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林忠成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自荐】卡丘主义诗群

[复制链接]
81#
发表于 2014-2-28 10:26 | 只看该作者
周瑟瑟 发表于 2014-2-28 08:55
西学功底的诗化呈现

一首旧作08年所写!好眼力,瑟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2#
发表于 2014-2-28 17:26 | 只看该作者
冲动的钻石 发表于 2014-2-28 09:18
不要对一盏微弱的煤油灯大喊大叫
它是个苦命女子
是为了衬托喜马拉雅的强悍与不可一世

是高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3#
发表于 2014-2-28 20:1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4#
发表于 2014-2-28 2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5#
发表于 2014-3-1 07:50 | 只看该作者
对一只燕子想法

让百花篱外一日开放
——这是哪类野孩主意

对于廊内燕子、身边环绕燕子
我必须把它们空中拉回

如今,这些精灵、怪怪的
缩头、蹑足于村外野滩
跃动于水

它们矫捷如急速
传播的花粉

熟知,冷风吹动树梢
再次聚临到昏鸦们嘴
它们一再掀起着我热血中的桃花
与纸牌一再亮出的“花魁”

谁在收藏着一只蜻蜓的绿眼呵
替我打探于安稳的天下
我所担心的阴影,谁家
藏着那么多翅膀
让我晕眩、至今

现在,我惟一能做的是:
不与它们纠缠
任其身边飞去,忽上
将我视为做蚕自缚中蝴蝶
冥想中的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6#
 楼主| 发表于 2014-3-1 08:37 | 只看该作者

                           小文章: 《什么被卡住》
                          林忠成
     在扬子鳄网,有一个网友跟贴说“卡丘卡丘,是不是丘八被卡住了?”欲进不能,欲退不得。我突然觉得,现代人的普遍状态就是这样的一种“卡”:卡在门缝里,卡在上级的橡皮图章里,卡在婆娘的紧缩财政政策里,卡在编辑的抽屉里……但看了周瑟瑟兄等撰写的卡丘主义宣言后,才知卡丘主义对普通人的卡不以为意,它不为天地立心、为百姓立命,它追求趣味,“通过有趣消解无知与无聊。”这与其说是一种诗学体系建构,不如说是一种生活价值指认。
   卡丘不追求什么真理,它不拿什么宏大叙事来唬人,它的理论贴近慵懒松散的日常生活。从卡丘创刊号的大量作品图片里可以看出,它提倡写作与生活构成交叉关系,而不是平行关系。交叉,是一种互相进入的状态,双方都充满快感,充满趣味。写作不负责对生活作精神统摄,它不是生活的党委书记。卡丘宣言说得很明确——卡丘没有真理,它重视快乐。把写作当作生活的书记,这样的恶果我们不是没有领教过。它会导致写作变异,因为写作理念一旦出现精神导师的倾向,它必定要臆造出一套意义、文化系统,然后强加到事物身上,植入文本之内。必然会出现这样的程式:写作者在台灯下冥思苦想、搜肠刮肚,脸色日渐苍白。过度思虑将导致主体分裂,曼•弗兰克在《正在到来的上帝》一文中指出:“反思的主体是一种异化了的主体。”
    卡丘们反对这一套虚头巴脑的冥思,在《卡丘主义创刊号》上,随处都可以见到写作与生活相撞时迸出的汁液:“鸡叫三遍,兄弟你还在娘子的床头撑着肥胖的腰//狗年行大运,桃花运你就不要了。”周瑟瑟的这首《蜡烛词》透露出的是无须深思的生活趣味。趣味是拿来体验的,不是用来思考的,卡丘认为,写作也是拿来体验的,不是用来思考的。因此,对于刊中大量的文革图片,我的理解是,卡丘把它当作是一阵广场上的欢愉,一场笑得后人喷血的种族记忆,一场既非真理亦非谬误的独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7#
 楼主| 发表于 2014-3-1 08:40 | 只看该作者
《喜马拉雅的高度》
一群野马在喜马拉雅山脚下狂奔
要去踏平一个人内心的尖顶
在喜马拉雅山上
只要一把梯子就能爬上天空

村里有个老木匠常年替人做梯子
用羽毛和梦幻
趁大伙都睡下了 后半夜2点
有月光的晚上
那时天空极度深寒
你扛着纸梯上山
从此不再回来

你要以自己的白骨为喜马拉雅增高5厘米
为山下灯红酒绿的人们竖一个高度
要么埋葬于茫茫人海
随便盖几把稻草
要么扛一把铁铲出门
一铲一铲积累自己的心灵高度
最后高到没有一个人能与你交谈

《别惊醒了白骨》
喜马拉雅让一支台灯下的笔变得辽阔
千百年来的积雪让这个人小心翼翼躺下
不要惊醒了雪下深深的白骨
不管是牦牛骨还是羚羊骨
或者人骨

它们已过上平静的生活
在下面悠闲地织毛线
在月明之夜独喝闷酒

不要惊醒了路边的小石头
它关掉了全部门窗
替村子里的人守候宿命

不要对一盏微弱的煤油灯大喊大叫
它是个苦命女子
是为了衬托喜马拉雅的强悍与不可一世
而投生在这个小村子的

《喜马拉雅的风》
一个喜马拉雅山脚下出生的人
必无敌于天下
山脚下的村子适于容纳走投无路的人
适于东山再起的人居住

没有退路了
你心里有一座比喜马拉雅更高的山
峡谷来的剥皮风  像一个过滤器
把你前世今生的爱恨统统滤掉

在这里住下来
让恨你的人找不到
让爱你的人哭昏街头
这个村子出产为义而死的侠士

喜马拉雅让许多红男绿女害怕
就像每个人内心都有一块漆黑寒冷的空间
谁也不知它有多深 多冷
人人都不敢正视它

许多人一辈子都在为绕开喜马拉雅而努力
一副叱咤风云的样
他最怕来自喜马拉雅的寒风
能让他在人声鼎沸的闹市彻骨生寒

《一块废铁》
一缕烟雾迫使一头水牛
向它传授机密
月光像一台打印机
在屋顶哒哒打着

有一块废铁在铁轨下醒来
睁大锈迹斑斑的眼
它是某位旅客忘记带走的心事
铁路工人浇过几回水后  它抽出了嫩芽

这块重压下的锈铁
总在腰酸腿疼中醒来
它亲眼见证了许多乡村小伙
踏上列车 一去不归
许多恋人在铁轨边分手
这块锈铁越来越成熟
它将成为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

《悬崖嚼碎天空》
悬崖把天空嚼碎 啐向田野
村里一名孕妇生下一块盾牌
上面有几行甲骨文“沃野之上,
黄帝大战蚩尤------------”

一场战争生了一个村庄
男人以鹅卵石为食
女人把土地当皮肤

一排悬崖牙尖嘴利
从这个村子出去的男人
时常产生被刺破的疼
这种疼来自远方 是远方的一群羊
许久找不到青草吃

村民们对付疼痛有一种土方
割一把青草给它
村前石碑上刻着祖训:“痛,难养也
是种脾气大的动物,当拴上笼头--------”

每个经过悬崖的人都小心翼翼捂着肚子
每只鸟听到“悬崖”二字就保持沉默
每位嫁往远方的新娘经过悬崖时
总要停下来诉说:“但愿你能该改变我的命运-----”

《井底》
井底是一个村庄最黑暗的的部分
它在夜里凝聚力量
白天释放在妇女灿烂的脸上

在一些偏远山村  外出失败的男人
总会独自跑到井边  
对井底下那块黑暗诉说心事

一定要沉得住气
等对方先出招
等对方耗尽了明亮部分
你才使出黑暗力量
像从漆黑的水底抽出一把明晃晃的剑

井不仅提供水源
还能储藏一个村庄的性格
容纳全村男女的疼痛

井是一个村庄的银行
人们把生老病死 爱恨情仇全部存进去
井边花花绿绿的闲花野草就是利息
一个幸福的村庄一定要有家利率稳定的银行
细水长流  人丁兴旺

《来自黑暗的寒》
村里每死一人都使井底下的黑暗加深
这种积累使井底充满冤气
从井底取出的水一片深寒
井常年在锤炼一把旧石器时代的剑

井的四周埋了许多尸骨
民国年间的乱葬岗在几米外
舀一碗清凌凌的水
谁能喝出兵的慌马的乱?

它从累累白骨中穿过
像一种顽强的性格
清晨透过井边的一滴露珠
能看到一匹白色战马
在寻找战死的主人

黄昏 树林里凝聚着一团可疑的雾
等待最后一个上岸的农民动手术

《大密度物质》
未婚小伙得到长辈警告:“千万别
凝视井底下那块黑暗,它有生命,在成长
它是这片田野的煞气--------”
天黑后井边立着一块牌“禁止任何人夜间取水!”

井底下那块黑暗曾使3个姑娘精神失常
人们每天取的白花花的水
其实是这块黑暗的分泌物
是它老化的角质层

这块黑暗会饥饿
夜晚是它的进食期
井上面的天空形成一个漩涡
所有黑暗在一股巨大引力作用下弯曲
下榻  连星光也扭曲

空中飞沙走石  屋里安然入眠
这片黑暗是井的魂魄
井提供了全村人的思想
塑造了全村人的性格

它的全部压力都由深深的黑暗承担
这块黑暗是全世界密度最大的物质
是最有思想内涵最丰富的一块物质


《井的历史》
水底下的这块黑暗  翻了个身又睡去
白天不论有多少只桶嘻嘻哈哈打水
有多少姑娘小伙在井边打情骂俏
都吵不醒它  它太深了
比深秋还深

宋朝初年 它还是一个泉眼
成批抗金部队打小村庄经过
一人一刀把泉眼越挖越深
遂成为井

战士们把大刀 利剑扔进井里
让它们吸收深处的寒气
吸收来自黑暗的从容 镇定
这些寒气能冷却敌人的鲜血

那时  井底下的黑暗还是个血气方刚的小伙
现在  它成了城府极深的老人
人间的聚散离合它从不参与
它只在幕后收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8#
发表于 2014-3-1 09:32 | 只看该作者
林忠成 发表于 2014-3-1 08:40
《喜马拉雅的高度》
一群野马在喜马拉雅山脚下狂奔
要去踏平一个人内心的尖顶


这一组呈现了你的力量与风格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9#
发表于 2014-3-1 09:40 | 只看该作者
人类迂腐升到一定高度,阴霾就来了!忠成,乃大隐之人,什么都明白!就是不饮那“小糊涂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0#
发表于 2014-3-2 10:09 | 只看该作者
张成德 发表于 2014-3-1 09:40
人类迂腐升到一定高度,阴霾就来了!忠成,乃大隐之人,什么都明白!就是不饮那“小糊涂仙!”

老德说的到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6-13 21:31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