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流派网

标题: 太和,一座向上的城市(组章) [打印本页]

作者: 诗人彬哥    时间: 2018-11-1 08:32
标题: 太和,一座向上的城市(组章)
《太和,一座向上的城市》(组章)

              作者:王彬

700年前,明皇帝朱元璋的后人仿照北京城在皖北建造了一座小城,因“太和殿”取名“太和”,含有太平祥和之意。尽管记录这段历史的石条街已经在城市的发展中成为历史,但是太和的名字却再无更改。
太和古为豫州之域。自春秋始就有历史记载,坐落在县城境内宫集镇的楚国宫殿的遗址——殿顶子,在那里诉说着春秋战国的风雨际会,金戈铁马声似乎还在,一段凝固的历史和浓缩的时间都埋在了黄土之下。
厚重的人文历史让人杰地灵的太和也是人才辈出,东汉清诏使范滂、汉代御史大夫倪宽、明代刑部尚书王质、清朝两广总督徐广缙等都是有着广泛影响的历史名人。
700年后,新一代太和人依托医药,探寻一条崛起之路,让最具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生物医药,在太和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绽开了新蕊。当年跑单帮的“药贩子”都成为了富甲一方的豪绅,以商兴工的太和模式,“买全国,卖全国”的医药成为这个县城最响亮的招牌。
书画艺术之乡和民间艺术之乡两个文化称号可以让你在这里随处可见儒雅文人。田间农夫的另一个称谓很可能就是诗人或画家。
依托沙颍河进行的规划布局,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根基,围绕着绿水青山才是美好家园的目标,构建了沙颍河国家湿地公园。
两所相映成辉的省级示范高中,在皖西北这座城市为各大高校输送着优秀的人才。
穿越历史时空,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泱泱的颖水还在日日夜夜的从这个县城流过,奔向淮河,奔向大海。灰角寺遗址记录着新石器时代的繁荣和昌盛,还静静的躺在那里,等待挖掘。只是当年只有皇宫才能得以享受的供椿已经落入寻常百姓家,春天沙河两岸火红的樱花成为踏青的好去处。
太和,皖西北这颗耀眼的明珠,在异乡,承载着我最初的梦想和最大的动力。
这是我的故乡,在时光的深处,天辽地阔。
太和,距离省城合肥224千米,一座向上的城市。
《老街,一段凝固的沧桑》
春风从我的梦里穿过,光滑的石板路上青春叮咚作响,不识愁的滋味,无数次的在这里穿梭,当年从太和的老街走过,我也不曾一次的想过,我会不会在一个烟雨迷蒙的早晨,撑着油纸伞,遇到一个丁香一样的姑娘?我是否也会为赋新词强说愁,欲说还休?
老街是一个分东西南北的老街,五条青石并排铺开,宽2米,长约500米的距离,江南的商人带着丝绸来过,新疆的骆驼驮着哈密瓜来过,凡夫俗子来过,将军来过,我来过。
一段红色的历史让老街增加了一份厚重,这里杨虎城将军办过婚礼,这里是中共皖北特委遗址所在地,这里点燃了皖北革命烈火!
青石板铺就的老街碾过几百年的历史沧桑,守护着这个县城最初的繁华与梦想,幽幽小巷里回荡的清音,韵味悠长。
穿过前世的风尘,再一次回到老街,老街不在,青音不在,明清建筑不在,飞檐木屋不在,车水马龙不在,茶坊酒肆不在……
唯独那一段浓缩的历史和记忆,卖麻糊油条的吆喝声,老街口的飘香的板面馆却深深地留在记忆中;那远去的风景,那记忆中的美好一如一首悠扬的老歌;那几处尚存的遗址在夕阳的余晖下,还在诉说着石条街的历史,还在固守着这段曾经的岁月。
老街,一段凝固的沧桑。
(注:太和老街有着700年的历史。太和人称老街为“石条街”,源于明甲午年间知县赵夔秋把街面铺上了石条。此后的700年间,石条街不断得到扩建,清朝乾隆年间规模达到极限,现不复存在。)

《文庙,一个独特的符号》
穿过热闹的太和公园,经公园北桥,过文庙广场,迎面一栋古老的建筑,一壁红墙与飞檐,就是这个城市的独特符号——文庙。
太和文庙和其他地方的文庙一样,供奉的是孔子。建筑格局也基本类似,泮池、跨壁桥,然后是大成殿,上悬的“万世师表”、“斯文在兹”等多块匾额,彰显出厚重的人文气息。
久享盛名的文庙,是太和的骄傲。两所省级示范高中和文庙成品字形格局,彰显的是尊师重教的礼仪在这个城市枝繁叶茂。
太和文庙大成殿是皖北地区独存的一座元末明初建筑,又是安徽省规模最大、保护最完好的文庙建筑之一,那一砖一瓦,都是人文,都藏着厚重。
漫步在太和这座古老崭新的城市,走进文庙,莘莘学子的朗朗读书声,孔夫子抑扬顿挫的歌吟声,会穿越时空而来。
在文庙里,南望波光潋滟的千年沙颍河,感悟着润泽这片土地的古韵幽风,停下那颗躁动不安的心,静坐,与先贤对话。
每一座建筑都是物化的记忆,都是独特的符号,在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的城市里,太和文庙是独立的存在。
文庙,在这座城市里,飘散着几百年不绝的文风气息,他是一个景点,更是一种传承,这是对文化的信仰。
文庙,一个独特的符号,一座城市的图腾。

《颍河,一条蓝色的曲线》
    颍河,源于周口,终于淮河,在岁月里静静地流淌,像一条流动的血脉,穿过太和的心脏,深深的融入到每个人的内心,缠绕着这个县城的厚重,温暖着太和这座现代化小城。
   沿着河堤漫步,我想象颍河的温柔,也想象它的豪迈。每一滴水都是一首诗。
   如带的颍河,碧流潺潺,新修的桥梁横跨南北,轻缓地叙说着秦时明月,新城旧梦。
   草色依依,水声清越。沿河两岸的供椿,樱花,现如今的国家湿地公园演绎着新的春秋,连片的庄稼地里,麦子、大豆、玉米、花生、油菜花茁壮的生长,养育着每一户人家。
  傍晚的霞光静静的照在颍河上,问遍了斜阳,贡椿飘香的沙颍河,白鹭翩翩。面对你,我愿做一颗小小的水滴,晶莹剔透。
每到傍晚, 停靠在码头岸边的货船上空会升起袅袅炊烟,在河上筑梦的人们开始晚归的生活。
  颍河千年,流水不尽,逝者如斯夫,伫立岸边的我们又有谁能够追随其不舍昼夜,又有谁真正的渡过它的此岸彼岸。
   浮光掠影,上善若水,承载历史记忆的颍河,在温润的时光里缓缓流淌。
  颍河,一条蓝色的曲线,一滴醒着的春水,与太和这座城市朝夕相伴。城市因为河的存在钟灵毓秀;颍河因为城市的发展风姿绰约,相得益彰,交相辉映。
(注:由于颍河在太和境内最大的支流是沙河,因此大家习惯叫她沙颍河)
作者: 流思湍    时间: 2018-11-1 13:46
我看到了周口,我出生和长大的地方。
作者: 流思湍    时间: 2018-11-1 13:46
来读彬哥的洋洋洒洒。
作者: 诗人彬哥    时间: 2018-11-1 13:58
流思湍 发表于 2018-11-1 13:46
我看到了周口,我出生和长大的地方。

嗯近期在写一些类似的东西,多提建议
作者: 诗人彬哥    时间: 2018-11-1 13:58
流思湍 发表于 2018-11-1 13:46
来读彬哥的洋洋洒洒。


作者: 流思湍    时间: 2018-11-1 14:28
诗人彬哥 发表于 2018-11-1 13:58
嗯近期在写一些类似的东西,多提建议

这个挺锻炼人。
作者: 流思湍    时间: 2018-11-1 14:28
诗人彬哥 发表于 2018-11-1 13:58


作者: 墨勤    时间: 2018-11-1 18:57
好长啊,彬哥,厉害
作者: 流思湍    时间: 2018-11-1 23:15
墨勤 发表于 2018-11-1 18:57
好长啊,彬哥,厉害

好好膜拜一下。
作者: 墨勤    时间: 2018-11-2 10:07
流思湍 发表于 2018-11-1 23:15
好好膜拜一下。

那必须的
作者: 流思湍    时间: 2018-11-2 10:54
墨勤 发表于 2018-11-2 10:07
那必须的


作者: 诗人彬哥    时间: 2018-11-4 20:21
流思湍 发表于 2018-11-1 14:28
这个挺锻炼人。

这组文章在我们老家的群里引发了不小的讨论现在
作者: 诗人彬哥    时间: 2018-11-4 20:21
墨勤 发表于 2018-11-1 18:57
好长啊,彬哥,厉害

谢谢谢谢
作者: 流思湍    时间: 2018-11-4 20:22
诗人彬哥 发表于 2018-11-4 20:21
这组文章在我们老家的群里引发了不小的讨论现在

只要大家愿意讨论,那是好事儿,新的一周就要来了。
作者: 冰零一幕    时间: 2018-11-4 20:22
提读,问好。。。
作者: 诗人彬哥    时间: 2018-11-4 20:26
流思湍 发表于 2018-11-4 20:22
只要大家愿意讨论,那是好事儿,新的一周就要来了。

是的新周快乐,
作者: 诗人彬哥    时间: 2018-11-4 20:26
冰零一幕 发表于 2018-11-4 20:22
提读,问好。。。

远握问好
作者: 冰零一幕    时间: 2018-11-4 22:41
诗人彬哥 发表于 2018-11-4 20:26
远握问好

夜读,问好。。。
作者: 流思湍    时间: 2018-11-4 22:54
诗人彬哥 发表于 2018-11-4 20:26
是的新周快乐,


作者: 诗人彬哥    时间: 2018-11-5 07:14
冰零一幕 发表于 2018-11-4 22:41
夜读,问好。。。


作者: 诗人彬哥    时间: 2018-11-5 07:15
流思湍 发表于 2018-11-4 22:54


作者: 冰零一幕    时间: 2018-11-5 08:25
诗人彬哥 发表于 2018-11-5 07:14

早安。。??
作者: 流思湍    时间: 2018-11-5 11:24
诗人彬哥 发表于 2018-11-5 07:15


作者: 流思湍    时间: 2018-11-5 11:25
冰零一幕 发表于 2018-11-5 08:25
早安。。??

这符号,怪哦
作者: 诗人彬哥    时间: 2018-11-5 15:10
流思湍 发表于 2018-11-5 11:25
这符号,怪哦


作者: 流思湍    时间: 2018-11-5 16:13
诗人彬哥 发表于 2018-11-5 15:10


作者: 一无    时间: 2018-11-9 20:39
欣赏!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大概是七零年,我从阜阳步行到亳县,路过太和,在太和境内向路边的老乡家讨过吃的,很感谢!在洪山银行同学的父亲处住了一晚,感谢!
祝福太和太平祥和!!!
作者: 流思湍    时间: 2018-11-9 20:42
一无 发表于 2018-11-9 20:39
欣赏!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大概是七零年,我从阜阳步行到亳县,路过太和,在太和境内向路边的老乡家讨过吃 ...

咱们8090后诗歌版块第二次活动:欢迎大家参与同题《雪》
http://www.zgsglp.com/forum.php? ... &fromuid=214225
(出处: 中国诗歌流派)

作者: 冰零一幕    时间: 2018-11-11 09:35
提读。问好。。
作者: 冰零一幕    时间: 2018-11-11 09:36
提读,好长啊!。。。
作者: 诗人彬哥    时间: 2018-11-11 23:13
一无 发表于 2018-11-9 20:39
欣赏!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大概是七零年,我从阜阳步行到亳县,路过太和,在太和境内向路边的老乡家讨过吃 ...

谢谢老师新周快乐
作者: 诗人彬哥    时间: 2018-11-11 23:13
冰零一幕 发表于 2018-11-11 09:36
提读,好长啊!。。。

谢谢兄弟
作者: 墨勤    时间: 2018-11-12 18:39
提读!
作者: 诗人彬哥    时间: 2018-11-13 09:02
墨勤 发表于 2018-11-12 18:39
提读!

谢谢墨勤




欢迎光临 中国诗歌流派网 (http://www.sglpw.cn/)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