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韩庆成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现》第19期:戏言《飞蛾》

[复制链接]
31#
发表于 2015-7-4 12:10 | 只看该作者
暖雪 发表于 2015-6-10 01:32
如果一首诗企图概括的话,我只能说不如寻找特例。如果说画圈和三角有着某种关系,上升期总归要选择。你要的 ...

“但诗人指认的对象是虚拟的”欣赏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2015-7-7 06:41 | 只看该作者
戏言老妹也不来玩了。惜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
发表于 2015-7-7 22:58 | 只看该作者
圆可隐喻我,三角亦可隐喻我
去迎合你的不规则。你用弧线拽我的肩膀
在我脸上画窟窿,盖戳子。你晃着身子
韬光养晦地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2015-7-8 15:26 | 只看该作者
“我在这首诗中看到的,是生命的盲目,生命的执着,生命的艰辛,乃至生命的觉醒。"韩总所言极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
发表于 2015-7-8 17:28 | 只看该作者
不敢苟同诗歌是用形象思维完成的   我想应该是意象思维吧   

好诗应该是形式和内容完美的结合  这首 语言较洗练  有风趣   立意也较深  ”我“和”你“相互解释  直达一种生活态度   但”死'境界  是很高的  贝多芬说:“不知道死的人真是可怜虫”.

不错的一首诗   敏土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6#
发表于 2015-7-10 09:43 | 只看该作者
冬雨

■渭 波

这场雨
这场漫过山林  瓦屋  老井的雨
来到坐北朝南的城市
在一扇窗口和
刚刚断电的两根电线之间
来回晃荡

这场雨
这抱着冬天不断发冷的雨
已在我眼前展开  就像我书房里
那幅破烂的水墨
挡住了
一枚钉子的锈色   以及
钉子挤压过的光阴

这场雨
这场天和地也摆脱不了的雨
就这样来了......


    有人说过,一千个读者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换作对《冬雨》这一熟悉的旋律而言,感受相同。当我读到渭波这首同题诗时,耳畔仿佛就想起了齐秦的同名歌曲,冬雨,冬雨,自此情感形同陌路,自此曾经的爱化作蒙蒙的雨丝,可以似思念,可以似留恋,可以似永不愿机器的怀念……“抱着冬天不断发冷的雨”任何人都可以产生莫名的感伤,一如“一枚钉子的锈色”一如“钉子挤压过的光阴 ”。有朋友告诉我,读渭波的诗总能感受到些许字句以外的思考,似乎这也成了谓波兄的一种风格,感觉总在思考与欣赏之间游离,阅读的乐趣就在如此,在文字制造的精神世界中徜徉,思考,以及去揣摩时光带给我们的那种回味的淡淡忧伤。情感在反复中发酵,直至像一壶酒,在某个凄冷的夜里突入凄然的浓烈的袭来。“这场雨  这场漫过山林  瓦屋  老井的雨”霸道的占领了我们思考的大脑,不停地用一种怪异的姿态宣誓着他的到来,“在一扇窗口和/刚刚断电的两根电线之间/来回晃荡 ”它在干什么,它要想什么,它在唱响什么,没有人能够给出唯一的答案,这就是渭波的《冬雨》。那种“抱着冬天不断发冷的雨”有时候带给人的不仅仅是面对爱人离去的悲伤,这也许就是渭波力图展示给读者的不同感悟吧。(点评:萧不二)


不可互换的暗伤

■渭 波

暴雨已经远去
空出了曾有的家园  苍茫的内心
唯有悬挂南窗的蛛网  又一次随风而动
撕裂生命的颤音

我目睹了一只飞蛾绝决的瞬间
它蜕化了自我  飞过了孤独
像七夕的一粒星光
穿越最后的幻梦  隐匿
灵魂的出口  半杯残存的茶水
陷入烛泪  玫瑰  以及两只喜鹊
不可互换的暗伤

    什么是暗伤,何为不可互换?这样的题目似乎可以引深出多向的立意,读渭波的诗,就很容易令人感受到这种架构,给读者带来的阅读乐趣。“暴雨已经远去/空出了曾有的家园  苍茫的内心”,作者如此文字的开篇,简单扼要的交代了背景,并加以氛围的渲染,同时划定出一个可以静下来思考的空间来。至于这个空间到底理解是为空置的时间,还是为空置的一个房间,作者仿佛含着笑坐等着读者的思考,因为读到这里时,通常一切影响人思考的浮躁都已经被隔绝于身外,于是“唯有悬挂南窗的蛛网  又一次随风而动/撕裂生命的颤音”。有了颤音,说说“暗伤”的痛苦也就好办了。可作者似乎并不急于交代那不可互换的痛苦,只是继续丰富文字的画面感内容。“我目睹了一只飞蛾绝决的瞬间”时间短暂,可正因为这决绝的一瞬啊,造就了一种决裂般的疼痛,“它蜕化了自我  飞过了孤独/像七夕的一粒星光”,思维以光的速度飞驰着,直至“穿越最后的幻梦”,直至隐匿在“灵魂的出口”。 也许谈及灵魂的话题多少有些沉重,但任何蜕变的过程莫过如此。也只有这痛苦的撕裂过程,才会造就出一只蛹到飞蛾的截然不同的重生。
    也许这就是暗伤真正意义上的思考吧。所以当一切外部世界都安静下来,所有的沉寂才能化作桌上“半杯残存的茶水”,一如镜面般被读者和作者反复摩挲这决裂的疼痛与思考的淋漓,在反复中不断的沉淀沉积,“陷入烛泪  玫瑰  ”,最终发酵为“不可互换的”这样一个沉重的主题吧。(点评:萧不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7#
发表于 2015-7-10 12:49 | 只看该作者

应发到诗歌评论栏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
发表于 2015-7-12 15:46 | 只看该作者
何谓诗?
何谓诗?中华民族的诗是一种有节奏有韵律的文体。文体,与内容无关,与好坏无关。是这个样子的是诗,不是这个样子的就不是诗。韵是诗的本质特征,韵是诗的独特标志,韵是诗的命根子。无韵非诗。(重阳jm)

何谓现代诗?
中国现代诗分两种,一是有韵的,是新韵自由诗。新韵自由诗是中国诗歌发展的方向。另一种是无韵诗。无韵诗即无节奏、无韵律,无定义,无格式,无诗体,无边无际,无度自由。像似没有附体的游魂。所以不是诗。无韵非诗早已死在二十世纪,却还在二十一世纪发臭,还在继续毒害着青少年下一代。(重阳jm)

何谓新韵诗?
  “新韵”,就是“新华韵”,即以《新华字典》为准的《中国现代汉语普通话韵》,简称“新韵”。“新韵诗”就是采用“新韵”的中华传统诗词与自由新诗相结合而产生的新体诗,简称“新韵体”。所以此新韵,既指“诗韵”又指“诗体”.当今的新韵诗分两种:一是新韵古体诗词,二是新韵新体诗。旧韵需改革,无韵不成诗,新韵兴起是历史必然。欢呼新韵时代到来!(重阳jm)
       
新韵时代网址:
http://www.shyw.net/qun/1289/1.html
新韵使者博客址:
http://zhxyn999.blog.163.com/
重阳新韵论坛址:
http://blog.tianya.cn/blogger/blog_main.asp?BlogID=3567994
菊岭耕夫博客址:
http://blog.sina.com.cn/dadongbeizja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
发表于 2015-9-3 01:14 | 只看该作者
梁树春 发表于 2015-7-7 06:41
戏言老妹也不来玩了。惜哉。

其实是来的,来了随便看看,心情轻松。就是不太会说话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
发表于 2015-9-3 01:1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戏言 于 2015-9-3 19:06 编辑

迟到了两个月才看见。
感谢大家的解读,各有想法。
有赞同也有不同,于是我这块砖也是砸得颇有价值。

==============分隔线=================

毕竟距完成多年了,心境和想法都不一样,恕我简单啰嗦几句。
这个作品指向性不算很明确。当初是按两条线来写的。
含义上,在我的理解,生命既悲怆无常,却又温暖而守序,在矛盾中往复轮回。
主基调是灰色的,选择类似飞蛾、灰烬这些具有引申意义的意象为引,将完整的意义一针一针地穿引起来,以死亡为落脚点完成这一循环;
众生原本万相,但却因为“我们”是相似的蛾子——原本有着自我的形体与锋利却又被扼杀掉了喜怒,变得战战兢兢、善于迎合的隐忍着的蛾子,最终以毁灭与牺牲的姿态,去追求眼中唯一可见的光(或希望或个人追求等等)。
然而,最后的结局仍是死亡(或结束);但又哪怕,最后的结局仍是死亡(或结束)。
手法上,主要从大概念起笔,呈现了一些代表性和戏剧性的细节,落脚在针尖大的一句“珍重”上,姑且算是由虚转实吧。
其实最初的初衷已经忘了,也是信手乱写。各位见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6-8 20:27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