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22|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直陈式写作补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2-23 16: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直陈式诗歌的其中一个核心关键词是真诚,在此理念之下,评判一首诗歌的好坏,当基于此。如何评判一首诗歌是否真诚,是件非常复杂,同时又非常简单的问题。打个浅显的比方,当一个人在你面前说谎,只要你注意观察他的语气,他的肢体,即关注他语言之外的东西,就很容易判断,拿到诗歌评判上来说,亦是如此,即我们应该将视域集中在诗歌言说之外,抓住对于诗歌感觉的感觉。就像识别人家说谎是一种能力和修为,评判一首诗歌是否真诚,亦是如此。直陈式诗歌的另外一个核心关键是它的瞬时性。他的逻辑起点在于感觉先于理性,也就是说在最大限度上摈除自然观念和理性的介入。它不着力于追求形而上的东西,更多的基于一种现象学的还原,是一种无前提条件的澄明和洞见。因此,诗歌在写作者那里是清晰的,在读者那里极有可能是不清晰的,即郑兄所谓的曲折解构。判断一首诗歌是否直陈式写作,清晰不是必要条件。直陈式诗歌的第三个核心关键词在于它的直陈。这更多的是修辞角度来说的,即直陈式写作将诗歌的本质等同于修辞,即“更好的说出”,我们狭义所说的隐喻、换喻等修辞,有一部分是实指,即一瞬间我感受到的,真切的“看到”的东西。比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里的“千树万树梨花开”,在直陈式写作理解的解读下,不是说我为了表达梨花的多而用上“千”和“万”,而是那一瞬间,“千”和“万”跃上了我的心头。另外一部分修辞并非实指,而是为修辞而修辞,如何鉴别?那么只有进去诗歌的情境,这就类似于“结缘”。诗歌的阅读本身就是一种结缘的过程。这里为什么提到情境而非意境。我认为情境是较意境为高的,“意境”一次本身就带有“造”的遗迹,而“情境”则更多的是“带入”的延续,更自然,更接近生命的本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2-2-24 09:29 | 只看该作者
是必要的补充。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2-2-24 22:29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2-2-25 23:19 | 只看该作者
他的逻辑起点在于感觉先于理性;将诗歌的本质等同于修辞。{:soso_e10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2-2-26 00:18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2-2-27 11:36 | 只看该作者
张无为 发表于 2012-2-25 23:19
他的逻辑起点在于感觉先于理性;将诗歌的本质等同于修辞。

问候张老师和周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6-2 19:49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