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夏花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金川荐诗【中国诗] 【金川推荐--中国现代诗歌精读】

[复制链接]
111#
 楼主| 发表于 2016-4-28 09:45 | 只看该作者
刘小雨的诗
作者简介:女,1978年出生于山西原平市。因为对文字的敬畏而喜欢诗歌,因为喜欢而开始诗歌写作,从2006年起陆续创作诗作近百首,有诗发表于网络和纸媒,并入选2007《诗参考》优秀女诗人小辑15首。个人诗观:诗歌艺术犹如词语的圣殿,诗人耗尽一生去建造;诗永远象生活遗失的锋芒,无意中刺痛了我们;诗既不是形而上的,也不是形而下的,它是二者的相互观照和互补;诗是诗人与世界交谈的动态模式。

秋风之背

天鹅之背,湖水之背
最终栖息于秋风之背
而我从童年起就学会
不断背负,不断放下

还有多少?是我没有放在背上的
时间,只是一刻
我一生都在疲于这一刻
都在转换着面孔,面对
堆塑在骨架上的表情
苍凉呵,这秋风
从左眼过渡到右眼的物象
多么像钟摆,不紧不慢

将我推至余生,半截烟
还在冒烟,燃烧
谁在意我的纤瘦
我趴在秋风之背
白杨树,旧城墙
你们也这样趴着

但这并非最后的姿势
我不同于你们
注意我奔跑的样子
多么象一块石头
从山脚扑向山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2#
 楼主| 发表于 2016-4-28 09:45 | 只看该作者
萧艾的诗
作者简介:原名曾思云,曾用笔名思云,生于60年代。作品见于《人民文学》,《星星诗刊》,《诗潮》等多家报刊,以及《诗歌杂志》,《进行》等民刊。部分作品入选《诗屋2006年度诗选》等。曾以教书为业,现居家写作。绵阳市作家协会会员,江油市作家协会诗歌委员会主任。

夜晚的三种事物


蛙声穿透你的脊背,构成广大的黑夜
并挨近松林,田野因此扩展,持续不断
此起彼伏。夜晚因蛙声而不再孤寂
    
鸟儿的叫声令人心碎。在黑夜里无依
从一根树枝到另一根树枝
叫声微弱,它在呼唤什么
黎明,天堂,还是失去了同伴
    
犬吠撕破黑暗。它在夜里也警惕
也许它发现了什么,报告主人
它一生忠实于人,睁大眼睛,拉长耳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3#
 楼主| 发表于 2016-4-28 09:45 | 只看该作者
聂茂的诗
作者简介:原名陈庆云,曾用笔名三耳等,湖南人。留学博士。曾在鲁迅文学院、复旦大学、湘潭大学和The University of Waikato深造。长期从事编辑、记者工作。现为中南大学文学院教授、新闻传播研究所所长、学科带头人、硕士生导师。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朗诵诗》执行主编、湖南省评论家协会理事。已在国内以及美国、新西兰和香港等地数百家报刊发表各类作品300余万字。曾获得世界华人文学大奖赛小说组一等奖、新加坡《联合早报》小说新人奖一等奖、《人民文学》创刊45周年(1949-1994)散文大奖、1998年度湖南省青年文学奖,并获湖南省人民政府记功一次。出版的著作主要有:散文集《天地悠悠》《心灵的暗香》《俄罗斯心灯》、诗集《玻璃房子》《因为爱你而光荣》、长篇传记《乱世豪臣》)等20余部。

父老乡亲

沉重落下。女人的美丽从麦杆消失
那惊人的皱纹最先不是从嘴角开始
厚茧犁一般深入土地,家在茅屋上
粗糙的声音从蚕豆里剥出,父老乡亲!
你们在大树的马匹间喊着号子
劳动将脸孔揉得金黄
池塘是一本帐,长鳔的鱼们认识你们的足音
草躲在草丛中,而你们的影子
城墙一样倒在地上,那些方形的鸟队
盘旋头顶,目光潮湿
风在汗水中溶解,盐的脊背
受伤的锄柄,板结的贫穷一次次暴晒
收割之后,广阔的田野稻浪般涌来

我沉到诗歌深处,触及祖父的一只杯子
里面盛着泥土,滴血的眼睛蓄满阴影
死亡无法躲避,黄土从脖子上淹没下来
你们没有出走的欲望却在欲望中沦丧
你们在天亮之前已经交付饥饿的睡眠
你们在大灾之后仍然送出最好的粮食
痛苦的回忆使我几乎难以自制
那奔泻而来的水仿佛祖先未尽的苦难
啊!父老乡亲!你们赤身裸体
承受风暴残酷的打击,洪水滔滔
你们疯狂地打捞被砸得稀烂的家
母亲在哪里?儿子在哪里?门在哪里?
你们宁愿被水溺毙也要举起抓住椽木
一阵哭声破空而来,那不是你们真正想要
表达的情感,你们控制不住撕裂的悲伤
只凭一方石头顽强地支撑起身体的重量
你们被泥土保卫,泥土一片殷红
流动的不仅仅是血浆和辛酸
在水里死亡的竹筏没有一刻安息
它们跟恶浪搏斗,跟孤独抗争
它们将水逼开一条道路,道路中央
就是殉难的手和不灭的眼睛

天旱的日子,眼里落下的雨水一瓢一瓢
淋在禾蔸上,那饱满的稻穗
是你们的血球在无言中集合
我终于理解了父亲告诫的全部意义--
一粒饭哪怕掉在茅厕也要拾进嘴里
我无法卒读古老的悯农诗

啊!父老乡亲!手臂上的汗须
已深深扎进了土壤,镰刀上的锈迹
你们从来就不曾放过,篱笆
祖先遗留的唯一财产,你们还准备
留给后代,雾气重重
你们的脸孔日益模糊
那无辜的荞麦因四月的黑雨而颗粒无收
它们用空荡荡的麦杆向你们倾诉
你们没有听完就把它们--刈割
而喝粥的嘴早已伸出树皮的手
并且在空中长久的战抖
从额头到脚踝,你们在永不疲惫的疲惫中劳作
从起点到终点,你们在没有结局的结局里挣扎

我的父老乡亲啊!一天的痛苦足以打垮
你们苦心经营的城堡,在倒下的
城堡边缘你们仍然保卫水稻
海居住在一滴水中,犹如一座塌方的山
对于你们,真理就是碗中的一粒饭
屋顶的一片瓦,以及红薯和鸡蛋
你们像土地一样厚实,像蚯蚓一样真诚
你们最终在黄土地中找到自己的语言和归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4#
 楼主| 发表于 2016-4-28 09:45 | 只看该作者
陆恒玉的诗
作者简介: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在《诗刊》等报刊杂志发表诗歌数百首。诗歌作品入选《中国散文诗大系》等近十本选集。出版有诗集《七点钟的等待》、《白马黑马》。诗观:诗是我们灵魂的生活方式。

谁动了我的黑夜

谁动了我的黑夜,让我无法找到寓意
比星光更暗,这被谁动了的黑夜
在失语的丁香花丛,留下几枚蛇蛋

我又一次被迷失的野鹿指引
在迷失的黑夜,我迷失生命的黑和亮
并且,独自为迷失饮尽月光

那么生动的黑夜,被白天的银碗盛着
它的香气被谁搅动,冒着岚馨的雾
让心没有呼吸,就像蛇留下的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5#
 楼主| 发表于 2016-4-28 09:46 | 只看该作者
韩永恒的诗
作者简介:男,汉族,1985年出生,山东新泰人,现为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硕士研究生,曾在《飞天》、《敦煌》、《诗歌月刊•下半月》、《北方文学》等刊物发表过诗歌。诗 观:诗歌就是生活中无法说出的秘密。

木头

举起锤子
你要用力,才能把这枚钉子
一下子敲进木头的内心最深处
木头孤单了这么多年
木头已经等不及了
真的,木头:缺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6#
 楼主| 发表于 2016-4-28 09:46 | 只看该作者
林溪的诗
作者简介: 1981年生于安徽亳州,中文系毕业,现居上海,与同仁合办《新城市诗刊》。作品散见于《星星诗刊》、《诗选刊》、《青年文学》、《诗歌月刊》、《2006网络最佳诗歌》、《安徽散文五十家》、《诗歌在网络》等数十家报刊、杂志及十余种选本。著有诗集《多想成为你的河流》、《一颗下午的钉子》、《隐秘的河流——林溪十年诗选》。 诗观:诗是诗人自我情感的表达方式。

金黄

那些耀眼的金黄,在这个秋天
多像一群温良的四脚兽
它们乘着秋风
从远处杂草从生的森林里走来
它们漫过河流、村庄,高高的树稍
在祖国的大地上,一字儿排开
一切是那么地平静、宽广
让我们想起朋友和远走他乡的亲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7#
 楼主| 发表于 2016-4-28 09:46 | 只看该作者
晓雾的诗
作者简介:强爱香(1972— )女,汉族。笔名晓雾。籍贯内蒙包头。大学文化。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中国诗歌论坛网刊编辑部版主、责任编辑。1991年开始发表作品,作品见于《中国诗人》、《虎门》、《诗歌报月刊》、《海宁诗潮》、《鹿鸣》、《海上风》、《陌生诗刊》等杂志报刊。诗观:诗歌是高雅的艺术,是文学中的贵族;诗歌是时代的声音,是抵达其本质的可能性。



我听见声音藏进深处
另一些声音走出来
我如趟起一汪的水 裤脚湿着
我在走向谁

夜 我看着星星的走向
我看着它们的背上的光
我跟着原野和一朵花的心境
我慢慢剩下半个身子

一抹夕阳

这是一条路冷静下来的颜色
靠近水声
一边擦着天空的玻璃
一边看着土地

此时 夕阳还在我指尖
像一只鸟 一只飞进星星里的鸟
我看见它的背影 火一样
它走进一片黑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8#
 楼主| 发表于 2016-4-28 09:46 | 只看该作者
潇荻鸶鸶的诗
作者简介:女,原名李思慧。毕业于毛泽东文学院,现供职于外资企业。诗观:快乐生活、快乐写作。
纸       

成就你的思想
失去我的清白



不要怪我没有原则

只不过
是别人手中的工具



任凭你翻来翻去
我的文字不会改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9#
 楼主| 发表于 2016-4-28 09:46 | 只看该作者
缪立士的诗
作者简介:男,中学教师。 七十年代生。曾在《天涯》《诗选刊》《星星诗刊》<<阳关>>《中国新诗年鉴》等刊物或年选发表作品。现居浙江苍南.。诗观:简约,质朴,有穿透力。

炊烟袅袅

云淡风轻 炊烟袅袅
一个小学三年级学生写下这样的句子
美好的生活 让我们学会赞美
赞美炊烟袅袅 却忽略了灶膛前的母亲
是如何把日子一点点吹旺的
炊烟袅袅 我们只知道它轻盈地上升
却不知道它也在下降 下降
压弯了我们母亲的一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0#
 楼主| 发表于 2016-4-28 09:47 | 只看该作者
葛筱强的诗
作者简介:1973年出生于吉林通榆,机关干部,读写人生。诗观:工作为了活着,写诗为了更好地活着。

野鸽子

在陆地上散步的
两只野鸽子 又黑又美
的野鸽子

我看见你们 内心一片
莫名的恐慌 像看见
自己的两条影子

在太阳的河里洗浴
但越洗越黑

站在陆地上的两只
野鸽子 像我痛苦日久的
两个儿子 又黑又美的
两只口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6-3 18:17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