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流派网

标题: 探索诗歌《一诗三日众人评》第42期杨兰泡泡的作品《雾》 [打印本页]

作者: 南平    时间: 2018-10-6 19:39
标题: 探索诗歌《一诗三日众人评》第42期杨兰泡泡的作品《雾》
《雾》
文/杨兰泡泡

林间有雾。在晨起时分
踏上这条河的木桥,泛白的河水
燃着烟。始于夜晚的灯火
消逝于白昼。水流行色匆匆
驱赶昨夜残留的斑驳。而只有
当木桥发出“咯吱咯吱”声音的时候
那些暗藏于记忆里的人
才会从年久失修的木头里
纷纷涌出来。

[钟文浅析]:
     此诗出自《诗歌周刊》327期中作者杨兰泡泡六首上刊作品之一,与是说“林间有雾”,不如直言“人间有雾”,当然这是笔者所言,也是加以浅析此文本的理由。
     用“雾”为参照物的诗歌文本估计不少吧!而以“雾”写“忆”的诗歌是本文本的特色又很形象,让人回味无穷!雾的形成不必追之,但它隐隐约约的外部特征与一些陈旧的事物或人的故事则刚好有合拍的地方,这也应是作者的敏锐所在!首先实写自然之雾,清晨从村中外岀,见到小溪与木桥之山间的白色雾霾如同从河水中点燃不全的人间炊烟!“林间有雾。//在晨起时分踏上这条河的木桥,//泛白的河水//燃着烟”。此为一段自然雾景的诗意描绘!由河中“燃着烟”,承转入人间之烟雾,这又如夜晚的灯火或人间烟火产生的烟雾一样,经过长长的黑夜再到第二天清晨时,阳光一来便烟消雾散了“始于夜晚的灯火//消逝于白昼”,此处实中有虚,虚中有实,为下面埋下了伏笔,诗人内心的“人间烟雾”也会随着阳光的心情和烦忙的生活逐渐消解或忘记或隐隐约约有时会想起这些如雾的往事与故事“水流行色匆匆//驱赶昨夜残留的斑驳”,“水流”在此一是指真实的溪水急急忙忙向村外流去和(或)时光的流水;二是拟人或诗人或与“人间烟雾”有关的当事者“驱赶昨夜残留的斑驳“即“人间烟雾”。到此其实诗意尽出了,诗人或与“人间烟雾”有关的当事者那其中如烟雾的往事与故事到底是什么呢!是人生的事业还是爱情……失意的人间之雾呢?具体的东西只有读者去联想了……。
    “往事如烟”,虽说烟消雾散,但这都是尘世间人人自欺欺人的心里自慰之言!倘若如此,人间也无诗歌可言了,以诗写的方式回忆那曾经难舍难断的往事,这是人类对自我精神压抑时最好的一种消解过程,也是诗歌的治疗作用所在和写诗者的动力所在!“一首好诗就是一剂治疗心病的良药”这也是笔者的诗观之一!再来看文本,当“水流行色匆匆”的远去,约隐约显的住事随着时光的流水也远去了,但外出的诗人或当事者终归有回家的时候,本来不易想起的失意如雾的住事……或爱情故事,在今天回乡的路上,来到曾经外出的必经之木桥、小溪边时,谁的大脑又能把发生在家乡那刻骨铭心的东西忘得一干二净呢?尤其听到这老而失修并发出让人心酸的“咯吱咯吱”的木桥声时,此时有谁不会忆起曾经已过的“人间之雾”呢?一些“暗藏于记忆里的人”与往事自然纷纷涌出来了………
    此诗通过比喻、拟人、双关、对比等手法,以虚实夹杂,远近交替的方式描绘了主人翁“一去一回”的人生历程,表达了诗人一种自我的乐观精神和思乡感恩之情!暗示着一些因失意而背井离乡的人,不必痛苦欲绝,人生是美好的,一切恩怨情仇如雾之事都会随着流水的时光消散,多回家看看,当你忆起住事时也是自己丰富生活里的一种经历与风景!

                                                                                                                              20181003月都.


      
         
作者: 党水北    时间: 2018-10-6 20:23
提起问好!
作者: 党水北    时间: 2018-10-6 20:23
学习好诗好评!
作者: 南平    时间: 2018-10-6 20:28
与是(与其
作者: 南平    时间: 2018-10-6 20:36
党水北 发表于 2018-10-6 20:23
提起问好!

谢谢老师
作者: 南平    时间: 2018-10-6 20:36
党水北 发表于 2018-10-6 20:23
学习好诗好评!

谢谢老师:
作者: 天山雪豹    时间: 2018-10-6 20:37
此诗通过比喻、拟人、双关、对比等手法,以虚实夹杂,远近交替的方式描绘了主人翁“一去一回”的人生历程,表达了诗人一种自我的乐观精神和思乡感恩之情!暗示着一些因失意而背井离乡的人,不必痛苦欲绝,人生是美好的,一切恩怨情仇如雾之事都会随着流水的时光消散,多回家看看,当你忆起住事时也是自己丰富生活里的一种经历与风景!

作者: 南平    时间: 2018-10-6 20:43
天山雪豹 发表于 2018-10-6 20:37
此诗通过比喻、拟人、双关、对比等手法,以虚实夹杂,远近交替的方式描绘了主人翁“一去一回”的人生历程, ...

谢谢老师:
作者: 杨兰泡泡    时间: 2018-10-6 21:25
谢谢南平老师,谢谢点评和鼓励
作者: 南平    时间: 2018-10-7 10:13
杨兰泡泡 发表于 2018-10-6 21:25
谢谢南平老师,谢谢点评和鼓励

谢谢老师
作者: 缘圆    时间: 2018-10-7 17:37
始于夜晚的灯火
消逝于白昼。水流行色匆匆
驱赶昨夜残留的斑驳。而只有
当木桥发出“咯吱咯吱”声音的时候
那些暗藏于记忆里的人
才会从年久失修的木头里
纷纷涌出来。
作者: 缘圆    时间: 2018-10-7 17:38
此诗通过比喻、拟人、双关、对比等手法,以虚实夹杂,远近交替的方式描绘了主人翁“一去一回”的人生历程,表达了诗人一种自我的乐观精神和思乡感恩之情!暗示着一些因失意而背井离乡的人,不必痛苦欲绝,人生是美好的,一切恩怨情仇如雾之事都会随着流水的时光消散,多回家看看,当你忆起住事时也是自己丰富生活里的一种经历与风景
作者: 缘圆    时间: 2018-10-7 17:39
学习好诗好评,顶起来
作者: 南平    时间: 2018-10-7 21:06
缘圆 发表于 2018-10-7 17:39
学习好诗好评,顶起来

谢谢老师:
作者: 党水北    时间: 2018-10-7 21:22
再读好诗好评!
作者: 党水北    时间: 2018-10-7 21:22
提起问好!
作者: 沈继荣    时间: 2018-10-8 06:16
学习欣赏好诗好评!
作者: 宝昌    时间: 2018-10-8 08:34
2018年10月8日 星期一快乐!
作者: 大漠风沙王峰    时间: 2018-10-8 23:38
以动写静的手法,赋予静以动~
作者: 大漠风沙王峰    时间: 2018-10-8 23:38
问好南平~
作者: 大漠风沙王峰    时间: 2018-10-8 23:45
杨兰泡泡 发表于 2018-10-6 21:25
谢谢南平老师,谢谢点评和鼓励

请诗人谈谈诗的写作过程?
作者: 刘苏慧    时间: 2018-10-9 02:00
而只有
当木桥发出“咯吱咯吱”声音的时候
那些暗藏于记忆里的人
才会从年久失修的木头里
纷纷涌出来。


写到这里,破题——木桥的“咯吱咯吱”的声音是喷雾器,把记忆当作雾来喷,同时释放出那些暗藏于记忆里的人。
杨兰泡泡难得来探索发帖,但这首却是不吝赐予了。非常感谢杨兰泡泡继续在探索诗歌版块逗留。这仅仅是我的个人读帖想法。

作者: 姚大鹏    时间: 2018-10-9 08:50
欣赏好诗。问好!师友。
作者: 沈继荣    时间: 2018-10-9 11:52
此诗通过比喻、拟人、双关、对比等手法,以虚实夹杂,远近交替的方式描绘了主人翁“一去一回”的人生历程,表达了诗人一种自我的乐观精神和思乡感恩之情!暗示着一些因失意而背井离乡的人,不必痛苦欲绝,人生是美好的,一切恩怨情仇如雾之事都会随着流水的时光消散,多回家看看,当你忆起住事时也是自己丰富生活里的一种经历与风景!

好诗,好评,学习!
作者: 占东海    时间: 2018-10-9 12:31
学习问好
作者: 东方风    时间: 2018-10-9 22:58
这个解析到位。看了不少诗析文章,好多都是云里雾里,真怀疑他们自己有没有看懂!赞赏楼主老师这样的解析。敬茶!
作者: 鵎鵼    时间: 2018-10-9 23:09
来读好诗好评!学习,欣赏了!
作者: 方先锋    时间: 2018-10-9 23:22
欣赏精彩的诗评
作者: 方先锋    时间: 2018-10-9 23:34
雾是漂渺的,就象是情感,在虚幻中如入天堂,让思念纷飞,伤佛回来从前。此诗最佳表现方法是在结尾,使诗意从描述到意境升华的飞跃。让人更容易解读作者的思想。
作者: 韩英灿    时间: 2018-10-10 11:00
始于夜晚的灯火
消逝于白昼。水流行色匆匆
驱赶昨夜残留的斑驳。而只有
当木桥发出“咯吱咯吱”声音的时候
那些暗藏于记忆里的人
才会从年久失修的木头里
纷纷涌出来。
作者: 韩英灿    时间: 2018-10-10 11:06
此诗通过比喻、拟人、双关、对比等手法,以虚实夹杂,远近交替的方式描绘了主人翁“一去一回”的人生历程,表达了诗人一种自我的乐观精神和思乡感恩之情!暗示着一些因失意而背井离乡的人,不必痛苦欲绝,人生是美好的,一切恩怨情仇如雾之事都会随着流水的时光消散,多回家看看,当你忆起住事时也是自己丰富生活里的一种经历与风景!

其中应该是体现了作者全部人生历练,处事哲学,以及人品修为,说白了就是一种对人生对大自然的禅悟,非一定境界难以成诗!
作者: 冰雪客    时间: 2018-10-10 15:22
来读诗歌,来学诗评
作者: 冰雪客    时间: 2018-10-10 15:29
这首诗的阈值十分大,解读的边际非常广阔。这种写法是留给读者一个大大的口子,给每一个不同经历的人留下更多的可能性。诗中要说的不会是物象中真实的雾,正好诗评中所说,完全可言说生命生活的种种烟消云散。由那些暗藏在记中的人开始,你已放弃了前面所有真实物象的一切,从而打开进入到生活生命中的类似种种。
作者: 冰雪客    时间: 2018-10-10 15:33
但为什么会是从年久失修的木头里出来呢?因为这座桥承载了太多与这些人相关的记忆,正如一首歌,一幅画, 一个眼神,那附着的难忘的东西,只要歌、画、眼神出现,那时的难忘总能全盘托出,这真是一种奇妙的现象!
作者: 大漠风沙王峰    时间: 2018-10-10 16:05
问好~上提~分享~
作者: 刘苏慧    时间: 2018-10-10 17:52
顶起来
作者: 杨兰泡泡    时间: 2018-10-10 18:00
谢谢各位老师对《雾》的喜欢和探讨,泡泡非常惶恐。一首小诗居然能得到大家的认可和喜爱,对我一个写作不足两年的诗歌爱好者来说无疑是受宠若惊的。关于这首诗的创作初衷,我有空再来说说,先致谢各位老师
作者: 缘圆    时间: 2018-10-10 19:30
我来学习,问好
作者: 缘圆    时间: 2018-10-10 19:30
好诗好诗,顶
作者: 占东海    时间: 2018-10-10 20:00
顶起!
作者: 大漠风沙王峰    时间: 2018-10-10 20:13
欣赏,上提,祝福~
作者: 韩英灿    时间: 2018-10-11 20:30
再读好诗文,问好老师!
作者: 杨兰泡泡    时间: 2018-10-14 12:28
谢谢大家的探讨和点评,我来说说写这首诗的初衷。
写这首诗的那段时间很迷茫。工作、生活和学习都让我有如身在迷雾中的困顿之感。明明触手可及,却又看不清摸不着。
那天早上,我和往常一样走路上班。有些小雨,是个雾蒙蒙的早晨。上班的路上,会经过一座小桥,桥下有一条小河,河的两旁是个原生态的公园。花草树木,四季常新。按理说这应该是个让人感觉岁月静好的早晨,我反而涌出了一个人流落在外的孤独与酸楚,记忆里的人、事、物都变得鲜活了起来,感到无比亲切与亲近。或许,只有逝去的才是永恒吧,我们常常让自己陷入回忆,却忘了要好好珍惜当下。

再次感谢大家,一点一点驱散我心中的迷雾。秋天愉快。。
作者: 刘苏慧    时间: 2018-10-14 14:47
欢迎参与探索诗歌同题诗赛,标题统一格式:
探索诗歌同题诗赛第七期:《拼命用幸福包裹自己》
作者: 刘苏慧    时间: 2018-10-14 14:47
杨兰泡泡 发表于 2018-10-6 21:25
谢谢南平老师,谢谢点评和鼓励

欢迎参与探索诗歌同题诗赛,标题统一格式:
探索诗歌同题诗赛第七期:《拼命用幸福包裹自己》
作者: 刘苏慧    时间: 2018-10-15 00:44
本帖本周内汇总发诗评栏




欢迎光临 中国诗歌流派网 (http://www.sglpw.cn/)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