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韩庆成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微诗微评》第8期:卢利斯《形象工程》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8-3-30 14:20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就是新的光源。
             作者:阿色
 
灯笼,在我国家喻户晓,童叟皆知,古已有之。从材质到样式,可以说是种类繁多,数不胜数。常见的有宫灯,纱灯,走马灯……不常见的竟然还有石头灯笼、灯笼石础。前两年,我去太行山下的古寨旅游,就曾见到过石制的灯笼。以及由灯笼所衍生而出的形近体,比如冀南白事上的纸扎,上面悬着的“绣球”,在我看来,就是灯笼。灯,这个字,目前没有发现它的甲骨文写法。《说文》中收录的只有篆体“锭”与“镫”。“镫”的字形中有“豆”,豆,这种于流行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也有陶制的),观其形,短小而立,真的很像一个
光头的童子。后“镫”从火另造“燈”,进而演变为“灯”,从火从丁,是有道理的。添丁进口,团圆喜庆,从来都是人民的美好愿望。一个灯笼包含了内在与外在许多东西。当然灯笼,主要的功能,还是用来照明的,这毋庸置疑。接下来,我们再看这首《形象工程》不得不承认,时代变迁,灯笼照明的这一主要功能,基本上是消失了。它的空心,是必然的。我想诗人肯定也明白这个道理。灯笼在这首诗里,其功能不过是一种象征,是喻指的。所以我们也不必纠结,大街小巷,挂满空心的灯笼,也是吉祥如意的载体。唯一让我感到心痛是,为什么灯笼,而不是其它的东西,来对应充满浓烈讽刺意味的“形象工程”。看看我们周边的黄赌毒,假大空。为了名利,不惜一切手段。人呐,真的变了,变成了一盏盏空心的灯笼。就算不是空心的,风吹雨打的,也奄奄一息。“昼  似乎很红火  夜  依旧很黑暗” 不就是当今世态万象的真实写照吗。这其中的缘由,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几个尸位素餐的官员或某些政府部门。同时,我们也必须要看到,“办实事,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又将会逐渐成为时代新的潮流。只要有诗歌,只要有你,这世界,这地球,就不会沉寂下去。你就是新的光源。
2018-3-30

附录:

       形象工程

       ◎卢利斯

       大街小巷挂满  空心的灯笼
       昼  似乎很红火
       夜  依旧很黑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6-4 08:47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