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韩庆成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殉葬与背叛——海子25年祭

  [复制链接]
61#
发表于 2014-3-26 22:38 | 只看该作者
怀着回望的心情,读韩总这篇文章。读到一个激情依然的诗人对一个早逝而不朽的诗人的感念。此情此思,乃至对中国诗歌的解剖,皆为精准。关于海子,我每年都会读到相关于他的许多文章,并且经常重温他的经典诗句。韩总的这篇文章,不仅让我读到了他眼里的海子,也使我对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文学的春天又一次感叹。曾经有一段时间,我专门寻找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文学的各种文本进行深度阅读,并从中汲取营养,学习那个年代文学人的精神与梦想。我感叹,那个年代的文学人对文学的虔诚和真心的热爱;我感叹,那个年代中国文学的纯粹和崇高;我感叹,那个年代文学在人们心中的位置以及对民众的影响力;我还感叹,现今的文学与文学人越来越被物质化,世俗化。
这些感叹之余,我想说,文学不仅需要热血,还需要文学人特有的精神-----这种精神,是中国文学的脊柱,也是中国文学复兴的核心动力。这种精神,只存在真心热爱文学、视文学为生命为神灵的文学人的内心。这种精神,不是拉帮结派、搞圈子者能够拥有的,更不是心怀功利的伪文学者能够具有的。
最后,我想说的是,诗歌写作是诗人与自己心灵亲密接触的一个过程。诗歌的责任,与诗歌的写法是一致的,以小见大,只有先拯救自己的灵魂,才能拯救这个下滑的社会和浮华的人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2#
发表于 2014-3-27 09:56 | 只看该作者
看了想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3#
发表于 2014-3-27 10:07 | 只看该作者
《浩荡的思想坟头》
                                        文/黑光

孩子死后,孩子活了
在浩浩荡荡的思想坟头
一只鹰洗劫了太阳,
一只蟋蟀奏响了大海。

宏大,辽阔,奔腾,谁被点燃?
寂静与涅槃,谁被点燃?
风铃和鸽哨结伴而至,
我带着我的钟槌又走向大海。

2010.7.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4#
发表于 2014-3-27 10:08 | 只看该作者
《亘古无生死》
                      ——纪念诗人海子

二十五年前的今天
撇给山海关的身子散去余热
凝住了两条平行的铁轨

他走了。按他诗里的说法
是“被劈开的疼痛在大地弥漫”
从此,只有开始,没有结束

仿佛阳光和云彩恒定地包裹着
这颗蓝色星球。仿佛永年永夜
有人沉睡天空,亘古无生死

2014-3-26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5#
发表于 2014-3-27 10:18 | 只看该作者
《雪人之遁》
                        ——纪念诗人海子

     
    过去的二十几年,有几个冬天特别冷。

    在连续捱过几个寒冬之后,选择在一个初春的早晨,走向离海很近的山海关,海子以他独有的方式,绝决了他所深爱的诗界与世界。

    他走得时候,太阳曾离他很近。然而,残酷的生物钟链条,似乎绷得更紧,人子来不及等待光明莅临,便把身体交还给了大地。接下来的春寒和夏季——有许多人感觉得到——仿佛比海子的冬天还冷。这年,我拟定了笔名黑光,准备终此残生前,写出满意的韵文句子,留给甲骨和钟鼎文的华夏,和东方,和奥林匹亚山的诸神之庙。

    接下来的又一个初春的傍晚,自北师大毕业的诗人伊沙携几位小兄弟光临蔽舍。时间是约定的。生活邋遢的主人,这天把地拖净,以示欢迎。伊沙到访,是因了上海的朋友郁郁、默默把与芒克等人合编的《汉诗》寄到了舍下。取走属于他的那册后,我们又来往了几回。那时,他住外院的一栋旧楼的底层单间,周遭黑黢黢的,楼道更黑。我们的交谈,基本离不开诗歌,用现今网络的话讲,这是“链接”大忌。

伊沙喜欢谈《一行》——他最初的发诗园地。留美“今天”派诗人严力在操持这家民刊。二位似有神交,互为欣赏。交谈中,可以感觉得到,他对韩东和于坚有仰情,并有超越之心。还坦陈:他每夜必完成一篇以上诗作;不完就不睡。

    窃以为,遇见了位苦吟高人,其形憨,思敏,才气饱满;耿介和率真处亦很讨喜、敞亮。然鼎簋各异,山峦有别,谁也不会介意谁。于是,什么话都可讲。他天天有诗,每诗可以锤炼、组装、修改50遍(让人想起了唐人贾岛)。我偶尔有韵,每韵皆有感而发,一气呵成;没感觉了,可三个月不置一词、一字。

伊沙还每每谈到海子,说海子作品尚处在习作阶段。听后,我不接话。应该承认,这话激伤了一个读者。
    “习作阶段”——说对,也非。斯人长已矣,生者却能睡、能饭、能干,且能激愤不已。以为被谁抢了先手。有人对海子死后成名,甚为怒气。还能再说什么?逝者总被活人折腾。公平,有时也会对砝码生气:你不属于重量。

    我想说的是,海子作品败笔不少,却丝毫不减弱他优秀的成色。如《询问》只短短10行:在青麦地上跑着/雪和太阳的光芒/诗人,你无力偿还/麦地和光芒的情义/一种愿望/一种善良/你无力偿还/你无力偿还/一颗放射光芒的星辰/在你头顶寂寞燃烧。如此悲绝及创意的文字,当今汉诗文本能企及的也数不上几首。事实上,诗的好坏,技巧还在其次。好的文字,或曰刺疼眼球和心的诗文,多是在悲惨命运下写成的。从屈子到李后主,概莫例外。伊沙成名作“饿死诗人”以及“结结巴巴”,是那段时间鲜见的好料,可以为他鼓掌了。但放到今天,能否写出同样水准的东西,深表怀疑。

    海子,肯定是当代中国最优秀的诗人之一,凭他的几首短诗和一句遗嘱“我的死与任何人无关”已足够。海子走后,麦子泛滥,伊沙愤之,吾亦怒之,就此而言,我们一致。后来,我写了“文明时代的草包”,发在省文联的《新大陆》季刊上。这里只表上阕:

麦子扑天盖地
城市东倒西歪
有朝一日
饕餮大口
呕出如牛的蚊子
四处追杀你们
里外围歼你们

你们   一群文明时代的草包
大包小包
装满自己
贩卖自己
卖声中
人类的赝品发出恶臭
精子卵子
统统晕死过去……

    其实,在见伊沙之前,我已经写出了悼诗“雪人之遁”,想以此为了结,今后离开诗歌远点:它太脏,太恶心。

    与伊沙分手后,我有直觉和预感:一是,马上出个人诗集,最迟明年,出了也是白出,只作为纪念,证明自己曾达到的高度。二是,伊沙的功名心及苦吟已昭然,即使永远呆在体制外艰难的写作,凭其体力、智力和坚忍不拔的努力,不出10年,必将张扬大陆,乃至域外。

    这些直觉和预感,后来一一变现。

    1991年冬,黑光诗选《雪人之遁》出版,然后绝版。集子内有长短韵句80余首。选悼诗“雪人之遁”作书名,一为海子,二为自己。我们生不识,但去天堂后必相知。全诗如下:

1、

你喜欢雪的时候
就变成了雪人
乌黑的雪人
有一双乌黑的翅膀

那天你飞走了
不吭一声地远远飞走了
留下那只尾随你多年的白狐
在原地空空地等候
也许今生今世
也许亘古永久

2、

那里是无名之地
开满无名之花
远道的客人端坐其中
口里念念有辞

果子应念而生
一枚鲜活的果子
远道的蜜蜂端坐其中
口里念念有辞

花儿应念而生
一朵艳丽的新花
她开在无名之地
静养在无名之中


3、

你去了那里。
或者,你将去那里。

那里——
踏进归宿地前的最后一站。

那里。

月食之夕。
女王途经那里。

我看见洁白的阳光浮动。
一个孩子融化了
面貌十分像你。


    公元2007年夏,或者秋,伊沙去荷兰鹿特丹领回一个国际诗歌大奖,并因之惹出一些麻烦。对此,他人犯不上怀疑,更不必发生兴趣。诗人以及诗的好坏,是这个时代看不见的。狄金森、荷尔德林、曼杰斯坦姆——这些诗歌星座上最为光亮的几颗,生前都是极其黯淡的,如深谷里的百灵鸟,曾歌唱着,独自。



2008年11月21日凌晨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6#
发表于 2014-3-27 10:48 | 只看该作者
八十年代在结束自身的同时,也结束了中国现当代史上唯一真正具有诗意的年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7#
发表于 2014-3-27 10:51 | 只看该作者
文章读心庆成炬/青山留冢海子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8#
发表于 2014-3-27 13:01 | 只看该作者
怀念海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9#
发表于 2014-3-27 14:56 | 只看该作者
八十年代在结束自身的同时,也结束了中国现当代史上唯一真正具有诗意的年代。赞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0#
发表于 2014-3-27 16:29 | 只看该作者
 真正的诗意与激情、渴望、理想、信念密不可分。对自由的渴望曾在几代中国人的血液中燃烧,但唯有八十年代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它已伸手可及。此后,对自由的渴望演变成对物质的渴求,诗歌仍在,但诗意已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6-3 01:28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