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流派网

标题: 用飞刀锻打的诗句 [打印本页]

作者: 韩庆成    时间: 2012-11-11 04:25
标题: 用飞刀锻打的诗句
用飞刀锻打的诗句

——散谈李飞骏的诗

韩庆成


1、晚上12点多坐到电脑前编这一期《重读经典》,编了五篇,没有了。相对于《遗腹子——致索尔仁尼琴》这首诗,五篇有点偏少。好在此前读过李飞骏不少诗作,就凑合着谈一点感受。

2、读李飞骏的诗,是从编《诗歌周刊》开始的,创刊号有他的《埋葬,十个海子》。当时感到他的写法有些特别,你写海子,怎么写着写着就写出了这样的句子呢——荷花与螃蟹恋爱/镰刀与锤子结亲的时代……深夜里,愤怒的海子/与五毛党互掐,与愤青对骂/最后被打假教主咬住了裤脚……?

3、《诗歌周刊》第八期,在犹豫好久后,我还是把李飞骏的《流亡的风筝——致陈光诚》放到了头条。这期刚制作发布,我就上了开往北京的火车,去参加舒子原、老巢发起的“百名诗人拉手百名山区留守儿童活动”。此时墨镜飞离不久,火车上,我还在回味诗中的句子:
墨镜飞了
不是胜利,是逃亡
眼睛留在了失明的祖国
与我们一起寻找被太阳垄断的光明
心肝留在了
生你养你伤你害你囚你
让你牵肠挂肚的父母之邦
……
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五千年文明的古国
留不下你
天空如此浩瀚
容不下一只自由的风筝
……
没有想到,李飞骏也参加了这个活动,我与他有了匆匆一见。眼前的李飞骏戴着眼镜,显得文质彬彬,与他诗歌中干云的豪气和直面的勇猛小有反差。后来,还听说他信佛。

4、第9期《诗歌周刊》,又编发了他的《六一儿童祭》,其实,我并不想连续编发同一位作者的作品,但这样的诗句又使你欲罢不能,在列举了“从戴套不算强奸到不配合强奸该杀/公务员奸淫幼女变嫖娼”这样的时事之后,李飞骏写道:
请不要逼受害人叫床
逼诗人说脏话
强奸了人民的下半身
请不要再嫖人民的上半身
逼花朵造反,逼奴隶革命
不是一件浪漫的事
这样的诗句,只能是用飞刀锻打的。
它像飞刀一样坚硬,像飞刀一样直来直去而不是拐弯抹角,像飞刀一样锋利并且一刀见血。

5、李飞骏的诗以口语为主,写的都是刚刚或不久前发生的事件,每一个关注时事的人,每一个喜欢玩微博的人,对这些诗都不会感到陌生,甚至有一种熟悉感和亲近感。但这些看似没有什么技巧,轻松写出的诗句,却蕴含着诗人深厚的生活积累和举重若轻的功底,在一首诗中,往往可以看到诗人对多种时事的观察、思考和融会贯通:
一个被外国人翻译为
不说话的作家
像一头驴子,闷头写砖头式的小说
把高密写成了人文地理
他获诺奖的消息
抽了我一记耳光
比重庆书记的更洪亮
比北航教授的更灿烂
羞,让我哑口
耳光只有一记,但响声却有三次,第一次响声是诺贝尔文学奖抽给中国诗人的,第二次响声是原重庆市委书记抽给原市公安局长的,第三次响声是北航教授韩德强抽给一位八旬老人的。这三件时事中同一个细节的贯穿,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再看:
一个获奖者在聚光灯下
畅谈获奖感言
一个获奖者披着法兰西的马甲
流亡海外
另一个获奖者躺在监牢中失眠
数1234
同样的诺贝尔,不同的获奖者的现实遭遇,诗人仿佛只说了现象,但我读来却感受到现象之后诗人欲言又止的内容,像飞刀一闪而过的寒光。

6、诗歌可不可以干预时事,批判现实?诗歌如何干预时事、批判现实?李飞骏用诗歌回答:可以批判、直接批判。20115月,我在回答《滴撒诗歌》专访时表达过相同的观点:
“正如你所说,在看穿了人生的大是大非之后,我今天的诗歌主张就是干预。
“接下来就有了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为何干预?为什么?原因有二,首先是文学的属性所决定,文学反映现实,诗歌也不例外,干预是反映的一种。其次是因为每天都会发生让我有干预冲动的事件,换句话说,是有很多时事促使我去干预。”
“第二个问题,干预什么?我的定义是干预时事。时事很多,以前打开电视、报纸,现在打开网络,最近发生的事都是时事。什么样的时事是需要或值得干预的?判断可能因人而异,但一些基本的东西还是有原则可循。用简明的语言来说明,就是,当你看完一件时事的时候,你认为不符合常理,不应该这样,你内心波澜起伏,你愤怒、悲伤、唉声叹气、想喊叫、想咒骂,那么,这样的时事就是应该予以干预的。你问题里提到的,假、恶、丑的东西,都是需要干预的。
“第三个问题,如何干预?我认为,干预的内核是批判。直接的批判或隐晦的谴责都是干预,这两种干预方式本身没有优劣之分,而仅是一种策略上的考量。同时,干预应该是迅速的,在能直接的时候应该是直接的,为了争取最大的干预效果,语言上我主张直白,艺术化的直白。”

7、更多前辈谈到过干预或批判的问题。
山姆斯希内说:“诗歌首先作为一种纠正方式的力量——作为宣示和纠正不公的媒介——正不断受到感召。”
加缪说:“何谓反抗者?一个说‘不’的人。”
左拉说:“知识分子是支持国家的观念重要,还是批判更为重要?我的立场是,批判更为重要。”
萨义德说:“维持批判的立场是知识分子生命的重大方面。”
徐敬亚说:“诗,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软弱,这样无力。它早已不再战斗……”

8、李飞骏说得更具体:“中国没有索尔仁尼琴”!
我们有的是遇事“战战兢兢”,事后才说“真话”的“巴金老人”。
不要以为巴金老人已经死了,不,他还活生生地活在今天中国文人/诗人的灵魂深处。
因此,我认为《遗腹子》一诗本质上提出了一个尖锐而又极具现实意义的问题:
什么时候,我们才会出现一头顶倒“神圣”橡树的“公牛”?

作者: 敬诗公    时间: 2012-11-11 10:12
精彩 精辟 深刻
作者: 西沈    时间: 2012-11-11 10:25
拜读诗评,对老李飞刀了解的更多,一个有担当的诗人哈{:soso_e181:}
作者: 黄土层    时间: 2012-11-11 10:41
文学的批评精神和自由精神是息息相通的,批评是试图搬开、痛击、清扫阻挡自由道路的障碍的。一个真正的诗人如果回避了现实,收起了批评的武器,其实是对诗性锋芒的收起,就失“真”了,甚至反诗歌了。“现实”是时代风貌的一个部件,诗人一旦冷漠之疏忽之,萎缩而胆怯,其他类型的诗歌表述意义就会大打折扣。现当下,我们不敢说诗歌是时代的号角,但至少是一把可以刮骨疗毒的尖刀,需要勇气和代价的。因此一般人执不起来,而退避三舍。这可以理解,但不可致以敬意。

韩老师用“用飞刀锻打的诗句”来概括李飞骏的诗歌,很准确。学习了~!
作者: 小人鱼在天堂    时间: 2012-11-11 11:46
一直欣赏韩老师对于诗歌的热爱与负责,他付出大量的时间、心血与精力来打造这个诗歌网站,打造每周一期的诗歌周刊,让人深深动容。
我钦佩一切为诗歌努力付出的人,他们的付出让人如此感动,这个时代并不缺少经典好诗,但肯定缺少为经典好诗默默挖掘其存在的价值与意义,以及无私奉献的人。韩老师是其中一个,向他致敬。
作者: 李飞骏    时间: 2012-11-12 00:41
韩兄是飞骏的知音,我也是用诗歌直接干预现实的实践者。多谢兄长的鼓励,我当继续探索,丰富新批判现实主义的内涵,拓宽批判现实主义的外延,争取写出成熟的文本。
作者: 闲云野鹤    时间: 2012-11-12 04:53
本帖最后由 闲云野鹤 于 2012-11-12 10:19 编辑

纲领性文献。

海德格尔说:诗歌是“存在”的拓扑学。这个“存在”指的就是诗歌的“批判”性。所以洪迪的《大诗歌理念和诗创造美学》中指出: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呼唤对现实的改造,是诗歌的一个永恒的主题。这个主题本质上就是诗歌对现实的“干预”。

孔子的诗观“兴观群怨”。这个干预通常表现为“怨”。

干预诗歌适合一切诗歌的写作方法。可以直白:“春种一粒粮,秋收万担米;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像此前【重读经典】的胡适的《星》就是“象喻写作”。《诗经》有如《伐檀》《硕鼠》也不是直白,比兴象喻。李飞骏这个《遗腹子——索尔尼仁琴》也并不直白,属于综合写作,仔细研究其中“讽刺”的方法是许多的。

批判也不排除其它,李飞骏这个批判的“背面”(也是正面)就是对索尔尼仁琴的“颂扬”(当然有别于通常所说的颂诗)。个人写作、民间写作、中间带、以及流派网的各种“主义”“流派”表现了论坛特别是管管的包容性,只有这样才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达到繁荣祖国诗歌艺术的目的。
作者: 梧桐树    时间: 2012-11-12 07:49
精彩的诗歌,深刻的解读!{:soso_e179:}
作者: 石头    时间: 2012-11-12 07:58
所言极是。。。
作者: 梁树春    时间: 2012-11-12 08:10
“诗歌可不可以干预时事,批判现实?诗歌如何干预时事、批判现实?李飞骏用诗歌回答:可以批判、直接批判。”

来读韩总指导性的文章。
作者: 风之子    时间: 2012-11-12 10:59
干预,这个词在诗坛2012年来说,是一个关注度极高的热词,干预现实,是诗歌表现不变的主题;的确表达对现实状况的不满,其本质就是诗歌对现状况的“干预”,思考中体现批判,而这批判的力度,在于诗人选取观察的角度与担当的精神气度;韩总列举的第8条,应该也是一种干预,借助李飞骏《遗腹子》:“什么时候,我们才会出现一头顶倒“神圣”橡树的“公牛”?
作者: 锄木    时间: 2012-11-12 11:00
精彩。
作者: 宫白云    时间: 2012-11-12 15:22
李飞骏的诗以口语为主,写的都是刚刚或不久前发生的事件,每一个关注时事的人,每一个喜欢玩微博的人,对这些诗都不会感到陌生,甚至有一种熟悉感和亲近感。但这些看似没有什么技巧,轻松写出的诗句,却蕴含着诗人深厚的生活积累和举重若轻的功底,在一首诗中,往往可以看到诗人对多种时事的观察、思考和融会贯通
作者: 宫白云    时间: 2012-11-12 15:23
诗歌可不可以干预时事,批判现实?诗歌如何干预时事、批判现实?李飞骏用诗歌回答:可以批判、直接批判
作者: 宫白云    时间: 2012-11-12 15:24
散谈的真好。。学习韩总精彩评论。。
作者: 黄锡锋    时间: 2012-11-12 16:02
{:soso_e142:}
作者: 孤岛    时间: 2012-11-12 19:10
拜读学习!
作者: 筷子    时间: 2012-11-12 20:19
欣赏, 支持,新周快乐!
作者: 浪激天涯    时间: 2012-11-12 20:24
学习
作者: 诗之梦人    时间: 2012-11-12 21:32
拜读!
作者: 海边边    时间: 2012-11-12 21:35
学习精髓,吸收养分!{:soso_e163:}
作者: 丑乙    时间: 2012-11-12 22:43
来学习,老师很负责,解读的也很到位。问好韩老师。
作者: 姚大侠    时间: 2012-11-13 10:44
诗歌的批判功能如果再逐渐丧失,那中国诗坛将彻底阳痿,纵使有几头公牛能冲出网络,也会被遍地的犬儒所包围。中国需要100个李飞骏!发现并培养更多的李飞骏,应该成为流派网的使命与担当!
作者: 爱诺    时间: 2012-11-13 21:52
大师就是大师,虽然写的是诗体,但读出来比诗歌更使人酣畅淋漓,前辈的精神很值得爱诺这辈人的学习,先赞一个了。
作者: 飞雪兔    时间: 2012-11-22 14:08
小李飞刀厉害     能辨认飞刀方向的点评更给力
作者: 林浪平    时间: 2012-11-23 12:56
精辟之评!{:soso_e185:}
作者: 妙手丹青    时间: 2012-11-24 17:34
五童祭

贵州毕节,一垃圾处,
五流浪儿童,燃炭取暖,
死亡。悲祭!

五童燃残碳,
垃圾觅生活。
本是朝阳升,
无奈大雨脱。
远离望龙地,
急驱落凤坡。
为本心自合,
离民枉谈卓。
繁荣有徐疾,
忧思不忘国。





欢迎光临 中国诗歌流派网 (http://www.sglpw.cn/)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