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253|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诗评诗论] 新媒体的崛起与新诗的大众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1-3 08:3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新媒体的崛起与新诗的大众化

) N  X) N2 @4 U1 k
——在安徽大学文学院研究生班的讲座
* O. b8 d' F7 S9 u1 X
韩庆成
; O; Z% C& y. q+ n# N, O4 P. r+ Z7 }/ S
* I8 Y' ^2 W) U- r
2012-11-2 21:34 上传
% c/ B0 a  R0 O& ^' t! f+ ]% E下载附件 (261.23 KB) 5 g- Y( d% |2 {* X( e) j) K
: X- s! ^# F- o2 d! t( I

* r. k8 e2 N6 [4 r, w. W* N
3 \* V  ^# V1 `  L) N& T. T
+ F( ]5 G2 ~9 a& n
2012-11-2 21:35 上传! |# I$ ]( Q& }# ?, ^
下载附件 (245.4 KB) " P/ D9 n) w+ S' P7 ]

# B( P" j5 _" |- ?! e4 p9 T( a' R. Z; E3 o

/ l5 m; T3 e$ J; S- |
' E8 e2 w7 T# J" _! C. X
  尊敬的汪杨教授、北魏先生、许多余先生,各位同学,很高兴有机会站在这里与同学们交流有关诗歌的话题。25年前,我作为一个学子,曾在这里,在这个充满温馨的校园接受短训,聆听过当年的中文系,也就是现在的文学院的王仲义、芮必峰、金梦玉三位老师的激情授课,当时的情景仿佛就在昨天。所以,今天我在感到高兴的同时,也更多地感到了一份光荣。* a& }, }( J1 G( ^  c$ L9 @8 y
  刚才,北魏老师的讲座非常精彩,他的讲授侧重于诗歌鉴赏的细节,我今天的话题则侧重于中国诗歌的未来走向。
* Q0 q( U$ ~( w% B$ w; w2 h3 D" l  在开始这个话题之前,我想问同学们几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同学们有手机吗?这个问题可以不回答,因为它基本上是个伪问题。那么,请允许我把这个问题换一个方式问一下:同学们有智能手机吗?
- U; [) _; z  C7 r  第二个问题,同学们有QQ吗?这个问题可能也不需要回答,还是换一种方式提问:同学们加入过QQ群吗?
9 T% _" Z: o7 |# v  第三个问题:有微博或博客,或者二者都有的同学有多少?
" R# Y1 u) ^0 Q9 k  第四个问题:上过论坛且发过帖的同学有多少?基本上都是肯定的回答,很好,谢谢!
5 g# [! y6 ~- F: r$ O5 f5 E  我的提问结束了。下面开始话题的第一个部分:
& }' t# h* j( O8 }5 z) [8 c$ S* P+ i* p9 ~
新媒体的崛起
3 X# V  ^  v9 F# A
  什么是新媒体呢?目前为止,对新媒体的完整界定还没有完成,但也产生了几个共识:1、新媒体是相对于纸媒(报纸、杂志)、广播、电视这些传统媒体而言;2、新媒体是数字化的;3、新媒体是基于互联网的。但仅有这三点还不能定义新媒体。在众多关于新媒体的释义中,我比较赞同美国《连线》杂志的说法:“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虽然只有一句话,但几乎把包括上述三点在内的新媒体的所有特征都囊括了进来。这句话也形象地概括了三点之外的新媒体的本质特点:1、自由发布,2、自由传播、3、自由获取,4、即时性,5、互动性。
) N; }9 h! t/ M) e. ]  回到刚刚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手机不一定是新媒体的终端设备,但智能手机是,当然,计算机也是。再看一下刚刚提出的第二个问题,QQ不是新媒体,但QQ群是。我认为,与诗歌有关的新媒体,除了QQ群,还有微博、博客和论坛(BBS)。
3 p, N. B" ]% {  如果我们把基于新媒体互动传播的诗歌称为“新媒体诗歌”的话(请同学们记住“新媒体诗歌”这个名称,因为这可能是第一次有人系统地来论述它),那么,论坛,是四种新媒体中与诗歌联手最早也是目前来说规模最大的。
" F9 r3 u. T% b+ e- l8 y( t2 w# b8 y% o( W+ `( ^, u
一、诗歌论坛5 b) I" x3 X( H  }  y( H  ]
  在谈诗歌论坛之前,有必要先谈一下网络诗歌。诗歌与互联网联姻,诞生了网络诗歌。中国第一位网络诗人是出生于安徽芜湖的诗阳(本名吴阳),1993年,他开始通过电子邮件网络发表诗歌作品,1994年在中文诗歌网上刊登了数百首诗歌。在概念上,网络诗歌包含了新媒体诗歌,但网络诗歌不等于新媒体诗歌。% A2 r4 |; J! ~1 N: ~+ m/ x; u, @
  诗歌与论坛联姻,时间是上世纪90年代后期。论坛诗歌在国内的爆发,缘于1999年出现的上海乐趣园网站,这个网站高峰时有近千家诗歌论坛在上面活动,活跃的有近百家,包括著名的诗江湖论坛(南人、伊沙、沈浩波、徐江、尹丽川、巫昂、阿斐、春树等)、他们论坛(韩东、于坚等)、北京评论论坛(皮蛋、管党生等)、第三条道路论坛(庞清明、林童等)、扬子鳄论坛(刘春)等。不幸的是,乐趣园2010年被关闭,近千家诗歌论坛同一天被殉葬,这不能不说是中国新媒体诗歌以及网络诗歌最黑暗的一天。0 c' g# I. J* P' w
  乐趣园关闭一年以后,2011年10月,中国诗歌流派网在合肥正式上线,仅仅一年,吸引了几百家诗歌群组在网站开设论坛,其中就包括死于乐趣园的第三条道路、北京评论等论坛,同时还有一些此前没有论坛但在诗坛有影响的诗歌流派,如周瑟瑟的卡丘主义等,在网站新开了论坛。
: o! K( X8 O# B, \; ]  目前,国内比较活跃的包含论坛的诗歌网站有:中国诗歌流派网、诗歌报网、诗生活网等,纯诗歌论坛有:中国诗歌论坛、赶路论坛等。4 V0 h& h8 ^: A) r, m- C5 }! S) s

1 _: |; ]- s( O% S+ s# o二、诗歌博客# D+ {' c9 M1 R0 F, X/ d
  新媒体诗歌的第二个载体是博客。在新世纪以来论坛的喧嚣声中,新浪、网易等门户网站的博客悄然诞生,诗人们很快发现了这个既有交互功能,又相对安静的新天地。乐趣园2010年被关闭,加速了诗人开博客的进程。$ O, k7 h- {4 ^( C7 _6 q2 |
  除了诗人,一些诗歌组织也开了博客,如《诗刊》、《诗歌月刊》的官方博客,主要用于发布刊物的目录以及其它重要信息。还有一些民间诗歌组织开设的博客,如郑正西等于2010年2月创办的《网络诗选》,是一个诗歌内容的转载和文摘博客,内容包括诗歌作品、诗歌言论、诗歌人物、诗歌信息,是网络诗歌作品交流和诗讯传递的综合平台。立足新浪选稿,兼顾其他网络优秀诗作。还有之道主持的《诗人文摘》等,文摘内容偏重于理论。
, N7 r$ Q- h& d: v  博客对于诗人的意义在于,诗人拥有了一个方便的数字作品储藏室,和一个一定范围的作品传播、交流、互动工具。
5 F1 l* c' |* x& ^
. W9 b, M# n' o$ D5 ^* ^2 X: r三、诗歌QQ群$ g! h  r0 e3 G6 i/ f
  新媒体诗歌的第三个载体是QQ群。QQ群诞生于2003年,比博客早,比论坛晚。由于QQ拥有庞大的用户(QQ用户数量应该高于论坛和博客,我有很多朋友不上论坛、不开博客,但由于工作或创作需要,都有QQ),所以QQ群发展很快,诗人通过QQ群发布、传播、交流作品目前呈上升趋势,我本人2011年后加入的QQ群就有中国诗歌流派网编辑群、《天津诗人》群、安徽诗人群和滴撒诗歌群。, Y. L9 }" G; u
# H/ G+ l, _& d9 w  S7 m0 X
四、诗歌微博
! ?) P. H) q3 y8 m5 F( D6 w* z0 Z$ x  微博的成长是一个奇迹。在新媒体诗歌的四个载体中,我想重点谈谈微博。首先,微博是一个全新的开放的新媒体平台。我们看到,微博也是迄今为止发展最快的新媒体之一。今天,它已经取代一些传统媒体,比如广播、报纸、甚至电视(我现在就基本不看电视),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同时,以其简单、快捷、自由的特点,成为人们分享信息、传播信息、互动交流的主要载体。以新浪微博为例,它诞生于2009年8月28日,到2012年的2月,也就是两年半的时间,注册用户达到3亿,用户每天发博量达到1亿条。2 k: P/ i( f2 L! |5 S! {
  诗歌借力微博,最早是60后诗人伊沙2011年3月31日在网易微博开设的《新世纪诗典》,以图片的方式,每天推出一位诗人的一首诗歌作品,伊沙本人会对作品简短评价,一些网易微博的诗人博主,会跟帖发表对这首作品的看法,有赞赏的,也有批评的。- j  T1 n" `; g/ n0 t$ t$ @$ I: x
  其次是70后诗人高世现2012年2月12日在腾讯微博开设的《新诗经》,每天推出封神榜、致敬榜和新锐榜共三位诗人,其中,封神榜每天推出诗人的11首作品。: Q% l" p8 m. F$ j  B. s9 Q
  接着,90后诗人仝晓2012年3月26日在网易微博推出了《90后诗歌巡礼》,每周一期。不同的是,《90后诗歌巡礼》是由中国诗歌流派网和网易微博共同主办,因此,我特地为巡礼的上线写了一段前言:“90后诗人是目前中国诗坛的最新鲜血液,代表中国诗歌的未来。《90后诗歌巡礼》是专为这一诗歌群体打造的诗歌点评和推荐专栏,每周向网络读者推荐各地90后诗人创作的优秀诗歌作品,并最终在本网和网易建立起90后诗歌和诗人的档案。”《90后诗歌巡礼》由网易微博发布图片版本,中国诗歌流派网发布文字版本。由于文字版本更便于传播和互动,4月24日,腾讯微博的《新诗经》也与中国诗歌流派网合作,在流派网独家发布文字版本。同样,我也为这次合作写了下面的话:
& b' K9 _: \" M9 @, C3 t  “2011年是微博爆炸式发展的一年,诗歌进入网络时代以来,继网站、论坛、博客之后,微博成为又一个诗歌展示平台。
5 C' u% l: a$ P5 G1 f     今天我想予以补充:微博对中国新诗的大众化,正在发挥前所未有的促进作用。
: w% p6 x" h" ]9 j: _" P     为见证这一进程,本网试运行伊始就开辟‘诗与微博’专栏,表达我们的支持态度。今天,随着微博平台具有领先影响力的《新诗经》在本网上线,标志着中国诗歌流派网正式加入了这一历史进程!”
: L! o" A$ F9 Y+ f4 a  以图片方式在微博传播诗歌目前正在汹涌发展中,传播者既有《新诗经》这样的组织,更多是诗人个人。也许是受“中国好声音”的启发,不久前,我在新浪微博还看到了《中国好诗歌》的身影。
7 p6 \1 H8 D" ?& I" r( G  诗歌与微博的更亲密接触,源自2011年6月1日高世现在腾讯微博提出的“微诗体”。为什么说更亲密呢?因为微博有140字(左右)的字数限制,所以《新世纪诗典》、《新诗经》、《90后诗歌巡礼》发布的诗歌因为绝大多数都超过了这个限制而只能以图片(把文字转换成图片)的方式发布,我们姑且把它称为“微博图片诗”。微博发布诗歌还有一种方式是网络链接,也就是把网站、论坛或者博客上的诗歌作品的网页地址,发在微博上,我们不妨把它命名为“微博外链诗”。而“微诗体”则把诗歌的字数限制在140字内,让它可以直接在微博上以文字而不是图片的方式发布出来。“微诗体”的#微诗接力#已成为腾讯微博文学原创类最热门的话题,共发布了146万多条广播计10万多首原创诗歌,平均每天近400首。
0 a0 y# y/ k7 x6 ?9 [5 ?3 z8 U  10月1日至30日,中国诗歌流派网与腾讯微博共同主办了首届中国微博微诗大赛,大赛即将进入评奖阶段,这次大赛的宗旨只有一个:发现微博时代的真诗人。
6 L+ A4 a' o: A$ O$ k  为什么要叫“真诗人”呢?这有两个含义,一是针对网络上的伪诗歌和伪诗人而言。口语诗成为主流以后,伪诗歌也随之产生。二是一些不写诗的人,他们在微博上的三言两语,却往往具有诗意,虽然他们不以诗人自居,但他们却下意识地写出了真正的诗歌。
5 o# _# }6 m! D+ t& m  新媒体诗歌目前已经打破了传统诗歌报刊和诗集的发表霸权,与其他形式的网络诗歌一道,成为诗歌的主流,并将最终改变诗人创作和发表的价值观。新媒体已经成为诗人和诗歌爱好者平等、自由、即时互动的不二平台。/ m6 P/ V! S6 ?
8 j4 ?, p- u' o9 W3 x; j' B* s4 [4 D, S% ~
新诗的大众化
/ l4 o- b5 J1 k0 s9 s4 `
  新诗的大众化自1917年2月白话诗诞生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提出来了。为什么要用白话写诗?当然是要让大众看懂。但这个新诗大众化的进程却是曲折反复的,事实上,到今天也没有完成。有些时候,甚至是在倒退。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新诗虽从白话起步,但白话并不是新诗的全部,在不同时期,都存在很多晦涩难懂的诗歌,一些诗比古体诗还难懂,不但大众看不懂,诗人往往也看不懂。其二,在经过上世纪80年代的短暂繁荣之后,诗歌媒体严重萎缩,诗刊诗集发行量急剧下降,从上百万份、几十万份直降到几万份、几千份甚至几百份,今天的诗歌,已实实在在萎缩成少数人的艺术。( z& t  z& i4 P+ o+ ?
  新诗应不应该大众化,诗歌界也一直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不需要、也不可能大众化,因为诗歌是高雅的艺术,必然曲高和寡;另一种观点认为应该并且可以大众化,诗歌不应该让自己高高在上,即使是古体诗词,有很多也是大众喜闻乐见的。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做一个比较,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和胡适的《蝴蝶》(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通过对比我们可以看到,如果我们把《蝴蝶》当作中国的第一首白话新诗的话,那么,至少在公元726年,唐代的诗人已经在用白话写诗了,而且这个白话诗写的传统一直没有间断,如明代唐寅的《桃花庵歌》(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车尘马足贵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也基本上是白话的。
& B' \! {! z, h! b$ S  我个人赞同新诗大众化。理由很简单:诗歌不应被极少数人窃为己有。在当今新媒体迅速崛起的时代,新诗的传播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转机,如果说我们以前还在为新诗如何实现大众化苦苦求索的话,那么,借力新媒体,无疑是新诗大众化的最佳选择。( r' x, A! D% c9 M
  新媒体给新诗至少带来了四个革命:一是传播革命,首次实现了自由传播,而新媒体出现之前的传播,都要受到审核限制;二是互动革命,在纸媒时代,互动主要靠纸面语言(写信)、通讯语言(电话)和面对面的交流(座谈、讲座),这种交流是一对一的或者小范围的,新媒体则是通过网络自由地让作者和读者实现了即时交流,同时这种交流范围不受限制,即可以做到所有人对所有人;三是写作状态的革命,以前写诗,要酝酿情绪,要有纸笔,要坐在写字台前,也就是说,不是你想写就能写,这造成有些灵感和好的诗句,在不具备写诗条件的时候,瞬息即逝,再难捕捉。现在,我们在任何时候,只要手机在手,就能通过新媒体如微博、QQ群、论坛,把诗意的片言只语写下来并发布出去。以前写作需要纸笔,现在则可以临屏写作,这种写作方式已经被越来越多的诗人接受。举一个例子:昨天19点50,中国诗歌流派网五点半诗群的群主鬼石在“八零后苑”栏目发了一首诗《楼道里的灯》,21点10分,流派网“微诗大赛”栏目主持人汤胜林跟帖说:“叫“鬼石”的人很多,也不知道那个是真的!”21点16分,鬼石回帖:“你百度一下,第一条的那个就是真的。哈哈,问好汤兄!”21点17分,汤胜林再跟帖:“如果你在第二、第三,就是假的?”21点19分,鬼石再回帖:“好,假一赔十。试试看。百度“鬼石”试试看。”21点23分,鬼石又回了一诗,记录这个过程:" B; s  j; [8 ?
一个人说0 q2 E9 D9 R* g+ i3 L1 A* g
叫鬼石的人很多0 h* Y' L* C$ _% L3 U1 h- b
不知道哪个才是真的  r$ r' P1 L( {/ n. ]5 C
哪个是假的, F# K6 [$ F: |. A$ Q) \
我说你去百度5 Y$ p) R' t; S# ?( l1 Y
第一条的就是我
/ S& N. n$ W$ L5 n0 Q: P! X! V% \3 }假一赔十
+ l; s$ o4 B1 _, a1 r6 F" D3 O& X
  互动和临屏写作,由此可见一斑。2 o; X3 ?+ r. V. S
  四是语言的革命。胡适的白话诗给诗歌带来过一次语言革命,80年代,韩东等的口语诗给新诗带来过一次语言革命,新媒体则在口语诗的基础上,让这个语言革命更加彻底。前三个革命让随时随地写诗、发诗、读诗、论诗成为可能,第四个革命则让诗歌彻底走下神坛,并最终成为大众艺术。& s  p1 x6 ?0 [$ Q: |9 x
  下面我重点谈一谈语言革命对新诗大众化的影响。. G2 @& [7 s; a2 j: c# [+ L* M
  我们来看一首诗:
/ w+ h# L  @) x3 s6 _/ Q5 i43分钟前,
7 |4 l( s$ H& f  M- j王明韵在微博中说:
0 n& V, l. A1 o6 M! x: b4 ]走了许久很远的路,! z4 \9 O- V  s& [
还没抵达目的地,6 ^2 ?( P3 x3 A2 x6 `+ m& m; ^
我这一生,4 z: U' Y( x) r# k& i
注定在路上。
) b* |/ x8 o% ?, ^! M# s6 B
6 s$ @5 b) |9 |. V17分钟前我看到这条微博," q* r2 i7 p. r/ Z5 N4 s9 ~
有感而评:
* S# Q2 F7 h0 c2 P想起一部诗集的名字:我的希望在路上,
6 m% P% H& c4 O: k4 u3 N9 Z+ ?想起一个诗人的话:流浪是伟大的生活,
3 L. m0 s( G' z而此刻,
: X  V  Q) Q- R* W我对面在路上酒吧的广告牌,
$ a+ P  I$ Z" [1 _) u" U已经亮起来。
+ h( K9 \& }- r+ W, S4 h
  这首诗名叫《在路上》,8天前,也就是10月23日发表在中国诗歌流派网原创诗歌栏目,作者是我。准确地说,这首诗是一个微博加一个评论的组合体。微博是《诗歌月刊》主编王明韵发的,评论是我转发这条微博时写的。转发这条微博的时候,我坐在位于黄金广场1号楼五楼的卡夫卡独立书店,在写下评论的前两句话以后,我突然想到,一家名叫“在路上”的酒吧,就在我的对面。我从窗户望出去,看到写着“在路上”三个字的黄色的广告牌,已经亮了,于是,就写下了评论的后三句。
% ^8 t( V$ D* Z* T$ _/ q  这明显是一首写着玩儿的诗,新媒体时代,我想,抱着写着玩儿的心态写诗,比抱着成为一个诗人的心态写诗,将会让我们更轻松一些、也更诗意一些。; m8 U  _# R+ A+ t1 N  L( G% k
  我不知道在座的同学们是否经常在微博上即兴发表一些感想?在每天庞大的微博文字中,在博主也许是不经意间随手发布的140字以内的信息中,有没有或多或少的诗意的文字呢?有没有一些文字经过简单分行、简单加工以后,可以成为诗呢?
/ }! _. v1 M+ `' f7 ~  我的答案是肯定的。这是因为:
) v" S+ z: K- j- l: u; N  一、有一些微博的博主本身就是诗人,他们有时会把自己的短诗作品发在微博上,因为微博的限制,而没有分行。还有一些没有形成诗歌的诗意的碎片,比如王明韵的这条微博。请注意,这条微博即使不加我的评论和说明性的文字,分行以后,也是一首精致的短诗:) q$ |: J: Y8 j$ [' f
走了许久很远的路; D/ F  c/ Q, O& V& i2 o# X
还没抵达目的地
: J/ U6 }) M, K0 h我这一生
- J/ t( y- m& ?  x注定在路上
( @6 e8 O- }3 Q
  二、有一些博主,虽然不写诗,但有着诗人的素养和灵感,他们发布在微博上的一些片言只语,也具有诗意。我建议有微博的同学们可以回看一下微博,看看自己的,也看看朋友的,看能不能发现一些诗意的文字。这里,我推荐一个微博,看看她分行前的微博原文,再看看分行后的文字。4 [' ^. O+ P# Z% B  C1 P/ {
  这位微博博主名叫走饭,她一生共发了1896条微博。后来,有一位叫刀歹的诗人,把其中几十条微博分行后,发现竟然都是很好的诗歌,刀歹为此写了一个简短的前言:“走饭,女,90后,前些时间自杀了(走饭因为患有严重的抑郁症,于今年3月18日在南京自杀),其微博上留下大量优美的文字,刀歹爱惜不已,忍着悲痛,为其整理分行加标题。”把刀歹整理的这些诗发到中国诗歌流派网的诗人十字阿西则写了一个更简短的后记:“简单、纯洁,天空都感到自卑。”
& L' @) c# m" l8 y# b% G0 k  我在流派网读到这组诗后,也深受触动,我强烈感受到微博正在给诗歌的语言带来革命,诗更短了,更简单了,简单得甚至不像是完整的诗,而是诗意的碎片,但就是这些碎片,往往却能准确地击中我们。这种革命让我相信,好诗不需要太长,北岛的《生活》只有一个字,顾城的《一代人》和庞德的《地铁车站》都只有两句话。我们是抗拒这种革命,还是适应乃至推动这种革命?中国诗歌流派网选择了后者。在这组诗发出8天后,中国诗歌流派网主办的中国第一份也是目前唯一一份发稿酬的诗歌网刊《诗歌周刊》创刊号,在“本期头条”栏目,选发了走饭的7首诗歌,我为此写了一段“主编的话”:9 v' N. Y$ b- Z4 s; C
  “编发走饭的作品,是《诗歌周刊》的一个特例:1、诗歌不是走饭自己发的。读过她的诗的人知道,她已永远无法亲自发帖;2、代她发帖的本网会员十字阿西,发帖时间是4月1日,而周刊创刊号的选稿范围,是从2日开始。但是,作为编者我们懂得,即使有更多的违规,我们也不能再制造一个遗憾。9 A5 X" R, }" G, ]: P: S6 E
  “走饭的诗不需要解读。就像我在《口语、意义及其它》中所说,走饭诗中‘貌似废话的句子中,隐藏着一种内在的力量,你稍加用心,这种力量就喷涌而出,来触动你,进而感动你。’
* q* S' C' R- f5 q  “读走饭的诗,你只需用心。”
" k) z! M0 u( T  现在,就让我们去看一看走饭的微博。她的微博也有两句话的:“躲了一辈子的雨,雨会不会很伤心。”还有稍长一点的:“把杯子里的水喝得干干净净,只留下杯底的那只虫子,我也很厉害呢。”更长一点的:“右边太阳穴好疼,我拿筷子捅了一下,筷子的另一头准确地从我左边的太阳穴出来了,我的表演完了,谢谢大家。”
) ?  `- \8 C8 C; x/ _  好。我们现在把这几首诗分行,加上标题再看一看:
$ T4 X# L' @( v, T
' M: v% q8 A7 F2 o  O第一首:《躲雨》
" n$ g8 h) J3 z
# P: ?2 i( \7 G, L$ J躲了一辈子的雨% h2 z2 u$ K! t! f' D& o/ F
雨会不会很伤心) \& k3 s6 ]* }2 j, k6 v, W

8 T2 [- D' u& F& ^% S3 i
第二首:《水》
! a' q2 R8 A; b1 B# T2 L. B5 u' R. U( y! K  W0 k) e- k( }# `! K
把杯子里的水8 B8 c; n: C! u' v; S; U
喝得干干净净) a$ r# }0 a5 r6 _) w$ C* q
只留下杯底的那只虫子2 ^* ?: k1 y4 f& a9 b
我也很厉害呢
$ j$ T2 ], b0 ^1 R! V1 `4 m# L! n* B
  这两首诗提示了一个共同点,就是诗人要有独特的思维。常人在雨中,可能只会关心自己会不会被雨淋到,或者进一步,会关心家人、朋友会不会被雨淋到,再进一步,会关心一只小松鼠会不会被雨淋到。但走饭居然在关心处在对立面的雨,雨会伤心吗?杯子里的水既然有一个虫子,为什么还要喝呢?我想,更多人可能会选择倒掉杯中的水,然后把杯子洗一洗,消消毒,也可能有人会把这个讨厌的虫子杀死。但走饭呢,她把杯子里的水喝完了,让虫子继续活下去。这是一种怎样的悲悯?
6 H2 w! }& x; s# f$ p3 c( y
4 F" ]6 c: P' H7 q: P5 e2 x第三首《表演》' i0 h  }9 X7 v' F  q: \8 X* e; {
2 V# i6 L, h$ P! W& s9 b
右边太阳穴好疼
( x% ^! s( V  p. |9 m; \我拿筷子捅了一下0 X4 C; f1 ^2 o2 d( x
筷子的另一头准确地
' m: ^7 }0 p2 p4 _从我左边的太阳穴出来了2 S( o! m+ a( J9 Y! M# e. i; D8 Y
我的表演完了
, C& p9 |( Y& d3 A% L: a谢谢大家
+ ?8 X2 s0 w; J7 ]6 W
7 w! s, n; w8 A3 c$ n1 t
  莫言获得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是因为他的魔幻现实主义,走饭的这首诗也有典型的魔幻色彩。太阳穴好疼,暗示抑郁症病痛的折磨,但面对这种折磨,走饭的精神是乐观的,乐观中还带着几分可贵戏谑,这是对病痛的蔑视还是调侃?这实际上反映了90后对待人生的态度。之所以说走饭的这些诗都是好诗,是因为这些诗不是废话,也不是人云亦云的话,与网上曾经炒作加恶搞的《对白云的赞美》之类的诗完全不同,我们能从诗中体会到意义,并且受到感动。
" G0 O6 x% s6 D) q+ \* n  我想,上面的例子已经告诉我们,诗人既不是高不可攀的人,也不是精神病,诗人就在你身边,只要你愿意在微博、在新媒体上说话,你也许就是诗人,因为新媒体和口语诗的双重崛起,让诗的语言不再是高不可攀的语言,诗必将回归日常、回归说话,诗对你的要求,将只是说出你的生活颖悟,说出你的真情实感。随着新媒体的进一步普及,随着更多人加入诗意的行列,新诗大众化,将不再仅是一些诗人的期待,而会成为鲜活的现实。) ]/ H" }$ Y% K( p) C) N1 S

9 l3 A* L/ V- q( r5 L& s  ?9 O                                                          
0 q% r: h$ x+ L2 p- @4 b7 J
9 f, ], f! V" _9 |7 r
2 N, h! e! K* C

! T6 X- u( J& e# G8 k/ U6 f+ S' _) ?) Z% `* Q
本主题由 admin 于 2012-11-2 20:35 置顶- o: R! z7 [' _- G2 y, p. h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11-3 10:3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已认真学习了,很受启发。诗写方向更明确。更坚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8 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岁月无痕 发表于 2012-11-18 14:28
( Y; `9 \9 o3 }2 Z- J进来学习!

- z/ T3 G3 F6 W8 O% u谢无痕提读。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3 10:07 | 显示全部楼层
共同学习。问好阿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3-1-3 18:07 | 显示全部楼层
在线灵童 发表于 2013-1-3 15:53 : s# b1 k: b- ?; n; f
我始终认为我们还要加大创造创作力度。

3 n9 C: k4 Q+ B: T' {2 G对呀,让民众说好并不是容易的事,是应该加大创作力度0 S. P6 ~$ Z0 R0 e& i! ~
祝灵童在新的一年里更辉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6-10 10:40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