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严家威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国际微诗栏目——特约评论员专项评论专帖

[复制链接]
31#
发表于 2018-5-13 21:21 | 显示全部楼层
读水留痕的《妈妈说》有感

文/云朵

妈妈说
作者:水留痕

“我已老去,
很难再为你做些什么,
只能饮食得当、日日锻炼,
盼有健康的身体多看你几年。”
妈妈说。

本诗没有诗人的言语,全是对妈妈话的转述,可以说是以文字的记录。
第一句是老人对自我的感慨,也是对儿女的“心有余力而力不足”的自我谦让。
第二句是对第一句的延伸和强调,也是老人对自身的“不满”。
第三四句是老人在清楚自己因为年迈而无法再像年青时那样为儿女操劳时,但又不想成为儿女的拖累,“只能饮食得当、日日锻炼/盼有健康的身体多看你几年。”以尽老人那无私而伟大的母爱!
本诗没有跌宕起伏的感情波动,但她却像母爱那样朴实而却令人感动!
结尾有令作为子女的含泪隐忍之感动!
祝福妈妈,祝福天下所有母亲,幸福安康!

2018.5.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2018-5-13 22:08 | 显示全部楼层
读魅力向日葵的《母亲》
文/云朵


《母亲》
作者:魅力向日葵


母亲
眼睛里,装满了活计
一辈子也没干完

她老人家常说"恨自己只长了一双手'’


母亲的一生是操劳的一生,是忙碌的一生。“母亲/眼睛里,装满了活计”是对闲不住母亲的很好说明。母爱伟大而透明,让子女永远都会铭记心中,无法忘怀。只可惜,这无情的岁月,它不懂母爱,硬是把母亲头上的黑发染白,然后再带她离开。
操不完的心,干不完的活,是对每一位母亲很好的概括。“恨自己只长了一双手”是每一位母亲都曾有想法。这个想法就会催促做母亲的没日没夜的不停操劳。
本诗平常的叙说,却能很好的概括天下母亲操劳的心。

2018.5.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
发表于 2018-5-13 22:09 | 显示全部楼层
严家威 发表于 2018-5-13 21:24
欣赏学习问好……握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2018-5-13 22: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严家威 发表于 2018-5-13 22:16
欣赏学习问好……握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
发表于 2018-5-13 22:50 | 显示全部楼层

            早点休息严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6#
发表于 2018-5-20 20: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周因琐事所累,未能静心评读。特此请假。见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7#
发表于 2018-5-27 15:09 | 显示全部楼层
激情的诗作《地球日》
文/云朵


地球日

作者:围围

日地球:高铁插入隧道。
日地球:打桩机插入建筑工地。

日地球:深井钻头插入油田。
日地球:美利坚插入大马士革。

总有一天,日地球的人会被地球日。

这是一首很土,但又从实际出发和形象比喻的诗作。
中国汉字文化博大精深,字同意不同之字比比皆是,比如日字,当名词用时即表示太阳;当动词用时则是民间很土的一种用法,即现在的文明用词做爱。
说到做爱,大家并不陌生,这是现在很书面语的两性关系用法,很多诗人的诗中经常会用到,小说更是让大家习以为常。但日字却很少见,因为它大都流通在农村等口语中,也是自古流传下来的用法。
同样表示两性关系,做爱则注重双方的精神和肉体的享受,而日却表示一个主动,一个被动,侧重主动方的肉体享受,同时也强调主动方在发泄私欲。当然这里的主动方常常为男性。
通过上面的叙述,本诗的1到4句意思就很明了。以“高铁”/“打桩机”/“深井钻头”/“美利坚”和“隧道”/“建筑工地”/“油田”/“大马士革”的运转来比喻男女做爱的样子,想象很强大,很形象。
最后一句,“总有一天,日地球的人会被地球日。”这是诗人在通过上述四句的描述后发表的自己个人看法。前面四句全是人类在一样一样地享用地球的资源,人类做着主动权,但是,在人类尽情享用地球后,那么总有一天,地球会倒过来尽情享用人类。
以上个人浅见,不足请见谅。谢谢!

2018.5.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
发表于 2018-5-27 16:15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生的感慨,读赵国俊的《哭》
文/云朵



作者:赵国俊

昨天生日,想想50年前的这天
一个婴儿来到人世哭声嘹亮
看看现在,喧嚣的尘世
竟找不到一个地方,可以让人放声一哭
不禁悲从中来

人生艰难困惑,如履薄冰,经过世事艰辛之后,方可豁然开朗,一切看开。童年的欢乐,青年的放荡不羁,终究在岁月的磨练之后,打磨成一块圆滑之石。此圆滑不是对事的圆滑,而是对人生的所谓得失及荣辱的看淡。
第一句,“昨天生日,想想50年前的这天”由现实而引发联想及回顾“一个婴儿来到人世哭声嘹亮”,第三句,“看看现在,喧嚣的尘世”由回顾又回到现在,三句跨度50年,跨度大而又找不着痕迹,好!
第四、五句,“竟找不到一个地方,可以让人放声一哭/不禁悲从中来”点题,同时夹杂了诗人良多的感触,儿时的无忧,成年的烦恼,作为一家之主顶梁柱的有泪不轻弹,也没地方流的坚忍和无助,一一从不多的言语中流出。高!
此诗短短5行,却有着50年时间的跨度和诗人内心情感的波动及对人生历练之后的感慨和尽情的抒发。笔触沉稳而老道有力,结句升华诗意留给读者思考及对人生的品味。
以上个人浅见,如有不足望见谅。谢谢!

2018.5.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
发表于 2018-5-27 17:04 | 显示全部楼层
诗从现实出发读记住忘记的《桥》

文/云朵

《桥》

作者:记住忘记

水面上,横跨着一座桥
这头是城,那头是村

风,有时从那边吹过来
有时从这边吹过去

野花野草不管这些,两边一起枯荣

第一二句,“水面上,横跨着一座桥/这头是城,那头是村”平实而简洁的开门见山的写法,直接点题。
第三四句,“风,有时从那边吹过来/有时从这边吹过去”仍是从实际的可感触的现实出发,给人亲近感。表面上写自然界中的风,实际上指农村和城市中出现的各种说法或动向的言语。
第五句,“野花野草不管这些,两边一起枯荣”避实就虚,言此实彼的写法。意指不关己事的人们无动于衷。
此诗写法纯净,利索,巧而妙。喜欢此种写法。谢谢!

2018.5.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
发表于 2018-5-27 17:19 | 显示全部楼层
涛声 发表于 2018-5-27 16:51
真、善、美,是对文学作品的起码要求。如果以“日”直接入诗,这样的东西也配称诗?如果流派网对此认同, ...

此诗应以包容之态去看。
虽用语粗俗,但它有作者的真性情写入。也有善意的指向,最后一句。

如果从作者对地球的怜悯之情去看,是否尚可?

但话说回来,难登大雅之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6-15 18:11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