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910|回复: 5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唱三叹的“诀别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4-2 23: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唱三叹的“诀别曲”
                                                                      ——草山先生诗作《你跟随月亮走了》赏析

                                                                                       陈皓

        草山先生2018年3月12日发于原创栏的诗作《你跟随月亮走了》(以下简称《你》),是一首形式独特、新旧合体的悼亡诗。这首诗饱含深厚真挚的情感,通过五绝与自由诗一唱三叹的娓娓诉说与深情呼唤,字里行间盈满深切的追思与怀念,表达了诗人与逝者兄弟般的情谊与依依不舍的情怀,读来令人感慨唏嘘。
        悼亡诗作为诗的一种形式,古已有之,但古代主要是用来纪念亡妻的,不过现在已经没有这样的局限了。就其表现形式来看,现在的悼亡诗既可用古体的诗或词,也可以用自由体诗。但就同一个作者,同一个标题下,同时采用两种诗体作为一首诗来发,这还是比较少见的。我以为,这一方面是出于作者对逝者的深厚情谊,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作者较好的古诗词的素养。《你》这两首诗,既可以各自独立来看,也可以视为是相互补充的一个整体。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
        《你》前面的古体诗(此处特指相对于现代自由诗而非近体诗)是一首五言绝句。就古体诗而言,这是一首写得相当不错的五绝。首先是音律上的和谐。虽然诗中所用的语言平实、通俗,颇近口语,但读起来琅琅上口,富有韵味,易于记诵,有一种类似诵读李白《静夜思》的感觉。其次是对仗的工整。前两句中,“叶落”对“英飞”,“晨曦”对“暮色”,“近”对“临”,都属于同类对,词性相同、词义相近。这就使得这首五绝呈现出一种音韵、色彩与意境上的艺术美,当然,这也是一种感伤的美。再次是巧嵌姓名。前三句的第一个字,正好是逝者的姓名。这三个字的嵌入,非常自然,没有丝毫牵强的感觉;或者说诗句就像流水一样,是自然流出的,没有勉强为文的痕迹。这也体现出作者的匠心与功力。第四是化典的巧妙自然。最后一句化用了两个典故:一个是“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我们知道,这是岳飞词《小重山》中的句子。岳飞是南宋抗金名将,力主抗金;而宋高宗赵构和权奸秦桧则一味向金人求和,不但阻止岳飞抗金,还强迫他从抗金前线班师回朝。当时的朝庭上下也充斥一片议和之声。岳飞痛感江山收复无望,一腔爱国热忱和报国之心无人能解,于是有了这样一首词。另一个是“伯牙摔琴谢知音”。晋国上大夫俞伯牙受晋王之托,前往楚国访问。中秋夜来到江边,兴之所至,操琴一曲。不料遇见樵夫钟子期。子期不但精通琴史乐理,还能通过聆音,知晓伯牙弹琴时的所思所想。伯牙大为惊异,遂引为知音。可是不久,子期因病亡故。伯牙获悉后悲伤不已,痛感失去知音,于是将琴摔破,从此不再弹琴。前一个典故表达了知音难觅的悲哀,后一个典故则为失去知音而绝望。两个典故可谓典上套典,客观上起到了进一步强化失去知音(亲密友人)的伤悲。
        最后是意境的锤炼。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就这首五绝的结构来说,前两句主要是写景,后两句则转到人事上,进入情感的抒发。这种结构上由景入情的转换,递进,事实上拓宽了诗的空间,提升了诗的精神境界,是一种境界上的超越,让人读后有一种“眼界始大,感慨遂深”(王国维语)的效果。再一个是景语即情语,反复吟咏,一唱三叹。诗中的“叶落”、“英飞”是对景物的描述,但它又不是单纯的景物描述,而是语带双关,紧扣逝者,用树叶的凋零与花瓣的掉落痛喩友人的逝去。“晨曦”与“暮色”虽写景,但它们又都与夜晚有关,尤其是后面的“近”和“临”,时辰上的限定表明这是夜的前半段与后半段,也就是友人悄然而逝的可能时间。这同时也为后面的“梦”做了铺垫。就是说,前面这两句表面上写景,其实也是暗中写情,是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王国维语)。有了前面的“叶落”、“英飞”,第三句“鹏哥随梦去”的抒发也就自然而然,水到渠成了。我们知道,修辞里面有一种手法叫反复,就是通过对某件事儿或某个问题的多次强调,来达到引起注意、强化感情的特殊效果。这首五绝正是运用这一手法,在前三句中通过“叶落”、“英飞”、“随梦去”,层层递进,反复强调逝者的离去,使得诗中“悲”的氛围一步步增强。到第四句时,陡然一变,借助“大地奏瑶琴”,使得全诗的境界迅速跃升。全诗就仿佛是一首瑶琴奏出的别离曲,沉吟反复,一唱三叹,既表达了诗人失去知音的悲伤,又道出了对逝者满腔的追念与依依难舍的悲怆情怀。读完全诗,仍让人觉得余音绕梁,悲哀萦回不已。近人王国维说:“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我想,这首五绝是做到了这一点的。
        再来看看后面的自由诗。我们知道,自由诗比之古体诗,有着形式更自由、内涵更开放、重意象更甚于重修辞的特点,因而在情感的表达上也就更自由、更开放,当然也更强烈、更直露一些。比如后面这首自由诗,采用的是三段式表达法,前两段分别是八句,后一段为七句,每一段并没有明确的句数、平仄和押韵上的限定,完全是根据情感表达的需要来安排的。第一段说的是逝者的离去,是特指那种悄悄的,安静的,什么也不说,一种完全出乎所有人意料的离去:“一个梦  把你悄悄带走 / 你跟随月亮  去梦游他乡 / 就这样  什么都不说 / 安静地走了 ”面对逝者突然离去这一残酷的事实,诗中流露出了悲痛、无奈而又感慨命运无常的情绪。第二段仍然写离去,但同时也写出了亲友们异样的感受——一种难以相信却又不得不接受现实的感受:“…… 你不辞而别 / ……  你去了哪里 / 天涯咫尺  杳无音讯 / 亲人和朋友  大家在揪心的等待 / …… 从此涯渊相隔 / 生死两茫茫  ……”现实是多么残酷啊!面对朝夕相处的亲友们,逝者不辞而别,说走就走了,几乎是转眼之间,便咫尺天涯,音讯杳无!无论亲友们如何揪心地等待,从此天人永隔,生死茫茫!这种情形,即便是“不思量”,也“自难忘”啊!第三段还是写离去,通过“叶飞”与“落英”两个意象来写,同时写亲友们从残酷的现实中清醒过来,不得不接受逝者离去的事实;写亲友们对逝者的娓娓诉说与深情呼唤;写亲友们的依依不舍与追思怀念:“撕裂喉管的呼唤  你能否听见 / 这对我们  对于亲人们 / 对所有想念你的人  是何等残忍”,写出了亲友们深深的悲痛与难舍之情……
        这三个段落的倾诉与述说,就仿佛是一部乐曲的三个乐章,围绕着同一个主旋律,而每一个乐章又各有自己的主题与变奏,在主旋律的一唱三叹中,不同主题与变奏的相互交替,把曲子引向深入,使得整首乐曲内涵更丰富、感情更饱满、主题也更宏大。就像唐代诗人王维《渭城曲》所谱成的古乐曲《阳关三叠》,主旋律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在全曲三个部分中反复咏唱,再辅以不同的变奏与展衍,把送别友人时的无限感伤与惜别之情,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只不过,《你》中的送别不是一般的送别,逝者也不可能再进一杯酒,并且他的这一番西去,意味着与亲友们从此阴阳两隔,永不相见。真所谓“悲莫悲生离别”啊!
        晚唐诗人杜牧说:“凡文以意为主,气为辅,以辞彩、章句为之兵卫。”(《答庄充书》)就是说,作文要以情意为主,既要真情实感,又要气势贯通,还须重视语言与结构。我以为,《你》中的这首自由体诗大体上做到了这一点。而从整体来看,这首自由诗,既是作者对逝者深厚情谊与深切追思的情感表达,也是对前面因为篇幅受到严格限制,而显得过于浓缩与含蓄的五绝的一种情感上的补白。事实上,这两首诗可谓是形式互鉴、意蕴相融、情感互补,很好地契合成一个整体。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自由诗比之古体诗,有着表达上更自由、更开放,情感上更强烈、更直露的特点,因而读起来也更易引发人们的思考。具体到《你》中这首自由诗来说,就很容易引发人们有关生与死的思索。比如第一段中写到的,生命悄悄地,安静地,什么也不说,突然就逝去了。一个鲜活的生命就这样说走就走了。这让他的亲友们情何以堪啊!面对这样残酷的事实,人们不免会有生命太短暂、太脆弱,也太易逝、太无常的感觉!不免会有“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来如风雨,去似微尘”的感叹!一定意义上,也会引发人们热爱生命、珍惜当下的紧迫感。再比如第二段中写到的,逝者不辞而别,转眼之间,咫尺天涯,杳无音讯!无论亲友们如何揪心地等待,从此天人永隔,生死茫茫!这对亲友们来说是多么难以接受啊!这种心里空间的急剧转换,这种情感纽带的强行撕裂,这种美好生命的突然逝去,无疑会给人造成强烈而巨大的悲剧感!就像鲁迅先生说的:“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而这种悲剧感,反过来又会让人对生命生出一分敬意,一分崇高,一分豁达!再比如第三段中写到的,亲友们深深的悲痛与难舍之情,他们对逝者的娓娓诉说与深情呼唤,他们的依依不舍与追思怀念。这些又都易让人回想起往昔的峥嵘岁月,回想起风雨中结下的深厚情谊,回想起曾经有过的美好理想与憧憬……从而对人生有了新认识与感悟。而以上这一切,正是海德格尔所谓“先行到死中去”所预期体验到的结果,即通过死来领会生的意义。这种领会,可以是自己的“置之死地而后生”,也可以是由亲友的逝去而感悟。总之是对生死的一种大彻悟,是由死所激发出来的一种大智慧。

                                                                                                                                                   2018、4、1




@附草山先生原诗:

《你跟随月亮走了》
           ——  悼念叶英鹏

草山
           
           叶落晨曦近,
           英飞暮色临。
           鹏哥随梦去,
           大地奏瑶琴。


晨曦中  冷风在轻轻流淌
启明星闪着  微弱的光
一个梦  把你悄悄带走
你跟随月亮  去梦游他乡  
就这样  什么都不说
安静地走了  神
是否听见了什么  来不及说
空气预示着  命运的方向


疾疾匆匆  你不辞而别
驾鹤  飞向那遥远的地方  
纵有天使护航  难道
就真的了无牵挂  你去了哪里
天涯咫尺  杳无音讯  
亲人和朋友  大家在揪心的等待
决绝的梦不再醒来  从此涯渊相隔
生死两茫茫  黑夜变得如此漫长


驭风  一片叶在月亮里飞舞
仙乐齐奏  瑶池中戚戚落英悲泣
我们不愿仰望  神的光芒
谁在  眷恋桂花树下的安逸
撕裂喉管的呼唤  你能否听见
这对我们  对于亲人们
对所有想念你的人  是何等残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8-4-3 08:00 | 只看该作者
情真意切,感人肺腑!学习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8-4-3 08:1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8-4-3 08:11 | 只看该作者
再读!潸然泪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8-4-3 08:14 | 只看该作者
收藏并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8-4-3 22:42 | 只看该作者
舟自横渡 发表于 2018-4-3 08:00
情真意切,感人肺腑!学习问好!

横渡好!多谢首读,佳作。问候如意吉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8-4-3 22:4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8-4-3 22:47 | 只看该作者
舟自横渡 发表于 2018-4-3 08:11
再读!潸然泪下!

谢横渡!于我心有戚戚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8-4-3 22:48 | 只看该作者

再谢横渡!问候春安,吉祥如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8-4-3 22:50 | 只看该作者
  陈皓 发表于 2018-4-3 22:42
横渡好!多谢首读,佳作。问候如意吉祥!

抱歉!误打!应是”佳评“二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6-25 10:38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