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严家威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国际微诗栏目——特约评论员专项评论专帖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8-4-10 22: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楚南玉童 于 2018-4-17 16:36 编辑

对微诗的取精去粗之我见
文/楚南玉童

      微诗在辞典中仅称为短诗,微小诗;但在流派网做了限制,不超五行.意思是整首诗不过五行,要在这五行之内写出诗的整个体量和表述内容,这就是流派的独特之处.
      诗是文学载体中最为精粹的代表,一个前进的时代,无数支赞歌和无数个阴暗将被亮相,它是文艺阵线的先锋卒.而微诗将是一支鱼肠剑,不仅小巧,且锋利,它会以特别的灵动手法,去展示社会的真相,揭示人类的真善美与假丑恶.那么,微诗就是一支利箭,一支充满正能量的箭,一支让虚伪无地自容的箭,一支呼唤黎明的箭;所有的诗人,应该把诗磨尖磨利磨成精灵,用最简洁的文字,最生动的语言,去歌颂,去抨击;让毎一首每一行每一字发出铿锵的重音.我到认为,作为诗者,首先要洗涤自己的灵魂,要有敢于与非正义者较量的胆略,要有撕开社会阴暗面的黑幕布的决心,以一个哨兵的姿态面对,不畏强权,维护正义,为冤屈者伸张正义.而以微诗形式来表达,必须用最精炼的语言来慷慨陈述.
2018.4.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8-4-13 17:1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几天太忙了,等静下来用心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8-4-25 23: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农民依然在俗气中活着
---简评楚楚<<中国农民>>
文/楚南
      
      从洞穴生活到半洞穴生活,再到夏商时代,华夏农民才出现端倪.中国由此正式出现阶级和等级社会,而处于底层的群体就是从农生活的农民.除上层贵族外,从农人口占总人口的85%.土葬焚葬一直是从农者最为关切的事.从旧石器时代考古学分析,土葬成为最简单的殡葬方式,大都是葬在屋前屋后,直接挖坑埋掉,堆土成包,也就是后来一直沿用至今的坟茔.故而,中国的坟包土葬方式已具有五千年历史,与华夏文明史共存.
      楚楚的微诗<<中国农民>>真实的表达了这种现状.中国地大物博,风俗也各异,但土葬成坟的方式大同小异,各族氏所用方式也无多大差异.而楚楚的诗则是怀带同情,对这些生于此,斯于此的农民的一种无奈的表述.而屋前房后,田地之间所见的坟包是当今中国农村的普遍现象;尽管近二十年国家对殡葬进行了改革,但土葬风俗不少地方仍然在沿续,即使有些地方开始执行火化制,但拿些骨灰到自留地上埋掉,再堆土作坟的现象依然常见,因此,楚楚是对现状的一种陈述,这种陈述不光是一首微诗那么简单,重要是为这些生死不离故土的农民的一种概叹.特别是有些从生至死没有离开过故土家园而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善良农民一种呼唤.对人与人不平等制度的一种呐喊.短短五行诗,写出了一个大天地,把那种守土爱家,纯朴善良的农民形象从侧面勾勒出来,从而,留给我们一个无限思考的空间,让从未见过农村坟包的城里人也知晓''生不离家园,死不弃故土''的风情风俗和纯朴精神,为此,我给她点赞.


中国农民
文/楚楚!

无数次乘车经过乡村
田间地头房前屋后的那些坟包

他们出生在这片土地
他们劳作在这片土地
他们死后埋在这片土地

2018,4,20晚
本主题由 admin 于 2018-4-20 22:09 审核通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8-4-26 16:55 | 显示全部楼层
严家威 发表于 2018-4-26 08:45
欣赏学习问好……握手。

辛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8-4-26 16:55 | 显示全部楼层
楚楚! 发表于 2018-4-26 09:03
楚南的诗评写的真好,这才是你认真给我写的第一首诗评啊,我收藏到我们的龙吟别苑去了。

没那么好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8-4-26 19:28 | 显示全部楼层
太平洋赛季12首好诗精选三问
整理---黄六七

难道这次大赛的定调由黄六七来确定,微版那么多主持,编辑不整理,怎由原创的编辑来指挥?这十二首难道是赛事的顶级微诗吗?大赛提倡的微诗以什么形式为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8-5-9 14: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楚南玉童 于 2018-5-9 14:06 编辑


对<<屠草记>>的粗略解剖

屠草记
文/楚南玉童

几贴屠草剂
喷向茂盛的杂草
有些枯萎,有些坚挺未伤
这样的操作,一年又复一年
草的子孙却依然繁衍



这首微诗上个赛季写好后没有参与比赛,这次参与<<大西洋赛季>>纯属浅试.
为何主题称之''屠草记''?屠,肯定是宰杀的意思,那么,对野草杂草需不需要以''屠''字来比喻除草?是否有种大动于戈的味道?显然是另有所指.那么,作为具有敏感思维的诗人,对此类题意延伸和影射的诗应该具备想像空间,即使一个''屠''字也可以联想到更多方面,只是这种借喻拟指浅有人知.而杂草又指什么?芸芸众生人如海,那么多的人借别于草,与百花香草中占出来的杂草一样,总有一些会遥领其中,坑害于一方;折回社会细想,贪官就是野草杂草,那么,如何屠掉这些杂草已成为一个领域的当务之急.我们需要和谐,需要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必须铲除这些混迹由众生之间的杂草.虽然这种行动年复一年的进行,可这些杂草太强大,以至子孙繁衍,无法除尽.这既是社会的悲哀,也是人世间的悲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8-5-27 19:0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6-15 14:42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