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15|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丛林诗人七贤集吹响21世纪诗歌回归丛林的号角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3-7-11 16:07 | 显示全部楼层
解开丛林的密码
            一都丛林诗人村村民:罗唐生
丛林具有原始的野性特征。丛林是博大精深的导师,是人类的良友,是真诗人不可或缺的居住地。当你解开了丛林的密码,你就会发现它也有生存法则——那就是优胜劣汰法则。它有包容性也有排它性。现代工业文明的侵蚀使它的空间变得越来越狭窄;它只能徘徊在人类最初的边缘地带与城市对立或相背而行。人类对自身对丛林的破坏从来没有在乎过,甚至采取蔑视的眼光看待丛林的原始与落后。不识事务者,便落荒而逃。这让真诗人们震惊。也让先驱者震惊。
    时光走到现在,人类开始遭到了报复性的惩罚,生存空间受到严重的威胁。当溪流没有了鱼儿,城市上空失却了鸟声,只有浑浊的云层,让人们不得已才在街道两旁种点儿树增添点儿绿意。对于永远失去丛林的诗人来说,是与事无补的。就像人的机体被病毒占领,仅仅吃点药是远远不够的。但城市病入膏肓,而可怜兮兮地请求上苍和神灵保佑时。悔之晚也。
    因些人类社会越是发展,让有良知者对当今丛林破坏的忧患意识就更为强烈。对于有良知的诗人们当挺身而出保护丛林,真真切切地回归丛林才有出路。只有有了丛林才有丛林诗和丛林诗人栖居的场所。
     当然丛林诗也一样,只有真诗人躬耕于田畴,写成好诗才能配得上丛林,也才能在丛林生存。丛林是艰辛的,也是自由;诗人只有放养,才能真正有所成就。我真诚地奉劝那些叶公好龙者,还是远离这块原始落后的场所。作为真正的丛林诗,不是在意一城一池的得失,而是要有高瞻远瞩的智慧、勇气和信心来捍卫这块诗意的乐土。面对虎视耽耽的城市之虎,其实回归丛林之虎还是要有坚忍的意志和献身的决心。
我们的祖先在涿鹿由于战乱、践踏而失去丛林,最后从中原南逃,做了客家人,我们的祖父只有在客家的丛林里做香菇、挖砚石,过着杜子美茅屋为秋风所破的艰难岁月。我由衷赞叹一都丛林之父魏秋河先生,他无限快乐地从城市重返丛林,栖居到鹤山溪洲的茅屋里,像诗人哲学家一样年复一年地过着梭罗一样的瓦尔登湖畔的生活:捕鱼、采菊、弹琴、饮酒、种茶。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他为了一都鹤山溪洲这片充满勃勃生机的丛林,己结为之奋斗了四十余载。
  他们的足迹将载入我们的心灵史册,永留世间。

我羡慕张地所说的“保护丛林,回归丛林,栖居丛林,想采菊的采菊,想采石的采石,时而采莲于湖畔,时而采露于林间。少女裁荷为裙,老汉编竹为帽,时而裸奔于深谷,时而长啸于断崖。至月明之夜,则效竹林七贤之遗风:‘醉卧怪石上,阳物任人看。蚊虫争乱咬,扪虱还清谈。’”众诗人或坐隐或奔逸于丛林溪畔,直把鹤山溪洲变成诗人的理想国,自由奔放于丛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5-31 22:10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