寅叶子 发表于 2018-9-10 08:10
欣赏玄荒老师颇有触感的体会演讲,给人耳目一新,也给人一种提示,微诗要想“一针见血”写好,着实不容易, ...
宝昌 发表于 2018-9-10 07:05
阅读有益,推荐给大家
大河原 发表于 2018-9-10 09:28
其实,我觉得曲有源的这类作品更大的意义在于诗歌的意义,是对传统诗歌审美的一个反动,一种解构尝试;梨花 ...
风轻云淡 发表于 2018-9-10 10:09
又被架到火上烤了~
杨祥军 发表于 2018-9-10 10:13
欣赏学习,受益匪浅
寅叶子 发表于 2018-9-10 08:10
欣赏玄荒老师颇有触感的体会演讲,给人耳目一新,也给人一种提示,微诗要想“一针见血”写好,着实不容易, ...
风轻云淡 发表于 2018-9-10 10:18
我可不会亮出那些脏兮兮滴小玩意儿,我亮出的是一朵夜饭花~
大河原 发表于 2018-9-10 09:28
其实,我觉得曲有源的这类作品更大的意义在于诗歌的意义,是对传统诗歌审美的一个反动,一种解构尝试;梨花 ...
玄荒 发表于 2018-9-10 10:09
你说的对。刘年是我最膜拜的一个诗人。我们常说的诗,其实大多指外在,外形。其实诗有多种表达与表现。不 ...
风轻云淡 发表于 2018-9-10 10:25
分行初学者,没有亮点,只有黑洞~
大河原 发表于 2018-9-10 10:31
客气了,我觉得这个不分初学后学,反正只拿具体个案来读了。诗的相遇,就如火车上的一个擦肩而过,存在许 ...
大河原 发表于 2018-9-10 10:28
握手问好。是的,诗是强烈内在的东西,常常一些特殊的文本摆在那里,有些异于常规,但我们还是感觉到:这 ...
风轻云淡 发表于 2018-9-10 10:18
我可不会亮出那些脏兮兮滴小玩意儿,我亮出的是一朵夜饭花~
风轻云淡 发表于 2018-9-10 10:25
分行初学者,没有亮点,只有黑洞~
风轻云淡 发表于 2018-9-10 10:23
口语诗的出发点,就藏在拐弯抹角处,对写诗者来说,若抓不住亮点,就无法体现出诗意,对阅读者来讲,若发 ...
风轻云淡 发表于 2018-9-10 10:23
口语诗的出发点,就藏在拐弯抹角处,对写诗者来说,若抓不住亮点,就无法体现出诗意,对阅读者来讲,若发 ...
玄荒 发表于 2018-9-10 10:36
夜饭花,是方言叫法吧
风轻云淡 发表于 2018-9-10 10:38
嗯,夜,读音为ya,三个字都是轻音。很好听滴,吐气如兰的赶脚~
风轻云淡 发表于 2018-9-10 10:38
嗯,夜,读音为ya,三个字都是轻音。很好听滴,吐气如兰的赶脚~
大河原 发表于 2018-9-10 10:45
我们家乡说这个“烧汤花”,
玄荒 发表于 2018-9-10 10:59
明白了,无锡那边口音。ya,fan,hu,夜里相
大河原 发表于 2018-9-10 10:45
我们家乡说这个“烧汤花”,
风轻云淡 发表于 2018-9-10 11:03
瞎说了你,花,不是hu,就是hua,发音时,嘴唇就像夜饭花开那样~, 啊啊,这么说着,又可以微一个了~
严家威 发表于 2018-9-10 14:24
把你的理论文字整理一下,贴在置顶的理论火花帖子上。
玄荒 发表于 2018-9-10 11:42
听起来就是hu
风轻云淡 发表于 2018-9-10 16:27
好吧,你hu
语诗的特点:是前面大部分是铺垫,后面一二句是亮剑。亮得不好,亮出来的就是一把指甲钳,或挖耳勺,或文字空气
玄荒 发表于 2018-9-10 16:36
牡丹花,mu dai hu
许剑桐 发表于 2018-9-10 18:27
人家都是先唤一声:牡丹,然后深吸一口香气。你先唤一声,然后,hu出一口气,,,,牡丹要谢了~
牡 ...
许剑桐 发表于 2018-9-10 18:27
人家都是先唤一声:牡丹,然后深吸一口香气。你先唤一声,然后,hu出一口气,,,,牡丹要谢了~
牡 ...
文也哉 发表于 2018-9-10 18:52
诗人是幽默之人,无奈的幽默
大河原 发表于 2018-9-11 07:10
今早想起,以前下半身诗群里有几个人口语诗写的很好,现在不知道怎样了。平顶山诗群里简单的作品也很好很棒 ...
文也哉 发表于 2018-9-11 07:57
看到最后那一行,我笑了。会心的那种。
以自嘲的方式讽刺吹牛者。好!
梦也 发表于 2018-9-11 07:59
提读!欣赏!问好诗友!
阿三子 发表于 2018-9-11 08:01
提读,问好
云轻渡 发表于 2018-9-11 07:07
现场记叙几句感受,也叫写诗,确实吹牛之嫌,借此讽刺校长,黑色幽默。
云轻渡 发表于 2018-9-11 06:55
口语不好写,与口水界限模糊,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文也哉 发表于 2018-9-10 18:52
诗人是幽默之人,无奈的幽默
羽蓱 发表于 2018-9-11 11:09
逐字逐句看完,挺有意思的,举例也挺有意思,学习了。散文化的诗歌确实容易被人读懂。
额,里边 ...
羽蓱 发表于 2018-9-11 11:20
前边字数少的还好,像《悲歌》那首看着有点眼花。
玄荒 发表于 2018-9-11 11:23
年纪轻轻的,眼花啥子
羽蓱 发表于 2018-9-11 11:25
我有轻微散光,摘了眼镜看月牙都是一串香蕉。
玄荒 发表于 2018-9-11 11:47
:酱紫啊哈哈,明白了。
风轻云淡 发表于 2018-9-10 10:09
又被架到火上烤了~
大漠风沙王峰 发表于 2018-9-11 18:32
问好,上提~
欢迎光临 中国诗歌流派网 (http://www.sglpw.cn/) | Powered by Discuz! X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