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水云生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群内消息] 中国云,关于诗歌的亲民发展路线的讨论正在进行中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2-10-7 10: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卢俊 于 2012-10-10 08:27 编辑
% g) X( }4 I, V, F8 K6 i1 ~. L2 ]) g! q  Q6 c; x1 d/ h. V3 r3 s, t- x
中国云所提出的亲民性旨意,是在当下诗歌受冷淡、诗人自娱自乐的背景下提出来的。君不见诗歌的边缘化问题已到了很严重的地步吗,君不见当前的伪诗人、伪诗歌也不在少数吗,君不见现在只有诗人读诗,甚至有些诗让诗人也很难走进的事实吗,当下的诗失去民意,受冷淡,诗人需要自费出书,买书的也往往是诗人,这已引起许多诗人和热爱诗歌的人士的深度忧虑。我们现在处于一个大众传媒的时代,这个时代对诗人的要求其实不是降低了,而是增高了,作为一个诗人往往不是一个孤立的个体,在通常情况下,一个诗人或诗歌群体面对的是众多观众,不仅仅是诗人。这就需要诗人的责任意识。中国云提出亲民旨意,应是很可贵的,诗人应创作出包涵民众感情、充满时代气息的作品来满足这个时代的需求。追溯历史渊源,歌的最早萌芽产生于民众的劳动,再说古代诗人流传至今的名篇往往正是那些包涵民众感情的优秀诗篇。李白是我国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也是与民间接触最广泛的诗人之一,李白的诗歌创作表现出浓厚的亲民性,他的诗歌有相当一部分是描写人们日常生活,带有永恒性和普遍性的感情,这类作品抒发思乡之情,歌颂纯真友谊,描写劳动人民,就连李白系列饮酒诗所表现出的独特个性也是充满亲民性的。白居易的一些名篇,当时连街头老妪也能吟诵。杜甫更是显著的亲民代表诗人。从古至今,这类例子不胜枚举。我想诗人无论你走多远也走不出人间的生活。所以说,在当下诗歌边沿化的时期,重提“亲民”这个让大家认为不算新鲜甚至很平素的字眼,还是很有必要的。平素是亲和,并不是平淡无味,人间要好诗,中国云正是在做这方面的努力。中国云的意图是令人敬佩的。水云生牺牲精力,办电子刊物,为之而努力、操劳,其精神可嘉。我之所以倾力支持,也正是源于此。还请诸位多支持这位好兄弟。+ }' o* n" B  T' Y
既然中国云设了这个话题,我理应诚心谈出自己的遇见。由头因梦笛话题而起,其实,梦笛是我跟踪熟知的一位有才气、潇洒自如、充满梦幻般的诗人。其实她的不少诗篇也充满浓厚的亲民性。如果梦笛乘梦而来,云莲上笛音幽幽,自我陶醉,就不是我所敬仰的梦迪了。但她是充满激情和责任感的诗人,看她近期新作《我愿我的双手是一把扫帚》,就充分说明这一点。/ [2 y7 A9 I& [& @5 n2 v8 q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2-10-9 10:35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沈 发表于 2012-10-9 09:37
* Z: b, t2 \0 `0 l. j+ b李白的《静月思》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算一流作品吗?是不是一流作品,不能从亲民的角度来理解。尽管有些一 ...
! W9 J% i! m! \' h1 ^
李白《静夜思》至今是一首世人皆知的名诗。从民俗意象角度分析,《静夜思》是在井民俗意象和月民俗意象双重民俗意象制约下所呈现的思乡主题,而井民俗意象是该诗的核心意象, 而月民俗意象只是一个过渡意象。李白是见井思乡, 望月怀人, 虽不能说以亲民性为主,但那乡——乡情、乡民、乡事,那人——亲情、民情、思情,不言而喻。这首诗只因传诵千年,不仅诗人崇拜,老百姓也喜欢。至于陶渊明《桃花源记》虽乃历史名篇,不属诗类,可另当别论。但,其精美的语言也闪烁亲民的光芒。陶渊明生活在东晋的分裂崩亡时期和晋末的换代之际,社会矛盾尖说,兵荒马乱,民不聊生。加之,他对东晋的黑暗政府观实不满而归隐,面对这些渗痛的现实,于是越来越坚决地否定自己所处的社会,不断构思和向往理想的生活图景。《桃花源记》就是他亲笔绘出的理想社会图:环境优美,怡然自乐。在这样的理想社会,没有君主,没有战乱,没有贫穷,没有欺诈。人们淳朴厚道,和睦相处,过着自食其力,康乐幸福的生活。这就是陶渊明以浪漫主义手法写的世上乌有的桃花源。这个桃花源理想,反映了人民群众对于和平宁静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也体现了人民群众对黑瞎的旧社会的抗议和憎恨。写桃花源里“靡王税”的安乐,正是要说明当时现实社会君主制度给人民带来了无穷的灾难。陶渊明因为自己的理想、抱负已在现实生活中破灭了,而又耳闻目睹了人民群众的苦难和愿望,才写出了这篇划时代的杰作。 - ?/ d8 r0 k. e; N! ~" _# U
诗写中的亲民性,只是针对诗歌边缘化、民意淡漠化问题的一种倡导提法,并不是说只有亲民性才会出好诗,不亲民就不是好诗。但诗人身在人民之中、处在生活之中,怎会不心怀亲民意识呢,提诗歌的亲民性也并不会影响诗写的各种风格诗写的光辉,我以为更能使那光辉普照人间、沐浴心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2-10-10 08:29 | 显示全部楼层
雪结成冰 发表于 2012-10-9 19:19 1 }1 u4 [/ A# e! {
卢俊:“作为一个诗人你不是一个孤立的个体,在通常情况下一个诗人代表着一个诗歌群体”/ E8 ^- x% a9 s0 _8 L5 o+ N

3 N/ U# }4 f' l  _! k---这一句, ...

( b1 x; A: C' s5 g1 K. y; x应为“作为一个诗人往往不是一个孤立的个体,在通常情况下,一个诗人或诗歌群体面对的是众多观众,不仅仅是诗人。这就需要诗人的责任意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2-10-10 10:24 | 显示全部楼层
胡有琪 发表于 2012-10-9 15:32 1 d7 v$ @/ H' u8 k; v" E" a
个人以为:诗人首先应该亲诗,诗是最接近神的。诗人应该让灵魂发言,让灵魂燃烧。而每一个诗人所处的地位不 ...

/ k* E- V) I2 _8 I( F7 X有琪大部分诗作闪烁神性的光芒,我是很欣赏的。既然中国云给我们搭建了这个交流的平台,就让我结合您“诗是最接近神的”这句话谈点愚见。您这话,很对。但亲民不是疏神。亲民是为了民亲,让更多的人更加喜爱神性的诗。神,乃指人的精神;也用于形容高深莫测。诗写中的神性,我以为首先应指一个诗人必具备的气质,即善良、净洁、纯正、敏感的内心。有了这个心,才能发现世间真善美,假恶丑,诗歌的内容是经诗人内心精神世界过滤、挑选的词语和意象,用来表达诗人的内心世界和思想情绪,体现诗人对人对事的个人评价的肯定与否定.诗歌的神性使诗人的目光投向了整个人类,愚以为这种诗歌的神性凝聚亲民意识的诗写决定了诗歌的高品质及民亲效应,往往成为流传后世的不朽之作。看那些灿若星辰般的伟大诗人,如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王昌龄、王维、骆宾王、韩愈、王安石、欧阳修、苏轼、黄庭坚、李清照、周邦彦、辛弃疾、陆游、高启、杨慎、王世贞、吴伟业、朱彝尊、纳兰性德、袁枚、龚自珍、王国维等等,尽管他们的背景不是一个朝代,也尽管他们的文化学识和自身本质的不同,但他们作为诗人所承载的那份责任和义务都是相同的,他们的大多数作品在神性的诗写中包涵浓厚的亲民意识,古典诗歌是这些伟大诗人们竭尽才华推向高峰的。+ o/ ]' Z- V! G9 n
杨远宏先生在《重建诗歌精神》一文中曾这样说过:“这是那种绝对唯一的精神。它将芸芸众生的世俗填充全体抽空,然后再以一种博大的承担与悲悯,返现、充实世俗的每一片空虚和黑暗。它没有冲动,只有虚静与消溶,如果有,它唯一的冲动就是对人类命运和处境的关注。显然,这样的冲动是一种境界,一种化境。”不难看出,杨远宏先生已将诗歌精神摆在人类命运和需求的高度上来表述了。面对当下诗坛边缘化问题,诗歌精神该是什么样子的,诗人到底在追求怎样的诗歌精神,我看中国云提出的诗写中要“亲民”理念是很可贵的。+ U' z$ t, [: R% \0 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2-10-11 07:56 | 显示全部楼层
雪结成冰 发表于 2012-10-10 18:21 , S) F8 L: n' \
这样说,倒是能说得通!
' M5 ?$ e% L, N% y, r但是,即便是一个所谓的诗人,也是无法代表一个群体的。在中国整个诗歌界,暂 ...
; K7 s( {! A3 ]9 e& x8 ?1 n" ^
雪结成冰,既是交流,请谈一谈自己的认识吧,请朋友别抓住一个打错的句子不放。我原意本为:一个诗人或一个诗歌团体,写出的作品,不仅仅让诗人自己或你的诗歌群体看的,面对的是广大读者。没想到多误打了一个句子,花费你两次时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2-10-14 09: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木之华 发表于 2012-10-11 16:04
: o8 N4 V9 F3 s0 ~; N& y, z只是讨论而已,有些人的语气太激烈了。流派网老是发生这种现象。观点不同,谁也别勉强谁,谁也不是真理,相 ...

' j. S  x4 N+ v" A, B: T5 p之华说的极是,我们有缘,我们相聚,交流、学习、研讨,应诚心相对,某些语言让人无法回应。我是喜欢安静治学的人,既然中国云设了这个栏目,作为成员、作为挚友,理应积极参与。心中有话,在这里向朋友吐白,释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2-10-28 08:08 | 显示全部楼层
《诗歌》* u# K9 E% h/ U$ s0 O5 R- b: ~

# ~9 m* r% S) y7 v! a诗与歌,一对倒排序的亲兄弟! ]0 F: i4 w; V
歌在劳动的语言里先长大。劳动的呼号伴飞溅的汗水
3 g" ^; q$ i  g/ M  F  M舒展成歌的风姿。锄头的歌被文墨滋养的羊毫嫁接成诗的奇葩: a# P  P8 ]/ t* F& r! l
诗移植于寺,悠扬的钟声里散播菩提芳香。诗开始远播,一代代诗人
0 E# ?. ]; B2 _5 u2 k  N( ~源远流长。诗在语林独秀一枝,灿烂了中国古代文学史
' R6 I0 @! C% z2 S后来,诗回归于白话,涓涓涌出一些淡白之水,诗人们置身其中8 ]1 h4 B) W" X+ A7 T2 P1 O
不懈的尝试,如水的白话便浓烈成余味无穷的酒。酒沐浴的日子. ?7 X7 p+ Z4 w! F0 [2 s5 ^
晃开膀子吟哦。诗人们开始陶醉起来,狂颠起来,离粮食的酒
" Q9 s+ b' P3 {/ @7 O' r; B庄稼上的精神——风跑至远。甚至技术的诗人,乱添加不可知的成分
( }$ I; [0 E! X; n3 j" \' l制作假劣酒,让人入目云里雾里找不见南北
6 _2 J, @, |1 o% H+ Z6 C而歌,对劳动的汗水,对生命的语言,一往情深,时刻挂系着愧欠: e* ]8 i" ]2 t4 H0 ^- k
劳动者便成为歌的“粉丝”。歌红遍大地。歌在市场经济里身价倍增
3 u# e8 F/ X8 l3 F. |' w而诗,一贫如洗。诗依然陶醉着、自豪着说:我是属于神的……, b, ~" @5 Q& D! `  F3 Y( s
而我,一个爱诗多年的人,我站在诗与歌之间
( o# D; M! o4 i) Y; o诗对我言:要念念不忘神性……& a1 h+ j% w2 w/ P; K) a; b# t
歌对我说:要时时面对观众……5 O3 B8 X; \5 T$ u9 {) f
诗歌高立着呼叫:要合二为一……8 @- r! A. i, G3 h, i/ b' F
4 S4 G# ~9 d4 ^% P# a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2-10-28 10:15 | 显示全部楼层
水云生 发表于 2012-10-28 08:31 + e% Y4 c- Q) N# Z) i- Q
中国诗歌未来发展亲民论(一)7 Y0 K2 K0 h% s- D0 g2 Y
6 [- i8 o* [0 ~. ?' L
莫言热已经过去,但有人提出,如果中国人再获诺奖文学奖,那一定是诗歌 ...

, w3 A- W+ {, g$ S8 [' G既然诗起源于劳动,诗思来自生活,诗人怎能失掉亲民呢?提亲民理念,并不是将诗回归到无诗味的白话,也并不是仅仅围绕诗的懂与不懂上做争议,更不是否认那些神性感极强的历史名篇(其实大部分篇什依然闪烁亲民的光芒),我感到中国云的的亲民讨论,其目的是在强化诗意的同时,拉近诗与读者之间的关系,让诗有更多的读者。不提“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这句真理的老话,诗即是诗人精神的闪光,那灵感的闪光依然是个人生活与思想火花摩擦产生的,那光芒也应该沐浴人间的生活。因此,诗人听取诗的呼唤:神性;也应该听取歌的呼唤:观众;我想,失去观众的诗,再神性又有何益!还是听一听诗歌的呼唤吧:合二为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2-11-1 18: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木之华 发表于 2012-10-30 23:37 . c" Q3 ^/ x/ ~( g5 B
不提“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这句真理的老话,诗即是诗人精神的闪光,那灵感的闪光依然是个人生活与思想 ...

( }- G& E2 O& l' j& O近日因事迟来中国云。谢之华兄弟来读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11-1 07:43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