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309|回复: 2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月亮:关于徐乡愁和皮旦兼谈《菜园小记》——回墨微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9-22 01:2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小月亮 于 2014-9-25 09:10 编辑

                                   小月亮:关于皮旦和徐乡愁兼谈《菜园小记》
                                       ——回墨微


    墨微是不懂垃圾派的,因此你也不要那样说。垃圾派当初是皮旦写了垃圾派理论,是皮旦成立的,根据地在北京评论。垃圾派同下半身的斗争,也是由皮旦发起,当时,参与那场斗争的主要垃圾派人有小月亮、管党生,余毒、徐乡愁。我原本是在诗江湖写诗,因为喜欢上了皮旦的垃圾派理论,才选择加入垃圾派的。应该说徐乡愁对垃圾派的贡献,如同我们每一个人对垃圾派的贡献一样:既然加入了垃圾派,就应该尽心尽力做事,这是作为垃圾派人的本分。事实不象你们这里人强调的,徐乡愁是唯一为垃圾派和下半身斗争做出贡献的人。可是现在,在网上搜索垃圾派,人人会感到吃惊,垃圾派已经不是皮旦的垃圾派了,垃圾派教主是徐乡愁。垃圾派成了徐乡愁的垃圾派了,还有那么多人,给徐乡愁当鼓吹手,这让人更加想不明白。关于徐乡愁的诗歌,我想吹捧徐乡愁的人,是没有几个人真正了解他,大师们在徐乡愁诗歌上,几乎也看走眼了。徐乡愁在诗歌写作上,是一种虚高姿态的写作,他会把一时的灵感看成深思熟虑的经典;把幼稚的戏说看成独一无二的创造;把三番五次拼凑起来的诗句,看成荡气回肠的大气之作。他的新诗歌作品很少,尽管他在一些论坛上很活跃,可他贴出来的作品,除过老掉牙还是老掉牙,水平也看不出有什么长进,可见他的写作是怎样地艰难。如果我们都是细心人,一定能够发现:徐乡愁的诗歌,大多数形式和感情上是复制的,没有丝毫的新意,没有创造性。这对一个自称垃圾派教主的人来说,应该是致命的弱点。但是,徐乡愁对他人的诗歌不认识,对自己的诗歌也毫无认识。当一些人赞美他的时候,他竟然不假思索地接受了,甚至有些飘飘然,洋洋自得了。他甚至感觉自己的诗歌已经无人可比了,当垃圾派教主也问心无愧了。徐乡愁才疏学浅,行为那样轻薄张狂,人格魅力哪里能同皮旦相比呢?徐乡愁占据垃圾派教主位置,我当然感觉很反常,我站出来替皮旦说话,那其实也是为自己说话,因为在我眼里,垃圾派从来不是“脏乱差”的,皮旦不只是垃圾派诗歌理论写得好,他本人诗歌写得好,人品也高贵。垃圾派只有在落入徐乡愁手里后,才成为论坛上的“脏乱差”了,我们这些垃圾派人跟着徐乡愁蒙羞,我们怎么能够答应?怎么能够容忍呢?


    关于徐乡愁的《菜园小记》,总共七句四四个字的诗,却得到赵思运、路野、张嘉彦、红尘子、李霞几位诗歌大家的关注和赞赏,这在论坛上非常少见,而且诗歌大家们对徐乡愁的《菜园小记》的高度评价,让我也不敢再发表什么不同意见了,我认为,我应该尊重那些大师们的意见,我和徐乡愁也没有什么冤仇,没有必要让他为难。可是今天,徐乡愁的《菜园小记》,又出现在中国诗歌流派网的置顶帖子内,作为经典诗歌推荐,我觉得自己应该说点什么,好象不说出来我的真实感受和看法,就对不起我爱诗的那个心。实话说,《菜园小记》是一首伪诗歌,它的语言缺少节奏,缺少韵味。在陈明远的《现代诗基本功》文里,讲到诗歌的音步,包括二音步,三音步,四音步则很少见,因为写出的诗句,有了音步,诗句才真正有了韵味,才可称为诗。试读徐乡愁的《菜园小记》:

    春天来了
  萝卜也成熟了
  菜农们便把它收起来
  拿到市上去出售
  只留下
  一个个深浅不一的坑
  被萝卜插入过

第一句只有降调,第二句和第一句完全相同,第三句也是相同的节奏,第四句也相同。整首诗中,只有第五句和第六句之间有了起伏,所有这些,给读者的感觉是:这是一首并非实质意义上的诗,只是用了散文化的语言,说出了一种存在现象。
    再了解这首诗的意义。诗歌存在的最主要的理由是:通过现象反映本质。徐乡愁的《菜园小记》,具体现象是:春天来了,菜农们将萝卜收获,并拿到集市上卖。这一现象反映出来的本质应该是:收获的喜悦或收获的烦恼,如果徐乡愁对这一现象进行深入的挖掘,他的诗就有可能反映劳动人民的辛苦,或者喜悦。但是,徐乡愁在后来的诗句里,却完全偏离了前边诗句要表达的意思,彻底否定了前边诗句的铺堑作用,弄成了,前段诗句和后一段诗句在诗意上的完全分离。诗意上的分离,让后来的诗句上的表达也显得多余。
    徐乡愁《菜园小记》诗,许多人都看好最后一句,“被萝卜插入过”,这句诗让我想起了下半身尹丽川的诗《为什么不再舒服一些》,它不是靠精神和哲理吸引人,而是靠幻想和暗示吸引人,这样就让诗句流于下流,如同一个女人,不是靠品德和庄重吸引人,而是靠卖弄色相吸引人一样。这种写作现象,大多出现在一些初学者和诗歌写作功夫不深人的身上,因为他们还没有领会诗歌真正的意义所在,才玩弄出那样的把戏。
    一首经典诗歌,原则上应该是经过精雕细刻了的,是不能修改的,可是《菜园小记》,几乎漏洞百出,没有严密的词语组合,没有绝对的内部逻辑,每处都可以修改,以下是修改后的《菜园小记》

    在春天
    地里的萝卜熟了
    菜农们拔出,装车
    拉到集市卖
    车轮碾过厚厚尘埃
    汗珠在额头打滚,
    心中却想着
    今年萝卜价钱如何

我认为,一个成熟的诗歌写作者,在诗歌语言的掌握上,应该游刃有余,得心应手。在诗歌思想上,应该人诗合一,每一首诗都是有感而发,都应该在语言上是严谨的,在说理上是真诚的,这样的诗才算得上经典。徐乡愁的《菜园小记》,语言流于形式,如蜻蜓点水,没有真正深入现实生活内部,没有写出作者内心的真情实感。最后的那几句,被评论家普遍看好的句子,其实在整首诗中,只起到画蛇添足的作用。
    事实上,徐乡愁的《菜园小记》是一首很不成诗的诗,他只是玩弄了一个小技巧而已,结果却迷惑了大多数诗人,让人人齐声称赞,它就是经典诗歌。如今,徐乡愁的《菜园小记》登上了中国诗歌流派网的经典诗歌榜,要和皮旦的《大树》诗平分秋色了,这才让我感觉问题已非常地严重,我确实没有看出来,徐乡愁的《菜园小记》经典在什么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和品味的在什么地方?这是我真实的想法。



                                                                                       2014年9月24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9-22 11:28 | 显示全部楼层
天净沙 发表于 2014-9-22 06:36
在诗言诗,如果只有一个读者欣赏《菜园小记》,也许是他“看走了眼”,是井底观天,但偏偏有那么多的专业和 ...

诗歌评论不存在专业还是非专业的评论,评论的关键是有理有据,以上的评论家大多数是从感性上认识徐乡愁的《菜园小记》并没有上升到理性,因此说服力并不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9-22 11:30 | 显示全部楼层
蓝煤 发表于 2014-9-22 01:58
自从与德旷分手后,小月亮已越来越失去理智,成了垃圾派内部的笑话(我为之感到脸红);难道一支大流不允许 ...

你不要恨我,你应该恨徐乡愁的诗,写的并不高明,让你为难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4-9-22 16:32 | 显示全部楼层
皿成千 发表于 2014-9-22 14:10
尊重你对一首诗一解读,也要尊重别人对一首诗的解读。

有理有据说得不错,前提是你的理据是否驳过了别人 ...

关于这首诗,谁都可以实事求是地谈。我认为谈论诗歌的时候,绝对不能离开语言和意境去谈。如果随心所欲,谈了许多和诗歌本身没有关系的话,怎样漂亮的言辞,都是经不住推敲的。各人应该有自己的观点才对,谁也不要人云亦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4-9-23 12:55 | 显示全部楼层
皿成千 发表于 2014-9-23 07:35
对。咱们自己坚持就好,不是别人说好就好,说坏就坏,这才是诗评人该坚持的!

感谢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4-9-23 13:07 | 显示全部楼层
风之子 发表于 2014-9-23 07:45
这首诗的确难以与皮旦的那棵表现大树风范的诗相比较,眼光的归宿不同,境界当然也不同。小月亮说的大部分有 ...

徐乡愁的《菜园小记》,是十多年前的诗了,这首诗我一直感觉故弄玄虚的成分多,真诚写作的成分少。我这篇文章贴出,可能得罪的人不少,感谢你的理解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4-9-24 00:01 | 显示全部楼层
陈明远《现代诗的基本功》摘录:


1、什么是音步
    一行诗之所以成为“诗”而不是普通的散文,最重要的特征是它有均衡的节奏,有起伏的韵味。
各种语言的节奏来源于这种语言的规律自身。
现代汉语的规律不同于古代汉语,也不同于外国语。
现代汉语诗的节奏单位是“音步”。
通常由两个字(音)或三个字(音)组成一个音步,再由若干音步构成诗行。诗行中的一个音步与下一个音步之间,在朗读时可以有一个小的“顿”,把它们划分开来。
二字(音)组成的音步,叫做“二字组

章法层次。 必须在整篇总体上成其为诗。
篇章结构之法,要讲究前后协调、首尾呼应、抑扬交错,或妙语回旋,或排句对比。如二分结构,为上下二段;三分结构,为正反合三段;四分结构,为起承转合四段,等等。结构不能单调呆板,而要量体裁衣,格式多样化。多样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4-9-24 00: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月亮 于 2014-9-24 00:37 编辑

我为什么怀疑《菜园小记》的经典诗性;

春天来了
萝卜也成熟了
菜农们便把它收起来
拿到市上去出售
只留下
一个个深浅不一的坑
被萝卜插入过


一、可复制性

秋天到了,
玉米也熟了,
我便把它们收起来,
拿到集市上卖。
只剩下
一片一片的印痕
被撕裂过

二、凌空蹈虚

春天来了,
花朵开了,
有人在路边观看,
有人摘下一朵
回家了

《菜园小记》诗的语法,如同这首诗一样,简单的说,它代替不了深沉的情感表达,是无法流露出真情实感打动人心的。

三、过分油滑

尹丽川的诗:

“噢  再快一点再慢一点再松一点再紧一点
这不是做爱  这是扫黄或系鞋带”

徐乡愁的诗:
只留下
一个个深浅不一的坑
被萝卜插入过。

这三句,原本同春天和农民没有必然的联系,“被插过”词非常独力,并不是为增强前段诗句的思想性写的,人为的,为了吸引读者眼球而作的动机性很大。这样的写作其实很不严肃,有些下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4-9-24 00:38 | 显示全部楼层
天净沙 发表于 2014-9-23 13:18
诗言诗,如果只有一个读者欣赏《菜园小记》,也许是他“看走了眼”,是井底观天,但偏偏有那么多的专业和非 ...

以下是我对你的答复,请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4-9-24 08:4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首经典诗歌,原则上应该是经过精雕细刻了的,是不能修改的,可是《菜园小记》,几乎漏洞百出,没有严密的词语组合,没有绝对的内部逻辑,每处都可以修改,以下是未修改和修改后的《菜园小记》

《菜园小记》
  徐乡愁


春天来了
萝卜也成熟了
菜农们便把它收起来
拿到市上去出售
只留下
一个个深浅不一的坑
被萝卜插入过


修改后的《菜园小记》


在春天
地里的萝卜熟了
菜农们拔出,装车
拉到集市卖
车轮碾过厚厚尘埃
汗珠在额上打滚,
心中想着
今年萝卜价钱如何

我认为,一个成熟的诗歌写作者,在诗歌语言的掌握上,应该游刃有余,得心应手。在诗歌思想上,应该人诗合一,每一首诗都是有感而发,都应该在语言上是严谨的,在说理上是真诚的,这样的诗才算得上经典。徐乡愁的《菜园小记》,语言流于形式,如蜻蜓点水,没有真正深入现实生活内部,没有写出作者内心的真情实感。最后的那几句,被评论家普遍看好的句子,其实在整首诗中,只起到画蛇添足的作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9-22 13:09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