一些最好的篇章大多还被埋没着。新诗处于现在进行时,作品大量涌现,却良莠不齐,金沙共生,乃至良为莠掩,金为沙埋,使外人见莠不见良,见沙不见金。 7 Q* S7 X% x* u. `8 U$ _% S 新诗是如何陷入这般窘境的呢?0 H5 X9 O6 A0 G
一、从源头说,胡适的《尝试集》多幼稚之作,他实在没有资格来扛白话诗的大旗(拙文《新诗创世何劳胡适尝试》[③]有详述),接下来,李金发等的蹩脚翻译体成为时尚,左翼诗歌重思想轻艺术,少有经典篇章,这些都大大有损于新诗的声誉。 - a$ I. n. n) C) ~! a 二、1949年以后,由于贺敬之等人的政治抒情诗,即“写中心唱中心”的谀上应景之作,长期占据中小学语文课本(经过世纪之交的一场诗教论战[④],近年才有改观),使几代学子一接触新诗,就败了胃口。6 u& j% X6 I' f: R. C3 s' c9 Q
三、文革后,城头变幻大王旗,也怪相迭出,以至于有“下半身”“垃圾派”“梨花体”之类不堪的名目出现,其伪劣之作,进一步败坏了新诗的形象,使圈外人以为新诗不过尔尔,甚至成为嘲骂的对象,避之唯恐不及。 0 N8 a5 W' j4 z: E, ]8 x 四、新诗至今没有一个撷英采华、总揽天下佳作的经典选本。已经出版的一些新诗选本,都没有达到《唐诗三百首》那样的编选水平和广泛影响。 d+ x5 K8 O. [7 E1 S$ h( `; u
) D( m8 N% F v
9
9 T! s; V/ q% f z3 J7 K / U- ]5 \# F: @* ]# g. h$ s+ _ 说到良莠不齐,这并不能成为贬损新诗的理由。唐诗不也良莠不齐吗?《全唐诗》五万多首难道都是精品吗?百年中国新诗,有一百首,甚至几十首绝妙好诗就够了。 1 R9 K: w) F) D2 P. t, ~% M- L7 H 好了,不啰嗦了。说一千,道一万,不如拿一首好诗来看看! / `$ ~& `) Q3 K 百年新诗,名作已经很多,但有些名家名作,名大于实,不读也罢。而最近三十年,中国大地上默默生长着不少真正的好诗,却如“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就让我来举一首不大知名的诗作吧,请看,李琦的《我最喜欢的这只花瓶》:- C6 Z* ?& ^% m8 X8 E
& Y$ m1 _; J- j7 k: m9 x
我最喜欢的这只花瓶# `( f8 o- {. }/ S
永远只装着7 P' Y1 F* }8 z
半瓶清水4 _8 H1 z/ j T T+ O
有人奇怪它是花瓶 8 B" L" e- _( Z 为什么不装着花0 y" f0 Z6 M: ~, v
我说,它装着花的灵魂, x e8 i, E8 f! K
我经常出神地望着它$ }$ v6 |: @) y! p
花就在我的眼睛里长了出来 ' a$ {$ c5 g5 t; G/ S. j& n 动人而尊贵的花 " I+ o, Y: x- n4 n+ ?+ w 就像童话里最美的公主 N3 i o) x$ m; @& O
一经露面 3 [% y) V" n( s9 o3 o z$ J 就闪烁着震慑人心的光芒. J/ J, o. g' V, m- {; c- l. b
有一天,我用它装满了雪$ l ]" k! b6 I- M, O; h0 q
这是最没力气 ( E% {. f0 s1 P6 u0 G1 G* | 在尘世开放的花朵 8 V$ w5 c! ^' h2 v& t 雪在我的瓶中化成了水 5 `3 m' F2 K' K; I' j/ e 那伤心的凉, [& I; a- K+ a7 U6 W
带着一种从天而降的纯洁5 n) s% J4 ]: I7 b
我的花瓶3 s0 r, B' J2 y$ j
它来历特殊 + Q6 G0 W" }6 m; h1 k% \ 就像滚滚红尘里 ; F+ r; H( e) k, k 一个与众不同的人 ' I+ l( P9 D7 f; L 我的花瓶 ' H. \/ O1 d: o$ D% h D n 举着我心中之花/ ^0 ?5 d. D' G. J& G- R: b2 `
在缺少美丽的现实中' B0 m: R5 R! y0 [9 B2 a
隐姓埋名地开放 # {9 N d* B, J+ ^$ \/ u 2001年2 K0 q* C( M! t! \4 v7 ?+ _' N& z
6 h" T! _3 O) _) {. c& A 这是一首纯粹的新诗,纯粹的白话诗、自由诗,全用白话口语,不用文言典故,不讲平仄对仗,不借传统诗词曲的套子,抒写诗家情怀,一派天真自然。请声称“一切好诗,到唐已被做完”,或者“我以为一切好的诗词,到唐宋已被写完”的人们,平心静气地读一读,想一想,在唐宋诗国,你可曾领略过“我最喜欢的这只花瓶”式的美吗?+ ~. Z5 ~; o8 V0 ?
1 t D2 X5 C2 E! w
10
+ k) `8 f k: Q/ o+ B8 V, V: v
* ^8 p/ M8 m4 y* m' k4 ~- V8 z 在中国,搞音乐研究的,能说一切好的音乐,到唐宋已经作完了吗?尽管唐乐已是“此曲只应天上有”[⑤]了。搞美术研究的,能说一切好的绘画,到唐宋已经作完了吗?尽管唐画已让人“始知丹青笔,能夺造化功”[⑥]了。搞舞蹈研究的,能说一切好的舞蹈,到唐宋已经舞完了吗?尽管唐舞已让“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⑦]了。如果音乐绘画舞蹈都不能,那为什么独独搞诗歌研究的,敢于断言一切好的诗词到唐宋已被写完了呢? ! b' o4 n- _, E% F7 t/ j5 i 鄙人过去在西南大学的中国新诗研究所,靠捣鼓新诗混口饭吃,现在华侨大学故伎重演骗碗粥喝,如果官家听信了莫教授“一切好的诗词,到唐宋已被写完”的举报,砸了我的粥碗,断了我的生路,将如何是好?故此,与莫教授胡搅蛮缠一番,失礼之处,还盼海涵!" ~: ]2 V; Q! B" j. p" r$ E# f
2009-12-26初稿2 b" C& N' D0 r" G( Z' Z
2010-01-09修订1 c! s. `, J! ]! l
3 y, {' f( w& E: S -------------------------------+ A! a6 l% y- [5 l/ }6 ^$ a9 P
- a) ^3 ~; A" C6 l* O& V" b
[①]《诗探索》1998年第2期。 9 s5 Z8 Z8 y- H; S8 ]+ C [②]不过,毛泽东并非真的从来不看新诗,1957年他看流沙河的《草木篇》,就看出了“杀父之仇”。 8 ]2 o+ ~% z2 T& E- d [③]《西南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 Q3 h/ g" ?; M [④]参看张积文《世纪之交中国诗教论战的回顾》,原载《新大陆》诗双月刊2005年第5期。 + B$ Z, a- o: ] q( R% h [⑤]杜甫《赠花卿》。4 R C4 K4 |; m4 D: m
[⑥]岑参《刘相公中书江山画障》。* z% {1 l4 k, V$ ~. a" ]7 M
[⑦]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0 X$ f" Y/ l" W4 R1 ^$ ~, G
: [7 J) T' o' g
原文链接:http://www.literature.org.cn/Article.aspx?ID=480136 R9 y5 r$ B6 E 作者: 迁安阿紫 时间: 2012-10-16 15:27
作为严肃的诗歌学者,却不宜如此偏激。无视唐宋之后中国诗歌的新成就,无视20世纪中国新诗的新收获,恐怕不是科学的态度。1 M/ M9 t4 o2 G1 B9 E6 ~$ O
赞同这样的观点!作者: 迁安阿紫 时间: 2012-10-16 15:29
花瓶装着花的灵魂!/ R+ y5 t" Q0 k
欣赏李琦的《我最喜欢的这只花瓶》: # i! R4 M) w8 P( h1 i+ K, i8 h' {+ D作者: 迁安阿紫 时间: 2012-10-16 15:30
无法超越唐诗宋词,也不要否定现代诗歌的成绩……2 c( n. ~3 L0 X, s0 f* y5 L
我想哪个时代都有独特的文学现象,谁也无法代替谁!作者: 卢俊 时间: 2012-10-16 1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