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韩庆成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给一位90后诗人的祭文

  [复制链接]
111#
发表于 2014-10-7 11:14 | 只看该作者
陈克 发表于 2014-10-5 10:59
昨夜从王丽颖处获知,90后诗人许立志自杀身亡,异常沉重又哀惜。
生之多艰, 人生在某一种际遇和情境里, 也许 ...

的挺陈老师的见解!如果动不动以结束生命为代价,去抗争,去博取同情,去强求认可......这种人的死,轻于鸿毛,何况是所谓的诗人呢。是金子总会闪光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2#
发表于 2014-10-7 13:11 | 只看该作者
痛惜!痛悼!一路走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3#
发表于 2014-10-7 14:56 | 只看该作者
许晓鸣 发表于 2014-10-6 16:53
虚心接受批评,我这几天都是手机打字,在穷山沟里战斗。没有飞机,只有手机。幸亏有卫星覆盖。俺心是热的 ...

以观后效,不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4#
发表于 2014-10-7 16:30 | 只看该作者
诗人或诗歌,就是个秘密,就象一只避孕套,兜不住了,就一块从天上下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5#
发表于 2014-10-7 20:23 | 只看该作者
乐冰 发表于 2014-10-7 09:14
尊重生命, 热爱人生。问好陈克。

谢谢理解。问好乐冰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6#
发表于 2014-10-7 21:13 | 只看该作者
痛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7#
发表于 2014-10-7 23:54 | 只看该作者
痛惜!还是痛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8#
发表于 2014-10-7 23:59 | 只看该作者
                                            来路已逝,去路已断 ——沉痛悼念90后诗人许立志
                                                                     

    “诗人是世界之光。这光芒射自天堂,它映照一切事物的本质和核心。世界上缺少了诗人,我们的精神暗淡,大地垂首默默无言”。这话是苇岸为纪念好友海子而说的,说完这话十年之后,39岁的苇岸早已匆匆离开了这个世界。 他成了最后一棵会思想的芦苇。 而在二十一世纪我们的“精神暗淡”的今天——十月一日,90后世人许立志已然选择走向了死亡,生命的高贵在从高处下坠的那一刻,即使我们在仰视,我们的内心依然在颤栗,在颤抖。一个生命消失了,一首属于他的诗歌从此再也没有人去写了(也无人能写)。在变态诗歌及其理论日嚣尘上的今天,我们缺少了一束光,缺少了一位并肩行走的挚友,更缺少了一位贴着地面前行的歌者,我为此而痛哭,为此而欲哭无泪。
     帕斯卡尔说“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用不着整个宇宙都拿起武器来才能毁灭;一口气、一滴水就足以致他死命了。然而,纵使宇宙毁灭了他,人却仍然要比致他于死命的东西更高贵得多;因为他知道自己要死亡,以及宇宙对他所具有的优势,而宇宙对此却是一无所知”。
     我不知道人是否因为有了这种优势而应该暗自窃喜,我只是不想知道这种所谓的“优势”扼杀了多少文学天才。当灵魂的归属来路已逝,去路已断的时候,意义的多与少又有多少关系呢?而90后诗人许立志在国庆节的这一天跳楼身亡,才24岁,一个没有开始就已经结束了的年龄,或者才刚刚开始就走进了结局,这怎么能不让人深感痛惜呢!
     对于他的诗歌,我还不能说什么,或者还能说些什么呢?直至今天我才整理了他博客里的所有文字,我想我应该有话说的,或者就他的诗歌,我应该说点什么的。
     在这里只能暂时借用陶潜的诗歌结束这痛彻心扉的诉说:
                                                         亲戚或馀悲,他人亦已歌。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9#
发表于 2014-10-8 08:4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0#
发表于 2014-10-8 09:11 | 只看该作者
两首诗都以“好”结尾,在惋惜、沉痛的同时,我是否可以祝愿他在远离尘世的天堂会“好”一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5-31 01:54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